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七单元
语文园地七
第一课时
语文园地七
交流平台
活动1:
题目就是文章的魂,抓住了魂就掌握了文章的根本,这样可以迅速把握文章的内容。
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整理小组成员的方法,制作汇报单,准备同其他小组交流。
方法汇报单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一般适用的文章
1.借助文章题目的提示
2.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先弄清每件事情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
写了一件事的文章
写了多件事的文章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还可以用分段、概括段意、合并段意的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还可以运用“自问自答”的方法。根据文章
的不同类型,我们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带着这些问
题读文章,读完后想想这些问题的答案,文章的主要
内容一般就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了。
可以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或
段落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题目能提示文
章的主要内容
自问自答概括法
概括文章主要
内容的方法
弄清事情的起
因、经过、结果
弄清文章讲了几件事,
把几件事连起来
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概括合并几部分内容
借助文中的关
键词句或段落
词句段运用
活动2:
志存高远 精忠报国 大义凛然 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 秉公执法 刚正不阿
lǐn
wèi
bǐng
ē
我发现这些是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四字词语。
借助拼音读词语,再说说你的发现。
你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志存高远:追求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
精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大义凛然: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英勇无畏:非常勇敢,不畏艰险。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死。
铁面无私:形容公正严明,不讲私人情面。
秉公执法:公正地执行法律。
刚正不阿: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
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阅词典。
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
例如:志存高远的钱学森,精忠报国的岳飞,英勇无畏的邓世昌,视死如归的江姐……
例如: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秉公执法的包拯,英勇无畏、视死
如归的刘胡兰……
如课文中的人物:志存高
远的周恩来,视死如归的戍边
将士,大义凛然的梅兰芳。
拓展链接
你还知道哪些形容人物品质高尚的词语?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舍己为人  忠心耿耿
舍生取义  威武不屈
流芳百世 永垂不朽
第二课时
语文园地六
词句段运用
活动3:
读下面两组例句,标出不同之处,再说说你的发现。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每组的第一句虽然有问号,但是并没有疑问的意思,而是通过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每组的第二句与第一句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表达形式不一样,表现在标点符号、疑问句和否定词上。
每组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虽然两个句子的含义相同,但语气不同,表达的效果和气势也不同。反问句更能表达出强烈的语气和感彩。
反复读两组例句,体会不同的语气,说说你的感受。
想想在下面的情境中你要怎么说?
小明在公共场合乱丢垃圾,还说反正有清洁工打扫,你提醒他说……
情境一
难道有清洁工打扫就可以乱丢垃圾吗?
有清洁工打扫也不
应该乱丢垃圾。
我觉得第二种说法更恰当。理由:小明乱丢垃圾,提醒他时的态度要坚决,能够引发他的反省,所以使用反问句比较好。
过生日,你收到了梦寐以求的礼物,你有点儿不敢相信地说……
情境二
难道这个礼物真的是送给我的吗?
这个礼物竟然是送
给我的。
我觉得第2种说法更恰当。理由:使用反问句更能表现出强烈的语气和感彩,体现出“我”收到梦寐以求的礼物时的惊喜。
反问句的语气更强烈,用于需要强调突出,或者增强说服力的情境中。但是反问句的表达有时候过于强硬,可能也会伤害听者的情感。所以,该不该运用反问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一定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对象来使用。
练一练
练一练
选一选,说一说。
A.“字典难道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吗?”
B.“字典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小明为语文作业中的扩词题而苦恼,你提醒他:
采用( )的语气说更好,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语气更能增强说服力。
用反问的
日积月累
活动4: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xūn
点击图片,播放视频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解诗题·知诗人
别董大:送别董大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高适:字达夫、仲武,汉族,唐朝渤海郡(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昏暗。
大意:千里黄云翻滚,遮盖了太阳,狂劲的北风夹着雪花,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艰难地向南飞去。
理解诗意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不要发愁。
彼此互相了解而感情深厚的人。
对他人的尊称。这里指诗人的朋友董大。
大意:请不要担心这一路上遇不到知心朋友,天下谁不认识你呢?
这些景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塞上壮阔而荒凉的景象,低沉的黄云,太阳也是昏暗的,刺骨的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雪纷纷扬扬地下。在雪中,诗人与好友依依惜别。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熟读背诵
拓展链接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