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4八下·鄞州期末)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答案】正确【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P18)补充:漫画寓意: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2024八下·鄞州期末)小江作为一名未成年人,面对非正义行为时采取了自保策略。选择了沉默。 ( )【答案】错误【知识点】守护正义的做法【解析】【分析】 未成年人由于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在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保障自身安全是首要前提,但同时不能简单地选择沉默,而应采取合理、安全且合法的方式来维护正义。故答案为:错误。【点评】 本题考查守护正义。正义(1)正义的重要性: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②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2)怎样维护正义:①个人守护正义。 ②司法维护正义。3.(2024八下·鄞州期末)网民小明积极参与网上政府评议活动,表明他在自觉履行监督的义务。( )【答案】错误【知识点】监督权【解析】【分析】小明积极参与网上评议政府活动,是在行使公民的监督权,而不是履行义务。故答案为:错误。【点评】 本题考查监督权。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监督权。(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姓名、名誉、荣誉、隐私、肖像)、住宅不受侵、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其它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4.(2024八下·鄞州期末)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同比上升17.4%。违规停放充电,危害公共安全,害人害己。据此,小张认为,一定要把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罪写入宪法。对于小张的观点,下列评析恰当的是( )A.是正确的,这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发生B.是正确的,这样做体现了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能C.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宪法颁布实施后是不允许进行修改的D.是错误的,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答案】D【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D恰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只是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应写入其他具体的法律,而不是宪法;AB错误:“把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罪写入宪法”判断错误;C错误:宪法颁布实施后是可以进行修改的。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考查宪法的内容。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精神和原则相违背。(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5.(2024八下·鄞州期末)某班同学准备开展演讲比赛,以下是各组准备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演讲题目 第一组:《国有经济唱主角:国计民生何以保障》 第二组:《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第三组:《价格、供求、竞争之外还需有宏观调控》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活力与魅力B.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与运行机制C.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优越性D.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模式的科学性【答案】C【知识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解析】【分析】C表述正确:演讲题目分别关于国有经济、市场评价、按贡献决定报酬等,主题最可能是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优越性;AD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制度、基层治理模式;B表述错误: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经济制度本:(1)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类:①公有制: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 分和集体成分。必须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②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③公有制与非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6.(2024八下·鄞州期末)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C.全国人大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行政机关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大代表【答案】A【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表述错误: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而不是直接;C表述错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政府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行政机关;D表述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地位。宪法关于国家的规定(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4)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7.(2024八下·鄞州期末)公平正义是社会的理想追求。下列对案例内容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案例内容 案例点评① 国家推进义务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国家保障个体在教育上的机会公平② 全国人大进行立法,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制度保障公平③ 制度在设计与改革中需要关照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其合法权益 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需要“一视同仁”,拒绝差异④ 司法机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维护正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坚守公平的做法;守护正义的做法【解析】【分析】①正确:国家推进义务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有利于保障个体在教育上的机会公平;②正确:全国人大进行立法,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体现制度保障公平;③错误:制度在设计与改革中需要关照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其合法权益,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体现公平正义,“一视同仁”“拒绝差异”表述过于绝对;④正确:司法机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体现出司法维护正义。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1)公平包括: 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2)公平的意义:①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3)怎样维护公平:①个人维护公平。 ②制度保障公平。正义(1)正义的重要性: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②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2)怎样维护正义:①个人守护正义。 ②司法维护正义。8.(2024八下·鄞州期末)下列对下边漫画《分类帮扶支持》理解正确的是( )A.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需要给予大力支持B.集体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引导其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C.个体经济的投资运营要更多地投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D.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作用【解析】【分析】A表述错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个体工商户属于非公有制经济;B与题意无关:漫画没有体现集体经济;C表述错误:国有经济更多地投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而不是非公有制经济;D表述正确:漫画《分类帮扶支持》说明国家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我国毫不动手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协同合作能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公有制企业凭借其规模和资源优势,非公有制企业凭借其灵活和创新优势,共同推动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9.(2024八下·鄞州期末)据国家监察委员会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4.9万件,处分12.1万人,其中包括省部级干部12人。这说明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①主要监察所有公民的违法活动②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③能够彻底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④有利于监督国家权力不被滥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知识点】国家监察机关【解析】【分析】①表述错误:监察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而不是所有公民;②④表述正确:监察机关行使职权,惩处腐败行为,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有利于监督国家权力不被滥用;③表述错误:“杜绝”表述过于绝对,应是有利于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国家监察机关。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机关及其职能(1)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 的职权: ①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 ②表决各项决定;③提出议案和质询案。)(2)行政机关:政府(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3)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惩办犯罪分子)(4)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5)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职责: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6)国家元首:国家主席(职能: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10.(2024八下·鄞州期末)受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801班同学围绕《中华人民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设计了如下板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回望立法路”,说说立法过程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哪些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请对“热议爱国法”里两种观点进行评析。(3)如果遇到“爱国我践行”中所示的两个场景,你会怎么做?【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等。(2)甲的观点是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有力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乙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最高法是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3)遇到场景一:参加祭扫时,我着装应庄重得体,神情肃穆,不喧哗、不打闹,行鞠躬礼,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遇到场景二: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建议加强对烈士墓的日常管理保护。【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词①: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爱国主义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词②:十四届全国人大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关键词③:爱国主义教育法公开征求意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2)首先判断观点①正误:观点①正确。其次摆明论据: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有力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判断观点②正误:观点②错误。摆明论据:我国最高法是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3)本题考查爱国我践行的具体做法,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点评】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宪法地位、弘扬民族精神等知识。注意根据题目的分值来判断需要答几个要点,一般来说,分值越高的题目需要答的要点也越多。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要点都能得到充分的阐述。(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爱国主义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词②:十四届全国人大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关键词③:爱国主义教育法公开征求意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①: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中国力量。观点②:爱国主义教育法将成为我国的最高法。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正误判断:观点①正确。论据: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有力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正误判断:观点②错误。论据:我国最高法是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爱国我践行的具体做法,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1.(2024八下·鄞州期末)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民权利有保障概念解读 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是公民享受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和前提。 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①____,②____,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法律链接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司法实施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要求自2024年5月20日起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时,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全,按照每日462.44元计算。(1)补充完成“概念解读”中①②处的内容。(2)国家赔偿法是由哪一国家机关制定的?国家赔偿法对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和司法实施有何现实意义?材料二 行使权利有界限小宁:追求自身权利和自由,可以任性一些,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小波:追求自身权利和自由“有要求”,必须依法进行、千万不可任性。(3)你赞同谁的说法?请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知识阐述理由。【答案】(1) ①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②住宅不受侵犯。(2) 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人身自由是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只有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有利于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自觉承担责任;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有利于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充分实现)(3) 赞同小波的观点。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基本权利,但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身自由权;行使权利有界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人身自由的内容,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2)小问1: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全国人大的职权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词: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全国人大;小问2: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人身自由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词:家赔偿法对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和司法实施→人身自由的地位;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充分实现。(3)首先判断观点正误:观点①错误,观点②正确;其次摆明论据:①:行使权利有界限;②:公民行使权利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点评】考查人身自由、全国人大的职权、正确行使权利等知识。注意掌握评析题、辨析题的解题思路:首先亮明观点(正确/错误/片面)。其次 说明理由(包括理论依据、后果影响等)。最后 表明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如有必要)。1 / 1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1.(2024八下·鄞州期末)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2024八下·鄞州期末)小江作为一名未成年人,面对非正义行为时采取了自保策略。选择了沉默。 ( )3.(2024八下·鄞州期末)网民小明积极参与网上政府评议活动,表明他在自觉履行监督的义务。( )4.(2024八下·鄞州期末)根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同比上升17.4%。违规停放充电,危害公共安全,害人害己。据此,小张认为,一定要把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罪写入宪法。对于小张的观点,下列评析恰当的是( )A.是正确的,这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发生B.是正确的,这样做体现了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能C.是错误的,因为我国宪法颁布实施后是不允许进行修改的D.是错误的,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5.(2024八下·鄞州期末)某班同学准备开展演讲比赛,以下是各组准备的材料,据此推断,他们演讲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演讲题目 第一组:《国有经济唱主角:国计民生何以保障》 第二组:《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 第三组:《价格、供求、竞争之外还需有宏观调控》A.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活力与魅力B.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与运行机制C.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优越性D.中国特色基层治理模式的科学性6.(2024八下·鄞州期末)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这表明(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C.全国人大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行政机关D.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大代表7.(2024八下·鄞州期末)公平正义是社会的理想追求。下列对案例内容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案例内容 案例点评① 国家推进义务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国家保障个体在教育上的机会公平② 全国人大进行立法,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 制度保障公平③ 制度在设计与改革中需要关照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其合法权益 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需要“一视同仁”,拒绝差异④ 司法机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司法维护正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24八下·鄞州期末)下列对下边漫画《分类帮扶支持》理解正确的是( )A.个体工商户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需要给予大力支持B.集体经济发展迅速,需要引导其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C.个体经济的投资运营要更多地投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D.我国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9.(2024八下·鄞州期末)据国家监察委员会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4.9万件,处分12.1万人,其中包括省部级干部12人。这说明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①主要监察所有公民的违法活动②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③能够彻底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④有利于监督国家权力不被滥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4八下·鄞州期末)受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801班同学围绕《中华人民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设计了如下板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回望立法路”,说说立法过程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哪些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请对“热议爱国法”里两种观点进行评析。(3)如果遇到“爱国我践行”中所示的两个场景,你会怎么做?11.(2024八下·鄞州期末)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提供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民权利有保障概念解读 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是公民享受其他一切自由的基础和前提。 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①____,②____,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法律链接 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司法实施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要求自2024年5月20日起作出国家赔偿决定时,对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赔偿全,按照每日462.44元计算。(1)补充完成“概念解读”中①②处的内容。(2)国家赔偿法是由哪一国家机关制定的?国家赔偿法对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和司法实施有何现实意义?材料二 行使权利有界限小宁:追求自身权利和自由,可以任性一些,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小波:追求自身权利和自由“有要求”,必须依法进行、千万不可任性。(3)你赞同谁的说法?请运用依法行使权利的知识阐述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宪法规范权力运行;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什么要规范权力运行?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②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③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P18)补充:漫画寓意: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2.【答案】错误【知识点】守护正义的做法【解析】【分析】 未成年人由于身体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在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保障自身安全是首要前提,但同时不能简单地选择沉默,而应采取合理、安全且合法的方式来维护正义。故答案为:错误。【点评】 本题考查守护正义。正义(1)正义的重要性: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②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2)怎样维护正义:①个人守护正义。 ②司法维护正义。3.【答案】错误【知识点】监督权【解析】【分析】小明积极参与网上评议政府活动,是在行使公民的监督权,而不是履行义务。故答案为:错误。【点评】 本题考查监督权。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1)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和监督权。(2)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姓名、名誉、荣誉、隐私、肖像)、住宅不受侵、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4)其它权利: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4.【答案】D【知识点】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解析】【分析】D恰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只是国家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应写入其他具体的法律,而不是宪法;AB错误:“把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罪写入宪法”判断错误;C错误:宪法颁布实施后是可以进行修改的。故答案为:D。【点评】 本题考查宪法的内容。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精神和原则相违背。(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5.【答案】C【知识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解析】【分析】C表述正确:演讲题目分别关于国有经济、市场评价、按贡献决定报酬等,主题最可能是关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具有优越性;AD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制度、基层治理模式;B表述错误: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居于主导地位,故答案为:C。【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经济制度本:(1)内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类:①公有制: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 分和集体成分。必须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②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等。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③公有制与非公有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6.【答案】A【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解析】【分析】A表述正确: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表述错误:我国人民间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而不是直接;C表述错误: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政府是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行政机关;D表述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地位。宪法关于国家的规定(1)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4)宪法的基本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尊重和保障人权(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7.【答案】B【知识点】坚守公平的做法;守护正义的做法【解析】【分析】①正确:国家推进义务阶段教育资源的均衡化,有利于保障个体在教育上的机会公平;②正确:全国人大进行立法,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体现制度保障公平;③错误:制度在设计与改革中需要关照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其合法权益,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体现公平正义,“一视同仁”“拒绝差异”表述过于绝对;④正确:司法机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体现出司法维护正义。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1)公平包括: 权利公平、规则公平、机会公平(2)公平的意义:①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②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3)怎样维护公平:①个人维护公平。 ②制度保障公平。正义(1)正义的重要性: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②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③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2)怎样维护正义:①个人守护正义。 ②司法维护正义。8.【答案】D【知识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及其作用【解析】【分析】A表述错误: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个体工商户属于非公有制经济;B与题意无关:漫画没有体现集体经济;C表述错误:国有经济更多地投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而不是非公有制经济;D表述正确:漫画《分类帮扶支持》说明国家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我国毫不动手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协同合作能构建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例如,在市场竞争中,公有制企业凭借其规模和资源优势,非公有制企业凭借其灵活和创新优势,共同推动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9.【答案】C【知识点】国家监察机关【解析】【分析】①表述错误:监察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实现国家监察全覆盖,而不是所有公民;②④表述正确:监察机关行使职权,惩处腐败行为,有利于维护宪法和法律尊严,有利于监督国家权力不被滥用;③表述错误:“杜绝”表述过于绝对,应是有利于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国家监察机关。宪法规定的我国国家机关及其职能(1)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人大代表 的职权: ①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 ②表决各项决定;③提出议案和质询案。)(2)行政机关:政府(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3)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惩办犯罪分子)(4)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5)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 (职责:监督职责、调查职责、处置职责)(6)国家元首:国家主席(职能: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荣典权)10.【答案】(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等。(2)甲的观点是正确的,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有力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乙的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最高法是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3)遇到场景一:参加祭扫时,我着装应庄重得体,神情肃穆,不喧哗、不打闹,行鞠躬礼,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遇到场景二: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建议加强对烈士墓的日常管理保护。【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内容;中华民族精神;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的地位及重要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分析】(1)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词①: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爱国主义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词②:十四届全国人大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关键词③:爱国主义教育法公开征求意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2)首先判断观点①正误:观点①正确。其次摆明论据: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有力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判断观点②正误:观点②错误。摆明论据:我国最高法是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3)本题考查爱国我践行的具体做法,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点评】考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宪法地位、弘扬民族精神等知识。注意根据题目的分值来判断需要答几个要点,一般来说,分值越高的题目需要答的要点也越多。因此,在答题时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要点都能得到充分的阐述。(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大的职权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化爱国主义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键词②:十四届全国人大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法→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关键词③:爱国主义教育法公开征求意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读题,提炼辩题。观点①: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和实施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凝聚中国力量。观点②:爱国主义教育法将成为我国的最高法。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①正误。正误判断:观点①正确。论据:爱国主义教育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提升到新高度新水平,有力促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第三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②正误。正误判断:观点②错误。论据:我国最高法是宪法,爱国主义教育法依据宪法制定。第四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3)本题考查爱国我践行的具体做法,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11.【答案】(1) ①人格尊严不受侵犯;②住宅不受侵犯。(2) 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人身自由是公民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只有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有利于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自觉承担责任;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发展,实现社会和谐;有利于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充分实现)(3) 赞同小波的观点。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基本权利,但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知识点】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身自由权;行使权利有界限【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人身自由的内容,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2)小问1: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全国人大的职权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词: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全国人大;小问2:本题的设问主体是国家,需要运用人身自由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关键词:家赔偿法对人身自由的相关规定和司法实施→人身自由的地位;促进社会进步发展;保障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充分实现。(3)首先判断观点正误:观点①错误,观点②正确;其次摆明论据:①:行使权利有界限;②:公民行使权利应当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点评】考查人身自由、全国人大的职权、正确行使权利等知识。注意掌握评析题、辨析题的解题思路:首先亮明观点(正确/错误/片面)。其次 说明理由(包括理论依据、后果影响等)。最后 表明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如有必要)。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学生版).docx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