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古人谈读书 教学课件(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古人谈读书 教学课件(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古人谈读书
你们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新课导入
读准字音
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 终夜不寝
诲人不倦 余尝谓 诵读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 终夜不寝
诲人不倦 余尝谓 诵读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chǐ


zhì
qǐn
多音字
他听了这个故事后知道了勤奋好(hào)学的好(hǎo)处。
(好学)

hào
爱;喜欢
(好处)
hǎo
优点多的;让人满意的(跟“坏相对”)
我认识(shí)的李明是一个博闻强识(zhì)的人。
(认识)

shí
知道,认得,能辨别
(博闻强识)
zhì
记住
多音字
品读课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同“智”,智慧
聪敏
喜好
以……为耻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记住,这里读zhì
满足
教诲
勤勉
品读课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
要聪敏勤学,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默默地记住读书的内容,勤奋学习从不满足,教诲他人不知疲倦。
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勉地去追求知识的人。
做学问好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去思考问题,但是并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文章大意
这段话选自《论语》,从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入手,告诉我们学习时要谦虚、好学,不能不懂装懂,同时在学习上要不满足。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思考探究
品读课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随意
要紧,重要
朱熹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品读课文
文章大意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心一意,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
品读课文
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段话指出了读书的方法,告诉我们读书时要专心一致,一定要做到心眼口三者合一,其中,心到是最重要的。
古人谈读书
好学——好问
诚实——智慧
不厌——不倦
二: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方法多
虚心听教诲

好古——勤勉
勤奋——进取
学习——思考
结构梳理
随堂练习
1.根据下面的描述,这部古代经典著作是( )
①它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典籍,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成书于战国初期。
②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A.《三字经》 B.《论语》 C.《诗经》
解析:B.《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们言行的典籍。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收徒讲学,弟子们把他的言论和行为记录下来,在战国初期整理成书。《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这几部著作在儒家思想体系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B
随堂练习
2.“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
A.要紧,重要 B.着急 C.急切
解析:“三到之中,心到最急。”选自出自朱熹的《训学斋规》。句子意思是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由此可得,“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中的“急”意思是要紧,重要。故答案选A。
A
·
随堂练习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 不耻下问:______________
是知也:________________ 漫浪诵读:______________
解析:敏而好学:天资聪明而又好学。“敏”,聪明。
不耻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知识少的人请教,不觉得耻辱。“耻”,以……为耻。
是知也:这才是真正的智慧。“知”,同“智”,智慧。
漫浪诵读:随随便便地读。“漫浪”,随随便便,漫不经心。
聪明。
以……为耻。
同“智”,智慧。
随意。
·
·
·
·
·
随堂练习
4.看拼音,写词语。
sòng dú huì rén bú juàn bù chǐ xià wèn
( ) ( ) ( )
suǒ wèi qǐ yǒu cǐ lǐ
( ) ( )
解析: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诵、诲、倦、耻、谓、岂”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诵读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所谓
岂有此理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