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一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中化学一轮复习 单元检测一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含解析)

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一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杭州一模)化学技术和化学物质可造福人类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液氮、液氢做火箭推进剂,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硫酸亚铁可用作处理污水的混凝剂
C.丙三醇有吸水性,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D.氯化镁、硫酸钙等可用作生产豆腐的凝固剂
2.(2024·山东模拟预测)咖啡文化深受全球喜爱,咖啡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环节是(  )
A.精选咖啡豆→研磨成粉
B.水加热至沸腾→冲泡咖啡
C.咖啡果→发酵去除果肉→干燥→烘焙
D.咖啡粉→通过滤纸过滤→成品咖啡
3.某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为60~140 n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毒扩散到空气中可能形成胶体
B.某药物成分中的石膏(CaSO4·2H2O)属于混合物
C.盐酸氨溴索中含有两种卤族元素
D.“84”消毒液中含强氧化性物质,可用于该病毒的消杀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2可以与H2O反应生成酸,也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
D.CaCl2、NaOH、ICl、DH均是化合物
5.(2024·陕西宝鸡教育联盟阶段性检测)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球代表1个原子)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2CO+O22CO2 化合反应
B.2H2O2H2↑+O2↑ 分解反应
C.2HCl+CuO===CuCl2+H2O 复分解反应
D.2HI+Cl2===2HCl+I2 置换反应
6.下列物质的用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且加点物质表现还原性的是(  )
A.Mg与反应制MgH2用于储氢
B.Cl3溶液用于蚀刻铜制电路板
C.铁粉用作富脂食品的脱氧保鲜剂
D.发酵时加入小苏打中和酸类物质
7.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实验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B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Ba2++CO2===BaCO3↓+2H+
B.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Cu2++2NH3·H2O===Cu(OH)2↓+2N
C.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5H2C2O4+6H+===2Mn2++10CO2↑+8H2O
D.将过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lO-+SO2+H2O===HClO+HS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Ba2++S+2H++2HC===BaSO4↓+2H2O+2CO2↑
B.FeI2溶于过量的硝酸溶液中:Fe2++4H++N===Fe3++NO↑+2H2O
C.用热NaOH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硫黄:3S+6OH-S+2S2-+3H2O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3时:3Fe+8H++2N===3Fe2++2NO↑+4H2O
9.(2024·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在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S
B.含有0.1 mol·L-1FeCl3的溶液中:K+、Mg2+、I-、N
C.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的溶液中:Na+、N、Fe2+、N
D.室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K+、Na+、[Al(OH)4]-、S
10.(2024·杭州一模)六氟合铂酸氙(XePtF6,其中Pt为+5价)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ePtF6+H2O―→O2↑+Xe↑+PtO2+HF(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六氟合铂酸氙中Xe的化合价为+1价
B.XePtF6有强氧化性
C.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
D.HF是还原产物
11.在特定碱性条件下,过量H2O2可将Cr(Ⅲ)完全氧化成Cr(Ⅵ),其反应为H2O2+Cr+W―→Cr+Y(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W为OH-
B.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1 mol H2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在酸性条件下Cr2可以转化为Cr
12.Na2ZnO2可用于鉴别天丝和铜氨纤维。以ZnCO3为原料制备Na2ZnO2涉及的反应有ZnCO3ZnO+CO2↑、ZnO+2NaOH===Na2Zn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ZnCO3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ZnO属于碱性氧化物
C.ZnO和NaOH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Na2ZnO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Zn2+、O2-
13.白色固体样品M可能含Al2(SO4)3、NaHCO3、NaHSO3、K2SO4、KCl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探究样品M的组成,取适量样品M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的样品M,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X1和滤液Y1,溶解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ⅱ.取滤液Y1少许进行焰色试验,焰色为黄色;
ⅲ.另取滤液Y1适量,先加入稀HNO3酸化,再滴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滤渣X2和滤液Y2;
ⅳ.取滤液Y2适量,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X1能被盐酸溶解
B.样品M中可能只含有Al2(SO4)3、NaHCO3
C.样品M中一定没有NaHSO3或K2SO4
D.实验ⅳ不能确定M中是否含有KCl
14.(2025·黑龙江牡丹江高三模拟)黄铁矿(Fe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Ⅰ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14Fe3++FeS2+8H2O===15Fe2++2S+16H+
D.总反应过程中氧气做氧化剂
15.(2024·江西百师联盟联考)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实验室利用CoC2O4·2H2O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Y为Co2O3,气体X为CO2
B.上述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酸性条件下还原性:Cl->Co2+
D.溶解过程中理论上可得0.1 mol Cl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13分)(2024·山东新泰第一中学检测)Ⅰ.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SO2 ③液态醋酸 ④铜 ⑤固体BaSO4 ⑥纯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化的KHSO4 ⑨氨水 ⑩液氨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Ⅱ.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Al3+、Fe2+、Mg2+、Cu2+、Ba2+、K+、Cl-、S、C等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三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
(ⅰ)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ⅱ)取少量原溶液,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无气泡产生且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
(ⅲ)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白色沉淀先增多后减少,但不完全溶解。
(4)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5)检验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的操作:取少量滤液a,       。
(6)写出第(ⅲ)个实验中白色沉淀减少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结合实验(ⅲ),你认为实验室制备Al(OH)3,用可溶性铝盐和       (填化学式)反应更佳。
17.(12分)某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Na+、Al3+、N、I-、S、S中的几种,为探究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②的名称为       。
(2)实验室中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
(3)写出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        。
(4)该实验能否说明一定存在Al3+?    (填“能”或“否”),依据是         。
18.(14分)Ⅰ.二氧化氯(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高效自来水消毒剂。
(1)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ClO2和Cl2,化学方程式为        。
(2)ClO2和Cl2在消毒时自身均被还原为Cl-,则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的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  倍。
(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 mg·L-1之间,用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将反应后的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I2===S4+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请回答:
①步骤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步骤ⅱ中消耗了1.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    mg·L-1。
Ⅱ.(4)过二硫酸(结构如图)是一种白色晶体,其酸及盐均为强氧化剂。
在Ag+存在及加热的条件下,S2可将溶液中的Mn2+氧化为Mn,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又称保险粉,是最适合木浆造纸的漂白剂,其水溶液性质不稳定,有极强的还原性。
①Na2S2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Na2S2O4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氧气和水蒸气而变质,发生反应时,当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产物为    (填化学式)。
19.(16分)(2024·石家庄模拟预测)KMnO4具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中和工业上常用作氧化剂。某实验小组欲制备KMnO4并测定其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Ⅰ.KMnO4的制备。制备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ⅰ.墨绿色锰酸钾(K2MnO4)在强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弱碱性环境中发生反应生成KMnO4;
ⅱ.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将KClO3和KOH两种固体在坩埚中加热,熔融后加入MnO2粉末并不断搅拌,继续加热后冷却可得含K2MnO4的墨绿色产物。
①该实验中所用坩埚的材质为     (填字母)。
A.陶瓷 B.石英 C.铁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1)中所得墨绿色产物用KOH浓溶液浸取,并利用浸取液制备KMnO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仪器D的名称为     ,试剂X为     。
②当三颈烧瓶中pH计指示为11.4时,有大量MnO2固体生成,关闭止水夹。在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Mn+□CO2―→□Mn+□MnO2↓+□C,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
③分离得到KMnO4固体的操作为先过滤、再     、过滤、洗涤、干燥。
Ⅱ.KMnO4纯度的测定。
(3)称量m g (2)中所得KMnO4产品,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并配成100 mL酸性KMnO4溶液。准确量取25.00 mL,用c mol·L-1 Na2C2O4溶液滴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平行实验三次,消耗Na2C2O4标准液平均值为V mL。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②以M g·mol-1表示KMnO4的摩尔质量,则产品的纯度为     (用含c、V、M、m的代数式表示)。单元检测一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杭州一模)化学技术和化学物质可造福人类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液氮、液氢做火箭推进剂,可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硫酸亚铁可用作处理污水的混凝剂
C.丙三醇有吸水性,可用于配制化妆品
D.氯化镁、硫酸钙等可用作生产豆腐的凝固剂
答案 A
解析 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污染空气,A错误;硫酸亚铁溶于水后,产生胶体吸附水中悬浮杂质,可用作处理污水的混凝剂,B正确;丙三醇的醇羟基是亲水基团,且丙三醇中羟基个数较多,吸水性良好,有利于保湿,可用于配制化妆品,C正确;电解质能使胶体聚沉,氯化镁、硫酸钙可作为生产豆腐的凝固剂,D正确。
2.(2024·山东模拟预测)咖啡文化深受全球喜爱,咖啡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环节是(  )
A.精选咖啡豆→研磨成粉
B.水加热至沸腾→冲泡咖啡
C.咖啡果→发酵去除果肉→干燥→烘焙
D.咖啡粉→通过滤纸过滤→成品咖啡
答案 C
解析 精选咖啡豆研磨成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冲泡咖啡过程中咖啡粉溶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咖啡果发酵时有酒精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3.某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直径为60~140 n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毒扩散到空气中可能形成胶体
B.某药物成分中的石膏(CaSO4·2H2O)属于混合物
C.盐酸氨溴索中含有两种卤族元素
D.“84”消毒液中含强氧化性物质,可用于该病毒的消杀
答案 B
解析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 nm的分散系是胶体,该病毒直径为60~140 nm,扩散到空气中可能形成胶体,A正确;石膏(CaSO4·2H2O)属于纯净物,B错误;盐酸氨溴索中含有Br和Cl两种卤族元素,C正确;“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D正确。
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O2可以与H2O反应生成酸,也可以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故NO2为酸性氧化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C.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
D.CaCl2、NaOH、ICl、DH均是化合物
答案 C
解析 3NO2+H2O===2HNO3+NO、2NO2+2NaOH===NaNO3+NaNO2+H2O,NO2与H2O、NaOH溶液反应时N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故NO2不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一元酸、二元酸是根据酸分子电离出H+的数目来分类的,B错误;含碳、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化合物,如碳酸(H2CO3),C正确;DH是氕与氘形成的氢气单质,D错误。
5.(2024·陕西宝鸡教育联盟阶段性检测)如图所示(图中每个小球代表1个原子)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2CO+O22CO2 化合反应
B.2H2O2H2↑+O2↑ 分解反应
C.2HCl+CuO===CuCl2+H2O 复分解反应
D.2HI+Cl2===2HCl+I2 置换反应
答案 D
解析 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可知,有两个并未参与反应,反应实质为2+===2+,可见这是一个置换反应,D正确。
6.下列物质的用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且加点物质表现还原性的是(  )
A.Mg与反应制MgH2用于储氢
B.Cl3溶液用于蚀刻铜制电路板
C.铁粉用作富脂食品的脱氧保鲜剂
D.发酵时加入小苏打中和酸类物质
答案 C
解析 Mg与H2反应生成MgH2,H2得电子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A不符合题意;FeCl3溶液用于蚀刻铜制电路板,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该反应中Fe3+得电子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B不符合题意;铁粉用作富脂食品的脱氧保鲜剂,是Fe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铁消耗了包装袋内的氧气,Fe失电子为还原剂,体现还原性,C符合题意;发酵时加入小苏打中和酸类物质,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7.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下列化学实验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BaCl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Ba2++CO2===BaCO3↓+2H+
B.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Cu2++2NH3·H2O===Cu(OH)2↓+2N
C.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5H2C2O4+6H+===2Mn2++10CO2↑+8H2O
D.将过量SO2通入漂白粉溶液中:ClO-+SO2+H2O===HClO+HS
答案 C
解析 BaCl2与CO2不反应,故A错误;Cu(OH)2能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Cu(NH3)4]2+,离子方程式为Cu2++4NH3·H2O===[Cu(NH3)4]2++4H2O或Cu2++4NH3===[Cu(NH3)4]2+,故B错误;ClO-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成S,离子方程式为2SO2+2ClO-+2H2O+Ca2+===2Cl-+S+4H++CaSO4↓,故D错误。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Ba(HCO3)2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至沉淀完全:Ba2++S+2H++2HC===BaSO4↓+2H2O+2CO2↑
B.FeI2溶于过量的硝酸溶液中:Fe2++4H++N===Fe3++NO↑+2H2O
C.用热NaOH溶液洗涤试管内壁的硫黄:3S+6OH-S+2S2-+3H2O
D.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3时:3Fe+8H++2N===3Fe2++2NO↑+4H2O
答案 C
解析 FeI2溶于过量的硝酸溶液中,碘离子、亚铁离子均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Fe2++2I-+4H++N===Fe3++NO↑+I2+2H2O,B错误;S与热的NaOH溶液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2S、Na2SO3、H2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6OH-S+2S2-+3H2O,C正确;Fe与稀硝酸反应,当n(Fe)∶n(HNO3)=1∶3时,反应生成Fe(NO3)2、Fe(NO3)3、NO、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3N+12H+===3Fe2++Fe3++3NO↑+6H2O,D错误。
9.(2024·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模拟)在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S
B.含有0.1 mol·L-1FeCl3的溶液中:K+、Mg2+、I-、N
C.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的溶液中:Na+、N、Fe2+、N
D.室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0mol·L-1的溶液中:K+、Na+、[Al(OH)4]-、S
答案 A
解析 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加入铝粉有气泡产生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若溶液呈碱性,N与OH-反应生成一水合氨,Fe2+与OH-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共存,若溶液呈酸性,N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C错误;水电离出的c(H+)=1×10-10 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若溶液呈酸性,[Al(OH)4]-与H+反应,不能共存,D错误。
10.(2024·杭州一模)六氟合铂酸氙(XePtF6,其中Pt为+5价)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ePtF6+H2O―→O2↑+Xe↑+PtO2+HF(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六氟合铂酸氙中Xe的化合价为+1价
B.XePtF6有强氧化性
C.每生成1 mol O2,转移4 mol电子
D.HF是还原产物
答案 D
解析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氙元素、铂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六氟合铂酸氙是氧化剂,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水是还原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ePtF6+6H2O===O2↑+2Xe↑+2PtO2+12HF。六氟合铂酸氙分子中铂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氙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由六氟合铂酸氙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可知,六氟合铂酸氙具有强氧化性,故B正确;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1 mol氧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故C正确;由分析可知,反应中氟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氟化氢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11.在特定碱性条件下,过量H2O2可将Cr(Ⅲ)完全氧化成Cr(Ⅵ),其反应为H2O2+Cr+W―→Cr+Y(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W为OH-
B.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C.1 mol H2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
D.在酸性条件下Cr2可以转化为Cr
答案 D
解析 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价,Cr中Cr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H2O2+2Cr+2OH-===2Cr+4H2O。W为OH-,故A正确;由分析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B正确;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降低为-2价,1 mol H2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 mol,故C正确;存在可逆反应Cr2+H2O2Cr+2H+,加碱,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在碱性条件下Cr2可以转化为Cr,故D错误。
12.Na2ZnO2可用于鉴别天丝和铜氨纤维。以ZnCO3为原料制备Na2ZnO2涉及的反应有ZnCO3ZnO+CO2↑、ZnO+2NaOH===Na2Zn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热ZnCO3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B.ZnO属于碱性氧化物
C.ZnO和NaOH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Na2ZnO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Na+、Zn2+、O2-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知,ZnO能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ZnO也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ZnO属于两性氧化物,B错误;ZnO与NaOH反应时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Na2ZnO2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Na+和Zn,D错误。
13.白色固体样品M可能含Al2(SO4)3、NaHCO3、NaHSO3、K2SO4、KCl中的若干种。某同学为探究样品M的组成,取适量样品M进行如下实验。
ⅰ.取适量的样品M,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X1和滤液Y1,溶解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
ⅱ.取滤液Y1少许进行焰色试验,焰色为黄色;
ⅲ.另取滤液Y1适量,先加入稀HNO3酸化,再滴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滤渣X2和滤液Y2;
ⅳ.取滤液Y2适量,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滤渣X1能被盐酸溶解
B.样品M中可能只含有Al2(SO4)3、NaHCO3
C.样品M中一定没有NaHSO3或K2SO4
D.实验ⅳ不能确定M中是否含有KCl
答案 C
解析 ⅰ.取适量的样品M,加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渣X1和滤液Y1,溶解过程中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沉淀为氢氧化铝、气体为二氧化碳,所以M中一定含有NaHCO3、Al2(SO4)3;ⅱ.取滤液Y1少许进行焰色试验,焰色为黄色,Y1中含有钠元素;ⅲ.另取滤液Y1适量,先加入稀HNO3酸化,再滴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得到滤渣X2和滤液Y2,X2为硫酸钡,则M中可能含有NaHSO3、K2SO4;ⅳ.取滤液Y2适量,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为氯化银,由于实验ⅲ引入了氯离子,M中不确定是否含有KCl。滤渣X1是氢氧化铝,氢氧化铝能被盐酸溶解,故A正确;样品M中一定含有Al2(SO4)3、NaHCO3,可能有NaHSO3、K2SO4、KCl,故B正确、C错误。
14.(2025·黑龙江牡丹江高三模拟)黄铁矿(FeS2)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催化氧化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Ⅰ、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反应Ⅰ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C.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14Fe3++FeS2+8H2O===15Fe2++2S+16H+
D.总反应过程中氧气做氧化剂
答案 A
解析 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4Fe(NO)2++O2+4H+===4Fe3++4NO+2H2O,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14Fe3++FeS2+8H2O===15Fe2++2S+16H+,反应Ⅲ的离子方程式为Fe2++NO===Fe(NO)2+。反应Ⅰ、Ⅱ是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Ⅲ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由分析知,反应Ⅰ中氧化剂(O2)与还原剂[4Fe(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B正确;反应Ⅱ中Fe3+做氧化剂,FeS2做还原剂,离子方程式为14Fe3++FeS2+8H2O===15Fe2++2S+16H+,C正确;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FeS2+7O2+2H2O=== 2Fe2++4S+4H+,则氧气做氧化剂,D正确。
15.(2024·江西百师联盟联考)钴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元素,实验室利用CoC2O4·2H2O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固体Y为Co2O3,气体X为CO2
B.上述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酸性条件下还原性:Cl->Co2+
D.溶解过程中理论上可得0.1 mol Cl2
答案 A
解析 0.3 mol CoC2O4·2H2O加热至恒重时生成固体Y的质量为24.1 g,Y中含有0.3 mol Co,则O的物质的量n(O)==0.4 mol,则固体Y为Co3O4,X为碳的氧化物,Co3O4加入足量盐酸溶解,得到0.3 mol CoCl2和黄绿色气体Z,则Z为氯气。第一步CoC2O4·2H2O受热分解生成Co3O4和碳的氧化物,Co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第二步Co3O4和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均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正确;溶解时发生的反应为Co3O4+8HCl===3CoCl2+4H2O+Cl2↑,此反应中Cl-为还原剂,Co2+为还原产物,故酸性条件下还原性:Cl->Co2+,溶液中生成0.3 mol CoCl2时,生成0.1 mol Cl2,选项C、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13分)(2024·山东新泰第一中学检测)Ⅰ.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 ②SO2 ③液态醋酸 ④铜 ⑤固体BaSO4 ⑥纯蔗糖(C12H22O11) ⑦酒精(C2H5OH) ⑧熔化的KHSO4 ⑨氨水 ⑩液氨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
(2)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Ⅱ.有一无色溶液,其中可能含有Al3+、Fe2+、Mg2+、Cu2+、Ba2+、K+、Cl-、S、C等离子中的几种,为分析其成分,取此溶液分别进行了三个实验,其操作和有关现象如下:
(ⅰ)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ⅱ)取少量原溶液,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无气泡产生且沉淀不溶解,过滤得到滤液a。
(ⅲ)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白色沉淀先增多后减少,但不完全溶解。
(4)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       ;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      。
(5)检验溶液中不能确定离子的操作:取少量滤液a,       。
(6)写出第(ⅲ)个实验中白色沉淀减少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7)结合实验(ⅲ),你认为实验室制备Al(OH)3,用可溶性铝盐和       (填化学式)反应更佳。
答案 (1)④⑧⑨ (2)②⑥⑦⑩
(3)①⑤⑧ (4)K+、S、Al3+、Mg2+ Fe2+、Cu2+、Ba2+、C (5)先滴加稀硝酸酸化,再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含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Cl-
(6)Al(OH)3+OH-===[Al(OH)4]-
(7)NH3·H2O
解析 Ⅱ:无色溶液中一定没有铜离子和亚铁离子,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说明含有钾离子;取少量原溶液,滴加足量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无气泡产生且沉淀不溶解,说明含有硫酸根离子没有碳酸根离子,溶液中一定没有钡离子;另取少量原溶液,逐滴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白色沉淀先增多后减少,但不完全溶解,说明含有铝离子和镁离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据此分析解题。
17.(12分)某酸性溶液X可能含有Na+、Al3+、N、I-、S、S中的几种,为探究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操作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操作②的名称为       。
(2)实验室中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
(3)写出生成气体A的离子方程式:        。
(4)该实验能否说明一定存在Al3+?    (填“能”或“否”),依据是         。
答案 (1)漏斗、烧杯、玻璃棒 分液
(2)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气体,试纸变蓝
(3)6I-+2N+8H+===3I2+2NO↑+4H2O
(4)能 溶液E中通入过量CO2产生沉淀
解析 溶液呈酸性,则一定不含S,向X中加入硝酸钡溶液,有气体生成,说明N与I-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因此A为NO,沉淀A是硫酸钡,下层溶液D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有气体生成,说明X中含有N,向溶液E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沉淀B,说明溶液E中含有[Al(OH)4]-,则X中含有Al3+,因此X中含有Al3+、N、I-、S,可能含有Na+。
18.(14分)Ⅰ.二氧化氯(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高效自来水消毒剂。
(1)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ClO2和Cl2,化学方程式为        。
(2)ClO2和Cl2在消毒时自身均被还原为Cl-,则常温常压下,等体积的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  倍。
(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 mg·L-1之间,用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图所示),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将反应后的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I2===S4+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请回答:
①步骤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步骤ⅱ中消耗了1.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    mg·L-1。
Ⅱ.(4)过二硫酸(结构如图)是一种白色晶体,其酸及盐均为强氧化剂。
在Ag+存在及加热的条件下,S2可将溶液中的Mn2+氧化为Mn,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又称保险粉,是最适合木浆造纸的漂白剂,其水溶液性质不稳定,有极强的还原性。
①Na2S2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②Na2S2O4暴露于空气中易吸收氧气和水蒸气而变质,发生反应时,当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产物为    (填化学式)。
答案 (1)2KClO3+4HCl(浓)===2KCl+2ClO2↑+Cl2↑+2H2O (2)2.5
(3)①2ClO2+2I-===2Cl+I2 ②0.675 (4)5S2+2Mn2++8H2O2Mn+10S+16H+ (5)①+3 ②NaHSO3
解析 (2)ClO2和Cl2在消毒时自身均被还原为Cl-,1 mol ClO2被还原为Cl-,要得5 mol电子,1 mol Cl2被还原为Cl-,要得2 mol电子,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等体积的ClO2的消毒能力是Cl2的2.5倍。
(3)②S2      ~I-~  ClO2
1            1
1.0×10-3mol·L-1×0.01 L   1.0×10-5mol
m(ClO2)=1.0×10-5 mol×67.5×103 mg·mol-1=0.675 mg,由于水样体积为1.0 L,所以 ClO2的浓度为=0.675 mg·L-1。(5)①Na2S2O4中Na为+1价,O为-2价,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S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②Na2S2O4暴露于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则氧化剂为氧气,还原剂为Na2S2O4,又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Na2S2O4被氧化后硫的化合价为+x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1×4=2×2×(x-3),解得x=4,又有水蒸气参与反应,所以产物为NaHSO3。
19.(16分)(2024·石家庄模拟预测)KMnO4具有强氧化性,在实验室中和工业上常用作氧化剂。某实验小组欲制备KMnO4并测定其纯度。回答下列问题:
Ⅰ.KMnO4的制备。制备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ⅰ.墨绿色锰酸钾(K2MnO4)在强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弱碱性环境中发生反应生成KMnO4;
ⅱ.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将KClO3和KOH两种固体在坩埚中加热,熔融后加入MnO2粉末并不断搅拌,继续加热后冷却可得含K2MnO4的墨绿色产物。
①该实验中所用坩埚的材质为     (填字母)。
A.陶瓷 B.石英 C.铁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将(1)中所得墨绿色产物用KOH浓溶液浸取,并利用浸取液制备KMnO4,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仪器D的名称为     ,试剂X为     。
②当三颈烧瓶中pH计指示为11.4时,有大量MnO2固体生成,关闭止水夹。在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Mn+□CO2―→□Mn+□MnO2↓+□C,配平该离子方程式:     。
③分离得到KMnO4固体的操作为先过滤、再     、过滤、洗涤、干燥。
Ⅱ.KMnO4纯度的测定。
(3)称量m g (2)中所得KMnO4产品,加入一定量的硫酸并配成100 mL酸性KMnO4溶液。准确量取25.00 mL,用c mol·L-1 Na2C2O4溶液滴定(杂质不参加反应),平行实验三次,消耗Na2C2O4标准液平均值为V mL。
①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
②以M g·mol-1表示KMnO4的摩尔质量,则产品的纯度为     (用含c、V、M、m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①C ②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
(2)①球形干燥管 饱和NaHCO3溶液 ②3Mn+2CO2===2Mn+MnO2↓+2C ③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3)①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②×100%
解析 高温熔融时发生反应:3MnO2+KClO3+6KOH3K2MnO4+KCl+3H2O,制得墨绿色固体K2MnO4,将所得固体用KOH溶液浸取,将浸取液移至三颈烧瓶中,装置A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盐酸易挥发,装置B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用于吸收二氧化碳中的HCl气体,装置C中通入CO2至溶液pH为11.4时停止实验,发生反应3Mn+2CO2===2Mn+MnO2↓+2C生成高锰酸钾,装置D为尾气处理装置,将装置C中所得悬浊液过滤、洗涤沉淀,将滤液和洗涤液合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制得产品。(1)①氢氧化钾为强碱,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石英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陶瓷中含有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故步骤Ⅰ中,熔融时用到的仪器是铁坩埚,故选C。(2)③高锰酸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先过滤得到高锰酸钾、碳酸钾的混合溶液,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KMnO4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碳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故分离得到KMnO4固体的方法为过滤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3)①高锰酸钾为紫红色,用草酸钠溶液滴定高锰酸钾,到达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变化为由紫红色变为无色。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到关系式:5Na2C2O4~2KMnO4,则n(KMnO4)=×c mol·L-1×V×10-3L×,则产品的纯度为×100%=×1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