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登岳阳楼》杜甫“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这是杜甫漂泊西南时,以孤舟为家的苍凉自况。“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 这是杜甫暮年登高,与秋江共泣的生命悲歌。“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这是杜甫滞留夔州,借孤舟系住故园之思的沉痛告白。新课导入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离世仅两年,身患肺病、风痹症,左臂偏瘫,右耳失聪,靠药物维持生计。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后,国家战乱不息,诗人境遇维艰,凄苦难耐,年老体弱,贫病交加,加之北归无期,栖身孤舟,沿洞庭湖向南漂泊,此诗乃诗人登岳阳楼触景生情之作。舟是杜甫一生最常用的代步工具,亦为其生命的最终归宿,走进孤舟,或许能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写作背景登 岳 阳 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思考:联系诗歌前三联赏析,杜甫笔下的孤舟有何特点?诵读感知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早闻洞庭湖名满天下,今日有幸登上岳阳城楼。湖水浩瀚将吴楚东南分隔,天地仿佛在湖面日夜浮荡。漂泊江湖亲朋未寄一字,年老多病唯有孤舟相伴。关山以北战火依然未停,凭栏远眺家国泪满衣襟。诵读感知昔闻:今上:心驰神往已久终偿夙愿之喜今昔对比,突显登楼时的感慨杜甫从懂事时(青少年)“闻”,到 “今上”,相隔数十年。而杜甫是在离世前两年才得偿所愿。这一日,杜甫终于登上心仪已久的岳阳楼。此时登楼并非在悠闲旅行途中,而是在颠沛流离、凄苦不堪的漂泊途中。1.杜甫是在何种背景下登上岳阳楼的?文本分析①分裂,洞庭湖将吴、楚两地分隔;浮:悬浮,日月星辰似在洞庭湖上漂浮。②运用夸张手法,辅以视觉描写。二字勾勒出洞庭湖的宏伟奇丽,营造出辽阔雄浑的意境。2.登岳阳楼后,杜甫目睹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此刻将杜甫的一叶孤舟置于苍天之下、茫茫湖面,渺小之感油然而生。舟渺小,人亦渺小。文本分析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以 “有” 衬 “无”,唯有孤舟相伴,更显诗人孤独落寞、漂泊无依。这与上联的湖阔壮美形成强烈反差,更见自身痛苦,加重身世的孤危之感。无有未获精神与物质的任何援助;既 “老” 且 “病”,漂泊湖湘,以舟为家,前途渺茫,无处安身。3.面对如此洞庭湖,杜甫有何感受?文本分析4.此时诗人想到的是什么?戎马关山北战争意味着皑皑白骨的遇难战士,骨肉分离的普通百姓,民生凋敝的悲惨景象,国家动荡的政权危机。戎:兵器;马:战马关山以北战事未休文本分析杜甫的眼泪为何而流?“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为家国百姓而流从这一掬泪水里,你看到了怎样的杜甫?深入探究有人说,苦难对人的影响有三:最下者怨社会不公,由怨天尤人至仇恨外物,堕入魔道;中者以苦难为动力改变命运,若心术不正,或沦为奸佞,即便得志,终为小人;最上者深知苦难滋味,更能体谅他人之苦,甚至在他人受难时忘却自身苦难,此类人命运多舛、身份低微,灵魂却因此不朽。以饥寒之躯怀济世之志,处困厄之境无厌世之情 。诗圣杜甫的情怀深入探究本诗即景抒情,叙登岳阳楼所观,描绘洞庭湖浩瀚无垠的磅礴气势与壮丽景象。继而联想到自身,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绪。尾联写诗人目睹国家动荡却无可奈何,空有报国热忱却无路可寻的凄怆。此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自然流畅,尽显雄浑大气、超然气度。课文小结杜甫《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及国事危难、感伤落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 “,”。杜甫《登岳阳楼》中借 “昔”“今” 二字展开思绪、拉开时间帷幕,为全诗宏大气势奠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登岳阳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漂泊在外,尽显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懑之情。理解性默写杜甫《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及国事危难、感伤落泪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中描绘洞庭浩瀚无边的诗句是 “,”。杜甫《登岳阳楼》中借 “昔”“今” 二字展开思绪、拉开时间帷幕,为全诗宏大气势奠基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登岳阳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漂泊在外,尽显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懑之情。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理解性默写《客至》喜崔明府相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登岳阳楼》与《客至》在诗歌风格上差异显著,请结合具体诗句,从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两方面简析二者的风格差异。。拓展延伸①意境营造差异:《登岳阳楼》中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以夸张手法勾勒洞庭湖分隔吴楚、天地浮荡的壮阔景象,营造雄浑壮阔、气势磅礡的意境。《客至》中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展现草堂周边春水环绕、群鸥相伴的清幽画面,营造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意境。②情感表达差异:《登岳阳楼》情感深沉复杂、沉郁顿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尽显孤独凄凉的身世之悲,“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由个人之悲延及国家之忧,忧国忧民之情浓郁。《客至》情感以喜迎友人为主线,“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通过迎友的动作细节,将欣喜之情与待客之诚展现得质朴亲切。拓展延伸结合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联系安史之乱后的社会现实,撰写短评分析杜甫 “涕泗” 的多重内涵。作业设计杜甫 “凭轩涕泗流” 的泪,是安史之乱后时代悲剧的缩影:一叹身世,晚年孤舟漂泊、老病无依,亲朋音断,生命在乱世中如蝼蚁飘摇;二忧苍生,目睹 “朱门酒肉臭” 与 “路有冻死骨” 的现实,为天下寒士的苦难潸然;三痛家国,忧藩镇割据、边疆不靖,叹盛唐不再、中兴无期,忠愤难抒。这泪里,有个体命运的孤危、苍生疾苦的悲悯、社稷危亡的痛切,尽显诗圣 “穷年忧黎元” 的博大胸怀。作业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