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登岳阳楼杜甫课堂导入同学们还记得高一上学期学过的唐诗《登高》吗?杜甫在五十七岁时,诗人在某一天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01知人论世02诗歌大义03内容赏析04主题与总结目录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01杜甫字号生平成就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读书漫游困居长安陷贼、为官西南漂泊“诗史”“诗圣”知人论世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冬,杜甫由公安一路又漂泊到岳阳,此诗是诗人登上神往已久的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57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想到北归无望,吐蕃入侵,不禁涕泗横流,写下了这首“元气浑灏,目无今古”(谭宗《近体秋阳》)的《登岳阳楼》。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南朝宋元嘉三年(426),中书侍郎、大诗人颜延之路经巴陵,作《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诗中有"清氛霁岳阳"之句,"岳阳"之名首次见于诗文。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诗歌大义02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chè我很早听过闻名遐迩的洞庭湖,我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洞庭湖浩瀚得像把吴楚从东南隔开,洞庭湖使天地日日夜夜漂浮。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年老体弱生活在这一叶孤舟。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通读和了解全诗之后,同学们觉得本诗围绕哪一个字来写呢?登登高所望登高所感为何登高气蒸云梦泽乾坤日夜浮vs气蒸云梦泽乾坤日夜浮vs颔联赏析夸张多感官想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意境开阔宏伟请结合最后两联,简要概括诗人的形象特点。① 孤苦无依,万种感慨。② 忧国忧民,压抑痛苦。总结意象意境情感洞庭水、岳阳楼、吴楚、乾坤、孤舟 、戎马、关山博大壮阔身世之悲家国之忧主旨总结诗歌先写登楼所见,再写由此引起的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惟剩一条孤舟,然后由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由此种种,杜甫表达了对亲戚朋友的眷念、对年老孤独的悲伤、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无以报国的自悼之情。作业布置1、积累鉴赏本诗的方法技巧,学会赏析古诗词。2、课外寻找关于岳阳楼的文学作品,进行课外阅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