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全真模拟押题卷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计算题(共3小题,共22分)
1.直接写出得数(共8分)
640÷8= 18×200= 420÷60= 50×60=
60×40= 870﹣80= 33×4= 56+17=
2.用竖式计算。(共6分)
378×23 40×380 407×72
3.递等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共8分)
270÷45 25×(28×4) 328﹣35+82﹣65 56+99×56
二.填空题(共14小题,共26分)
4.每平方米的绿草地1天能吸收二氧化碳20克,释放氧气15克。长江路小学校园约有绿草地200平方米,1天能吸收 千克二氧化碳,释放 千克氧气。
5.四1班教室有8列6行,小明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那么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小力的位置在(5,△),他的位置有 种可能。
6.小明和弟弟共有80枚邮票,如果小明给弟弟5枚,两人邮票张数就同样多,原来小明有 枚邮票,弟弟有 枚邮票。
7.一个正六边形,它最少能分成 个三角形,这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 。
8.10枚1元的硬币叠起来约厚2厘米,1000枚叠起来约厚 米,1亿枚叠起来约厚 千米。
9.一个直角三角形,它的一个锐角比另一个锐角大6°,则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 °、 °。
10.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已知梯形的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3厘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11.某图书馆藏书量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250万册,这个图书馆最多有图书 册,最少有图书 册。
12.小华和小明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与桥的两端之间。小华的速度是65米/分,小明的速度是55米/分,经过5分钟两人第2次相遇。这座桥长 米。
13.许欢班上的同学坐的都是双人桌,许欢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3,6),他的同桌张轩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
1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 。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 三角形。
15.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后得到三角形BDE,如果∠1=50°,∠2=100°,那么∠3= °。
16.7个千万,9个万和3个千组成的数是 ,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20°,它的底角是 °;如果它的底角是30°,顶角是 °。
三.选择题(共10小题,共10分)
18.下面算式( )的乘积最大。
A.397×28 B.41×313 C.313×39
19.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
A.2 B.4 C.无数
20.如图,将三角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 )可以得到三角形B。
A.30° B.60° C.90°
21.一个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10cm和15cm。第三条边的长可能是( )cm。
A.5 B.10 C.26
22.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23.计算265×□1,要使积是五位数,□里最小填( )
A.3 B.4 C.5
24.王大叔家原来有一个长方形苗圃,长20米.扩建后苗圃的长增加5米,面积就增加75平方米.原来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画图表示题意,正确的是( )
A. B. C.
25.如图,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6米,OB=12米.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能是下面三个答案中的( )
A.6米 B.12米 C.18米
26.在75□618≈75万中,里有( )种填法。
A.4 B.5 C.6
27.下面三道算式中,与其它两道算式的积不相等的是( )
A.290×80 B.8×10×29 C.30×800﹣800
四.操作题(共1小题,共6分)
28.(1)先将三角形绕顶点A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四格。分别画出旋转和平移后的图形。
(2)画出右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五.应用题(共6小题,共36分)
29.爸爸买一套桌椅用了295元,桌子比椅子贵47元。桌子和椅子各多少元?(先画出线段图,再解答)?
30.一种自来水管每米重3千克,每根长8米。运送这样的自来水管200根,用一辆载质量5吨的货车一次可以运完吗?
31.小军和小红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小军的速度是每分钟65米,小红的速度是每分钟45米,经过6分钟两人相遇,这座桥长多少米?
32.果园新栽苹果树和桃树各5行,苹果树每行12棵,桃树每行18棵。两种树一共多少棵?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33.街心花园中间有一个边长18米的正方形花坛,花坛四周有1米宽的石子路,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
34.平平和涛涛分别从一座桥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间。平平行走的速度是每分钟70米,涛涛行走的速度是每分钟74米,经过3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当两人第二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行走了多少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计算题(共3小题,共22分)
1.80;3600;7;3000;2400;790;132;73。
【分析】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析】解:
640÷8=80 18×200=3600 420÷60=7 50×60=3000
60×40=2400 870﹣80=790 33×4=132 56+17=73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两位数、一位数除多位数以及乘加乘减的计算。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8694,15200,29304。
【分析】利用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法则列竖式计算即可。
【解析】解:378×23=8694
40×380=15200
407×72=29304
【点评】本题考查了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三位数,列竖式时要对齐数位。
3.6;2800;310;5600。
【分析】270÷45,把45写出9×5,再根据除法的性质简便计算;
25×(28×4)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简便计算;
328﹣35+82﹣65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简便计算;
56+99×56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解析】解:270÷45
=270÷(9×5)
=270÷9÷5
=30÷5
=6
25×(28×4)
=25×4×28
=100×28
=2800
328﹣35+82﹣65
=328+82﹣35﹣65
=(328+82)﹣(35+65)
=410﹣100
=310
56+99×56
=56×(99+1)
=56×100
=5600
【点评】本题考查了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填空题(共14小题,共26分)
4.4,3。
【分析】根据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绿草地的面积×每平方米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以及释放氧气的质量=绿草地的面积×每平方米释放氧气的质量即可解答。
【解析】解:200×20=4000(克)
4000克=4千克
答:每天能吸收4千克二氧化碳。
200×15=3000(克)
3000=3千克
答:释放3千克氧气。
故答案为:4,3。
【点评】解答本题运用数量关系比较清晰,只要依据数量间的等量关系,代入数据即可解答,注意单位之间的换算。
5.(3,2);6。
【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既可用数对表示出小明的位置;因为每行的人数固定是6人,所以小力的位置有6种可能;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解:小明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那么他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2);
小力的位置在(5,△),他的位置有6种可能。
故答案为:(3,2);6。
【点评】数对中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在不同的题目中会不所不同,但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6.45,35。
【分析】如果小明给弟弟5枚,两人邮票张数就同样多,则小明比弟弟多5+5=10(枚)邮票;
可根据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解答。
【解析】解:5+5=10(枚)
(80+10)÷2
=90÷2
=45(枚)
(80﹣10)÷2
=70÷2
=35(枚)
答:原来小明有45枚邮票,弟弟有35枚邮票。
故答案为:45,35。
【点评】分析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7.4,720°。
【分析】从正六边形的一个顶点分别与此不相邻的顶点连线,即可得出分成的三角形,数出其个数即可;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乘上个数即可得出六边形的内角和。据此解答。
【解析】解:如图:
这个正六边形,它最少能分成4个三角形。
180°×4=720°
这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答:一个正六边形,它最少能分成4个三角形,这个六边形的内角和是720°。
故答案为:4,720°。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8.2;200。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1千米=1000米,解答即可。
【解析】解:1000÷10×2
=100×2
=200(厘米)
200厘米=2米
1亿=100000000
100000000÷1000×2
=100000×2
=200000(米)
200000米=200千米
所以1000枚叠起来约厚2米,1亿枚叠起来约厚200千米。
故答案为:2;200。
【点评】熟练掌握各单位之间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42;48。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解答此题即可。
【解析】解:180°﹣90°=90°
(90°﹣6°)÷2
=84°÷2
=42°
42°+6°=48°
答: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42°、48°。
故答案为:42;48。
【点评】熟练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7,3。
【分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高等于梯形的高。
【解析】解:2+5=7(厘米)
答: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7厘米,高是3厘米。
故答案为:7,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拼组,关键是知道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关系。
11.2504999,2495000。
【分析】求最大的数采用的是四舍法:让千位上的数是4,其他数位为最大的一位数9即可,这个数就是2504999;求最少的数采用五入法:万位上的5是通过千位上的数5入1得到,因此这个数是2495000。
【解析】解:某图书馆藏书量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250万册,这个图书馆最多有图书2504999册,最少有图书2495000册。
故答案为:2504999,249500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
12.200。
【分析】第一次相遇两人走了一个桥长,然后分别走到桥头两人又走了一个桥长,返回后第二次相遇,两人又走了一个桥长,先用加法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两人的路程和,再除以3即可求出这座桥有多少米长。
【解析】解:(65+55)×5÷3
=600÷3
=200(米)
答.这座桥有200米长。
故答案为:200。
【点评】在此类相遇问题中,第一次相遇两者共行一个全程,以后每相遇一次,就共行两个全程。
13.(4,6)。
【分析】同桌应该是行相同,列不同。又是双人座,所以是(4,6)。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得:许欢座位是(3,6),那么同桌应是(4,6)。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灵活运用。
14.90°;直角。
【分析】依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即可作答。
【解析】解:180°﹣45°×2
=180°﹣90°
=90°
答: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5°,它的顶角是90°。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90°;直角。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特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
15.30°。
【分析】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后得到三角形BDE,图形的大小不变,因此∠1=∠B,又因为∠2和∠3和∠B合起来是180度,利用180度减去已知角的度数即可求∠3。
【解析】解:因为∠2+∠3+∠B=180°,∠1=∠B=50°,∠2=100°,所以∠3=180°﹣50°﹣100°=30°。
因此∠3等于30度。
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平角的概念,关键是从图中看到哪些角的和是180度。
16.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借助数位顺序表写数,7个千万在千万位上写7,9个万在万位上写9,3个千在千位上写3,这个数就是70093000,读作七千零九万三千,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解析】解:7个千万,9个万和3个千组成的数是70093000,读作:七千零九万三千,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7009万。
故答案为:70093000,七千零九万三千,7009。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的写法、读法以及求近似数的方法。
17.80,120。
【分析】(1)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又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180°﹣20°=160°”求出两个底角的度数,再用“160°÷2”求出一个底角的度数;
(2)在等腰三角形中,2个底角是相等的,用180°减去2个30°就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
【解析】解:(1)(180°﹣20°)÷2
=160°÷2
=80°
(2)180°﹣30°×2
=180°﹣60°
=120°
故答案为:80,12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和等腰三角形2个底角是相等的,运用内角和求角即可。
三.选择题(共10小题,共10分)
18.B
【分析】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将每个选项计算出得数,再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解:A:选项397×28=11116
B:选项41×313=12833
C:选项313×39=12207
12833>12207>11116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及整数大小的比较。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19.B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其对称轴,据此即可解答.
【解析】解:由分析可得: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比较简单.
20.C
【分析】根据旋转的特征,图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点O的位置不动,其余各部分均绕此点按相同方向旋转相同的度数,即可到达图形B的位置。
【解析】解:将三角形A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可以得到三角形B。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旋转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21.B
【分析】任意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必须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解析】解:10+5=15(厘米)
10﹣5=5(厘米)
所以三角形的第三边大于5厘米小于15厘米,长10厘米合适。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应用。
22.A
【分析】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垂线段最短,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平行线间的两条线段大于长方形的两条边,而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另两边长度都是2cm,据此判断出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23.B
【分析】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10000÷265=37……195,要使积是五位数,则□1>37,则□里可以填4,5,6,7,8,9。据此解答。
【解析】解:10000÷265=37……195,要使积是五位数,则□1>37,则□里可以填4,5,6,7,8,9,最小填4。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两位数乘三位数乘法的运算,先求出未知项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A
【分析】根据题意,因为用长增加5米后,面积增加75平方米,用增加的面积除以5,即可求出原来长方形的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析】解:如图:
75÷5×20
=15×20
=300(平方米)
答:原来苗圃的面积是300平方米.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
25.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解:12﹣6=6(米)
12+6=18(米)
故A、B两点之间的距离可能是6米<AB<18米.
故选:B.
【点评】此题是考查三角形的特性,应灵活掌握和运用.
26.B
【分析】把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位数求近似数,利用“四舍五入法”,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来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由此进行解答。
【解析】解:75□618≈75万,显然是用“四舍”法求出,所以□里可填0、1、2、3、4,共5种填法。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位上数字的大小来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
27.B
【分析】选项A:290×80=29×800,29×800的积有2个0,
选项B:8×10×29的积只有1个0,所以选项A和选项B这两个算式的积不相等,
选项C:30×800﹣800=(30﹣1)×800=29×800,选项C和选项A的积相等,所以三道算式中,与其它两道算式的积不相等的是选项B。
【解析】解:由分析可得,选项C和选项A的积相等,选项B与选项C和选项A的积不相等的。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灵活运用。
四.操作题(共1小题,共6分)
28.(1)(2)
【分析】(1)根据旋转的意义,找出图中三角形3个关键处,再画出绕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后的形状(红色);然后根据平移图形的特征,把三角形的3个顶点分别向右平移4格,再首尾连接各点,即可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的图形。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上边画出图形的关键对称点,连接即可。
【解析】解:(1)(2)如图:
【点评】此题是考查作轴对称图形、作平移的图形、作旋转图形。关键是确定对称点(对应点)的位置。
五.应用题(共6小题,共36分)
29.171元,124元。
【分析】和差问题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解:画图如下:
(295+47)÷2
=342÷2
=171(元)
(295﹣47)÷2
=248÷2
=124(元)
答:桌子171元,椅子124元。
【点评】本题属于和差问题应用题,掌握和差问题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0.可以运完。
【分析】每米重3千克,每根长8米,用3千克乘8米,求出每根的质量是多少千克,再乘200根,求出200根的总质量是多少千克,然后根据1吨=1000千克,把5吨化成5000千克,然后与水管的总质量进行比较即可求解。
【解析】解:3×8×200
=24×200
=4800(千克)
5吨=5000千克
5000千克>4800千克
答:用一辆载质量5吨的货车一次可以运完。
【点评】解决本题根据乘法的意义,用连乘算式求出总质量,再比较求解。
31.660米。
【分析】相遇时小军和小红行的路程和等于这座桥的长度,根据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式:(甲车速度+乙车速度)×相遇时间=路程,就可以计算出这座桥长多少米。
【解析】解:(65+45)×6
=110×6
=660(米)
答:这座桥长660米。
【点评】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利用(甲车速度+乙车速度)×相遇时间=路程,列式计算。
32.150、30棵。
【分析】根据行数乘每行的棵数根据求出苹果树和桃树的棵数,进而求出两种树的棵数和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据此解答。
【解析】解:12×5=60(棵)
18×5=90(棵)
60+90=150(棵)
90﹣60=30(棵)
答:两种树一共150棵,桃树比苹果树多30棵。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的实际运用,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即可。
33.76平方米。
【分析】周围的石子路又围成一个大正方形,石子路面积=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
【解析】解:
(18+1+1)×(18+1+1)﹣18×18
=20×20﹣18×18
=400﹣324
=76(平方米)
答:石子路的面积是76平方米。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解决正方形面积问题的能力。
34.1296米。
【分析】当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走了1个桥长的距离,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求出桥长多少米,当两人第二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走了3个桥长的距离,据此可解。
【解析】解:(70+74)×3×3
=144×3×3
=432×3
=1296(米)
答:当两人第二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走了1296米。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在于掌握了求相遇问题中的总路程用速度和乘相遇时间,另外还应注意理解本题中两人第二次相遇一共走了3个桥长的路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