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 A;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凤凰木也不例外,所以选 A。2. D;解析: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准,现代类人猿和人类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不是由现代类人猿进化而来,人类和黑猩猩亲缘关系较近,选 D。3. C;解析:青春期应合理膳食,多补充蛋白质,而非过多脂肪,选C。4. D;解析:维生素 D 能促进钙的吸收,选 D。5. D;解析:鸡卵中胚盘能发育成胚胎,选 D。6. B;解析:将蜘蛛基因注入蚕卵生产新型蚕丝纤维和超级鼠都利用转基因技术,选 B。7. B;解析:瓢虫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与家蚕相似,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选 B。8. C;解析:生男生女概率各 50%,女孩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 22对+XX,选 C。9. A;解析:切除甲状腺狗精神萎靡,说明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选 A。10. C;解析: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选 C。11. A;解析:玉米人工授粉是有性生殖,其他选项是无性生殖,选 A。12. C;解析:频繁用挖耳勺掏耳朵不科学,可能损伤耳道,选 C。13. D;解析:硝酸甘油片应舌下含服,不可直接吞服,选 D。14. C;解析:皱果苋是入侵植物,会影响生物多样性,选 C。15. D;解析:根据分类检索表,S是铁线蕨,选 D。16. B;解析:过程 b是水分运输,会受气孔闭合影响,选 B。17. B;解析:杂草是生物因素,不是非生物因素,选 B。18. D;解析:若④表示基因,每条 DNA分子上有很多个基因,选 D。19. B;解析:血管 II 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利于物质交换,选B。20. C;解析:拇短掌肌两端附着在不同骨上,选 C。21. A;解析:拟饵是安康鱼的有利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不是为引诱猎物产生的,选 A。22. B;解析:感受器是①耳蜗,效应器是⑤手臂肌肉,选 B。23. C;解析:图乙中 B 是染色,操作不当需重新制作装片,不能多次进行,选 C。24. A;解析:AB 时间段植物也进行光合作用,只是呼吸作用强于光合作用,选 A。25. C;解析:种植巨菌草对 12%盐碱浓度改良效果不明显,选 C。26.(1)×;解析:家猫和荒漠猫同属,亲缘关系更近。(2)√;解析:大熊猫在分类地位上的等级单位是种。(3)√;解析:图中动物都属于哺乳纲。(4)√;解析:大熊猫和北极熊同目不同科,和荒漠猫同科,共同特征更少。27.(1)染色体;解析: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变化最明显。(2)细胞分化;组织;解析:形成不同细胞是细胞分化结果,肌肉细胞群是组织。(3)器官;皮肤;解析:一块骨骼肌是器官,蝾螈借助皮肤辅助呼吸。28.(1)⑤→①;解析:花粉从⑤花药到①柱头完成传粉。(2)受精;解析: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受精。(3)③子房;胚珠;子房壁;解析:果实由③子房发育,⑥种子由胚珠发育,⑦果皮由子房壁发育。(4)光合作用;解析:合理密植促进光合作用。29.(1)二;解析:第二组亲代红果×红果,子代出现黄果,可推断红果为显性。(2)Dd;25%;解析:第一组子代红果基因组成 Dd,自交后代黄果概率 25%。(3)AA;解析:稳定遗传的抗病性状基因组成是 AA。(4)环境;解析:温度影响番茄颜色,说明性状受环境影响。30.(1)营养物质;接种;解析:糯米为微生物提供营养,放入酒曲是接种。(2)无氧;解析: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大肠杆菌无成形细胞核;解析:大肠杆菌是细菌,酵母菌是真菌,结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细胞核。(4)葡萄糖减少(或酒精浓度升高);解析:发酵后期葡萄糖减少或酒精浓度升高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31.(1)浆;抗体;抗原;解析:首次接触过敏原,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IgE是抗体,花粉是抗原。(2)多;呼吸道;解析:IgE越多越易过敏,哮喘时呼吸道变窄。(3)避免接触花粉(或戴口罩等);解析:合理即可。32.(1)⑦小肠;小肠长、有皱襞和绒毛;解析:⑦小肠是吸收主要器官,其长、有皱襞和绒毛等利于吸收。(2)收缩;解析:过程 A 是吸气,膈肌和肋间肌收缩。(3)肺静脉;解析:肺静脉将动脉血送回心脏。(4)肾小管重吸收大部分水;解析:原尿经肾小管重吸收,形成尿液。(5)骨、肌肉;解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33.(1)甲;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图一缺分解者甲。(2)3;荷花→食草昆虫→小鱼→水鸟;解析:与水鸟存在捕食关系的生物有 3种,食物链如荷花→食草昆虫→小鱼→水鸟。(3)自我调节;解析: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4)青蛙、食草昆虫;解析: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的是青蛙和食草昆虫。34.(1)药剂种类;解析:实验变量是药剂种类。(2)形成对照;解析:设置模型组形成对照。(3)控制单一变量;解析:保证除药剂外其他条件相同。(4)陈皮;解析:陈皮组胆固醇含量更低,效果更好。(5)抑制 HMGCR 活性;解析:两种药物通过抑制 HMGCR 活性降胆固醇。(6)肝脏;解析:陈皮组尿酸含量低,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