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检测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检测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检测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法律不是与自由相悖的东西,更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这句话 表明 ( )
A.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自由 B. 法律规范并保障人的自由
C. 法律只会限制我们的自由 D.人的自由可不受法律约束
2.近年来,有些人以“学术自由”“还原历史”“探究细节”等为名,丑化、诋毁、贬损、质疑英雄烈 士,造成恶劣社会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我国的立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已形成对英雄烈士立 体式保护的网络,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大量体现社会正义的英烈保护案例。这 ( )
①限制了人们的言论自由 ②彰显了我国以法治力量捍卫英烈荣光
③说明我国立法完美无缺 ④庄严宣示了英烈名誉不容诋毁与亵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市图书馆允许乞讨和拾荒者入内阅读已10多年。面对质疑,馆长说:“我无权拒绝他
们来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在法律意义上,馆长的话依据的平等是指 ( )
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②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
③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受到法律保护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新修订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规定,区分车票实名制和非实名制的情形,分别按照年龄 和身高销售儿童票,为儿童购票乘车提供切实优惠。这一变化 ( )
A.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B.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体现了不同情况同等对待
D. 体现了儿童享有人格尊严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于2024年7月起正式施行。为遏制电商 “大数据杀熟”,该条例规定,经营者不得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同一商品服务在同 等交易条件下设置不同的价格或者收费标准。这是我国在行政法规中首次对差异化定 价进行规范。这一规定旨在 ( )
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消费公平
②推动电商经济健康发展
③促进司法公开,确保司法机关依法行政
④实现同等情况差别对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在“春风行动”援助就业推进过程中,线下招聘会吸引了大批求职者入场。然而,有一些 求职者反映,在求职时曾遭遇地域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甚至第一学历歧视、身高相 貌歧视等。面对就业歧视现象,我们要 ( )
A. 据理力争,敢于抵制就业歧视的行为
B. 增强维权意识,坚持个人利益至上
C. 听之任之,因为社会没有绝对的平等
D. 依据宪法和法律严厉处罚相关人员
7.下列对题7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 )
题7图
①法治是对公民自由的限制 ②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
③珍视自由,必须依法行使权利 ④传播谣言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8.自由来之不易,我们要珍视自由。下列属于珍视自由的是 ( )
A. 游览时在长城上刻下“到此一游”
B. 午休时在宿舍里大声播放音乐并跳舞
C. 上学经常迟到还不按时完成作业
D. 在政府网站上提出合理化建议
9.小粤通过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校园欺凌反映出一些同学缺乏平等 意识,他呼吁同学们践行平等。反对欺凌、践行平等要求我们做到 ( )
①平等对待同学,尊重每位同学的生命权、健康权等人身权利
②只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忽视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同学
③只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交往,远离家庭贫穷的同学
④敢于批评和纠正那些以强凌弱、以大欺小的同学的行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独立宣言》中写道:“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 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自由平等的追求,需要公民 ( )
①完善法律法规 ②践行平等原则
③依法行使权利 ④及时放纵自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如今流行的“最美”一词,是人们用来表达对勇于承担责任、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 赞扬,对英雄和道德楷模行为的钦佩,对善良、爱心品德的肯定和对形成良好风气、高尚 道德社会的希望。这充分表明了 ( )
A. 现实生活中非正义的事情太多
B. 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人们的共同心声
C. 人们难以辨别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
D. 生活中有人被欺负、被侵权已无处说理
12.为优化提升养老水平,某市率先推行社区共学养老项目。通过共学养老示范基地
建设,让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实施这一举措 ( )
A. 能够从源头上解决老龄化的问题 B. 依法履行了赡养老人的义务
C. 彰显了社会发展温度和公平正义 D. 满足了老年人对家庭亲情的需求
13.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下列观点符合上 述价值要求的是 ( )
①在银行、车站、餐厅等公共场所,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这是公平的
②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和商家给予应有的处罚,这是合乎正义的
③在生活中,我可以放弃某些权利,同时也可以放弃某些义务,这是我的自由
④老弱病残孕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特殊关照,这是平等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规定,企业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 退大龄农民工。这一做法 ( )
①能够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利
②体现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
③表明制度保障公平、维护正义
④体现我国法律保护农民工的一切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体育圈里曾有这样一句趣话:“如果想要公平,那就来参加竞技体育;如果想要绝对的公
平,那就不要来参加竞技体育。”这句话表明 ( )
A.竞技体育没有任何公平可言
B. 维护公平只是体育界的责任
C. 公平不可能从美好的愿望转化为现实
D. 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
16.黄阿姨被王某驾车撞伤,为治伤欠下30多万元债务。人民法院虽然判决王某赔偿 42.38万元,但王某收入有限,无力履行判决。考虑到两个家庭的实际问题,以及王某本 人的悔过态度和配合情况,人民法院依照规定为黄阿姨申请了司法救助金20万元。人 民法院的行为 ( )
①放纵了违法犯罪行为,加重了国家的经济负担
②捍卫了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让冰冷的法律有温度,使法律之光照亮了人心
④违背了我国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题17图反映的共同价值追求是 ( )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 题17图
A. 尊重自由平等 B. 维护社会公平 C. 自觉履行义务 D. 规范权力运行
18.现阶段,失业保险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等系列制
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正义,正义因制度而有保证
B.有了这样的制度,即使社会最底层的人,也能得到最基本的生存保障
C. 正义的制度是为了保护处于社会最不利地位、最弱势的群体而制定的
D. 正义通过制度的调节,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有利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
19.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
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因此,要 ( )
A. 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B.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C.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D.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0.《韩诗外传》中说:“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下列名言警句与这句话蕴 含的道理相一致的是 ( )
①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
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③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
④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
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在放学的路上,小刚发现一个高大的男生对一名瘦小的同学拳打脚踢。小 刚想,这是他们的私事,与自己无关,于是离开了。在公交车上,小强发现小偷的手伸向 一个乘客的钱包,乘客却浑然不知,小强大喊一声“抓小偷”,和其他乘客一起将小偷 抓住。
材料二:李某酒后坐高铁,由于霸占他人座位,高铁乘务人员对其劝告,但李某不听 劝告并认为工作人员干涉了他的自由,指着工作人员王某大骂并朝王某脸上打了两拳。 后李某被铁路公安机关拘留。
(1)人们的行为可以分为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材料一中的小刚和小强的行为分别 属于哪一种行为 (4分)
(2)请从法治与自由的关系角度,对材料二中李某的行为进行评析。(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 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正确理念指引。和平与发展是 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完善执法司法政 策措施,全面深化政法改革,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切实履行好维护国家安 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1)根据材料一,谈谈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8分)
(2)为了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司法机关应该怎样做 (6分)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法治让每个人得到平等的保护,让弱者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让正义的阳光洒满 人间。
【法治保障“她”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护法》是中国第一部专门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小红 对该法进行了认真学习,做了大量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第四十五条 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第四十七条……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1)《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上述内容是如何体现平等的 (4分)
【与“你”共享同一蓝天】
党的二十大提出“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希望国家能给特殊群体创造公平的发展平 台和发展机会。
曹军的儿子患有心智障碍,他不希望儿子一生都只接受家人的供养。当儿子15岁 从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曹军结合儿子的专长和特点,联合其他心智障碍孩子 的家长一起创办了喜憨儿洗车中心。目前喜憨儿(“喜憨儿”是心智障碍者的通称)洗车 中心雇用了16名心智障碍员工,他们每天完成40~60次洗车服务,经营状况良好。在 洗车中心工作让喜憨儿变得更加自信,并且愿意与他人交流。他们不仅不是家庭和社
会的负担,而且做到了生活独立,还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目前,类似的洗车中心在 中国已经筹建了20多家。
(2)从公平角度,结合材料谈谈“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有何意义。(6分)
【捍卫正义勇敢说“不”】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其严重性已引起各方重视。有研究表明,校园欺凌发 生过程中,旁观者的消极行为,如冷漠和起哄,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相 反,假如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欺凌是错的,是应该受到谴责的,都积极制止时,校园欺凌现 象会大幅减少。为防范校园欺凌,弘扬校园正义,某中学学生会在全校组织开展了“向 校园欺凌勇敢说‘不’”的倡议行动。
向校园欺凌勇敢说“不”倡议书 同学们: 为了还校园一片安宁,给每个青少年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大家需要集体行动起来,勇敢向校 园欺凌说“不”。 为此,我们倡议: ① ② ③ _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中学学生会 2024年12月18日
(3)请把上述倡议书内容填写完整。(6分)
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
1.B 2.C 3.A 4.B 5.A
6. A【 解析】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损害公民的人格尊严,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就业歧视现象,我们要据理力争,敢于抵制就业歧视的行为,必要时依法维权,A 正确。“个人利益至上”价值观错误,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B 错误。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C 错误。公民没有处罚相关人员的权力,D 错误。故 选 A。
7.C 8.D 9.D 10.C 11.B 12.C 13.C
14.A 【解析】《关于进一步支持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规定,企业不得以年龄为由“一刀切”清退大龄农民工, 这一做法能够保障农民工的劳动权利,体现了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表明制度保障公平、维护正义,①②③正确。我国法律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而不是一切权利, ④错误。故选A。
15.D 【解析】题干中的话表明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D 正确。竞技体育是有公平的,只是没有绝对公平, A 错误。“只是”说法绝对,B 错误。公平能够从美好的愿 望转化为现实,C 错误。故选D。
16.C 17.B 18.C 19.B
20.A【 解析】由题干可知,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 展。“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体现的是人心 公平的重要性,①正确。“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 事”,体现的是至公无私等公平正义行为,③正确。“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体现的是勤俭的重要意 义,②不符合题意。“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 也”,体现的是法律的规范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二、非选择题
21. (1)小刚的行为属于非正义行为。(2分)小强的行为属于正义行为。(2分)
(2)李某的行为是错误的。(1分)①李某的行为超越了法律的范围,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1分)
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2分)③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 和侵害。(2分)
22. (1)①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②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 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③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 基本条件。(每点2分,共8分)
(2)①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②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 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③司法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每点2分,共6分)
23. (1)①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五条“实行男女同工同酬” 体现了同等情况同等对待。②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条“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每点2分,共4分)
(2)①曹军的儿子在接受特殊教育后在洗车中心工作,能够做到生活独立,说明我国特殊教育普惠发展,有利于保 障残疾人群体公平地获得生存与发展的机会。②喜憨儿在工作中收获自信,生活独立,获得收益,说明特殊教育普 惠发展有利于捍卫残疾人群体的尊严,激发他们的发展潜能,创造更多社会财富,推动社会发展。③“特殊教育普惠 发展”有利于残障人员获得独立,从而解决家庭的困难,进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冲突,保证社会长治久安。(每点2分,共6分)
(3)①看到有人实施校园欺凌行为,及时劝阻并报告老师。
②平时积极在校园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校园师生的 防范意识。③善于依法维权,遭遇欺凌要及时拨打110报 警电话。(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