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下23《海底世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认识 “窃、警” 等 1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差”,会写 “宁、官” 等 11 个字,正确读写 “宁静、器官” 等词语,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2.通过朗读、圈画关键词句,梳理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理清文章结构。3.抓住重点语句,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培养想象力和审美能力。4.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的例子介绍一种事物,完成小练笔。教学重难点梳理课文内容,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海底世界的,理清文章结构。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教学过程:一、导入你们看,这就是大海! 时而波涛汹涌,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惊涛拍岸。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课题:海底世界)请大家齐读题。二、整体感知1.词语闯关:出示词语,开火车读、领读。波涛澎湃 打鼾 窃窃私语 蕴藏 储量 单细胞 海藻2.课文哪句话直接告诉我们“大海深处是怎样的?”明确: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小结:课文开头提出疑问,结尾给出回答,首尾呼应。3. 请学生说说“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两个词语的意思。4. 同学们,让我们化身潜水员一起去看看:课文围绕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光线、声音、动物、植物、矿物三、精读课文过渡:让我感到好奇的是: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就是(设问)。1. 让我们戴上水中听音器听听海底的声音吧~默读第三自然段,圈一圈,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2. 这些听起来亲切又熟悉的声音在辽阔又深邃的海洋中显得那么小,那么轻,所以作者说: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3. 对比句子,你喜欢那种表达,为什么?4. 带着这种对可爱的感觉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海洋中的声音只有这些吗?还有哪些呢?(播放音频)5. 仿说。小结:不同的鱼类发出不同的声音,遇到不同情况时他们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当它们吃东西时,可能发出( );当它们前进时可能发出:( );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可能发出( )。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海底声音的特点:多种多样。怪不得作者赞叹道:景色奇异、物产丰富。6. 海洋里动物们的活动方法也是各不相同。请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圈出动物名称,画出关键语句,说说它们都有什么活动方法,有什么特点?7. 男生读: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你感受到了什么特点?(慢)8. 是呀!我们上完这节课再加一个大课间的时间,海参才从前门走到了第二组,真是(慢),让我们用朗读读出它的慢悠悠。9. 老师如果把这句话改成法。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一点点。好不好?为什么?10.作者就是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将海参行进速度缓慢的特点展示出来。11.海参慢慢地爬走了,这回来了个速度超快的。女生读:四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12.你坐过火车吗?从西安到宝鸡乘坐火车大概一个半小时时间,文中说梭子鱼的时速比火车还快,你有什么有趣的想法?小结:为了说明梭子鱼的速度快,作者将它和或者进行比较,这样的说明方法就是:作比较。13.让我们把赞叹送给梭子鱼。14.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更独特了,全班齐读: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15.奇怪在哪里?(倒退就是前进)其实我们发射火箭也是借助了反推力的作用,神奇吧?还有一种动物居然一动不动就能环海旅行,那就是——贝类。16.我将这句话改成: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随船移动。好不好?17.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海底动物,介绍了它们独特的活动方式,你还知道那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呢,为我们介绍介绍吧!18.海底生物真是可爱极了!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再读一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把“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这个意思写清楚的?四、合作学习1.再读文章,说说你还从哪些段落体会到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划出关键语句,和学习伙伴交流。2.小结:原来深邃的大海有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它们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在海底自由生活,海底还有各种植物和丰富的矿物,怪不得作者说:“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3.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带着对大海的热爱与赞美,再来读。五、作业布置1.推荐阅读。2.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板书设计23海底世界动物声音 多种多样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景色奇异 植物差异大 色彩 大小物产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