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券在握系列】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科学期末模拟(一)(含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胜券在握系列】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科学期末模拟(一)(含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胜券在握系列】七年级下科学 期末模拟(一)(答题卷)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19.(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21.(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
22.(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探究题
2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26.(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28.(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
(2)
31.(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2.(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胜券在握系列】七年级下科学 期末模拟(一)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45分)
1. 台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境内以椒灵江为主轴,始丰溪为骨干,中小河流为脉络,形成了一江两岸的水城廊道。影响台州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生物 B.流水 C.冰川 D.风力
2. 如图表示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2表示生理过程,a~f表示结构层次,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有性生殖过程中,a表示受精卵
B.叶片表皮和人体皮肤都是由过程2形成的组织
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通过过程1将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的方式不同
D.c和e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
3. 国产化5G通信芯片用最新一代碳化硅衬底氮化镓(GaN)材料试制成功,打破国外的垄断。已知Ga元素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中子数为45,则该G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4 B.31 C.45 D.76
4. 如图所示是人们喜爱的蕨类“山野菜”,下列繁殖方式与“山野菜”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
A.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 B.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羊
C.采用人工授粉培育杂交水稻 D.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甘蔗
5. 如图所示是蝗虫和家蚕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两种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B.蝗虫幼虫和成虫在形态和生活方式上有较大差异
C.蝗虫一生要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D.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一个③蛹期
6. 如图为菜豆的生长发育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由胚乳提供 B.③的地上部分由种子中的胚轴发育而来
C.③→⑤会进行开花、传粉和受精 D.⑤中含有多粒种子是因为一朵花中有多个子房
7. 如图所示为氢元素的4种微粒,①表示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可表示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②可表示为 B.③只含一个质子
C.④中氢元素为﹣1价 D.由①构成的氢分子和②构成的氢分子混合,所得物质为纯净物
8. 下列关于“CO2”表示的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
B.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和氧分子组成
9. “天工开物”意思是将自然力与人力互补,通过技术开发万物。下列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沙里淘金 B.湿法炼铜 C.黏土烧瓷 D.粮食酿酒
10.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其微观变化如图所示。则水结成“热冰”后( )
A.水分子变成其它分子 B.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停止
C.水分子间仍然存在着引力 D.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变化
11.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酿酒、做面包、蒸馒头等离不开酵母菌
B.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
C.细菌能够使食品腐败、伤口化脓,所以细菌都是有害的
D.细菌和真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12.俗话说“梨树砍三刀,果枝压弯腰”,在初夏梨树的“坐果”期,有果农会给梨树的茎做半环状剥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促进有机物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B.促进水分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C.促进无机盐更多地输送给果实 D.让有机物更好地输送到根部
13.在物理图象中不但纵坐标和横坐标分别代表一定的物理意义,直线的斜率和面积也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对图中的两个图象所包含的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图a中的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
C.图b中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b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该物体在对应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14.一位农民种植番薯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低,怀疑地里可能缺乏某种肥料,他将地分成等面积的四块,仅施肥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该种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 )
地块 甲 乙 丙 丁
施肥情况 不施肥 磷、钾肥 磷、氮肥 钾、氮肥
番薯产量 30 kg 45 kg 31 kg 46 kg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无法确定
15.已知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nk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mkg,若以硫原子的质量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2分,总计40分)
16.(4分)如图是瑞典摄影师Lennart Nilsson在60年代首次拍到精子进入卵子的场景。
(1)该过程是在母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子宫”、“输卵管”或“卵巢”)内完成的。
(2)从生物体结构层次看,受精卵属于 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层次。
17.(8分)杨梅口感酸甜,营养丰富。小明同学发现校园里有一株杨梅树,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小杨梅。于是他搜集了很多资料,做了如下记录:
资料一:杨梅树是雌雄异株植物,即雄性植株只开雄花,雌性植株只开雌花。只有在开花的时候才能分辨出是雌花与雄花。杨梅的花期在4月份左右,果期在6~7月之间。
资料二:杨梅树一般通过图乙方式进行繁殖。过程如下:①在进入盛果期的丰产杨梅树上剪取一段生长健壮的枝条,最好是树冠中上部且生长在外围的1~2年生枝条,将枝条修剪成为6~7厘米的接穗。②准备砧木:砧木一般是选用野生播种的杨梅苗或者是自播种树苗,一般是用种子播种,已经培养了2~3年的优质杨梅苗。这样更有利于成活。
根据资料进行分析:
(1)请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一,请你帮小明判断杨梅是 ______________。(填自花传粉或异花传粉)
(2)杨梅是植物的果实(如图甲),它是由花的 ____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3)小明想进一步确定分析这株杨梅是怎么被传粉的呢?校园的杨梅树开花期间小明发现一株树上有雌性花和雄性花,请你帮助小明分析这株杨梅树是通过_____________实现一棵树有两种花。
(4)该学校计划在生态园中种植1株雄性杨梅树和7株雌性杨梅树。为了使杨梅树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传粉,某同学在设计8株杨梅树种植分布时,除查询植株的合理间隔距离外,还需查询的关键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6分)2022年1月,南太平洋汤加的火山连续爆发,导致该岛地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1)如图所示是世界地图上引起此次火山爆发的两大板块,为了快速寻找到汤加的位置,小温建议先在图上沿曲线AB附近寻找,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喷出的岩浆来自地球的 ________(填“地壳”“地幔”或“地核”)。
(3)除了火山会改变地表形态,请再举一个因为外力作用而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______________。
19.(6分)人工种子(如图A)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把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成与天然种子胚相似的胚状体,然后将它包埋于有一定营养成分和保护功能的介质中。
(1)这里的具有保护功能的介质相当于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
(2)人工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与普通种子一样,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细胞去除水分后的净重)和鲜重(细胞含水的重量)的变化绘制了两条曲线(即图B中的甲和乙),其中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______ 。
(3)请写出组织培养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4分)2022年9月20日,浙江义乌市“要求下架槟榔制品”一事引发关注。小德同学也很好奇,于是上网查阅了有关信息:
①槟榔为棕榈科植物,以种子、果皮及花入药。
②槟榔主要含槟榔碱及少量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等物质,槟榔碱被定为2B类致癌物。
③槟榔碱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可与水、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
请根据有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槟榔碱可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该性质属于 ______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从小德同学查阅到的信息中判断:槟榔与下列________(填字母)零食对应的植物亲缘关系最远。
21.(6分)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科学家处理成熟的体细胞得到诱导多能干细胞,并培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人工培育的起搏细胞已成功激起大鼠心脏跳动,未来有望替代心脏起搏器。
信息二:科学家将菠菜叶的叶肉细胞去除,留下叶脉,再接种心肌细胞,使其依附生长,并将类似血液的液体注入叶脉,向细胞输送营养,几天后这些心肌细胞存活并出现自发性收缩。
(1)在实验条件下培养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 ________ 过程发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2)将菠菜叶脉转化为“心脏血管”,利用了叶脉中的__________ 组织将营养运送到心肌细胞。菠菜植株与大鼠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结构层次是_________ 。
22.(6分)植物根毛都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1)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根属于   .
(2)从根的顶端到生长根毛的部位称为根尖,根尖   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这一部位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进入   (填“导管”或“筛管”)中,被运输至植物体的茎、叶等其他部位.
(3)一株黑麦约有150亿条根毛,总表面积与两个网球场大小相近,这一特点与根的   功能相适应.
三、探究题(每空2分,总计40分)
23.(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在网上看到“食醋能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的说法。为验证其真实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组别 材料 处理 平均生根数(条)
甲组 剪取保留2个芽体、长15厘米、生长良好的月季枝条10枝,去除全部叶片 蒸馏水浸泡2小时 1.2
乙组 剪取保留2个芽体、长15厘米、生长良好的月季枝条10枝,去除全部叶片 1%食醋溶液浸泡2小时 2.3
(1)该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将生根数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可信度。
(4)同学们对该实验结果并不满意,咨询园艺师后得知生根粉能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他们又进一步实验,测定了不同浓度生根粉溶液对月季扦插枝条生根数的影响,记录数据并绘制曲线图。据图可知,不同浓度生根粉溶液对月季扦插枝条生根数的影响不同,其中促进生根效果最好的浓度是 _______mol/L,若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其生根。
A.0 B.10﹣10 C.10﹣8 D.10﹣5
24.(8分)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相同的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1)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发育、_________、幼蛙、成蛙等五个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_________。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在课堂上老师用如图所示的小纸锅演示实验,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由图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水沸腾时会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内主要是 __________(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_________(填字母)。
A.组装器材时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图乙中应将B处向下调整
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C.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
26.(8分)“蚁巢土”(蚂蚁巢穴中的土壤)很肥沃,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小科设计下面的实验来探究“蚁巢土”对植物的生长是否有影响。
Ⅰ.实验步骤
(1)土壤采集:
土壤编号 土壤来源 采集方法
①号土壤 “蚁巢土” 以蚂蚁窝为中心,挖取直径为10cm、深10cm范围的土壤
②号土壤 蚂蚁窝附近的土壤 在蚂蚁窝附近找到土质和含水量等相同的土壤,按相同方法取土
(2)土壤分装:将20只大小相同的花盆平均分成两组,将等量的①、②号土壤分别装入第一组和第二组花盆中。
(3)种植植物:在20只花盆中各栽种1株生长良好、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置于温度适宜且有光照的地方进行培养,定期喷洒____________ 。每日测量并记录不同土壤中植株的高度(平均值),连续18天。
Ⅱ.实验结果
不同土壤中大豆幼苗的生长曲线如图,请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还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 ___________ 。
(2)请将实验步骤(3)补充完整 ________ 。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该实验还可以怎样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8分)为了测定某菜地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兰和小浦分别取了长、宽、厚都是4cm的土块,各自展开以下实验:
小兰: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加入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小浦:将该土块捣碎装入量筒内,使土壤表面保持平整,再取一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加水至土壤刚好浸没(操作方法与小兰相同),如图乙所示。记录加入水的体积为V3。
(1)根据实验目的,小兰实验步骤中操作“?”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小兰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兰在向放有土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会导致测得的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3)小浦认为自己的实验方案更加简便,请你结合实验目的评价小浦的方案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总计35分)
28.(8分)宁波奉化是水蜜桃之乡。春天,各个品种的桃花竞相开放,相互传粉。小科疑惑:结出的桃子是否会由于异花传粉、受精而改变口味?小科咨询果农得到以下信息:
①种植多年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没有改变。
②桃核繁殖的桃树结出的果实口味改变,退化严重。
③桃核繁殖的桃树只能作为砧木使用。
(1)图甲中的桃花传粉受精后,最终发育成图乙的结构。图中A结构的名称是 _________。
(2)不同品种的桃花相互传粉受精后结果,改变了 ________(填“果皮细胞”或“种子中胚的细胞”)的基因组成。
(3)所给信息③中描述了桃树的一种营养繁殖方法,这种繁殖方法叫 _________,该繁殖方法能够成功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6分)2022年8月16日,为了鼓励大家生三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发文,三胎将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于是,小科的爸爸妈妈准备再生一个。
(1)“再生一个”需要经过受精过程,受精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受精卵发育成胎儿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出生后婴儿则是靠喝母乳或奶粉获取营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
A.胎儿获取营养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 B.胎儿生命活动不会产生代谢废物
C.婴儿喝母乳或奶粉都不能获得母体免疫物质 D.婴儿和胎儿所需的主要供能物质不同
(3)小科也为迎接弟弟或妹妹的到来而开始做准备,他翻找出了三年前弟弟用的奶瓶,好奇的发现奶瓶上有一个气孔,如图所示。你觉得这个气孔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7分)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的总质量为200克,往该杯中放一小石块,石块沉没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这时烧杯、水和石块的总质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块,称得此时烧杯与水的总质量为160克(不计石块带出的水)。求:
(1)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
(2)小石块的密度是多少?
31.(6分)人类对水分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材料1: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认为水是由氢、氧元素的各一个原子构成的“HO原子”。
材料2: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并提出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观点。
材料3:1833年,戈丹根据定量测算的结果绘制了氢氧结合变成水分子的“体积图”(如图)。而后,“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观点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1)水分子(H2O)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   原子”(选填“简单”或“复杂”)。
(2)请将如图方框中“?”处补全:   。
32.(8分)莽草酸(C7H10O5)是制取抗“H7N9流感”的药物“达菲“的原料。某同学对此进行研究,请你一起完成:
(1)莽草酸(C7H10O5)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
(2) 克莽草酸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68g;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一剂量表”服用“达菲”:
体重 小于等于l5kg 15~23kg 23~40kg 大于40kg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75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20kg,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达菲”胶囊(每颗胶囊含“达菲”75mg)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共服用 颗。
【胜券在握系列】七年级下科学 期末模拟(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考点】地形形成的原因.
【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解答】解:台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形平坦,境内以椒灵江为主轴,始丰溪为骨干,中小河流为脉络,河网密布,形成了一江两岸的水城廊道,影响台州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B正确。
故选:B。
2. 【答案】B
【解析】【考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的分裂.
【分析】(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3)由图可知:1细胞的分裂、2细胞的分化;a是受精卵、bd是组织、ce是器官、f是系统。
【解答】解:A、动物与人体结构层次在某些方面与植物体相似,生长发育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的,所以在有性生殖过程中,a表示受精卵。A正确。
B、叶片表皮属于保护组织,人体皮肤是器官,B错误。
C、1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植物细胞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而动物细胞从中央向内凹陷,所以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平均分成两份的方式不同。C正确。
D、c和e是器官,都是由不同组织按照一定次序结合而成,D正确。
故选:B。
【点评】理解掌握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3. 【答案】B
【解析】【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判断。
【解答】解: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Ga元素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1,可知该Ga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1。
故选:B。
4. 【答案】C
【解析】【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分析】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无性生殖指的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据此作答。
【解答】解:“山野菜”属于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属于无性生殖;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果树优良品种、克隆技术出生的多莉羊、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甘蔗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培育杂交水稻,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繁殖方式与“山野菜”有着本质区别,C符合题意。
故选:C。
5. 【答案】B
【解析】【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分析】昆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昆虫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图中:①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
【解答】解:A、受精卵是生物生命发育的起点,故蝗虫、家蚕生长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A正确。
BC、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C正确。
D、蝗虫的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故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一个③蛹期,D正确。
故选:B。
6. 【答案】C
【解析】【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分析】1、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2、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子房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如下图:
【解答】解:A、①→②过程表示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菜豆种子两子叶片提供,A错误。
B、③中地上部分的茎和叶,是由菜豆种子中的胚芽发育来,B错误。
C、花的各部分发育成熟就会依次展开,这就是开花;一朵花经过传粉和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③→⑤时期会进行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C正确。
D、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大豆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D错误。
故选:C。
7. 【答案】A
【解析】【考点】元素的概念;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分析】根据原子结构,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0的氢原子,可表示为,进行分析。
【解答】解:A. ②可表示为,故A错误;
B. ③只含一个质子,故B正确;
C. ④中电子数为2,质子数为1,则氢元素为﹣1价,故C正确;
D.由①构成的氢分子和②构成的氢分子混合,所得物质属于一种物质,为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A。
8. 【答案】D
【解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CO2”可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D、“CO2”可表示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9. 【答案】A
【解析】【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沙里淘金,通过物理方法(如密度差异)分离金和沙粒,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湿法炼铜将铜盐中的铜置换出来,有新物质铜生成,发生化学变化;
C、黏土烧瓷,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
D、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发生化学变化;
故选:A。
10.【答案】C
【解析】【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析】(1)根据分子的结构和组成是否发生改变判断;
(2)根据分子热运动的知识判断;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解答】解:AD、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空隙,故AD错误;
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世界上没有静止的分子,故B错误;
C、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水结成“热冰”后,水分子间仍然存在着引力,故C正确。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蒸馒头、做面包、酿制啤酒等要用到酵母菌,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据此作答.
【解答】解:A、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酿酒也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应用广泛,如制作豆酱、腐乳等食品离不开霉菌,不符合题意。
C、有的细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病毒也是有的有益,有的有害,如感冒病毒等病原体可以使人或动物得病,有些噬菌体则是有益的,噬菌体又叫细菌病毒,它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例如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 它可以吞噬细菌。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
D、细菌的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未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一些附属结构如鞭毛和荚膜等,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和蘑菇等,其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所以二者在形态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有机物向下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减少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能使有机物集中运输到果实,增加坐果量,提高产量。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考点】密度的计算;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解答】解:A、图a中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m,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V,则图象的斜率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越大,表示物质的密度越大,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是物体的质量与物体体积乘积的一半,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因此图a中阴影部分面积不表示该物质的密度大小,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图b是v﹣t图象,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乘积,即vt,s=vt是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故D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C
【解析】【考点】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分析】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解答即可。
【解答】解: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由表中施肥情况可以看出,乙和丁都含有钾肥,番薯产量较高,甲和丙不含钾肥,番薯产量较低,所以该种植地最可能缺乏的是钾肥。
故选:C。
15.【答案】C
【解析】【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分析】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1个三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mkg﹣nkg;
因为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为nkg,所以1个硫原子的质量=1个二氧化硫分子的质量﹣1个氧原子的质量×2=nkg﹣(m﹣n)kg×2=(3n﹣2m),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1∕16):即kg,进行计算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答】解:由题意得,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m﹣n )kg;
1个硫原子的质量为:nkg﹣(m﹣n)kg×2=(3n﹣2m)kg,
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的)即kg,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所以,三氧化硫的相对分子质量=163。
故选:C。
二、填空题
16.【答案】(1)输卵管。(2)细胞。
【解析】【考点】受精与妊娠;动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
【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
【解答】解:(1)精子进入卵子后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受精是在母体的输卵管内完成的。
(2)人的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属于细胞。
故答案为:(1)输卵管。(2)细胞。
17.【答案】(1)异花传粉。(2)子房。(3)嫁接。(4)杨梅花粉成熟时期的风向。
【解析】【考点】传粉和受精.
【分析】(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无性生殖的关键在于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图中:A是接穗,B是砧木。
【解答】解:(1)由题干中“杨梅树是雌雄异株植物,即雄性植株只开雄花,雌性植株只开雌花”可知,杨梅是单性花,只能进行异花传粉。
(2)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将来发育成果实的是子房,发育成种子是胚珠。
(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校园的杨梅树开花期间小明发现一株树上有雌性花和雄性花,可见,这株杨梅树是通过嫁接技术来实现一棵树有两种花。
(4)杨梅树雌雄异株,其花为风媒花。为了使杨梅树能够在自然条件下完成传粉,在设计8株杨梅树种植分布时,除查询植株的合理间隔距离外,还需查询杨梅花粉成熟时期的风向。
故答案为:(1)异花传粉。(2)子房。(3)嫁接。(4)杨梅花粉成熟时期的风向。
18.【答案】(1)A、B是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2)地幔(3)风力、流水
【考点】地球内部的结构.
【分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分为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共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地球内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地壳厚度各处不一,大陆地壳平均厚度约35千米,在大洋处很薄,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幔介于地壳与地核之间,又称中间层。自地壳以下至2900千米深处。从地幔到地心之间为地核。一般认为,岩浆来自于软流层。
(3)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其中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低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解答】解:(1)根据题干可知,如图所示是世界地图上引起此次火山爆发的两大板块,由于图中A、B位于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所以为了快速寻找到汤加的位置,应该先在图上沿曲线AB附近寻找。
(2)根据课本内容可知,火山喷出的岩浆来自地球的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层。
(3)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所以除了火山会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如流水、风力等。
故答案为:
(1)A、B是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
(2)地幔
(3)风力、流水
19.【答案】(1)种皮。(2)乙。
(3)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解析】【考点】植物的无性生殖;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分析】生殖方式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植物的无性生殖包括扦插、嫁接、压条、组织培养等,解答即可。
【解答】解:(1)种子的种皮具有保护作用,具有保护功能的介质相当于种子结构中的种皮。
(2)细胞干重是不含水的,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种子的质量明显下降;鲜重是表示细胞含水的重量,细胞吸水膨胀,质量上升,因此表示幼苗细胞鲜重的变化曲线是甲,表示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曲线是乙。
(3)植物的组织培养的优点有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大批量地培育出所需的植物新个体,可以防止植物病害的危害,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等。
故答案为:(1)种皮。(2)乙。
(3)短时间内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个体;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极大的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0.【答案】(1)物理性质;(2)B。
【解析】【考点】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植物的分类.
【分析】(1)物质本身具有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度等均属于物理性质,据此分析;
(2)根据植物的分类进行分析。
【解答】解:(1)槟榔碱可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这反应了槟榔碱的溶解性,溶解性是物理性质;(2)槟榔属于被子植物,瓜子属于被子植物;松子属于裸子植物;花生属于被子植物;桃树属于被子植物;与槟榔植物亲缘关系最远是松子,故选B;
故答案为:(1)物理性质;(2)B。
21.【答案】( 1 )细胞分化 (2)输导组织;系统
【解析】【考点】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分析】(1)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1)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和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在实验条件下培养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经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过程发育成起搏细胞等不同类型的细胞。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菠菜植株属于植物体,大鼠属于动物,所以菠菜植株与大鼠相比不具有的生物结构层次是系统。
故答案为:( 1 )细胞分化 (2)输导组织;系统
22.【答案】(1)器官 (2)成熟; 导管 (3)吸收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植物的蒸腾作用、根适于吸收的特点、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等内容,逐一分析解答.
【解答】解:(1)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根属于器官.
(2)从根的顶端到生长根毛的部位称为根尖,根尖 成熟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这一部位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进入导管中,被运输至植物体的茎、叶等其他部位.
(3)一株黑麦约有150亿条根毛,总表面积与两个网球场大小相近,这一特点与根的吸收功能相适应.
故答案为:(1)器官 (2)成熟;导管 (3)吸收
【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我们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只有基础扎实,才能灵活解答本题.
三、探究题
23.【答案】(1)食醋能(不能)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2)是否用食醋溶液处理;与乙组形成对照组。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4)C。
【解析】【考点】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本实验是探究食醋是否能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实验,因此作出的假设是:食醋能(不能)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本实验除了是否用食醋溶液处理不同以外,其他均相同且适宜,因此实验变量为是否用食醋溶液处理。设置甲组是为了起到对照作用。
(3)上述实验将生根数取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增加实验的可信度。
(4)根据坐标曲线图可知:生根粉溶液的浓度为10﹣8mol/L时,平均生根数最多。若浓度过高则会抑制其生根。故选:C。
故答案为:(1)食醋能(不能)促进月季扦插枝条生根。(2)是否用食醋溶液处理;与乙组形成对照组。
(3)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4)C。
24.【答案】(1)蝌蚪;(2)3;(3)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解析】【考点】青蛙的变态发育.
【分析】(1)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属于变态发育。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成蛙和幼蛙在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及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大,因此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发育过程主要包括受精卵、胚胎发育、蝌蚪、幼蛙、成蛙等阶段。
(2)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因此,在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时,唯一变量是是否含有污染物,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因此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的l、2号鱼缸是实验组,没有加入化肥、洗涤剂的3号鱼缸是对照组。
(3)在相同的适宜的环境中孵化,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所以如果实验结果是:3号鱼缸中无污染物,蛙卵的孵化率最高;1、2号鱼缸中有污染物,远低于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则可以支持该假设。
故答案为:(1)蝌蚪;(2)3;(3)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25.【答案】(1)99;(2)水蒸气;(3)BC
【解析】【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解答】解:(1)如图丙所示,实验中水的沸点为99℃;
(2)水沸腾后不断有水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所以气泡内是水蒸气;
(3)A、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需要先确定石棉网的位置,因此需要自下而上安装实验器材,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图乙中应将B处向上调整,故A错误;
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说法正确,故B正确;
C.纸锅烧水实验中,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且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说法正确,故C正确。
故选:BC。
故答案为:(1)99;(2)水蒸气;(3)BC。
26.【答案】(1)无机盐(2)蒸馏水(3)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蚁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4)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解析】【考点】土壤的成分.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土壤除了能固定植物,还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水分、空气和 无机盐。
(2)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所以要适当喷洒蒸馏水。
(3)由于①号土壤中的植物高度高于②号土壤中的植物高度,所以初步得出结论:蚁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4)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还应该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故答案为:(1)无机盐(2)蒸馏水(3)当其他条件相同时,蚁巢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4)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重复实验
27.【答案】(1)改用滴管滴加水;(2)100%;偏大;(3)不合理,将土块捣碎改变了土块的疏松程度,这样会改变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
【解析】【考点】土壤的成分.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根据实验目的,快要浸没土壤时,再换用滴管向量筒内滴水至土壤刚好浸没,测得数据更准确,因此,小兰实验步骤中操作“?”处应该是改用滴管滴加水。
(2)根据小兰的实验,该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00%。小兰在向放有土块的烧杯中注水时,不慎有少量水溅出,使得测量的水的体积增大,会导致测得的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偏大。
(3)小浦的方案不合理,将土块捣碎改变了土块的疏松程度,从而改变了土块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故答案为:(1)改用滴管滴加水;(2)100%;偏大;(3)不合理,将土块捣碎改变了土块的疏松程度,这样会改变土块中的空气体积分数。
四、综合题
28.【答案】(1)种子(2)种子中胚的细胞(3)嫁接;让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解析】【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分析】(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2)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
【解答】解:(1)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花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果实的是子房,将来发育成种子是胚珠。因此,图中A结构的名称是种子。
(2)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和母本的基因型相同,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肉细胞的基因型,改变的是种子中胚的细胞的基因组成。
(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故根据所给信息③中描述的桃繁殖方法叫嫁接,嫁接成功的关键点是让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
故答案为:(1)种子(2)种子中胚的细胞(3)嫁接;让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
29.【答案】(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2)A。(3)喝奶时,使空气进入瓶内,平衡瓶内外气压(合理即可)。
【解析】【考点】胚胎的发育和营养;受精与妊娠.
【分析】(1)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经血排出和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
(2)胎儿在母体内孕育,需要通过胎盘和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解答】解:(1)受精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AB、胎儿在母体内孕育,需要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所以,胎儿获取营养不需要经过消化系统,胎儿生命活动会产生代谢废物,A正确、B错误。
C、抗体是一种免疫物质,母乳里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各种营养物质,还含有丰富的抗体,所以,婴儿喝母乳能获得母体免疫物质,C错误。
D、糖类是人体主要供能物质,所以,婴儿和胎儿所需的主要供能物质相同,均为糖类,D错误。
故选:A。
(3)奶瓶上有一个气孔,喝奶时,使空气进入瓶内,平衡瓶内外气压,有利于婴儿吸取瓶中的牛奶。
故答案为:(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2)A。(3)喝奶时,使空气进入瓶内,平衡瓶内外气压(合理即可)。
五、计算题
30.【答案】(1)40cm3;(2)3.5g/cm3。
【解析】【解答】解:(1)溢出的水的质量m溢=m杯+水﹣m杯+水剩余=200g﹣160g=40g,
溢出水的体积V溢===40cm3;
(2)石块的质量m石=m杯+石+水剩余﹣m杯+水剩余=300g﹣160g=140g,石块的体积V石=V溢=40cm3,
石块的密度ρ石===3.5g/cm3。
答:(1)溢出水的体积是40cm3;
(2)小石块的密度是3.5g/cm3。
31.【答案】(1)复杂 (2)
【解析】【解答】解:(1)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认为分子包括同种原子结合而成的“简单原子”和不同原子结合而成的“复杂原子”。水分子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因此水分子属于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复杂原子”;故答案为:复杂;
(2)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则方框中“?”处图示为;故答案为:。
答案(1)复杂 (2)
32.【答案】[答案] (1)84:80 (2)348克 (3)6颗
【解析】[解析](1)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得莽草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21:20。(2)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68g需莽草酸的质量为:168g÷12×7/174×100=348g;
(3)需服用“达菲”的颗数为:45mg×2×5÷75mg/颗=6颗。
[答案] (1)84:80 (2)348克 (3)6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