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小楷(kǎi) 彷徨(fáng) 污秽(huì) 深恶痛绝(wù)B. 哽住(gěn) 选聘(pìn) 元勋(xūn) 气冲斗牛(dǒu)C. 无垠(yín) 赫然(hè) 涉猎(shè) 鲜为人知(xiǎn)D. 挚友(zhì) 衰微(shuāi) 惩罚(chéng) 锲而不舍(qì)2.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孕育 奠基 斑斓 潜心贯注B. 无暇 黯淡 咳嗽 一返既往C 高粱 兽铤 署名 锋芒毕露D. 草率 萦绕 镐头 慷慨淋漓3.下列句子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 , 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B. 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C. 《时间都去哪儿了》感动了无数观众,它成了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D.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契而不舍。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删掉介词“经过”,或者删去“才使”)B.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刪掉“不足”和“不当”)C. 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去掉“由于”)D.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B.历代作家均以简洁为美,力求“句句无余字,篇篇无长语。”C.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D.要问我们为什么阅读,不如先问一下我们为什么吃饭。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项是( ) ①无论岁月怎么发黄,那不染尘埃的情感,终会在记忆发黄的纸页上留有痕迹。②虽然书信正在悄无声息地渐离我们的生活,但那份美丽,依然值得我们永久地回味。③它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绪, 更是一种文化。④那人情似纸般的纯净,不假修饰、任情感宣泄的年代。⑤书信曾是人们交流信息和情感的一种传统方式。⑥我们怀念那用笔带着心血书写思念的时代。A.⑤③⑥④①② B. ⑤③②⑥④① C. ⑥④②⑤①③ D. ⑥④③②①⑤7. 名著阅读。“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这是长篇小说《________》中的内容,小说的作者是_____,与文中男主人公命运有密切联系的两位女性是______和______。8. 综合性学习。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敬的名人,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获“马哈蒂尔科学奖”的袁隆平、“中国飞人”刘翔、获“中国奥林匹克金质奖章”的姚明等明星。七年级某班正在举行以“学习名人精神,引领人生航向”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此次活动设计两个活动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本单元的名人“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孙权、吕蒙”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 说”的句式,抒写出你对他的崇敬之情。我想对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邓稼先爷爷现在还健在,学校小广播站要介绍核武器,而你是广播站的小记者,你要去采访邓爷爷,向他提一个有关核武器的问题,你会如何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理解(一)阅读《邓稼先》,完成各题。邓稼先“两弹”元勋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完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乘船回国,1950年10月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日子!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作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1985年8月邓稼先做了切除直肠癌的手术。次年3月又做了第二次手术。在这期间他和于敏联合署名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1986年5月邓稼先做了第三次手术,7月29日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是“‘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邓狱先与奥本海默1936年到1937年,稼先和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同学一年;后来在西南联大我们又是同学;以后他在美国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1949年到1966年我在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前后17年的时间里所长都是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高等学术研究所是一个很小的研究所,物理教授最多的时候只有五个人,奥本海默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和他很熟识。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延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作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5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 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我不能走”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永恒的骄傲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选自七年级《语文》下册,有删减)9.简要分析第二部分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10.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说一说第三部分引用的《吊古战场文》的作用。11.危急时刻,人们劝邓稼先回去,他说:“我不能走。”请你揣摩并写出邓稼先当时的心理活动。(30字左右)1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四部分标题“永恒的骄傲”的理解。13.像邓稼先这样为中华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人还有很多,如钟南山、袁隆平、杨利伟、屠呦呦、莫言……他们都是中国最耀眼的“明星”。你心中的“明星”又是谁呢?请仿照示例,写出理由。示例:我心中的“明星”是邓稼先。因为他领导团队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让华夏儿女扬眉吐气,让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三只虫草阿来①海拔三千三百米。寄宿小学校的钟声响了。桑吉从浅丘的顶部回望钟声响起的地方,那两层的曲尺形楼房是他刚刚离开的学校。②这是五月初始的日子,空气湿润起来。在刚刚过去的那个冬天,鼻子里只有冰冻的味道、风中尘土的味道,现在充满了他鼻腔的则是冰雪消融的味道,冻土苏醒的味道,青草发芽的味道。这是高海拔地区迟来的春天的味道。③第三遍钟声响起来了,这是正式上课的铃声。现在,点名该点到他了。今天是星期三,第一节是数学课,那么点名的就该是娜姆老师。娜姆老师用她甜美的、听上去总是有些羞怯的声音念出了他的名字:“桑吉。”没有回答。娜姆老师提高了声音:“桑吉!”桑吉似乎听到同学们笑起来。娜姆老师又念了一遍:“桑吉!”④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⑤此时,桑吉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淡青色的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⑥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⑦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⑧“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⑨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⑩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 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所以,他就在这个早上,在上学的钟声响起之前,跑出了学校。 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 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选自《人民文学》2015年第2期,有删改)14.文章画线语句描写很精彩,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特色。15.主人公桑吉形象非常突出,请概括其特征。16.请简要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17.本文写了桑吉逃学而去挖虫草的故事,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惠特曼访问记埃德蒙·戈斯①在早年和中年的岁月里,惠特曼默默无闻,门前冷落。年老以后,倒是有些朝拜者相当频繁地带着香袋和手杖,设法前来表示崇拜。有关他在这些场合的仪表谈吐的几种报道已经发表过了,如果我再来添上一篇,我的理由想必是,下面记叙的这次访问不是抱着礼俗性的态度进行的。据我所知,其他一切采访惠特曼的报道都出自追随者的手笔,他们纷纷怀着敬仰和倾倒的态度来到圣地,而我的这篇献辞——只能是献辞——是格外真诚的。②1884年的冬天,我在波士顿,意外接到惠特曼寄来的一封便笺,要我在离开美国之前去见他一面。我最初的反应是谢绝他的邀请,但出于好奇心和礼貌,就回信说我会去。我提到以上这些,只是想突出这位老人特有的魔力,那不是对于一个追随者,而是对于一个倔强固执的无信仰者的魔力。③1885年1月3日清晨我渡过了宽阔的特拉华河,在一个简陋而看上去无人落户的村庄,我被送上了岸,那种阴森可怕是只有隆冬季节的美国小镇才会显现出来的典型丑陋。无人可以问路,正打算回去时,我发现自己就在米克尔大街328号的门口,一块小铜牌上刻着“沃尔特·惠特曼”,我敲着这个冷清的二层楼经济公寓的大门,一个神色忧愁的女人开了门;还没等我开口,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正摇摇晃晃地走下楼来,随之传来欢快的声音:“是我的朋友吗?”一下子,我也不知是由于什么磁性般的魅力,所有拘泥小节的文人矜持都荡然消失了,只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④在楼梯上寒暄了一番后,主人拄着拐杖带着我走进一楼的起居室。那是一个大房间,擦得干干净净的地板上没有铺地毯,一张小床架,屋子中间有个带通烟管的圆形小火炉,一把椅子——这就是全部的家具。四面墙壁和火炉上方糊着的墙纸,已经有色斑和一块块污渍了,就像在工人棚户里看到的那样。房里没有挂画,只有满是杂物的木栓和架子。到处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一堆堆东西,山一般高的报纸东一堆,西一垛;整个房间,还有老人本人,都是再干净不过的了,干净得仿佛尘垢永远都不会再落上去。特别是惠特曼,穿的是一身粗灰呢的套服,衬衣领口拉开着,灰发和白花花的胡须飘飘荡荡的,仿佛是为了清洁当真漂白过的,老人全然如一张擦洗旧了的松木桌,沙白得一尘不染。⑤惠特曼在一张椅子里坐了下来,安详地微笑着。我清理掉一个箱子上的报纸,坐在他的对面。他的谈话像他的作品一样,散发着原始的力量,毫无交谈中常见的修饰或刺激。他提到他的贫困,这是显而易见的,还有半身不遂,它们成了压垮他的两大重负;他似乎对于两者都习以为常了,几乎不在意。我记得当时我想挪动一下箱子,因为阳光已从不挂窗帘的大窗户倾泻进来;惠特曼便说到有人曾答应送他窗帘,但他对此并不热心,他觉得窗帘会“挡住阳光”。而阳光和空气正是他所要的一切:一个冬季他都是耐心地坐在那儿,等待夏日的空气和阳光,原来一到夏季,他又可以一瘸一拐地走出去,全身沉浸在他熟悉的“坎登市僻静处”的一条浅溪里晒晒太阳。⑥惠特曼宽敞的双人房里空空荡荡的,只有两件物品透出些许艺术气氛。一件是北美印第安人的花布制品,它激发了他的灵感。另一件是幅画像:一叶扁舟上有位相貌堂堂的青年,荡着双桨。我问他这幅画像的由来,他谈了几件值得一提的事情。他首先说明这是他的一位挚友,来自加拿大的职业桨手,著名的运动员。接着他又说,这些人是他最喜欢的人,在露天活动的运动员:他们是最朴素、最亲切的人,生活在阳光和空气中,非得学会保持身体干净、精神抖擞;还说他的心灵偏向这些人,而他们也莫名其妙地为他所吸引,因此就在他人生最低潮时,在世人狠狠谩骂耻笑他的时候,正是这些春风得意的体操运动员或赛跑运动员,这些幸运的人看中了他,待他很友好,“眼下呢,”他接着说,“我只等待春天到来,拄着我的拐杖瘸瘸拐拐地走进树林,那时我可以成天坐在一班干活的伐木工人边上,我就十分开心,因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和砍下来的木材香味混合起来了,它进入我的血液,我再也不觉得又老又病了。”我记得这些都是他的原话,在我和他度过的悠长且又愉快的那一天中,这些话比他所谈到的其他一切更加打动我。⑦谈话结束,他用那沉静的音调说了声:“再会,我的朋友!”我走出公寓,再一次站在沉闷荒凉的米克尔大街上,这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对这位神采奕奕的老人的仰慕之情。⑧一个无信仰者就这样前去会见了沃尔特·惠特曼,深深地被他吸引,却没有变成追随者。(有删改)【注释】惠特曼(1819-1892):美国诗人,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当过木工、教师,代表作为《草叶集》。18.第③段中,作者感到“心满意足”的原因是: 。19.第④段中对惠特曼起居室的描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⑤段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第⑤段所写的“阳光”对刻画惠特曼的形象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进行赏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23.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请以《那个让我尊敬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生命中什么是可贵的?真挚的情感是可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美好的品德是可贵的:善良、执着、勤劳……幸福的点滴是可贵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叮咛……将题目《________是可贵的》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500字;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答案1、C 2.B 3.B 4.D 5.D 6.B 7. ①. 《骆驼祥子》 ②. 老舍 ③. 虎妞 ④. 小福子 8. ①. (1)示例:①名人成长故事会 ②名人名言手抄报 ②. (2)我想对邓稼先说: ③. “邓爷爷,我敬佩您的爱国精神,敬佩您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敬佩您那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我要以您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像您一样的栋梁之才。” ④. (3) 示例一:邓爷爷,您好,我是××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我国核武器研究的背景是怎样的?示例二:邓爷爷,您好,我是××学校广播站的小记者,我想问您一个问题,您能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核武器吗?9.通过对比,突出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品质。10.写出了实验环境的恶劣,衬托出邓稼先等先烈不怕艰难,献身祖国的顽强意志和崇高精神。11.示例:我不能走,这里就是我的战场,我一定要坚守岗位,只有做好了工作,人生才算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得。12.“永恒的骄傲”概括了后文对邓稼先的评价,指邓稼先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他对祖国对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民族的骄傲。13.我心中的“明星”是钟南山,在时疫肆虐中国大地时,八十高龄的钟南山挺身而出,在恐慌的人们心中打下一针镇定剂,带领人们与疫情作斗争。14.运用比喻手法,从视觉、触觉等角度,展开联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吉在山坡上尽情奔跑的愉悦心情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15.活泼可爱,聪明好学,热爱自然,体贴懂事,珍视亲情。16.①情节上:既补充交代了小说的环境背景,又为下文揭示桑吉逃学真相作铺垫。②人物上:有助于刻画体贴懂事、珍视亲情的桑吉形象。③主题上:有利于揭示小说深层的社会矛盾。17.①湿润空气、山坡景色:对自然美景的赞美;②学校上课画面:对和谐师生关系的赞美;③牧民生活状态:对简单处理特殊问题(“高海拔地区迟来的春天”)做法的厌弃。④虫草、桑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18.惠特曼急切的迎接、亲切的称呼,那份热情真诚让“我”感到放松和愉悦。 19.刻画了起居室的简陋干净,反映出惠特曼生活的贫困,也暗示了他精神世界的纯净自然。 20.他的谈话和作品一样没有华美的语言、夸张的表达或新奇的内容,但是自然、质朴,充满力量。 21.温暖的阳光象征着生机和热情,文章通过描写惠特曼对阳光的需要和渴求,既写出了惠特曼年老体衰的身体状况,也表现了他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积极乐观的态度。 22.示例:末段在结构上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再次表明“我”是“一个无信仰者”而又“深深地被他吸引”,进一步突出对惠特曼的崇敬。强调采访后“我”仍然“没有变成追随者”,说明自己对惠特曼真诚平等的态度,更以此突出惠特曼的真诚坦率,这与本文不刻意渲染惠特曼的文学成就而重点突出其人格魅力的写作意图是一致的。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