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检测地理·历史·法治试题卷考生注意:1.本试题卷分判断题、选择题和综合题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宇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斌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1.李白的诗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映了海拔一气候一植被之间的关系。2.长江中游接纳了众多支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3.通过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初年经济得以恢复,汉高祖时期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4.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5.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为了宜传革命思想而进行的必要战略转移。7.“别人的眼晴是我们的镜子”,所以只有他人评价才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自己。8.某高校对经济困难同学提供资助使其完成学业,这维护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西成高铁是我国西部高铁网络的主通道之一。读图并完成9-10题。海拔(米)300020001000成都西安500(30°M,104°E)(34°M,108°E)0第9、10题图西成高铁沿线地形剖面图9.西成高铁(西安市-成都市)沿线A.连接了山西省和四川省B.跨越了地势一、二级阶梯C.贯通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D,沟通了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10.西成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的高铁,全线桥梁、隧道占比高达93%,其主要原因是①沿线河流湖泊众多②地形地貌复杂多样③能够减少生态破坏④便于欣赏沿途风光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聚焦区城特征,探寻要素联系,是认识区域的重要方式。在某区域的介绍词中多次出现“鱼文化”“多优良港湾”“渔业发达”“工业发达”等描述。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列区域,最符合上述特征的是A.以色列B.日本C.秘鲁D.瑞士12.以思维导图呈现该区域特征的内在联系,其中正确的是工亚发达渔业发达工业发达+渔业发因B.多优良港酒鱼文化多优良港湾鱼文化工业发达+渔业发因工业发达+渔业发因D多优良港湾鱼文化多优良港湾鱼文化13.观文物,察时代风貌。下列文物印证的时代特征是第13题图1春秋时期青钢胄与青钢戈第13题图2战国采桑宴乐射猎攻战发铜壶A.铁犁牛耕,技术进步B.战争频繁,社会动荡C.变法改革,社会转型D.百家争鸣,思想解放14.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情况。出现下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公元2年公元750年公元1078年长江流拔珠江流域长江流摄珠江流域珠江流城23%2%36%3%7%黄河长江黄河流城黄河流峨流域流成61%58%35%75%总人口约900万总人口约5300万总人口约9000万A.南方战乱不断B.科举制度的实施C.经济重心南移D.市民阶层的发展15.《元史·桑哥传》记载:“桑哥(忽必烈统治时期的丞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宜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该史料可佐证A.忽必烈重视发展农业B.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C.元朝的交通空前发展D.西藏成为元朝行政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