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44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 第二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课件(44张)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 第二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必修二 第三章区位产业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2、学会利用图表、地图分析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并能够做出区位选择;
3、由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工业
发展必须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的区位因素。
主要内容
NEIRONG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01
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02
工业区位的选择
03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04
随堂练习
英国是早期的钢铁生产大国,其钢铁工业中心伯明翰曾有“黑乡”之称。
日本曾是20世纪中后期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以及濑户内海沿岸。
对比工业化早期的英国钢铁工业与日本现代钢铁工业,分析两者的异同。
新课导入
英国和日本钢铁工业布局示意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生产活动:
在工厂里,劳动力(工人、技术人员等)运用动力
(燃料、电能等)和机械设备,将原料制成产品。
工业区位:
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
生产过程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影响因素:
地形、水源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更多是受经济、
环境、政策法规等人文因素的影响。
工业生产过程
土地 水源
资金 能源
劳动力
原料
零部件
废气
废水废渣
部分再循环
产品
工业的影响因素
土地
劳动力
能源
水源
原料
市场
交通运输
环境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水源
土地
原料
动力
政策
劳动力
交通
市场
工厂厂址
土地
水源
原料
燃料
……
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思考: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老总,需要建设工厂,在选择工厂地点时,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理想的工业区位
充足的原料、动力
质优价廉的劳动力
前景广阔的市场
便利的交通
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工厂应选择区位最具优势的地区。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软件开发
服装制造
铝矿冶炼
酒类饮料
制糖工业
探究活动:假如你投资建下列某厂,你认为选择厂址的时候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工厂应建在什么地方?请说明理由。
主导区位因素决定工业区位的选择类型
运输成本
一些原料容易腐烂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主导区位因素为原料,区位选择以接近原料产地为导向,如制糖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多建在原料产地附近。
原料指向型 
运输成本
一些产品容易变质或者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产品需要保持新鲜状态,要尽快运到市场销售,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区位选择以接近消费市场为导向,肉类加工业、啤酒制造业等,多建在靠近市场的地方。
市场指向型 
运输成本
一些需要大量运进原料的工业,需要建在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的地方,如沿海和沿江港口、铁路枢纽,以及高速公路沿线等交通便捷的地方。例如,宝山钢铁厂建在上海,可以利用上海的港口优势,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进口铁矿石。
能源成本
动力指向型
 一些消耗能源多的工业,多建在能源供应地附近,主导区位因素为能源,区位选择以接近能源供应地为导向,如电解铝厂一般建在电能供应充足的水电站附近,风力发电厂一般建在风力大的地区。
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指向型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但技术要求不高的(服装制造) ,主导区位因素为劳动力成本,区位选择以接近劳动力充足且价格低廉处为导向,如服装厂、电子装配厂等。
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业 (芯片制造) ,主导区位因素为知识与技术,区位选择以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人才密集地区为导向,如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工业。
工业的主导因素
技术指向型 


企业名称 工业特点 布局原则 主导因素
制糖厂
啤酒厂
炼铝厂
富士康集团
华为公司
靠近原料地
原料运输成本高
原料
靠近市场
产品运输成本高
市场
近火电厂、水电站
能量需求量大
动力
近劳动力充足地
劳动力需求量大
劳动力
近科技发达地区
技术要求高
技术
工业的主导因素
企业名称 主导因素 工业特点 布局原则
舞阳钢铁
郑州太古可口可乐
河南神火炼铝工业
郑州富士康集团
平高电气
导向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特点 布局原则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
原料
接近原料产地
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
市场
接近市场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动力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劳动力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技术要求高
技术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原料导向型
市场导向型
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导向型
技术导向性
工业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水源
对水源质量要求高的多临近清洁水源地,如饮用水厂;
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应避开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如造纸厂。
大气
风向频率与工业区、居住区的布局示意
对于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厂, 应随着盛行风向进行布局。应布局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N
N
对环境敏感的工业
建在空气洁净、远离污染的地区
感光器材厂、电子厂、食品厂、饮料厂
无污染工业
可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轻度污染工业
城市边缘或近郊
机械厂、仓储厂(仓库)
重污染工业
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化工厂
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社会因素
政策也是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主导因素。
提供廉价的土地
优惠的税收
适当的补贴
配套的基础设施
国防
20世纪50年代,由于国防的需要,我国在内陆山区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
政策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采取限制东中部主要棉花产区棉纺织工业发展的政策,并针对纺织业提出了“东锭西移”,引导棉纺织业向新疆等地发展。
其他因素
文化、个人偏好等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回国、回乡投资建厂,除了政策因素,还有个人情感方面的因素。
课堂活动
分析顺德家具产业集聚与专业化生产的优势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20世纪70年代末,广东顺德开始兴起制作家具的小型作坊。改革开放以后,家具产业在顺德逐渐集聚,从家具原材料、家具产品、家具木工机械、家具连接件和配件、家具涂料的生产和销售,到家具会展等,一应俱全。 顺德形成了我国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家具出口基地。截至2016年年底,顺德家具约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
1.指出顺德家具产业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
2.讨论顺德家具业高度集聚的优势。
3.说明顺德家具形成分工明确的专业镇的优点。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原料、能源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弱化。
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日益增强。
动力
劳动力
数量
原料
科技
市场
交通
信息
科学技术的进步
一方面使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 技术发展使原料的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
因此,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
课堂探究
1.影响日本早期钢铁工业分布的
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旧钢铁工业中心
新钢铁工业中心
铁矿
煤炭
靠近原料地(原料导向型)。
靠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
2.影响日本现代钢铁业分布的
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运输条件的改变
船舶的大型化极大地降低了大宗货物的运输成本。由此,钢铁、石油化工等对原料消耗大的工业的区位选择逐渐摆脱了原料地的束缚,而转向交通便捷的沿海、沿江港口布局。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钢铁工业多分布在沿江或沿海地带。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工业生产实现了设计与加工的空间分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复杂产品的各种组件可以在全球采购。
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如汽车
制造企业、飞机制造企业,其总部更趋向布局在市场广阔的地方。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汽车公司把总部从十堰迁往武汉的一个重要原因。
物流业的发展
在发达的物流支撑下,出现了一些完全依托互联网的新型工业企业。这些企业需要与客户和相关企业保持即时的联系,因此,区位选择更看重信息的通达性。
工业生产方式
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了产品形态,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从而使区位选择发生了很大变化。
家具生产的产品由整体家具变革为组装家具,极大地降低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使得家具厂的区位选择由临近市场转为临近原材料供应地,同时也扩大了其市场范围。
科技进步
交通改善和运力提高
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
对信息依赖程度提高
缩短原料生产地和消费地的距离,区位选择更灵活。
促进生产规模扩大,推动工业集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提高。
对市场依赖加强,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
社会生产
力的发展
市场需求
的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某新型服装公司的生产、销售流程示意
面料厂
总部
网站
设计
采购
消费者
制衣厂
呼叫中心
市场销售
库存管理
服装公司
仓储中心
服装公司的供应商
供应商完成的物流
物流公司完成的物流
实时信息流
配送仓库
以首钢搬迁为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环境以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不适合再继续发展钢铁工业。2005年3月,首钢搬迁到曹妃甸,2010年6月一期
工程建成投产。曹妃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濒临渤海湾,是一个天然良港。
1.说明首钢选择建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2.讨论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4.首钢搬迁后,原来的首钢厂址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查阅资料,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钢铁工业是法国工业的重要部门之一。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变化。早期的钢铁工业分布在内地,主要在中央高原周围的圣艾蒂安、维埃纳、蒙吕松一带,利用当地的煤和水力,建起了第一批高炉。随着洛林铁矿的大规模开发,钢铁工业转移至洛林,中心在隆维和蒂永维尔。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法国钢铁工业布局重心趋向沿海。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在地中海沿岸的福斯港又建立了第二个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这两大沿海钢铁基地的钢产量现已占到法国钢铁总产量的 60% 以上。
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
(1)法国钢铁工业的布局发生了怎样变化?
(2)在钢铁工业的布局中,哪些因素的作
用越来越明显?
法国钢铁工业由内地向沿海进行转移。
由原料指向性到市场指向型。
交通和科技因素越来越重要。
全课总结
工业区位因素
土地
原料
水源
市场
交通
动力
劳动力
政策
科技
布局特点
工业特点
工业举例
原料导向型
布局特点
工业特点
工业举例
市场导向型
布局特点
工业特点
工业举例
动力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制糖厂 水产加工 水果罐头
接近消费市场
产品不便长途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饮料厂 家具厂
接近发电站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
炼铝厂 化工厂 炼钢厂
布局特点
工业特点
工业举例
技术导向型
科技发达,接近高校、机场、高速路、环境优美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飞机 集成电路 精密仪表
布局特点
工业特点
工业举例
劳动力导向型
劳动力数量多价格低廉
劳动力丰富
电子场
1.下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3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种
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工业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
A.①石油开采 ②造船厂 ③纺织厂
B.①啤酒厂 ②炼铝厂 ③普通服装
C.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家具厂
D.①软件开发 ②食品厂 ③电脑装配厂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两者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靠近消费市场
D.科技力量雄厚
3.通过对上述两企业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料产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B.交通不再是我国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因素了
C.燃料产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增强
D.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
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
如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
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下列各题: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4.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接近燃料地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5.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
A.燃料运输费用 B.铁矿石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用 D.废弃物的排放量
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
简述二者在工业区位因素上的异同。
答:相同点:水陆交通便利;接近消费市场。
不同点:宝山资源短缺,原料、燃料均需运进;
芝加哥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随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