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综合测试卷 2024-2025学年下期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一、单选题1.某校在宪法日来临之际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手抄报评选活动,同学们提交的作品中你认为可以入选的是( )A.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我国一切法律的总和”B.列举包含“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C.绘制“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宣传画,配文“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D.粘贴“向宪法宣誓”的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2.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显示,2025年预安排审议的法律案多达34件,内容广泛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安全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立法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体现了( )①党领导立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②人大常委会作为党的常设机关履行立法权③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生活中具有最高地位④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某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电动车安全宣传,结合事故案例引导市民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引导社区居民将宪法法律规定的公共安全义务转化为具体行动。这些活动( )①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构建和谐社区②有助于社区居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③是宪法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实践④体现了国家权力和公民义务是一致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小李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委屈,于是在网上发布了一些辱骂同学的言论。小李的做法( )A.是正确的,他有言论自由B.是错误的,他侵犯了同学的名誉权C.是合理的,他在维护自己的权益D.是合法的,他没有违反法律规定5.在人生的卷轴上,每个阶段都承载着独特的意义。以下是中学生小磊描绘的成长节点:小磊的成长经历和期望印证了( )A.享受权利比履行义务重要B.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实现C.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D.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6.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34届“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共享安全”主题,全方位关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安全领域,重点对售卖伪劣“非标”灭火器、用劣质肉制作梅菜扣肉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曝光,相关部门也持续集中开展整治工作。这告诉我们( )①诚信的环境需要各个方面共同营造②公民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③消费者缺乏知情权,处于被动地位④维护国家安全主要依靠国家机关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学习搭子、运动搭子……搭子是指因特定兴趣或需求而临时结成的伙伴。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列举能体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活事例。以下适合作为“汇报搭子”的同学是( )小汪:表哥应征入伍→守卫祖国的边关哨所→维护国家安全小黄:我观看电影《第二十条》→感受法治力量→自觉遵守法律小张:儿童受到特殊保障→参观博物馆享受优惠票价→体味文化魅力小夏:公民依法纳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A.小汪和小黄 B.小汪和小张 C.小黄和小夏 D.小张和小夏8.2025年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上述材料中分别体现全国人大行使了什么职权( )A.监督权 立法权 B.表决权 立法权C.监督权 决定权 D.表决权 决定权9.“我是网红,我师弟是‘垫底辣孩’,他1000多万粉丝,我要求航空公司给我特殊照顾。”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亮出自己网红的身份,指责空姐、质问机长名字,引发广泛关注。下列热评你认为欠妥的是( )A.小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维权手段逾越法律底线,你也要被追究相应责任。”B.小蜀:“有理变成无理,维权变成侵权,你凭什么用名气、影响力去抢占资源?”C.小张:“滥用舆论力量索要‘特权”,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给网红群体抹黑。”D.小桂:“个人维护正义,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维护正义是我们共同的心声,给你点赞。”10.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会议的议程有: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修正草案)》的议案等工作。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C.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11.在“关注2025年两会”的时事讲评活动中,小芳播报了两则新闻☆2025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积极议政建言,广泛凝聚共识。 ☆2025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考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以下是同学们对上述时政新闻的点评,观点正确的是( )①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②政协委员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行政权③人大代表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④国务院对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截至2024年底,民营企业数量已经突破57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1.96%;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24.33万亿元,占我国外贸总额的55.5%;民营经济为我国贡献了65.3%的GDP。这些亮眼成绩表明民营经济( )①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是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③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刚刚过去的2024年,人民法院扎实推进执行工作,让更多“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公安机关锚定“打击为主、预防为先”,有力维护社会治安,不断擦亮“平安中国”的名片。这说明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时坚守的原则有( )①保障人民的利益 ②保障社会的秩序③法无授权不可为 ④行使权力守程序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在围绕“法治”开展的议题学习中,老师出示了下列资料:过去的2024年人民法院扎实推进执行工作,让更多“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检察公益诉讼制度走过第十个年头,其制度和实践不断完善拓展,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治之力更加坚实。下列是学生对上述资料的主旨的概括,其中合适的是( )A.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B.制度的创新能推动社会进步C.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D.形成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15.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将“国家建立健全学前教育保障机制”等明确写入法条,回应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改革举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②中国共产党能做到科学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④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某市政府根据中央精神,将本级政府的权力清单在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开。此举产生影响的正确路径是( )A.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杜绝权钱交易→大力建设法治政府B.实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监督→提高依法执政水平C.削弱政府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便于公民监督政府工作D.增加工作透明度→公民监督政府工作→提高政府公信力17.每年政府工作报告草稿完成后都要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修改,然后再听取社会各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意见进行修改,直至在全国人大会议上经全国人大代表审议、修改、通过。由此可见,我国国家机构( )A.依据宪法法律行使权力 B.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C.是行使行政职能的机关 D.依法行使表决权、审议权18.14岁的小秋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处民居楼起火,还听到里面传来呼救声。此时,他的正确做法有( )①奋不顾身,见义勇为②珍爱生命,喊大人帮忙③事不关己,高高挂起④及时报警,协助救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分析说明题19.【建设法治政府,服务经济发展】材料一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7日上午在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1)我国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材料二 作为全国百强县的T市,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95.2亿元,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7.1%。全市民营企业数量发展到2900户,显示出民营经济的活力和规模。但民营经济也面临行政手续繁琐、门槛过高,贷款额度受限,融资成本高,创新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2)请你为T市政府出谋划策,回应广大民营企业的热切期盼,服务和引导民营企业在新时代实现更大发展。20.“熊孩子真是太厉害了,连豪车都不放过!”今年春节,一个炮仗引发“天价”赔偿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请你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炸飞的豪车】2025年1月30日,四川一名10岁小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中,不慎引发化粪池井沼气爆炸,导致停放在酒店草坪旁边的多辆汽车受损严重,其中不乏保时捷、雷克萨斯、路虎等豪华品牌。这些车辆的玻璃被震碎,车身被炸得面目全非,经济损失惨重。一时间网络上惊呼声和质疑声沸腾不断。【乍起的谣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鞭炮事件发生后,有网民冒充小男孩家属,声称“我外甥,估计要赔偿580万”,致使网上有关“小男孩面临580万天价赔偿”不实信息迅速扩散,引发大量网民关注。又有网民冒充小男孩父亲,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追责声明”,引发大量网民跟风和恶语评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后经公安机关及时核查,两则消息均为谣言,造谣相关人员代某川和吴某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相关账号已被关停。(1)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传播网络正能量我们也可以尽一份力量,请你结合【炸飞的豪车】,运用权利义务所学,写一份新闻述评。(2)请运用崇尚法治精神的知识,对【乍起的谣言】中人物的言行进行分析。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B D A C A D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B C A C D D B C1.C【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增强宪法意识的原因和要求、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监督制度的主要内容。C: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文可知,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其权威源自人民的真诚信仰,因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故C说法正确;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并非“一切法律的总和”,故A说法错误;B: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而非“公民意志”,故B说法错误;D: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B【详解】本题考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④:依据教材知识,结合题文“立法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可知,党领导立法,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故①④说法正确;②: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履行立法权,故②说法错误;③:全国人大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3.C【详解】本题考查弘扬宪法精神、自觉践行宪法。①:这并不能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故①说法错误;②③:分析材料,某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电动车安全宣传,结合事故案例引导市民规范电动车停放、充电,引导社区居民将宪法法律规定的公共安全义务转化为具体行动。这些活动是宪法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有助于社区居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故②③说法正确;④:活动强调公民义务的履行,未直接涉及“国家权力与公民义务一致”的关系,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B【详解】本题考查对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认识和理解。B:依据教材知识,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分析题干可知,小李在网上发布辱骂同学的言论是错误的,这种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违法行为,故B说法正确;ACD:小李在网上发布辱骂同学的言论是错误的,这种行为是没有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的表现,该行为是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违法行为,故AC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5.D【详解】本题考查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D:小磊享受办理出生登记和户口、接受教育以及期望从事量子计算研发工作等权利,这些都属于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范畴,体现了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故D说法正确;A: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二者同等重要,不存在享受权利比履行义务重要的情况,故A说法错误;B:题文未涉及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实现 ,故B不符合题意;C: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但不是完全对等的,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必须履行,故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6.A【详解】本题考查诚信的重要性、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消费者权益的相关知识。①:“3 15” 晚会曝光了售假伪劣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相关部门开展整治,这表明营造诚信的市场环境需要媒体曝光、相关部门监管以及企业自律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故①说法正确;②:消费者在享受消费权利的同时,也有维护市场秩序、不做侵权行为的义务;企业在追求利益的同时,有遵守法律法规、诚信经营的义务,所以公民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故②说法正确;③:该说法过于绝对。虽然存在一些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现象,但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在很多情况下能够主动获取信息,并非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故③说法错误;④:维护国家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不仅依靠国家机关,也需要公民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题干中主要说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与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关系不大,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7.C【详解】本题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小汪:“表哥应征入伍一守卫祖国的边关哨所一维护国家安全",体现的是履行服兵役的义务,没有体现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符合要求。小黄:“观看电影《第二十条》”是行使文化权利,“感受法治力量一自觉遵守法律”是履行遵守法律的义务,体现了在享受文化权利的过程中增强法治观念,促进义务的履行,符合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小张:“儿童受到特殊保障一参观博物馆享受优惠票价一体味文化魅力”主要体现的是儿童享受到的特殊保障和文化权利,没有体现出义务对权利的促进以及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不符合。小夏:“公民依法纳税”是履行义务,“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一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体现了公民履行纳税义务促进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从而使公民享受更好的’保障权利,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综上,小黄和小夏的事例符合要求,故本题选C。8.A【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A: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是全国人大对政府工作进行审查并作出决定,体现了全国人大的监督权;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是在制定、修改法律,体现了全国人大的立法权,故A符合题意; B: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人大的职权,故B说法错误; C: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法律的决定体现的是立法权,并非决定权,故C不符合题意; D:表决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不是人大职权,故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9.D【详解】本题考查平等的内涵、守护正义。ABC:题文中,“亮出自己网红的身份,指责空姐、质问机长名字,引发广泛关注”,没有认识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旦维权手段逾越法律底线,你也要被追究相应责任,表明有理变成无理,维权变成侵权,网红不应用名气、影响力去抢占资源,体现了滥用舆论力量索要“特权”,不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会给网红群体抹黑,故ABC说法正确;D:网红的做法是错误的,没有做到遵守法律,故D说法错误;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10.B【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B:根据材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议程可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故B说法正确;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A说法错误;CD: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故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1.B【详解】本题考查人民政协的职责、人大代表的职责。①③:人民政协的职能包括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积极议政建言”体现了参政议政的职能,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需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体现了这一原则,故①③符合题意;②:政协委员没有行政权,行政权由行政机关行使,故②错误;④:全国人大对国务院行使监督权,故④错误;故本题选B。12.C【详解】本题考查民营经济的作用。②④:民营经济在企业数量、进出口总额、GDP 贡献等方面的亮眼成绩,体现了民营经济是促进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②④符合题意;①: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不是民营经济,故①说法错误;③: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民营经济,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13.A【详解】本题考查规范权力运行的要求、行政机关的职权、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制度保障公平、司法维护正义。①②:题文中人民法院扎实推进执行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公安机关“有力维护社会治安”,说明国家机关行使权力时坚守保障人民利益、保障社会秩序的原则。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题文中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的做法没有体现法无授权不可为、行使权力守程序,故③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C【详解】本题考查司法维护正义。C:材料通过人民法院以及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总结,说明了司法维护正义,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故C说法正确;A:材料没有体现出司法体制改革的内容,故A不符合题意;B:材料没有体现出制度创新的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以及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D【详解】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④: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回应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改革举措,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故③④说法正确;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故①说法错误;②:人民代表大会科学立法,中国共产党领导立法,故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6.D【详解】本题考查监督权力的运行。D:政务公开有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加工作透明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提高政府公信力 ,D正确;A: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有利于减少权钱交易,但是不可能杜绝,故A说法错误;B:实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人民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依法执政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B错误;C:削弱政府权力的说法不妥,我们要规范政府权力的运用,C错误;故本题选D。17.B【详解】本题考查民主集中制原则。B:题干中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这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说明了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故B说法正确;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法律行使权力,但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A不符合题意;C:仅提到行政职能,但全国人大是立法机关,故C不符合题意;D:这是人大代表的职责,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8.C【详解】本题考查珍爱生命、关爱他人。①:“奋不顾身,见义勇为”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故①说法错误;②④: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但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故②④说法正确;③:是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故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9.(1)①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②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这一规定从国家根本大法的高度,为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明确了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确立了国家对民营经济的基本政策导向。(2)①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②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 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分析】考点考查:基本经济制度、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个人,需要运用基本经济制度、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三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民营经济→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关键词②: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个人,需要运用基本经济制度、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三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民营经济也面临行政手续繁琐、门槛过高→简化行政审批流程,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关键词②:贷款额度受限,融资成本高→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关键词③:创新能力不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词④: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升管理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0.(1)①小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导致多辆豪车受损,其行为侵犯了车主的财产权。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男孩应增强权利意识,正确行使权利。②小男孩的行为也警示我们,要树立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做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情。③作为公民,我们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2)①代某川和吴某冒充小男孩家属和父亲编造、传播谣言,其行为是错误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他们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损害了他人名誉,扰乱了社会秩序,没有做到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同时,他们也没有履行遵守宪法法律的义务,最终受到行政处罚是必然的结果。【分析】考点考查:财产权、行使权利有界限、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自由与法治的观念、珍视自由。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详解】(1)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财产权、行使权利有界限、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小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导致多辆豪车受损→可链接侵犯了车主的财产权;行使权利有界限;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学生,需要运用自由与法治的观念、珍视自由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代某川和吴某冒充小男孩家属和父亲编造、传播谣言→可链接错误行为,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违背诚信规则,未做到珍视自由;应受到行政处罚;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