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3(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3(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03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中国人口继续负增长,但出生人口自2017年迎来8年来首次正增长,同比2023年增加52万人,如图是2000~2024年中国总人口年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2年我国人口达到顶峰 B.2022年以来我国人口持续减少
C.人口老龄化显著缓解 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将不断减小
2.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迎来8年来首次正增长的原因可能是( )
A.生育观念的转变 B.国家政策的推动
C.龙年文化的影响 D.经济水平的提高
【答案】1.B 2.C
2025年1月14日,科考队在四川凉山西昌市泸山附近进行地理考察时,发现了大约44个恐龙足迹化石,推测它们生活的时代距今1.45亿~1.25亿年。这些足迹长度范围为15cm至27cm,步幅均匀,形态清晰,初步判断可能属于兽脚类恐龙。结合下面的地质年代表(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兽脚类恐龙最可能生活在( )
A.三叠纪 B.侏罗纪 C.白垩纪 D.二叠纪
4.该兽脚类恐龙所在的地质年代( )
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B.脊椎动物开始出现
C.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D.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答案】3.C 4.A
北京时间2025年1月19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回收中国首套极地深水生态潜标。这套潜标于2024年初布放在水深约3000m处,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成功回收后,考察队员对收集到的参数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南极主要生物种群状态及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下图示意阿蒙森海位置及南极周边海域磷虾密集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此次我国极地深水生态潜标放置于阿蒙森海的原因有( )
①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②非磷虾密集区,探测数据更科学
③海冰融化较快,对气候变化敏感④海域面积广阔,受风浪影响较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我国极地深水生态的研究,将有利于( )
①增强中国在南极科学研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②填补极地深海观测的空白,推动了中国在极地观测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的进步
③促进南极地区渔业资源的大规模商业化开发
④揭示极地深海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5.C 6.B
2025年春运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2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创历史新纪录。近年来“反向春运”的比例逐渐提升(“反向春运”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广州、深圳等城市是“反向春运”的热门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春节假期前后跨区域人员的流动方向主要是( )
A.先由南向北,后由北向南 B.先由北向南,后由南向北
C.先由西向东,后由东向西 D.先由东向西,后由西向东
8.“反向春运”对广州、深圳等热门城市带来的影响有( )
①减轻春运期间对外交通压力 ②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
③带动春节旅游和消费市场 ④加大城市环境压力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7.D 8.A
赶海是滩涂上捡拾海洋生物的活动,2025年3月19日(农历二月二十)某渔民利用软件查询杭州湾某地潮汐涨落信息(下图)安排赶海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有利于渔民赶海的时间段是( )
A.2:40-4:40 B.7:30-11:00
C.11:50-15:00 D.16:00-18:00
10.不考虑天气情况,该日两个高潮位时间点( )
A.第一个高潮观测不到月球,第二个高潮可观测到月球
B.都能观测到月球
C.第一个高潮可观测到月球,第二个高潮观测不到月球
D.都观测不到月球
【答案】9.B 10.C
2025年4月4日,科研人员在辽宁省葫芦岛市某观测站进行海陆风观测,并绘制出该日逐小时风向、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据图推测,该观测站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2.据图判断,该日污染物扩散最快的时段( )
A.6:00—7:00 B.9:00—10:00
C.12:00—13:00 D.15:00—16:00
【答案】11.C 12.D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大米出口国,稻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1/3以上,但耕作制度一般是一年一熟。该国相关部门表示,在良好的季风的支持下,印度2024—2025年丰收季节的粮食产量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193亿吨。下图为印度某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南方早稻一般4月播种,与我国南方相比,该时段印度播种水稻的优势为( )
A.纬度更低,热量充足 B.正值雨季,降水量多
C.河流众多,水源充沛 D.受自然灾害威胁小
14.印度水稻一年一熟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 B.全年高温,稻田水分蒸发快
C.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能力不足 D.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答案】13.A 14.D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2025年1月28日将迎来除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春节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汉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D.汉中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16.除夕过后即将迎来的第一个节气是( )
A.小寒 B.大寒 C.立春 D.惊蛰
【答案】15.B 16.C
安徽省某同学12月在皖南某山上拍摄了一组霜柱(地冰花)景观,即裸露的土地上出现的一种呈束丝状的冰晶,高度多在2-4cm左右,其顶端覆有少量泥土。完成下面小题。
17.形成“霜柱”的水汽的直接来源最可能是( )
A.雨水 B.土壤水 C.大气水 D.生物水
18.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霜柱”现象较为少见的原因有( )
①夜晚气温较高,水汽无法凝结②夜晚地面温度低,表土易冻结
③降水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低④空气湿度较小,缺少水汽供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7.B 18.B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大,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为21℃,到了夜晚能降至-73℃。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大体一致。研究发现,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有干涸的河床,这表明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202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祝融号”在火星上作业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 )
A.夜晚过长,电力不足 B.引力过大,行动困难
C.温度过高,设备易损 D.地表复杂,作业受阻
20.“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这一发现对于下列领域没有直接影响的是( )
A.火星自转周期研究 B.外星生命搜寻行动
C.人类火星移民计划 D.火星地貌形成研究
【答案】19.D 20.A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3年6月4日(农历四月十七)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距地面大约10千米时会自动打开降落伞,保障其以安全速度着陆。下图为部分日期傍晚可见月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所在的大气层( )
A.直接热源来自太阳辐射 B.天气现象复杂且多变
C.大气中臭氧充足 D.厚度随纬度降低而增大
22.九日后,在地球上所见月相情况为( )
A.①,接近满月 B.④,为蛾眉月
C.图中均不可见,为残月 D.与月相②正好合成一个圆
【答案】21.BD 22.CD
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海上风电成为全球共识。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完成下面小题。
23.和风能能量来源相同的能源有( )
A.核能 B.潮汐能 C.水能 D.生物能
24.海上风电在我国总发电量中占比低,是因为( )
A.产业发展起步晚 B.海上可利用空间小
C.能源消费总量大 D.海上风能资源匮乏
【答案】23.CD 24.AC
25.TOD模式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以轨道交通及公交干线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中心广场。下图为TOD模式规划示意图。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采用TOD模式可以( )
A.收缩城市的规模,增加绿地面积 B.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等级
C.提高土地利用率,分担中心城区压力 D.降低汽车出行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答案】CD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为我国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略图。
材料二城郊农业是以城市为依托,利用地处城市周边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为满足城市市民的生活需求,提供鲜活农副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的农业。
(1)图1中甲地农业类型为 ,乙地农业生产熟制为 ,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丙地的农业用地类型为 。(8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城郊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3)从农业自然区位角度,分析乙地成为全国最好稻米产地的优势条件。(4分)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平原水稻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
【答案】(1)林业 一年一熟 热量(气候) (牧)草地(8分)
(2)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规模扩大;经营类型多样;机械化水平提高。(4分)
(3)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纬度较高,生长周期长;冬季气候寒冷,病虫害少;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4分)
(4)有利:热量条件变好,水稻生长期变长;耕地资源增加,生产规模扩大:不利:利于病虫越冬和繁衍,增加病虫害对水稻生产的威胁。(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地形平坦,沼泽广布,下游河道宽、河床浅,涌潮强烈。受洋流等因素影响,东南部海域成为阿根廷滑柔鱼的重要产卵区和索饵区。
材料二:下图是南美洲大陆及周边海域简图及亚马孙河口盐度分布图。
(1)亚马孙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常见 现象。该地土壤有机质 (多/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8分)
(2)与成鱼游向产卵区相比,滑柔稚鱼游去索饵区时 (顺/逆)洋流游动。与福克兰寒流相比,巴西暖流密度更 ,两者相遇后,海水发生 (水平/垂直)搅动,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 ,形成滑柔鱼渔场。(8分)
(3)据图描述亚马孙河口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 、 ,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
(4)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亚马孙流域沼泽广布的原因。(3分)
【答案】(1)热带雨林 板根/茎花 少 气候(气温)(8分)
(2)顺 小 垂直 饵料(8分)
(3)自河口向外(海)凸出、自河口向外海递增或逐渐增大 入海径流(或地表径流/河流/亚马孙河)(4分)
(4)(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地形平坦,地表径流流速缓慢,排水不畅;土质黏重,地表水下渗少;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水分蒸发弱。(3分)2025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
03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5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4年中国人口继续负增长,但出生人口自2017年迎来8年来首次正增长,同比2023年增加52万人,如图是2000~2024年中国总人口年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12年我国人口达到顶峰 B.2022年以来我国人口持续减少
C.人口老龄化显著缓解 D.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将不断减小
2.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迎来8年来首次正增长的原因可能是( )
A.生育观念的转变 B.国家政策的推动
C.龙年文化的影响 D.经济水平的提高
2025年1月14日,科考队在四川凉山西昌市泸山附近进行地理考察时,发现了大约44个恐龙足迹化石,推测它们生活的时代距今1.45亿~1.25亿年。这些足迹长度范围为15cm至27cm,步幅均匀,形态清晰,初步判断可能属于兽脚类恐龙。结合下面的地质年代表(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3.该兽脚类恐龙最可能生活在( )
A.三叠纪 B.侏罗纪 C.白垩纪 D.二叠纪
4.该兽脚类恐龙所在的地质年代( )
A.裸子植物极度兴盛 B.脊椎动物开始出现
C.被子植物高度繁盛 D.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北京时间2025年1月19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大洋队在阿蒙森海成功回收中国首套极地深水生态潜标。这套潜标于2024年初布放在水深约3000m处,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光学和声学方式对上层海洋磷虾进行长周期探测。成功回收后,考察队员对收集到的参数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南极主要生物种群状态及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下图示意阿蒙森海位置及南极周边海域磷虾密集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此次我国极地深水生态潜标放置于阿蒙森海的原因有( )
①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②非磷虾密集区,探测数据更科学
③海冰融化较快,对气候变化敏感④海域面积广阔,受风浪影响较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我国极地深水生态的研究,将有利于( )
①增强中国在南极科学研究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②填补极地深海观测的空白,推动了中国在极地观测技术和装备研发方面的进步
③促进南极地区渔业资源的大规模商业化开发
④揭示极地深海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25年春运40天,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90.2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7.1%,创历史新纪录。近年来“反向春运”的比例逐渐提升(“反向春运”指年轻人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在春节后再返回老家),广州、深圳等城市是“反向春运”的热门城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我国春节假期前后跨区域人员的流动方向主要是( )
A.先由南向北,后由北向南 B.先由北向南,后由南向北
C.先由西向东,后由东向西 D.先由东向西,后由西向东
8.“反向春运”对广州、深圳等热门城市带来的影响有( )
①减轻春运期间对外交通压力 ②缓解劳动力紧张状况
③带动春节旅游和消费市场 ④加大城市环境压力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赶海是滩涂上捡拾海洋生物的活动,2025年3月19日(农历二月二十)某渔民利用软件查询杭州湾某地潮汐涨落信息(下图)安排赶海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有利于渔民赶海的时间段是( )
A.2:40-4:40 B.7:30-11:00
C.11:50-15:00 D.16:00-18:00
10.不考虑天气情况,该日两个高潮位时间点( )
A.第一个高潮观测不到月球,第二个高潮可观测到月球
B.都能观测到月球
C.第一个高潮可观测到月球,第二个高潮观测不到月球
D.都观测不到月球
2025年4月4日,科研人员在辽宁省葫芦岛市某观测站进行海陆风观测,并绘制出该日逐小时风向、风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据图推测,该观测站大致位于海洋的( )
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北方 D.西南方
12.据图判断,该日污染物扩散最快的时段( )
A.6:00—7:00 B.9:00—10:00
C.12:00—13:00 D.15:00—16:00
印度是世界上重要的大米出口国,稻田面积占全国耕地的1/3以上,但耕作制度一般是一年一熟。该国相关部门表示,在良好的季风的支持下,印度2024—2025年丰收季节的粮食产量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193亿吨。下图为印度某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我国南方早稻一般4月播种,与我国南方相比,该时段印度播种水稻的优势为( )
A.纬度更低,热量充足 B.正值雨季,降水量多
C.河流众多,水源充沛 D.受自然灾害威胁小
14.印度水稻一年一熟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减少 B.全年高温,稻田水分蒸发快
C.机械化水平低,生产能力不足 D.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
2024年12月4日,“春节”申遗成功。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2025年1月28日将迎来除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春节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B.汉中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D.汉中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16.除夕过后即将迎来的第一个节气是( )
A.小寒 B.大寒 C.立春 D.惊蛰
安徽省某同学12月在皖南某山上拍摄了一组霜柱(地冰花)景观,即裸露的土地上出现的一种呈束丝状的冰晶,高度多在2-4cm左右,其顶端覆有少量泥土。完成下面小题。
17.形成“霜柱”的水汽的直接来源最可能是( )
A.雨水 B.土壤水 C.大气水 D.生物水
18.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霜柱”现象较为少见的原因有( )
①夜晚气温较高,水汽无法凝结②夜晚地面温度低,表土易冻结
③降水较少,土壤水分含量较低④空气湿度较小,缺少水汽供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很大,赤道地区夏季白天温度为21℃,到了夜晚能降至-73℃。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大体一致。研究发现,火星地表沙丘、砾石遍布,有干涸的河床,这表明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2021年5月,“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开展了多项科学探测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祝融号”在火星上作业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是( )
A.夜晚过长,电力不足 B.引力过大,行动困难
C.温度过高,设备易损 D.地表复杂,作业受阻
20.“火星上存在过液态水”这一发现对于下列领域没有直接影响的是( )
A.火星自转周期研究 B.外星生命搜寻行动
C.人类火星移民计划 D.火星地貌形成研究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3年6月4日(农历四月十七)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舱在距地面大约10千米时会自动打开降落伞,保障其以安全速度着陆。下图为部分日期傍晚可见月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返回舱打开降落伞时所在的大气层( )
A.直接热源来自太阳辐射 B.天气现象复杂且多变
C.大气中臭氧充足 D.厚度随纬度降低而增大
22.九日后,在地球上所见月相情况为( )
A.①,接近满月 B.④,为蛾眉月
C.图中均不可见,为残月 D.与月相②正好合成一个圆
碳中和背景下,发展海上风电成为全球共识。2021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完成下面小题。
23.和风能能量来源相同的能源有( )
A.核能 B.潮汐能 C.水能 D.生物能
24.海上风电在我国总发电量中占比低,是因为( )
A.产业发展起步晚 B.海上可利用空间小
C.能源消费总量大 D.海上风能资源匮乏
25.TOD模式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以轨道交通及公交干线站点为中心、以400~800m为半径建立集工作、商业、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中心广场。下图为TOD模式规划示意图。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采用TOD模式可以( )
A.收缩城市的规模,增加绿地面积 B.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等级
C.提高土地利用率,分担中心城区压力 D.降低汽车出行率,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非选择题部分
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一图1和图2分别为我国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略图。
材料二城郊农业是以城市为依托,利用地处城市周边地区的优越地理位置,为满足城市市民的生活需求,提供鲜活农副产品或初级加工农产品的农业。
(1)图1中甲地农业类型为 ,乙地农业生产熟制为 ,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 ,丙地的农业用地类型为 。(8分)
(2)结合材料二,简述长三角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城郊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
(3)从农业自然区位角度,分析乙地成为全国最好稻米产地的优势条件。(4分)
(4)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东北平原水稻生产带来的影响。(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3分)
材料一: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地形平坦,沼泽广布,下游河道宽、河床浅,涌潮强烈。受洋流等因素影响,东南部海域成为阿根廷滑柔鱼的重要产卵区和索饵区。
材料二:下图是南美洲大陆及周边海域简图及亚马孙河口盐度分布图。
(1)亚马孙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常见 现象。该地土壤有机质 (多/少),主要影响因素是 。(8分)
(2)与成鱼游向产卵区相比,滑柔稚鱼游去索饵区时 (顺/逆)洋流游动。与福克兰寒流相比,巴西暖流密度更 ,两者相遇后,海水发生 (水平/垂直)搅动,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 ,形成滑柔鱼渔场。(8分)
(3)据图描述亚马孙河口表层海水盐度的分布特点 、 ,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
(4)从水循环角度,分析亚马孙流域沼泽广布的原因。(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