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一导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当黄庭坚登上快阁,俯瞰群山与江水时,他看到的仅仅是自然美景吗?为何这首诗被称为 “宋诗的巅峰之作”?今天,我们将走进这首诗,在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的深沉感慨中,探寻这位北宋文豪的精神世界。登快阁黄庭坚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与苏轼同属 “元祐党人”,屡遭贬谪,晚年被贬宜州(今广西河池),卒于贬所。诗与苏轼并称 “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 “宋四家”。其提倡 “点铁成金”“夺胎换骨”,讲究用典与句法,风格奇崛瘦硬。代表作有《寄黄几复》《登快阁》《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等。黄庭坚作者简介掌握 “落木、澄江、朱弦、青眼” 等实词,理解 “伯牙绝弦”“阮籍青眼” 等典故的寓意。通过诵读感受律诗的节奏韵律,体会 “以健笔写柔情” 的风格。体会诗人在仕途中的孤独与超脱,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学习目标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黄庭坚时任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知县。当时王安石变法受挫,新旧党争激烈,诗人虽积极推行新政,却深感仕途不顺,内心矛盾痛苦。快阁位于太和县东澄江之上,以江山广远、景物清华著称。诗人公务之余,登阁远眺,触景生情,写下此诗,抒发内心的孤独与超脱。背景链接黄庭坚晚年被贬涪州(今重庆涪陵),因当地有 “山谷”,自号 “山谷道人”。其诗集《山谷集》由此得名。以 “山谷” 自喻,暗示自己身处逆境,如山谷般幽深寂静,但仍保持高洁品格。“山谷道人”“涪翁”黄庭坚被贬宜州(今广西河池)时,因当地有 “涪江”,又号 “涪翁”。传说黄庭坚在宜州时,常与当地百姓交往,教他们读书识字,被称为 “涪翁”。他曾在江边题写 “涪翁亭” 三字,后人建亭纪念。《登快阁》押 “庚” 韵(明、横、盟),第三句 “朱弦已为佳人绝” 中 “已为” 二字拗,第四句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中 “聊因” 二字救,体现黄庭坚 “拗律” 的特色。七律与五律在格律上有何区别对比维度 七律 五律句式 每句七字,共八句 每句五字,共八句对仗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颔联、颈联必须对仗押韵 押平声韵,一韵到底 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代表诗人 杜甫、李商隐、黄庭坚 王维、孟浩然、杜甫风格特点 雄浑壮阔,适合铺陈 含蓄隽永,适合短制【宋】 黄庭坚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诗词解析我这痴傻的人总算办完了繁琐的公事,赶紧登上快阁,倚靠栏杆,欣赏傍晚的晴光。千山万木落叶飘零,天空显得格外高远,赣江如一条白练,映着明月,分外清澈。我已像伯牙那样,为知音断绝了琴弦,唯有见到美酒,才像阮籍那样露出青眼。真想乘一叶扁舟,吹着长笛,漂游万里,我的心早已与白鸥订下了归隐的盟约。译文伯牙绝弦:喻指诗人因世无知音而放弃追求,体现孤独与悲愤。阮籍青眼:以阮籍自比,暗示对世俗的不屑,唯有美酒能让自己露出真性情。桓伊弄笛:借桓伊吹笛的典故,表达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白鸥盟:象征归隐之志,与首联 “痴儿了却公家事” 形成鲜明对比,强化主题。诗中四个典故分别有何作用意境开阔“落木千山”“澄江一道”,从空间上营造出雄浑壮阔的境界,展现宋诗 “以气格取胜” 的特点从叙述开始,明确指出“倚晚晴”,自然会引出所见所感,似乎向颔联发出邀请。“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为何被称为千古名句?动静结合“落木” 为动,“天远大” 为静;“澄江” 为静,“月分明” 为动,动静相生,富有节奏感。象征意义以 “落木”“澄江” 喻人事代谢,以 “天远大”“月分明” 喻心境超脱,景中含情,情中见理。思考如何理解 “痴儿了却公家事” 中的 “痴儿”?打破常规:第三句 “朱弦已为佳人绝” 中 “已为” 二字拗,第四句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中 “聊因” 二字救,形成 “以文为诗” 的散文化倾向。拗句的使用,使诗句节奏顿挫,更能表达诗人内心的矛盾与不平,体现宋诗 “以健笔写柔情” 的风格。思考黄庭坚的 “拗律” 有何独特之处?自嘲:表面自嘲为公务所累的 “痴傻之人”,实则暗含对官场繁琐事务的厌倦。反讽:以 “痴儿” 自居,反讽官场的虚伪与自己的无奈,与尾联 “白鸥盟” 形成鲜明对比。层层递进:首联:叙事,交代登阁缘由,“了却”“快阁” 奠定轻快基调。颔联:写景,描绘阔大境界,“落木”“澄江” 引发感慨。颈联:抒情,用典表达孤独与超脱,“朱弦”“青眼” 深化主题。尾联:言志,以 “归船”“白鸥” 收束全诗,点明归隐之志。虚实结合:实景(落木、澄江、明月)与虚景(归船、长笛、白鸥)交织,现实与理想对照,增强诗歌的张力。诗歌的结构有何特点?同为登高之作,黄诗与杜诗有何异同?黄庭坚《登快阁》vs. 杜甫《登高》对比维度 黄庭坚《登快阁》 杜甫《登高》创作背景 中年任地方官,仕途不顺 晚年漂泊夔州,贫病交加情感基调 超脱中带孤独 沉郁中含悲愤写景特色 阔大清新,富有哲理 萧瑟悲凉,意境沉雄用典方式 密集用典,含蓄深沉 少用典故,直抒胸臆原文对照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诗重情韵:如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以夸张想象取胜,情感奔放。宋诗重理趣:如黄庭坚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以意境开阔取胜,暗含哲理。宋诗特色:以文为诗,讲究句法与格律创新;密集用典,追求 “无一字无来处”;以气格取胜,风格奇崛瘦硬。从《登快阁》看,宋诗与唐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何不同?思考本诗描绘登快阁的所见所感,从 “了却公事” 的轻松,到 “倚晚晴” 的闲适,再到 “弄长笛” 的超脱。“痴儿” 自嘲为公务所累的官场中人,“白鸥” 象征向往自由的隐逸之心。“朱弦绝”“青眼横” 暗示知音难觅,唯有美酒与自然可慰藉心灵。通过 “落木千山”“澄江明月” 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对比,表达对宇宙人生的超脱态度。全诗以登阁为线索,抒发诗人在仕途中的孤独、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对归隐江湖的向往,体现宋代士大夫 “外儒内道” 的精神世界。五总结诗中表达诗人摆脱公务后轻松愉悦心情的句子: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描绘登阁所见阔大境界的千古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用典表达知音难觅的句子: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直接抒发归隐之志的句子: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六理解性默写模仿《登快阁》的写法,以 “登 XX 楼” 为题,创作一首七律,要求运用典故,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七作业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