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独立备课教学预案【第 四 单元第 1 课时 第 页】课题 《秋天》 课型 精读课教材 简析 及 学情 分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秋季景色优美,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一年级学生通常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喜欢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课文。他们可能通过生活经验对秋天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深入观察和体验。因此,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和朗读教学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学习 目标 1.借助字理、插图等方法学习“秋、气、了、树、叶、片”,学写“了、子”两个生字。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层次结构。 2.在图文对照、情境想象、比较中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子、词语意思,感受自然之美、生命之美。 3.背诵第一自然段,仿说“景物+特点”的句式,介绍自己观察的秋天美景。重点 难点 学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梳理课文的层次结构。 背诵第一自然段,仿说“景物+特点”的句式,介绍自己观察的秋天美景 教法学法 朗读法、小组合作法教学 资源 课件、卡片教学过程: 任务一 听故事,学习课题 听故事,读课题。 先听老师讲个故事,好吗?这就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出示甲骨文“秋”的图片),瞧,它的上面部分就像一只——蟋蟀,它总是在秋天鸣叫,就像是在告诉大家“秋天”来了;它的下面是个“火”字,秋天收获了粮食,剩下的稻草就会用火焚烧成灰当作肥料,顺便把蟋蟀这样的害虫一并去除。后来它不断变化,变成了现在的——“秋”字。指名读课题——秋天。 说说秋天的变化:炎热的夏天走了,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评价:善于观察与发现。) 认识、标好自然段:小朋友们,《秋天》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让我们先来认识课文的身体,题目是眼睛,他的身体分成三个部分,看,像这样开头空两格,并且另起一行就叫一个自然段,让我们来数一数他的身体一共分成几个自然段。现在就请你像老师这样用带圈的数字把自然段标上去吧。 任务二 读课文,想象画面 根据星级评价,读课文。 课文朗读任务单自评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三星)读错3个字以内(二星)读错3个字以上(一星)同桌互评不多字、不漏字、不错字(三星)读错3个字以内(二星)读错3个字以上(一星)(1)自己读课文。——小朋友们,课文中的秋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去读一读课文吧!请小朋友们先看朗读任务单,请你根据自评与同桌互评的要求朗读课文,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拿到三星哦。先自己捧起课本开始读吧! (2)自己读好评好后就同桌互读检查下哦,如果你的同桌有个别字读错了,请你教教他哦。 (3)指名接龙读+小组赛读。(相机出示:“一”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读音,你们居然都读对了,也太棒了吧!让我们再读一读记住它们:一片片叶子、一群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2.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1)找课文写的事物,用横线画起来。看来小朋友们是真的把课文读正确了,真不错!现在你们肯定找到了课文中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用横线画起来。 (2)师生合作发现事物发生的变化。——那让我们合作着来说说秋天来了的变化吧。我停下你们就要跟上哦,准备好了吗? 第一小组:——天气 凉了。 第二小组:——树叶 黄了。一片片叶子 从树上落下来。 第三小组:——天空 那么蓝,那么高。 第四小组:——一群大雁 往南飞。 小结:看到这些变化,我们就会说,“啊,秋天来了!”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谁想先来读一读。 一生读+评价1:你把“天气凉了”读得特别好!秋天来了,一阵又一阵的风吹来,把气温都吹低了,“气”就表示空中一阵又一阵的气流。谁再来读一读。(评价:凉风习习,真舒服。/秋天的感觉来了。) (2)这一自然段从感觉写起,秋天来了(出示视频),天气凉了,看,树上的叶子慢慢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一片片叶子像一群美丽的枯叶蝶翩翩起舞。好美啊,请你读读这句话。 ——大片大片的枯黄在风中上下翻腾。真是迷人的秋天,你也来读一读。 (3)我也想来读一读,你们听听可以吗 天气凉了,树叶黄了,一片片树叶从树上掉下来。 生:不可以,掉就感觉很重的东西掉下来,而落就是慢悠悠地飘下来。 小结:很有道理,那就请你读出叶子飘落的样子吧。真美啊,一起来读一读吧。 想象说话。作者从上往下,先写树叶变黄,再写树叶飘落,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这一片片飘落的树叶,你会想什么?谁来说一说。 (说+读) 小结:是呀,树叶从萌芽到枯落,直到全部凋零,还在为自己的后代贡献力量,它慢慢地滋养根部,然后长出新的叶子,完成生命的循环,真的太神奇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 仿说“景色+特点”的句式。 我仿佛看到了落叶纷飞的样子。孩子们,天气凉了,你们能用上你们看到的秋日变化继续说说吗?(苹果——麦田——)让我们来看课堂作业本第四题。 评价1: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评价2:你眼里的秋景真美啊。秋天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任务三 学写生字,反馈交流 听故事,学写“了”和“子”。 今天我们要学写的两个生字可像了(出示“了”和“子”),“了”由两笔写成,第一笔是今天要学的新笔画,叫横撇。它就是刚出生孩子的小脑袋,书写时,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折时顿笔,轻轻往左下角撇,整个笔画写在横中线上面。孩子刚出生,都会被包在小被子中,手脚都会藏在里面,第二笔弯钩就是他的身子,他蜷缩在里面,所以要写得弯弯的,钩要有力。“了”就是小宝宝,它需要帮助,所以“了”都会和其他字搭配着用,像“凉了、黄了”。(拿起笔写一写。) 子:第二个字“子”,横撇还是头,弯钩是他挺直的身子,而孩子长大一点了,手就要出来活动了,来,一起伸出左右手,对呀,伸得笔直笔直,所以横就要写得平。“子”以前指读书人,像小朋友这样每天认真学习,就称为学子。等当了先生、老师,我们就称为夫子。(注意坐姿,开始写) 诵读写字歌。 学写字,重姿势。眼离书,约一尺。胸与桌,离一拳。 离笔端,约一寸。臂肩脚,要摆平。用左手,轻按本。 注意坐姿,书写并评价。 星级评价: 横撇:起笔稍重,折时顿笔。 弯钩:勾有力,写在竖中线。 横:写得平,写在横中线上。 ① 写好的小朋友自己评一评每个笔画是否按要求写好了 ② 一起看上面,谁来当当小医生,发现哪些地方有小毛病需要医治。③ 再根据小医生的治疗改一改吧。 小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用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秋天的天空之美,下课。 板书: 秋天 学生眼中秋天的变化 天气 凉了 …… 树叶 黄了 了 子 … 一片片叶子 从树上落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