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日月贝”珠海歌剧院建造地址靠近海边,风大浪大,针对这种情况,必须重点考虑的是( )。A.节约成本 B.抗风能力 C.抗震能力2.铁塔、铁架桥属于( )结构。A.薄壳 B.框架 C.实心3.测试塔台模型“顶端承重”时,当放到第10本科学书时,塔台模型开始摇晃,并且立柱开始弯曲变形,说明这个塔台模型的顶端承重是( )科学书。A.11本 B.10本 C.9本4.与银杏一样同为乔木的校园植物有( )。A.月季 B.樟树 C.迎春花5.下列各种动物中,都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A.猫和金鱼 B.鲸和蝙蝠 C.鸡和鸭6.除了相貌特征外,有些疾病也会遗传,下列可能会遗传的是( )。A.手足口病 B.天花 C.糖尿病7.“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事实上,天文上,“牛郎星”、“织女星”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和( )一起组成“夏季大三角”。A.北极星 B.天津四 C.毕宿五8.我国航天第一人是( )。A.万户 B.加加林 C.翟志刚9.在没有指南针又看不到其他辨认方向的标志时,可以利用( )辨认方向。A.牛郎星 B.北极星 C.织女星10.土壤放入水中静止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土壤用火煅烧后会变黑且伴有焦臭味。以上两种变化属于( )。A.都是化学变化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创造出漂亮的色彩,如紫甘蓝与白醋反应产生新的颜色B.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也是经历化学变化形成的C.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产生支持燃烧的气体12.下列关于生物的变化,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C.人兴奋、紧张等情绪变化二、填空题13.住房有很多复杂的 与 ,包括承重结构,供电系统、上下水系统。14.住房建造的主要过程有 、设计、 等。15.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 、 或遗迹,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16.“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的是 现象,“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 现象。17.组成北斗七星的七颗星在宇宙中属于 (选填“恒星”或“行星”),它们属于 座。18.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动的 、 、 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在太阳系中, 处于中心位置,它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所有天体质量的99.86%。19.在蜡烛燃烧产生新物质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发现,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 和 等新物质。20.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之为 ;不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之为 。紫甘蓝和白醋反应产生的现象是 变化,水变成水蒸气是 变化。三、判断题21.住房建造的过程一般会经历:选址、设计、建造、评估改进等,其中建造是工程的核心。 ( )22.有些植物会捕虫,有些植物可以防病防虫。( )23.北斗七星的勺柄在一年四季中的指向相同。 ( )24.化学变化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 )25.将面粉蒸成松软的馒头是化学变化。( )26.汽车表面被划伤后,在划痕处涂抹牙膏的原因是“牙膏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防止短期内生锈”。( )四、连线题27.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局势瞩目的成就,请将我国重大的太空探索工程与工程代号用线连起来。①“嫦娥”系列 A.球面射电望远镜②“玉兔”系列 B.探月卫星③“天宫”系列 C.月球车④“神舟”系列 D.中国空间站⑤中国“天眼” E.载人飞船五、简答题28.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拱形建筑或建筑上的拱结构?列举两个。29.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话题。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请至少写出三条我们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30.为什么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31.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人们常常会给铁制品刷上油漆。写出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刷了油漆的铁制品。32.我们还能举出哪些身边的例子说明它们和化学变化有关?六、实验题33.小科同学想知道“馒头变甜的变化与舌头的搅拌、唾液”是否有关,设计了下表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试管 食物 加入物质 处理 外部环境① 馒头碎屑2克 清水2毫升 搅拌 37℃温水② 唾液2毫升 搅拌③ 唾液2毫升 不搅拌(1)要探究“唾液对馒头变甜是否有影响”,可选 号和 号试管进行实验。(2)要探究“搅拌对馒头变甜是否有影响”,可选 号和 号试管进行实验。(3)实验发现②号试管中的物质滴入碘酒后不变蓝,而①号变蓝,③号试管未与唾液接触部分变蓝,因此,结合实验得出,馒头的消化与( )有关。A.搅拌 B.唾液 C.两者都有关系(4)舌头的搅拌产生的食物变化属于 变化,睡液使得馒头变甜的变化属于 变化,碘酒使食物变蓝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页,共4页第3页,共4页《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B B C B A B B题号 11 12答案 C B1.B【详解】在设计工程时,我们要综合考虑限制条件、费用、环境。珠海大剧院取名“日月贝”,临山听海,是新珠海的地标性建筑,风大浪大,该建筑在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防风。 故选:B。2.B【详解】A.薄壳结构:利用曲面的几何形状来承受荷载,像蛋壳一样。例如,一些体育馆的屋顶。选项不符合题意;B.框架结构:由杆件(如梁、柱)通过节点连接而成的结构体系。铁塔和铁架桥都是由许多钢材杆件(如立柱、斜撑、横梁)焊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的,形成一个立体的框架来承受荷载和保持稳定。选项符合题意;C.实心结构:整个结构是实心的,没有内部空隙。例如,实心砖墙。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C【详解】当放到第 10 本科学书时,塔台模型开始摇晃且立柱弯曲变形,这表明塔台模型已经无法稳定承受 10 本科学书的重量。那么在此之前能稳定承受的重量对应的科学书数量才是它的顶端承重。所以在放第 10 本科学书之前,也就是 9 本科学书时,塔台模型还能稳定承受,因此这个塔台模型的顶端承重是 9 本科学书。故选C。4.B【详解】乔木的植株高大,有明显且坚硬的主干,植株比较矮小的植物属于灌木,与银杏同为乔木的校园植物是樟树。月季、迎春花为灌木,主干不明显且植株矮小,不符合乔木特征,樟树则具有明显主干和树冠。故选B。5.B【详解】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猫、鲸、蝙蝠属于哺乳动物;金鱼属于鱼类。鸡和鸭属于鸟类。故选:B。6.C【详解】A.手足口病:这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不具有遗传性。B.天花:同样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历史上曾造成严重疫情,但也不具有遗传性。C.糖尿病:部分类型的糖尿病(如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倾向,可能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故答案为:C。7.B【详解】A.北极星:是北极方向的重要导航星,但不属于夏季大三角,它位于小熊座。B.“夏季大三角”是夏季夜空中由三颗亮星组成的三角形,它们分别是:牛郎星(天鹰座中最亮的星)、织女星(天琴座中最亮的星)、天津四(天鹅座中最亮的星)。 在题目中,牛郎星和织女星已经提及,因此第三颗星是天津四。C.毕宿五:是冬季星空中的亮星,属于金牛座,与夏季大三角无关。故选B。8.A【详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远古开始的用肉眼观察,用火箭运载考察与实验,用航天器观察等,也被称为万户。在他的晚年,以实现一睹天幕以上的世界的梦想,但他被认为是我国航天飞行第一人。故选:A。9.B【详解】地球公转时,公转轨道是个椭圆轨道,而且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北极点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所以地轴总是倾斜指向北极星,北极星总是在正北方向,在没有指南针又看不到其他辨认方向的标志时,可以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故选B。10.B【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土壤放入水中静置后出现分层现象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土壤用火煅烧会变黑伴有焦臭味,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11.C【详解】A.紫甘蓝含有花青素,与白醋发生化学变化时,颜色会改变(如变红)。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变化实验,能创造出漂亮的色彩。选项不符合题意;B.石油是由古代生物遗骸经过数百万年的高温、高压和化学变化形成的化石燃料。因此,它确实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且经历了化学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C.白醋与小苏打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反而能灭火(如实验中倒入火焰会使火焰熄灭)。选项C说“会产生支持燃烧的气体”,但支持燃烧的气体通常是氧气,二氧化碳不是。选项符合题意;故选C。12.B【详解】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这是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化学变化过程,涉及物质和能量的转换。选项不符合题意;B.食物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这只是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物理移动过程,食道通过肌肉收缩(蠕动)将食物推送到胃,但食物本身没有发生化学变化。选项符合题意;C.人兴奋、紧张等情绪变化:这是人体在神经系统和荷尔蒙作用下发生的反应,涉及神经信号传递和化学物质(如肾上腺素)的变化。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结构 系统【详解】住房的复杂组成部分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别:结构:指支撑房屋的基础框架,例如承重墙、梁柱等,属于建筑的骨架部分(如题干中的“承重结构”)。系统:指实现特定功能的设备或管线网络,例如供电系统提供电力,上下水系统负责供水和排水。14. 选址 建造【详解】住房建造过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有机体,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与价值,住房建造的过程:选址、设计、建造、验收。15. 遗体 遗物【详解】化石是保存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如骨骼、贝壳)、遗物(如蛋、粪便)或遗迹(如脚印、巢穴)。这些痕迹经过长时间的地质作用形成,能够帮助科学家研究古代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等信息。例如,恐龙骨骼属于遗体化石,恐龙蛋属于遗物化石,脚印则属于遗迹化石。16. 遗传 变异【详解】“有其父必有其子”描述的是遗传现象,这句话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表明子女会从父母那里继承某些遗传特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中称为遗传,是生物体通过基因将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过程。“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描述的是变异现象,这句话强调了即使是同一个母亲生的子女,也会存在差异。变异是指生物体在遗传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因素,导致后代与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间在某些性状上存在差异。这种现象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之一。17. 恒星 大熊【详解】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天空中的区域就称为星座。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天空划分成88个星座,如猎户座、天座、大能座、小能座等。北斗七星属于大能星座的部分,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七颗星组成勺形。组成北斗七星的这七颗星都属于恒星。18. 八大行星 矮行星 小天体 太阳【详解】太阳系是一个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受太阳力作用而环绕其运动的其他天体在内的天体系统。太阳位于该系统的中心,并以其绝对优势的质量(约占该系统总质量的99.86%,其他一切天体只约占 0.14%)所产生的巨大引力,像原子核对周围电子一样,控制着整个系统,同时阳还是整个太阳系中唯一能够自身发光的天体,它所发出的光和热,照亮和温暖着整个太阳系。白天、黑夜仅对于地球而言,太阳是一直发光发热的。19. 水 二氧化碳【详解】蜡烛燃烧时,石蜡(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新物质:①水: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内壁会出现小水珠,证明生成了水。②二氧化碳:若将烧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会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20.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 物理【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组成发生改变 。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物理性质发生改变,物质的本质不变。【详解】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不能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之为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物质的本质组成不改变。紫甘蓝和白醋反应,紫甘蓝中的某些物质会与白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从而使颜色等方面发生变化,所以这是化学变化。水变成水蒸气,只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物质本身还是水,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是物理变化。21.×【详解】建造住房的过程有选址、设计、评估。建造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很重要,但设计环节是工程的核心。故答案为:×。22.√【详解】像捕蝇草、猪笼草等属于食虫植物,它们具有特殊结构来捕捉昆虫,获取氮等营养元素;而有些植物会分泌化学物质,或者自身含有特殊成分,具备一定的防病防虫能力,比如艾草等植物散发的气味能驱赶蚊虫 。所以“有些植物会捕虫,有些植物可以防病防虫”说法正确。故题干说法正确。23.×【详解】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因此,我国古代人民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斗转星移”说的是北斗七星的勺柄在一年四季中指向不同的方向。24.√【详解】化学变化在日常生活中既有好处,也可能带来坏处。例如,燃烧燃料(如煤气)产生的化学变化可以做饭、取暖;火灾或爆炸(如化学品反应)可能造成伤害;某些化学变化还会释放有害物质,影响健康。25.√【详解】将面粉蒸成松软的馒头是化学变化。在蒸馒头的过程中,面粉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如淀粉的糊化和蛋白质的变性,同时酵母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形成松软的质地。这些变化导致了新的物质的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26.√【详解】汽车表面被划伤后,金属(如钢铁)暴露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和水分发生氧化反应,导致生锈。涂抹牙膏可以形成一层临时的保护膜,覆盖在划痕处,起到隔绝空气和水分的作用,从而在短期内防止生锈。27.【详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比如“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天宫”空间站、“嫦娥”系列探月卫星、“玉兔”号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中国“天眼”球面射电望远镜等。28.玉带桥、无梁殿、拱门、中国的赵州桥、法国的凯旋门、古罗马水渠等等。【详解】拱形抗压能力强,跨越能力大,在房屋建筑和桥梁建设中应用广泛。例如:公路、铁路隧道、拱桥、拱门、拱形屋顶等,赵州桥、无梁殿、江南水乡拱桥、法国的凯旋门、古罗马水渠等。29.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互相联系的生态系统,提供了所有生命赖以生存的条件。我们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参与植树造林;抵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买卖;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和一次性餐具;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知识等。【详解】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了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正常运转。多样的生物为人类和整个自然界提供了许多不可或缺的服务。生物多样性是许多产业的基础,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不随意放生外来物种;抵制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买卖;爱护野生动物栖息地,不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如湿地、草原、森林等。30.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天体(包括行星、小行星、彗星等)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因此,太阳被视为太阳系的中心。【详解】太阳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86%,超强引力将其他天体束缚在周围。太阳系八大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保持规律公转轨道。若没有太阳作为中心,这些天体将无法形成稳定的运转系统。31.铁的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要防止铁生锈就要使铁隔绝空气,如在铁栏杆表面涂一层油漆。【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详解】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因此隔绝水或氧气可以防止铁制品生锈,比如涂油、烤蓝、喷漆。生活中刷了油漆的铁制品很多,比如学校楼层的铁栏杆、操场的单双杠等。32.答:油漆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涂料。油漆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后来化学家以合成化工产品为原料制成现代油漆。不粘锅是做菜不会粘锅底的锅,易清洗,轻轻一擦即干干净净。不粘锅之所以不会粘锅,是因为锅内壁表面采用了不粘涂层,这是一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腈纶、氯纶等,常用来制作布料和绳索。【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自然界的矿物质是经过高温高压以及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的,生活中燃放的烟花,使用的各种人造纤维、涂抹的各种油漆,颜色多样,色彩缤纷。化学变化有关例子:油漆是一种能牢固覆盖在物体表面,起保护、装饰、标志和其他特殊用途的化学混合物涂料。油漆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后来化学家以合成化工产品为原料制成现代油漆。不粘锅是做菜不会粘锅底的锅,不粘锅之所以不会粘锅,是因为锅内壁表面采用了不粘涂层,这是一种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合成纤维是由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常用的合成纤维有涤纶、锦纶、睛纶、氯纶等,常用来制作布料和绳索。33.(1) ① ②(2) ② ③(3)C(4) 物理 化学 化学【分析】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是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详解】(1)探究唾液的影响,需控制搅拌和外部环境相同,只改变唾液的有无。试管①(加清水,无唾液)和试管②(加唾液)都进行搅拌,且都在37℃温水中,因此比较这两支试管可看出唾液的作用。(2)探究搅拌的影响,需控制唾液和外部环境相同,只改变搅拌与否。试管②(搅拌)和试管③(不搅拌)都加唾液,且都在37℃温水中,因此比较这两支试管可看出搅拌的作用。(3)②号试管(唾液+搅拌)滴碘酒不变蓝,说明淀粉被分解(馒头变甜)。①号试管(清水+搅拌)滴碘酒变蓝,说明无唾液时淀粉未分解。③号试管(唾液+不搅拌)未接触部分变蓝,说明不搅拌时唾液无法均匀作用,部分淀粉未分解。因此,唾液是分解淀粉的关键,搅拌帮助唾液与食物充分接触,两者都影响馒头的消化。故选C。(4)舌头的搅拌产生的食物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搅拌只是改变食物的形状和混合状态(如将馒头碎屑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唾液使得馒头变甜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唾液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等甜味物质,生成了新物质。碘酒使食物变蓝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碘酒与淀粉反应生成蓝色复合物,有新物质生成。答案第2页,共8页答案第7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