资源简介 专项训练二 选择题1.发生灾难时,被困在建筑物废墟中的人向外界求救的一种好方法是敲击铁制的管道,这种做法是利用铁管能 ( )A.传声 B.传热 C.导电 D.通风2.钢琴与小提琴分别有“乐器之王”和“乐器皇后”的美称,当它们合奏同一旋律的乐曲时,我们仍能分辨出它们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3.如图是一种凹下道路的设计,它能起到控制行驶汽车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的作用.这种设计是采用了下列哪种途径来减弱噪声 (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选项都不正确第3题 第6题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5.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文中 ( )A.“皓月”是人造光源 B.“皓月”是自然光源C.“静影沉璧”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D.“静影沉璧”是折射形成的虚像6.如图所示,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柳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线折射形成的 B.黑色物体能够反射黑光C.光线在电影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 D.影子是光反射形成的398.以下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探险家找不到火源,用冰磨制成凸透镜取火B.50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为保护自己的家乡,率领全村妇女利用平面镜反射光,将敌人战舰烧着C.某天文学家利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到了月全食D.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的星星一点都不闪烁9.下列现象中属于放热的是 ( )A.对着镜子呵气,镜子变模糊 B.地板上的积水一会儿不见了C.落到地上的冰雹一会儿不见了 D.衣柜中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不见了10.小华尝试比较地沟油和花生油的物理性质,他将这两种油放入冰箱的冷藏室降温,发现当这两种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成了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硬度 C.凝固点 D.沸点11.买一块豆腐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当把冰冻的豆腐拿出来化冻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其成因是 ( )A.豆腐遇冷收缩而形成的B.豆腐膨胀而形成的C.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成的12.如图所示是小敏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操作图.关于此操作图及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敏读温度计示数的方法错误B.水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C.水沸腾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D.若在杯口加一盖子进行密封,水的沸点升高13.如图所示,甲水壶直接放在火焰上加热,乙水壶置于厚金属板上后,放在火焰上加热.当两壶水沸腾发出哨音时,同时关闭炉火,则 ( )A.甲水壶停止发声后,乙水壶还能继续发声B.乙水壶停止发声后,甲水壶还能继续发声C.一段较长时间后,两水壶都还能继续发声D.两水壶同时停止发出声音14.如图所示,将两块表面干净光滑的铅块压紧后,会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并能吊起一定重量的物体,该实验说明 ( )A.分子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引力,没有斥力40C.分子间有引力D.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15.下列事例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扫地时,灰尘四起 B.花开时,花香满园C.下雪时,雪花飘飘 D.刮风时,黄沙扑面16.通常情况下,下列对物质进行分类,正确的是 ( )A.铜、铁、铝、石墨是金属 B.石墨、盐水、铅、人体是导体C.水晶、冰、萘、玻璃是晶体 D.酒精、水银、水蒸气、水是液体17.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温度 B.熔点 C.沸点 D.凝固点18.弧圈球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乒乓球进攻技术.图为某人某次拉出的弧圈球在空中高速旋转前进的示意图,此时球上方气体相对球上部流速小于下方气体相对球下部流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空中继续前进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球在空中前进时受平衡力作用C.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慢D.球因高速旋转前进比不旋转前进时会下落得快19.先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将系有细线的铁块慢慢浸入水中,小明观察了铁块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变;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桌面受到的压强不变.其中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0.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像中的DE 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 段物质在吸热,BC,DE 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BC 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41×1.0×10-3m3×10N/kg=10N. 104 23.3×105 24.740 25.物体具有惯性 受(2)木块静止在水面时,由于漂浮,所以F浮=G 到重力F浮 6N 26.(1)A.用手拿砝码 B.奖牌和砝码位置放反=6N,V'= = 排 =ρ水g 1.0×103kg/m3×10N/kg 了 C.调节天平时游码没有放到标尺左端的零-4 3, 6.0×10 m 刻度线处 (2)8 (3)8.2×103V露=V-V排'=1.0×10-3m3-6.0×10-4m3 27.(1)刻度尺 (2)①如图 ②减小 不变 ③=4.0×10-4m3. 2.4 (3)900() V露 4.0×10-4m33 h = = 减 =0.01m,由S =400×10-4m2 pρ液 hg 得:p=1.0×103kg/m3×0.01m×10N/kg=100Pa.22.(1)10N (2)800Pa第十章过关测试卷(从粒子到宇宙) 28.(1)10g (2)11.25g1.B 2.D 3.A 4.B 5.D 6.B 7.B 29.锅内气压1.7×105Pa 由图像可得水沸点为8.A 9.B 10.D 11.D 12.B 13.C 14.B 115℃(±1℃)15.B 16.在不停运动 17.快 18.多普勒效 第二部分 融汇跃升应 远离 19.4.35×107 20.摩擦起电 使用木质或者是角质的梳子 21.负 排斥 22.带了电 专项训练一 填空题可能 23.水凝固成冰体积变大 分子间有引力惯性 重力 形状 反射 减小 响度24.正 同种 25.B 两瓶气体颜色趋于相同 1. 2. 3.开小音量 4.浮力 升力 5.81.4 不变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 26.摩擦 排斥 6.3.44( ) ( ) 乙 虚像 用纸巾垫27.电子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0.02 17.2±0.1 7. 8.在手上 增大受力面积(答案不唯一) 减小 声28.负 排斥 得到 负9.29.音在隔音盘里多次反射被吸收而减弱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冷水、开水、 10.45 4030.a. b.、 1.125×103 11.电子 质子 中子 12.运动两只烧杯 黑墨水 c.控制变量法 d.在两只状态 自己(滑板车) 1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放在相同14.500 竖直向上 增大压力 15.弹簧测力计的的环境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 e.杯中水变色的长度的变化来显示力的大小(答案不唯一), 16.(1)快快慢 温度越高 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2)匀速直线 17.10:00 像与物左右相反综合过关测试卷 18.16 2 19.增大 减小 20.放热 液化 扩散 21.55° 22.夸克 电子 23.白色 光屏上1.A 2.A 3.B 4.C 5.C 6.B 7.C彩色光带顺序相反8.C 9.D 10.B 11.D 12.电子、原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 13.小 减小受力面积 压强 专项训练二 选择题14.减小 不变 小于 减小 等于 15.力可以1.A 2.C 3.B 4.D 5.C 6.D 7.C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具有惯性 重力 16.变大8.C 9.A 10.C 11.D 12.B 13.A 14.C17.汽车突然启动身体应向后倾(水蒸气液化成15.B 16.B 17.C 18.D 19.B 20.C水,应下降) 18.非平衡力 发生改变 19.0 8.6 20.上浮 不变 21.2.0 1∶2 22.3.57×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复习】(苏科)专项训练二 选择题(PDF含答案).pdf 暑假大串联八物(苏科)-答案_3.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