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种植凤仙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凤仙花( )。A.适应环境能力弱B.不需要阳光也能生长C.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2.下列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属于果实的是( )。A.西瓜 B.芹菜 C.红薯3.下列特点不利于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是( )。A.叶片面积小 B.有特殊的通气组织 C.根系不发达4.周末,小华和同学们一起去郊游。他们走进一片松树林,发现松树的叶子缩成针状,是为了( )。A.减少水分蒸发 B.增加水分蒸发 C.更好的吸收水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不可以传播声音 B.水不可以传播声音 C.真空不可以传播声音6.歌词“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中,发声时振动的物体是( )。①风 ②黄河水 ③空气 ④马的嘴 ⑤马的声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⑤②7.下列材料中,全部是人造材料的是( )。A.木头、橡胶、玻璃 B.塑料、钢铁、陶瓷 C.棉花、沙子、羊毛8.下列物体中,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塑料瓶 B.棉布 C.铁矿石9.下列选项中,关于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纸很容易被损坏 B.所有的纸用途都一样 C.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10.当天空中的云量几乎布满整个天空,这种天气是( )。A.晴天 B.多云 C.阴天11.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把下雨分为( )个等级。A.3 B.4 C.512.在读气温计上的示数时,视线应该( )气温计的刻度。A.高于 B.低于 C.与液柱顶端相平二、填空题13.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 和 三部分组成,能为植物制造 。14.奇奇在花盆里种下番茄种子,把它放在 的阳光下,保持土壤 。(选择“温暖、寒冷、干燥、湿润”)15.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 、 、 。16.植物的 与其 有着密切的关系。17.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 。哺乳动物一般靠 的振动发声。18.声音的强弱叫作 。音量的大小跟 和与声源的 有关。19.生活中常见的纸有 、 、 等。20.天气一般从 、 、 、风向、风力等方面来描述。三、判断题21.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来的是茎和叶子。( )22.睡莲属于水生植物。( )23.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时,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是为了使碎纸屑在鼓面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24.被加工过的材料就是人工材料。( )2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东风”是吹向东边的风。( )26.气候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大影响。( )四、连线题27.连线题。棉花 人造革 人造材料电光纸 羊毛 天然材料雨布五、简答题28.你知道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吗?29.卷柏的耐旱本领和仙人掌的有什么不同?卷柏的耐旱本领对它的生存有什么意义?30.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31.请你说一说生活中金属有哪些常见的用途?(合理即可)32.龙卷风、台风这些极端的天气现象,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哪些危害?六、实验题33.小科和小研想要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于是找来了橡皮筋、小鼓、钢尺等材料进行实验。(1)如上图1,小科用手弹拨橡皮筋 (选填“能”或“不能”)发出声音,用手按压鼓面 (选填“能”或“不能”)发出声音,用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 (选填“能”或“不能”)发出声音。通过实验,小科发现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都会产生 现象。(2)接着小研敲起了铝片琴(如图2),用相同的力度依次从左往下敲击铝片琴,听到的声音 (选填“高低”或“强弱”)不同,左边 ,下边 。用不同的力度敲击第一根铝片,听到的声音( 选填“高低”或“强弱”)不同,这是因为铝片的 不同,所以用力敲击时,发出的声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页,共4页第3页,共4页《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A A C C B C B C题号 11 12答案 C C1.C【详解】A.凤仙花适应环境能力并不弱,在适宜的土壤、光照、水分等条件下可正常生长,故错误。B.凤仙花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没有阳光不能良好生长,故错误。C.凤仙花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条件,符合实际,故正确。故选:C。2.A【详解】绿色开花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不同植物可供食用的部分不同,我们吃的西瓜属于果实;芹菜和红薯属于茎。故A符合题意。3.A【详解】A.水生环境水分充足,叶片面积小不利于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且不利于接收更多光照,不利于植物适应水生环境,故正确。B.水生植物有特殊通气组织,可帮助植物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利于适应水生环境,故错误。C.水生环境中植物可从周围水环境吸收水分和养分,根系不发达是适应水生环境的表现,故错误。故选:A。4.A【详解】松树的叶子呈针状,表面积较小,这种形态可以减少叶面水分蒸发的面积。松树多生长在寒冷或干旱的环境中,针叶能帮助松树在水分有限的条件下减少流失,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选项B(增加蒸发)与针叶的作用相反,选项C(吸收水分)是根的功能,与叶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A。5.C【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空气和水都可以传播声音,而真空不能传声。故选C。6.C【详解】“风在吼”是空气振动发声;“马在叫”是马的声带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黄河水振动发声,所以发声时振动的物体是③空气、⑤马的声带、②黄河水,故选C。7.B【详解】A.木头、橡胶、玻璃,木头:天然材料(来自树木)。橡胶:可以是天然材料(如天然橡胶来自橡胶树),也可以是人造材料,但在这个上下文中通常视为天然材料。玻璃:人造材料(由沙子等原料熔融制成);B.塑料、钢铁、陶瓷,塑料:人造材料(由石油等原料化学合成)。钢铁:人造材料(由铁矿石冶炼加工制成)。陶瓷:人造材料(由黏土等原料烧制而成);C.棉花、沙子、羊毛,棉花:天然材料(来自棉花植物)。沙子:天然材料(自然界中的矿物颗粒)。羊毛:天然材料(来自羊的毛发);因此,选项 B 中的所有材料都是人造材料,故选B。8.C【详解】在常见的材料中,有的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羊毛、木材和石料等,属于天然材料;有的材料不是直接来自大自然,而是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或使天然材料的性质发生变化后制造出来的,如纸、铁、玻璃、塑料等,属于人造材料。铁矿石是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是天然材料;塑料瓶、棉布是人为加工制造的,是人造材料。故选C。9.B【详解】不同的纸用途不同,比如卫生纸用于清洁,打印纸用于打印文件,宣纸用于书画等,它们因特性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纸确实容易被损坏,不同的纸特性也不同。故选B。10.C【详解】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天。云层布满整个天空,看不到太阳,这种天气是阴天。选C。11.C【详解】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100~249.9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把下雨分为5个等级。选C。12.C【详解】读气温计时,视线应与液柱顶端保持相平。如果视线高于液柱,可能导致读数偏高;如果视线低于液柱,可能导致读数偏低。只有视线与液柱顶端相平,才能准确读出温度值。这是为了避免因视角不同造成的误差,确保测量结果正确。故选C。13. 叶脉 叶柄 养料【详解】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脉和叶柄三部分组成,能为植物制造养料。叶脉:叶脉是叶片中的维管束,就像植物叶片的 “血管”。它具有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同时还对叶片起到支撑作用,维持叶片的形状 ,所以是叶的重要组成部分。叶柄:叶柄是连接叶片和茎的部分,它起到支撑叶片的作用,使叶片能够伸展到合适的位置以接受光照。同时,叶柄也是物质运输的通道,能将叶片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其他部位,将茎中的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叶片 。养料: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通过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就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所以叶能为植物制造养料。 。14. 温暖 湿润【详解】种子萌发需要空气、一定的水分和适宜的温度,因此阳光温暖、土壤湿润的条件最适合种子萌发。种下番茄种子,把它要放在温暖的阳光下,保持土壤湿润。15. 挺水植物 浮水植物 沉水植物【详解】生长在水中的植物统称为水生植物。水生植物的类型很多,根据其生长环境内水的深浅不同,可以划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16. 形态 生长环境【详解】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长环境关系密切,比如水生植物枝叶多柔软细长,而干旱地区的叶厚多汁来存储水分,有些甚至变形为针状如仙人掌来减少水分流失。17. 振动 消失 声带【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例如,敲鼓时鼓面振动、弹琴时琴弦振动,都会发出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发声也会停止,声音逐渐减弱直至消失。比如按住振动的音叉,声音会立刻消失。哺乳动物(如人类、猫、狗)通过喉部的声带振动发声,声带振动产生声波,再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声音。18. 音量 振幅 距离【详解】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音量大小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同时还与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声源越近,音量越大。19. 打印纸 餐巾纸 报纸【详解】生活中常见的纸有打印纸、餐巾纸、报纸等,它们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纸,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特性。20. 气温 云量 雨量【详解】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我们通常从气温、风向、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力等方面描述天气。21.×【详解】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胚根发育成根,之后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来的不是茎和叶子,而是根。故题干说法错误。22.√【详解】睡莲是水生植物。因为: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水边的植物,它们的根、茎、叶等部分适应水生环境。睡莲的叶子浮在水面上,花朵开在水上,根部扎根在水底泥土中,整个生长过程都离不开水环境(如池塘、湖泊)。所以,睡莲完全符合水生植物的特征,属于水生植物。23.×【详解】在鼓面上撒碎纸屑,是利用转换法,将鼓面的振动转化为碎纸屑的跳动,便于观察,发声的是鼓面,不是碎纸屑。故题干说法错误。24.×【详解】天然材料与人工材料的区别:天然材料:直接取自自然界,未经加工或仅经简单物理处理(如切割、打磨)。例如:木材、棉花、石头。人工材料:通过化学方法或复杂工业加工,改变天然材料的本质特性制成的新材料。例如:塑料(由石油加工)、玻璃(由沙子熔炼)、钢铁(由铁矿冶炼)。题目中“被加工过的材料就是人工材料”的说法是不严谨的。反例:木头被锯成木板(物理加工)→ 仍是天然材料(本质未变)。棉花纺成线(物理加工)→仍是天然材料。25.×【详解】风向是根据风来的方向命名的。“东风”表示风从东方吹来,而不是吹向东边。如果风从东方吹向西方,我们就叫它“东风”。26.√【详解】一定地域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叫做气候,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气候对当地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当地的生产生活都要随着气候进行调整和变化,比如旱季的话要节约用水,雨季的话要防涝。27.【详解】直接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是天然材料,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材料是人造材料。棉花、羊毛直接来自于大自然,是天然材料;人造革、电光纸、雨布由天然材料经过加工制成的,是人造材料。28.吸收水分,固定植物。【详解】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固定植物的重要作用,还可以吸收养分: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矿物质和养分,如氮、磷、钾等。支持植物体:根在土壤中蔓延,为植物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止其倒伏。29.卷柏采用休眠和转移生长位置的方法;仙人掌采用减少水分蒸发的方法。适应环境改变,增加生存机会。【详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适应环境改变,增加生存机会。。仙人掌是让自己尽量的在能够吸收水分的时候多吸收水分,让自己的身体膨胀的很大,通过叶退化成刺,能够减少水分蒸发来耐旱。而卷柏是尽量的让自己在干旱的时候不蒸发多少水分,卷柏需水量很大,水少会进入休眠状态。30.远离强噪音环境(如工地、KTV),若无法避开可捂住耳朵;耳机音量不超过60%,连续使用不超过60分钟;不用棉签、发卡等尖锐物品掏耳朵;耳朵进水及时侧头单脚跳排出,游泳戴耳塞;耳部不适(疼痛/流脓/听不清)立即就医。【详解】①强噪音会损伤耳蜗细胞(类似超载喇叭会烧坏),因此要远离强噪音环境;②耳机音量不超过60%,连续使用不超过60分钟,长时间大音量刺激会加速听力衰退;③不用棉签、发卡等尖锐物品掏耳朵,耳道皮肤脆弱,硬物可能划破耳膜;④耳朵进水及时侧头单脚跳排出,游泳戴耳塞,预防中耳炎等感染;⑤耳部不适(疼痛/流脓/听不清)立即就医,及时治疗能避免永久损伤。31.用铁做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能快速将食物煮熟;用铜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让电流顺利通过;用铝做易拉罐,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可以容易地制成各种形状等。【详解】生活中的电线大多是用金属铜制成的。这是利用了金属良好的导电性,能够高效地传输电流,为家庭和各种场所提供电力。超市中的饮料瓶大多用铝做易拉罐,是利用了铝的延展性,可以容易地制成各种形状。家庭生活中一般用铁做铁锅,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能快速将食物煮熟。金属还被大量用于建筑领域,比如钢梁,金属的强度高,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量,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固,使高楼大厦可以安全矗立。金属还可用于制造各种餐具,如不锈钢勺子、叉子等,因为金属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保证餐具的耐用性,同时其导热性可以让食物在烹饪和盛装过程中更好地传递热量。32.答:龙卷风的危害有拔起大树、摧毁建筑、交通中断、毁坏庄稼等。台风的危害有骤降暴雨,树木、房屋倒塌,摧毁庄稼,引发泥石流等。【详解】当龙卷风出现时,一般伴有雷雨和冰雹,它与一般大风的区别是中心气压低、风力大,破坏力大。龙卷风可以造成庄稼、树木瞬间被毁,交通、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重大损失。台风是气象灾害中最具破坏性的灾害之一,台风带来的大风、暴雨、风暴潮,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台风、龙卷风这些极端天气现象,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33.(1) 能 不能 能 振动(2) 高低 低 高 强弱 振动幅度 强【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强,振幅越小,声音越弱;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详解】(1)当小科用手弹拨橡皮筋时,橡皮筋的振动产生了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小科用手按压鼓面时,鼓面不能产生声音,鼓面没有振动。当小科用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钢尺时,钢尺的振动同样发出了声音,这进一步验证了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2)高低(音调):小研敲击铝片琴时,发现声音的高低不同。这是因为铝片的长度不同,导致振动频率不同。左边长铝片振动慢,频率低,音调低;右边短铝片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强弱(响度):当小研用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根铝片时,声音的强弱不同。这是因为力度影响了铝片的振动幅度。力度大,振动幅度大,声音响度大;力度小,振动幅度小,声音响度小。答案第2页,共7页答案第7页,共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