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其中与色、香、味对人体感知环境的是( )。A.视觉、味觉、嗅觉 B.视觉、嗅觉、味觉 C.触觉、味觉、视觉2.寒冷的冬天,当我们触摸到冰冷的铁制品时,会产生的反应是( )。A.紧闭双眼 B.将手缩回 C.捂住鼻子3.以下不属于同一类的植物是( )A.苜宿草 含羞草 叶下珠 B.芒果树 苹果树 假连翘 C.荔枝树 橡树 柳树4.关于环境与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污染了环境,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②气候发生变化,动物的活动规律也会发生变化③不同环境中适宜生长的植物不同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5.我们在垃圾投放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应按垃圾分类标志的提示投放B.东东把家中的水银温度计按有害垃圾投放C.明明把家中的剩菜剩饭按其他垃圾投放6.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和天然气 B.石油和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7.电熨斗在使用过程中,电能转换成( )。A.热能 B.化学能 C.光能8.人在骑自行车时,人体的化学能转换成( )。A.电能 B.光能 C.机械能9.下列关于探索宇宙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69年,美国的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首次登陆月球。B.反射式望远镜是由赫歇尔发明的,他利用这种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C.我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是航天员杨利伟。10.我国计划在2035年左右建成月球基地。基地位置预计在月球南极,因为月球南北两极地区也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会出现连续180天的光照期,能解决能源的需求。月球基地选择在南极,科研人员可在极昼时开展工作,最主要的原因是( )。A.极昼期间,太阳能装置才能有效发挥作用B.极昼期间,南北极比其他地区气温高C.极昼期间,环境明亮视线好11.把月球基地定在月球南极,是建造过程的选址环节,之后的建造顺序正确的是( )。A.设计→建造→验收与评估 B.建造→设计→验收与评估 C.验收与评估→设计→建造12.人工智能机器人(阿尔法围棋)曾多次与围棋世界冠军对决,无败绩,围棋界公认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经超过人类职业围棋顶尖水平。下列关于发明与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智能机器人终将取代人类B.现在的发明与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不需要再发展了C.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二、填空题13.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 内的 把刺激信号传递给脑,产生了触觉。14.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 、 、 等。15. 、 、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16.食物就是人体的“燃料”,该燃料中储存着 能,它是一种隐蔽的能量。通常情况下, (填“电饭煲”或“电池”)中也储存有该能量。17.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天体是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18.现在,内燃机广泛应用于 、 等领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随着人们对能源问题的关注,电动汽车使用越来越广泛。电动汽车在行驶中将 能转化成 能。20.煤、石油、天然气是经过复杂、 的过程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 有关。三、判断题21.夏天,天气晴朗时我们走出房间常会感觉“睁不眼”,这说明人的眼睛对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 )22.生物都有各自的生活环境,因此,不同的环境下生活的生物也会有所不同。( )23.废弃物全部失去了原有的功能。( )24.声音也具有能量。( )25.河外星系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这些星系都在低速运动着。( )26.磁悬浮洗衣机能降低运行噪音。( )四、连线题27.把下列能量转化和常见的例子用线连起来。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电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向上抛球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燃烧木柴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风力发电机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太阳能电池板五、简答题28.描述一下嗅觉和味觉是怎样产生的?29.怎样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至少写四条)30.海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哪些资源?31.小球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32.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专用工具并简单描述其优势。六、实验题33.在研究“蚯蚓的选择”时,小旭采用以下实验装置:将长方形纸盒里面涂黑,并铺一层湿润的土壤,以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厚纸板。(1)纸盒的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厚纸板,这样做纸盒里就形成了明亮和阴暗两种不同的环境。这个实验装置研究的问题是 。(2)待选择的蚯蚓放在( )比较好。A.盒子明亮的一端 B.盒子黑暗的一端 C.盒子中间(3)给蚯蚓选择的时间以( )比较合适。A.1分钟B.5分钟或更长C.只要有蚯蚓爬向哪边就可以停止了(4)通过小旭多组、多次实验,可以发现蚯蚓总是爬向盖厚纸板的一端,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5)实验结束后,应将蚯蚓放回到湿润的土壤中。蚯蚓一旦离开这样的土壤,过不了多久它就会死亡,这是因为( )。A.所有动物都需要湿润的环境B.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C.动物能够改变环境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页,共4页第3页,共4页《青岛版(六三制)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B A C C A C B A题号 11 12答案 A C1.B【详解】“色”是通过眼睛看,依靠视觉感知;“香”是通过鼻子闻,依靠嗅觉感知;“味”是通过舌头尝,依靠味觉感知。B选项视觉对应“色”、嗅觉对应“香”、味觉对应“味”,符合对应关系。故选:B。2.B【详解】人体皮肤上有很多感受器,触摸物体时会感受到软硬、冷热、光滑与粗糙等信号,并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从而形成触觉。当我们触摸到冰冷的铁制品时,会产生的反应是迅速将手缩回。故选B。3.B【详解】A.三者均为草本或小型灌木,且苜蓿草和含羞草同属豆科,叶下珠虽为大戟科,但形态和生长习性相近(小型草本)。A不符合题意。B.芒果树和苹果树是乔木,假连翘是灌木。B正确。C.三者均为乔木。C不符合题意。故选B。4.A【详解】①污染了环境,最终受害的是人类自己,正确;环境与人类是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②气候发生变化,动物的活动规律也会发生变化,正确;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③不同环境中适宜生长不同的植物,正确;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有些植物的外部形态会与环境相适应,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环境中的水分、阳光和温度等条件的结果。故选A。5.C【详解】A.垃圾分类时应按照标志提示投放,这是基本原则;B.水银温度计含有毒物质汞,属于有害垃圾,需专门处理;C.剩菜剩饭属于厨余垃圾(湿垃圾),应投放至对应垃圾桶,而非其他垃圾(干垃圾);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需正确区分不同垃圾的类别。故选C。6.C【详解】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那些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的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则是指那些在地球形成后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它们的形成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而人类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它们的自然形成速度。故选C。7.A【详解】能量无处不在,声、光、电、磁、热以及各种各样的运动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电熨斗在使用过程中,电能转化为了热能。8.C【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人在骑自行车时,人体的化学能转换成机械能。9.B【详解】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A、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尼尔 阿姆斯特朗,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选项观点正确;B、反射望远镜是牛顿发明的,英国宇航员威廉姆 赫歇尔在夜晚用6英寸反射式望远镜观测星空时发现了天王星,选项观点错误;C、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选项观点正确;D、2004年,我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选项观点正确。10.A【详解】月球基地选择在南极并在极昼时开展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极昼期间,太阳能装置才能有效发挥作用”。这是因为太阳能是月球上重要的能源来源,而极昼期间的光照条件可以确保太阳能装置持续、稳定地产生电力,满足基地的能源需求。月球上没有大气层来保留热量,因此其表面温度主要由太阳直射决定。尽管极昼期间有光照,但月球南北极的气温并不会比其他地区更高。虽然极昼期间环境确实明亮,但“视线好”并不是选择月球基地位置并在极昼时开展工作的主要原因,更多依赖于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科研设备的运行,而不是视线条件。11.A【详解】建造过程是一项复杂、整体、协调的有机体,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其重要作用与价值,建造的过程:选址→设计→建造→验收评估。12.C【详解】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它既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也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负面效应,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消极后果。比如计算机的发明便利了我们信息的交流,却也使得无数青少年陷入非法网络的泥沼无法自拔。所以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技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要警惕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故选:C。13. 皮肤 感觉神经【详解】人体有五大感觉器官,分别是眼、耳、鼻、舌和皮肤(手),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受到冷热、压迫等外界刺激后,皮肤内的感觉神经把刺激信号传给脑,触觉就产生了。14. 冬眠 迁徙 换毛 变色【详解】在寒冷的冬季,食物变得稀缺,许多动物会选择冬眠以降低能量消耗。例如,青蛙和蛇在冬季会进入冬眠状态,减少活动,降低体温和代谢率,以度过食物匮乏的时期。一些动物会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长距离的迁徙,以寻找更适宜的生存环境。例如,大雁在冬季来临前会飞到南方温暖的地方过冬,待春季来临再返回北方繁殖。随着季节的变化,动物的毛发也会发生改变,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例如,北极狐在冬季会长出更厚实的白色毛发,以保暖并融入雪地环境;而在夏季,它们的毛发会变得更薄且颜色变深,以适应温暖的天气。某些动物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体色,以达到伪装或保护的目的。例如,变色龙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颜色和光线调整自己的体色,使其与背景融为一体,从而躲避天敌的捕食。15. 煤炭 石油【详解】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化石能源。在现代工业和生活中,煤炭广泛用于发电、供热等;石油是交通运输燃料(如汽油、柴油等)以及众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天然气也常用于供暖、发电和化工生产等领域。它们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16. 化学 电池【详解】像食物,燃料和一些化学物质当中具有的能量叫化学能,这些能量能够为生物体提供生存和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汽车、电池等燃料中储存着的能量就是化学能。17. 太阳 水星【详解】太阳系中唯一发光的恒星是太阳;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水星离太阳最近,海王星离太阳最远。18. 交通运输 农业机械【详解】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如汽车、火车、船舶等)、农业机械(如拖拉机、收割机等)和发电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等)等领域,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9. 电 动【详解】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车载电池(如锂电池),电池储存的电能通过电机(电动机)的工作,转化为驱动车轮转动的机械能(动能),从而使车辆行驶。这一过程相比传统燃油车(化学能→热能→机械能)更高效且环保,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20. 漫长 古生物【详解】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需要数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它们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如植物或微生物)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和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非常缓慢,因此用“漫长”来描述。煤主要来自古代植物(如森林被掩埋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则主要来自海洋中的古代微生物(如藻类和浮游生物)。它们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古生物遗骸的积累和变化。21.√【详解】人的眼睛对外界刺激会做出反应。眼睛受到强光刺激时,瞳孔缩小,是为了减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当我们感到眼睛不舒服时,就会下意识地用手或其他物体遮挡光线。故该说法正确。22.√【详解】生物需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才能生存,所以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活的生物种类和它们的特征会有所不同。例如,沙漠中的生物有特殊的节水能力,而寒冷地区的生物有厚厚的皮毛。23.×【详解】 废弃物通常指不再需要或打算丢弃的物品。题干说“废弃物全部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过于绝对。虽然废弃物不再被用于其最初设计的目的(例如,写满字的纸不再用来写字,空饮料瓶不再用来装饮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所有的功能都消失了。如废纸:不能用来写字了(失去了书写功能),但可以用来折纸、做模型、做包装填充物,甚至回收制成新纸。24.√【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声音、光等都具有能量。25.×【详解】根据宇宙学知识,河外星系在宇宙中是在高速运动的,并非低速运动。所以:河外星系虽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它们在宇宙空间中是高速运动的,并非低速运动。故题干说法错误。26.√【详解】磁悬浮洗衣机利用磁悬浮技术,减少了传统洗衣机因机械接触产生的摩擦,从而能降低运行噪音。故题干说法正确。27.【详解】电灯工作时,电能通过灯丝转化为光(照明)和热(灯发热)。燃烧木柴时,木材中的化学能通过燃烧释放,主要转化为热能。向上抛球时,球的动能(运动能量)逐渐减少,转化为重力势能(高度增加的能量)。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机通过风力转动叶片(机械能),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28.物体散发出的气味被吸入鼻腔,嗅细胞受到气味的刺激,通过嗅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闻到了气味。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到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详解】嗅觉的产生过程:当物体散发出的气味分子进入空气时,它们随着空气流动被吸入鼻腔。在鼻腔的顶部,有一块专门负责嗅觉的区域,称为嗅上皮。嗅上皮内含有大量的嗅细胞(也称为嗅受体细胞)。气味分子接触到嗅细胞上的特定受体,这些受体对不同的气味分子具有特异性。当嗅细胞被气味分子激活后,它们会产生神经信号。这些信号通过嗅神经传递到大脑中的嗅球,嗅球再将信号传递到大脑的其他部分,如杏仁核和海马体,这些区域参与处理和识别气味。最终,大脑解释这些信号,我们就能感知到特定的气味。味觉的产生过程:味蕾是分布在舌头、上颚和喉咙上的小结构,它们含有味觉细胞。当我们吃食物时,食物中的化学物质(味质)会溶解在唾液中并接触到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味觉细胞上的受体对不同的味质(如甜、酸、苦、咸和鲜)具有特异性。当这些受体被激活时,味觉细胞会产生神经信号。这些信号通过味觉神经传递到大脑。信号最终到达大脑的味觉皮层,包括岛叶和杏仁核等区域,大脑解释这些信号,我们就能感知到不同的味道。嗅觉和味觉通常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共同作用,帮助我们更好地体验食物的丰富风味。29.①积极参加植树活动;②不随意毁坏树木;③不乱扔垃圾;④防治重金属污染等。【详解】噪声、雾霾、污水等是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措施:1.积极参加植树活动;2.不随意毁坏树木;3.不乱扔垃圾;4.防治重金属污染;5.绿色出行;6.清洁供暖等。30.地球上超过3/4的生物资源分布在海洋里,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陆地。据推算,在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约30亿吨水产品。海水中含有食盐等化合物超过80种,目前可提取的超过50种。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已超过380亿吨。【详解】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海洋是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保护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海洋资源种类丰富、数量巨大,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上超过3/4的生物资源分布在海洋里,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陆地。据推算,在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约30亿吨水产品。海水中含有食盐等化合物80种,目前可提取的超过50种。海洋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目前探明的石油储量已超过380亿吨。31.小球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其被举高时所具有的势能。当小球被拉起一定高度后,它便具有了势能。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使得小球具有撞击其他小球的能力。【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在做碰碰球的实验时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势能,由于运动而具有动能被撞出的小球的能量来自于运动的小球。小球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其被举高时所具有的势能。当小球被拉起一定高度后,它便具有了势能。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使得小球具有撞击其他小球的能力。32.核桃夹是专门用来打开核桃的工具,使用核桃夹打开核桃省力而且能使核桃仁保持完整;微波炉是专门用来加热食物的工具,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用时短等。【详解】完成某些任务需要专用工具。工具的发明是为了方便生产和生活。例如;核桃夹是专门用来打开核桃的工具,使用核桃夹打开核桃省力而且能使核桃仁保持完整;微波炉是专门用来加热食物的工具,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用时短等。33.(1)蚯蚓生存环境对光照的要求(2)C(3)B(4)黑暗(5)B【分析】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小题1】实验装置通过在纸盒一侧盖上玻璃板(明亮),另一侧盖上厚纸板(阴暗),创造了两种不同的光照环境。将蚯蚓放入其中,观察它们会选择哪种环境。因此,这个实验装置研究的问题是:蚯蚓生存环境对光照的要求。【小题2】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排除初始位置对蚯蚓选择的影响。如果放在明亮或黑暗的一端,蚯蚓可能会因为靠近某个区域而更容易进入该区域,而不是基于自身的选择。放在盒子中间,可以让蚯蚓在进入明亮或黑暗区域之前,有更公平的起点,更能反映它们对两种环境的真实偏好。所以,待选择的蚯蚓放在盒子中间比较好。选C。【小题3】蚯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感知环境并做出移动和选择。1分钟可能太短,蚯蚓还没来得及充分反应或移动。“只要有蚯蚓爬向哪边就可以停止了”这个标准不明确,无法保证所有蚯蚓都有足够的时间做出选择,或者有些蚯蚓可能只是暂时移动。5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可以给蚯蚓足够的时间来探索环境并稳定地选择它们偏好的区域,从而获得更可靠的数据。所以,给蚯蚓选择的时间以5分钟或更长比较合适。选B。【小题4】通过多次实验,发现蚯蚓总是爬向盖厚纸板(阴暗)的一端。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小题5】A.所有动物都需要湿润的环境太绝对,不正确,有些动物喜欢干燥的环境。选项不符合题意;B.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正确,比如蚯蚓需要阴暗潮湿的环境。选项符合题意;C.动物能够改变环境,与题意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答案第2页,共9页答案第9页,共9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