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苏州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数学期末模拟卷(四)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是95%,则明天不一定会下雨
B.“通常加热到100℃,水沸腾”是随机事件
C.抛掷一枚硬币100次,一定有50次正面向上
D.“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大王”是不可能事件
3.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被关注,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某中学从该校3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个体; B.3000名学生是总体;
C.6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6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4.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5.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MPN绕某一点旋转某一角度得到△M′P′N′,则旋转中心可能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m2﹣1=0的一个根为0,则m的值为( )
A.﹣1 B.1 C.1或﹣1 D.m≠1
7.若点A(﹣2,y1),B(﹣1,y2),C(3,y3)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y1<y2<y3 B.y3<y1<y2 C.y2<y1<y3 D.y3<y2<y1
第5题第8题第10题
8.如图所示,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够判定△ABC∽△ACD的是( )
A.∠B=∠ACD B.∠ADC=∠ACB C.AC2=AD AB D.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 A、C在坐标轴上,B在第一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OB中点E,与AB交于点F,将矩形沿直线EF翻折,点B恰好与点O重合.若矩形面积为,则点B坐标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某校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针对八年级500名学生每天做课后作业的总时间情况进行调查,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每天做课后作业的时间情况的调查,该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 .
12.若x=2是关于x的方程mx2﹣nx=6的解,则2024﹣2m+n的值为 .
13.如图,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BF平分∠ABC交DE于点F,若AB=4,BC=6,则EF= .
14.如图,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2,A,C两点分别位于x轴,y轴上,点P在AB上,CP交QB于点Q,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若,则k的值为 .
第13题第14题
15.已知一个菱形的边长为5,其中一条对角线长为8,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16.如图,在△ABC中,两条中线BE、CD相交于点O,则S△ADE:S四边形BDEC= .
第16题第17题第18题
17.如图,正方形ABCD中,等腰直角△EBF绕着B点旋转,BF=EF,∠BFE=90°,则DE:AF= .
18.如图,O是正方形ABCD边BC的中点,在△EFG中,EF=FG,∠EFG=90°,O也是EF的中点,其中AB=4,EF=2,M,N分别为AE,DG的中点,将△EFG绕点O旋转的过程中,MN的取值范围为 .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19.计算:.
20.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1.解方程:
(2)x2﹣6x+7=0
22.“安全教育平台”是中国教育学会为方便家长和学生参与安全知识活动、接受安全提醒的一种应用软件.某校为了了解家长和学生参与“防溺水教育”的情况,在本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做调查,把收集的数据分为以下4类情形: A.仅学生自己参与;B.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C.仅家长自己参与;
D.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 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D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5000名学生中“家长和学生都未参与”的人数.
23.如图,在Rt△ABC中,∠ABC=90°,AB<BC,D是AC的中点,过点D作DE⊥AC交BC于点E,延长ED至F,使DF=DE,连接AE,AF,CF.
(1)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2)若BE=1,EC=3,求EF的长.
24.如图,点A(2m﹣1,m+2)、B(﹣3m,m﹣4)是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y=ax+b图象的交点,连接AO、BO.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函数值时x的取值范围,并求出△AOB的面积.
25.我校图书馆储存了许多书.已知科学类读物和文学类读物各有1000本,但文学类读物需求量大,学校分两次进行加购文学类读物,每次增加百分率相同,最后文学类读物有1440本.
(1)求文学类读物每次增加的百分率是多少?
(2)这些书由我校七、八年级书香社团同时进行统计,其中七年级统计文学类读物,八年级统计科学类读物,七年级比八年级平均每小时多统计34本.由于时间紧急,七年级在完成任务的后,增派了一些人员,使工作效率比原来提高了,结果七、八年级同时完成任务,求八年级平均每小时的统计数量以及完成任务的时间.
26.如图,在菱形ABCD中,E是边BC上的点,连接DE,点C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F恰好落在边AB上,连接DF,EF,延长FE交DC的延长线于点G.
(1)求证:△DFG∽△FAD;
(2)连接BD,若BD=4,菱形ABCD的边长为.
①求菱形ABCD的面积;
②求CG的长.
2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3)x+k+2=0有实数根.
(1)求k的取值范围;
(2)当k取得最大整数值时,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求的值.
28.如图,四边形ABCD是矩形,点P为CD边上一动点(与点C,D不重合),连接AP,过点A作AQ⊥AP交CB的延长线于点Q,连接PQ,交AB于点E.设AB=m,AD=n.
(1)当m=4,n=2时.
①若点P是CD中点时,求BQ的长;
②若△AEP是等腰三角形,求PD的长;
(2)取PQ的中点M,连接AM,BM,BP,若在点P运动过程中存在某一位置,使得四边形AMBP是平行四边形,则m,n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是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上一点.
(1)如图,过点P的直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且AB=BP.
(i)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ii)点D为x轴正半轴上一点,点E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若以点B,D,E,P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求点E的坐标;
(2)过定点P的直线y=mx﹣3m+2交反比例函数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另一点Q,交y轴于点M,连接OP,OQ,设△POQ的面积为S1,△MOP的面积为S2,若2S1=S2,求m的值.
9.【解答】解:A.因为,所以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因为,所以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因为 ,所以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因为,所以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以及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10.【解答】解:设点B(m,n),∵点E是OB的中点,∴E(,),
∵矩形面积为8,∴mn=8,
∴kmn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图形对折后点B与点O重合,∴EF是线段OB的垂直平分线,
∴F(,n),BF=mOF,
在Rt△AOF中,OA2+AF2=OF2,
∴n2+()2=()2,解得:n=2m=4,
∴点B坐标为(4,2).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及矩形折叠,熟练掌握勾股定理计算n值是关键.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解答】解:某校为了有效落实“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针对八年级500名学生每天做课后作业的总时间情况进行调查,从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每天做课后作业的时间情况的调查,该调查中的样本容量是50,故答案为:50.
【点评】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熟练掌握这些数学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2.【解答】解:∵x=2是关于x的方程mx2﹣nx=6的解,∴4m﹣2n=6,即2m﹣n=3,
∴2024﹣2m+n=2024﹣(2m﹣n)=2024﹣3=2021.故答案为:2021.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求代数式的值,理解一元一次方程解的定义,熟练掌握求代数式值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3.【解答】解:∵点D、E分别为AB,AC的中点,AB=4,
∴DE是△ABC的中位线,BDAB=2,∴DEBC=3,DE∥BC,∴∠DFB=∠FBC,
∵BF平分∠ABC,∴∠DFB=∠FBC,∴∠DBF=∠DFB,∴DF=BD=2,
∴EF=DE﹣DF=3﹣2=1,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14.【解答】解:∵PB∥OC(四边形OABC为正方形),∴△PBQ∽△COQ,∴()2,
∵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12,∴PBOC=4.
∴点C(0,12),点P(﹣12,8),直线OB的解析式为y=﹣x①,
∴设直线CP的解析式为y=ax+12,∵点P(﹣12,8)在直线CP上,
∴8=﹣12a+12,解得:a,故直线CP的解析式为yx+12②.
联立①②得:,解得:,∴点Q的坐标为(﹣9,9).
函数的图象经过点Q,∴k=﹣9×9=﹣81.故答案为:﹣81.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以及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求出点Q的坐标.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结合给定条件求出点Q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即可.
15.【解答】解:如图,∵菱形ABCD中,BD=8,AB=5,∴AC⊥BD,OBBD=4,
∴OA3,∴AC=2OA=6,∴这个菱形的面积为:AC BD6×8=24.答案:24.
【点评】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菱形的面积等于其对角线积的一半.
16.【解答】解:∵BE、CD是中线,∴DE是三角形的中位线,∴△ADE∽△ABC,相似比为,
∴,∴S△ADE:S四边形BDEC,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中线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悉性质是解题关键.
第15题第17题
17.【解答】解:如图,连接BD,由题知,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E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FBA+∠ABE=∠FBE=45°,∠ABE+∠EBD=∠ABD=45°,∴∠FBA=∠EBD,
由题知,△E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FB∽△EBD,∴,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变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根据∠FBA=∠EBD,,证△AFB∽△EBD是解题的关键.
18.【解答】如图1,当EG∥BC时,MN取得最大值,延长NM交AB于点H,延长GE交AB于点I,
∵∠AHM=∠AIE,∠HAM=∠IAE,∴△AHM∽△AIE,∵M分别为AE的中点,
∴HM∥IE,HMIE,∵IG=BC=AB=4,∴EG2,
∴IE=IG﹣EG=4﹣2,∴HMIE=2,∴MNmax=HN﹣HM=4﹣(2)=2;
图1图2
如图2,当GE∥BC时,MN可取得最小值,将图形补全为矩形,记顶点为J,延长MN交AB于点K,交CD于点L,易证△AKM∽△AGE,△DLN∽△DJG,∵M,N分别为AE,DG的中点,
∴KMGE,NLGJ,∴GE2,GJ=BC=AB=4,
∴KMGE,NLGJ=2,∴MNmin=KL﹣KM﹣NL=42=2,
∴MN的取值范围为2MN≤2,故答案为:2MN≤2.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11小题)
19.【解答】解:原式=﹣1+4﹣2﹣(2)﹣1=﹣1+4﹣2﹣212.
【点评】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熟练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0.【解答】解:原式=() ,
当m2时,原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式的化简求值,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1.【解答】解:(1)去分母,得4+x﹣5(x﹣1)=2x,去括号,得4+x﹣5x+5=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9,化系数为1,得x,
检验:当x时,x﹣1≠0,则x是原方程的解,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
(2)x2﹣6x+7=0,x2﹣6x=﹣7,x2﹣6x+9=﹣7+9,(x﹣3)2=2,x﹣3=±,
(2)解:①如图,连接AC,BD相交于O,
∵四边形ABCD是菱形,∴∠AOB=90°,OBBD=2,AC=2OA,
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A3,
∴AC=2OA=6,∴S菱形ABCDAC BD6×4=12;
②过点D作DH⊥AB于H,∴S菱形ABCD=AB DHDH,
由①知,S菱形ABCD=12,∴DH=12,∴DH,
在Rt△DAH中,AH,
由对称知,DF=CD,∵DH⊥AF,∴AF=2AH,
由(1)知,△DFG∽△FAD,∴,∴,∴DG,∴CG=DG﹣CD.
【点评】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对称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判断出△DFG∽△FAD是解本题的关键.
27.【解答】解:(1)由题知,因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3)x+k+2=0有实数根,
所以Δ=[﹣(2k﹣3)]2﹣4k(k+2)≥0,解得,
又因为k≠0,所以k的取值范围是且k≠0.
(2)由(1)知,k的最大整数值为﹣1,则此时方程为﹣x2+5x+1=0,即x2﹣5x﹣1=0.
因为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x2,所以,
则
=1+5+(﹣1)+4=9.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及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及根的判别式是解题的关键.
28.【解答】解:(1)①如图1,∵点P为中点,∴DPDC=2,∵AD=2,∠D=90°,
∴∠PAD=45°,∴∠PAB=45°,∵∠PAQ=90°,∴∠BAQ=45°,∵∠ABQ=90°,∴BQ=AB=4;
图1图2
②如图2,当AE=AP时,∴∠AEP=∠APE,∵AB∥CD,∴∠AEP=∠CPQ,∴∠APQ=∠CPQ,
∵∠PAQ=∠PCQ=90°,PQ=PQ,∴△APQ≌△CPQ(AAS),∴PA=PC=4﹣PD,
在Rt△ADP中,∵AD2+DP2=AP2,即22+DP2=(4﹣DP)2,∴DP;
当PA=PE时,∵∠BAD=∠PAQ=90°,∴∠BAQ=∠PAD,
∵∠ABQ=∠ADP=90°,∴△ABQ∽△ADP,∴AD:AB=DP:BQ=2:4=1:2,∴BQ=2DP,
∵PA=PE,∴∠PAE=∠PEA,∴∠APD=∠QPC,∵∠D=∠C=90°,∴△ADP∽△QPC,
∴AD:DP=QC:PC,即2:DP=(2DP+2):(4﹣DP),∴DP1(负值舍去);
当EA=EP时,∠EAP=∠EPA,∵∠EAP+∠EAQ=90°,∠EPA+∠EQA=90°,∴∠EAQ=∠EQA,
∴EA=EQ,∴EP=EQ,∵BE∥CP,∴QB=BC,∴2DP=2,∴DP=1;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