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10、课内阅读理解一◎第一单元——家乡的风俗语文要素: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0分)北京的春节(节选)元宵(或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通读选文可知,“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指的是 节,“又”字在结构上起到了 的作用。(2分)2、选文中的加点词“处处”“几百盏”说明 ,画线句则说明 。(2分)3、作者在写这一日的民俗活动时,详细描写了 和 ,简略描写了 。这样写的好处是。(4分)4、选文中提到“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想一想这类灯上画的可能是什么故事,请选一选吧!( )(多选,2分)A.三顾茅庐 B.葫芦僧判案 C.武松打虎D.宝玉摔玉 E.桃园三结义 F.智取生辰纲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1、选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八儿 和 的场景,与课文中“喝粥”相比,这部分属于 (详写 略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分)2、作者通过八儿的视角细腻地描写了腊八粥,请提取相关信息填空。(3分)腊八粥 栗子 饭豆 花生仁 糖猜想 稀烂看到 锅巴围了锅边成一圈3、八儿对腊八粥的一系列猜想,表现出八儿 的心理;八儿看到锅中腊八粥的心情是“ ”,这个词展现了一个 的孩童形象。(3分)◎第二单元语文要素: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2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我按照商业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如实记录了我所遇到的幸与不幸:坏处 好处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重见 天日的希望。 但是我还活着,没有像我的伙伴们一样被淹死。我被单独剔出来,与世隔绝,受尽苦难。 但是,我也免于死亡,而船上其他人员都已丧命。… …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1、结合课本中本文的故事梗概想一想,“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不包括下面的哪一项 ( )(2分)A.孤身一人,流落荒岛,孤独寂寞。B.没有任何防御力量或者手段来抵抗人或野兽的侵袭。C.没有人可以同“我”说话,或者宽慰“我”。D.“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2、如何理解选文中画“ ”的句子 (2分)3、联系全文,选文加点的“值得宽慰的东西”指什么 这句话体现了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分)4、读了选文,我明白了( )。(多选)(2分)A.事物都有两面性。 B.要保持乐观的心态。C.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D.遇到困难,听天由命。5、你参加的朗诵比赛结束了,结果远不如你的预期,你会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呢 请你像鲁滨逊-样把这件事的坏处和好处罗列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看法。(3分)坏处好处我的看法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6分)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片段一】汤姆躺在床上想。他忽然起了一个念头,希望自己有病,那样他就可以待在家里不去上学。这个主意倒是隐隐约约有点儿可行性。他把周身检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毛病,于是又检查了一遍。这次他以为可以找出肚子痛的症候,而且怀着不小的希望想要鼓励这种症候发作。可是这种症候不久就泄了气,而且随即就根本消失了。【片段二】他们随即就撑着木筏离开了岸,由汤姆担任指挥,哈克划后桨,乔划前桨。汤姆站在船中间,皱着眉头,两臂交叉在胸前,用低沉而严厉的小声发着口令:“转过船头,顺风开!”“是——是,船长!”“对直开,对直——开!”“是对直开哪,船长!”“向外转一点儿!”“转过了,船长!”这几个孩子平平稳稳、始终如一地把木筏划到中流去的时候,这些口令不过是为了显出“气派”,并不是打算表示什么特别的意思,这当然是显而易见的。【片段三】汤姆开始说了——起初有些吞吞吐吐,可是后来他对这桩事情说得有了劲头,他的话就越说越自然流利。过了不久,一切声响就平息下来,只剩下他自己说话的声音;每双眼睛都注视着他;听众张着嘴、屏住气息,津津有味地倾听着他说的话,谁也不管时间多久,只是全神贯注地被这离奇故事的可怕而又诱人的情节所吸引着。说到后来,汤姆心中郁积了很久的愤怒憋到了极点,于是他就说:“……医生把那块木牌子一抡,莫夫·波特就倒在地下了,这时候印江·乔埃就拿起那把刀跳过来,猛一下……”1、阅读片段,照样子用简练的语言拟定小标题。(2分)片段一:装病记 片段二: 片段三:2、赏析片段二中画线的语句,完成批注。(2分)3、聚焦与汤姆有关的语句,想一想汤姆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完成人物鉴赏思维图。(2分)性格1:顽皮淘气 理由:想尽借口装病逃学。 性格2: 理由: 性格3: 理由:◎第三单元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五、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12分)匆匆(节选)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1、请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由此可以确定选段的中心意思是 。(1分)2、朱自清先生用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请你完成填空和选择。(4分)(1)【融情于景】画“ ”的内容用了 的修辞手法,借阳光位置的变化,赋予时间具体的形象,从而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茫茫然”的作者( )(填序号)(2分)A.对时间的流逝毫无觉察。 B.对时间的消逝毫无办法。(2)【寄情于事】画“ ”的内容运用 的修辞手法,作者抓住 、 、 这些寻常之事,把时间的流逝变成具体可感的生活场景。(2分)3、安安想将睡觉、醒来、掩面叹息三个画面放在一起拍摄,请帮他解决遇到的问题。(4分)①描写这几件事的句子中,四个加点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在批注框中写一写。②有同学认为单纯拍这几个画面不能很好地体现时间的流逝,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4、面对时间流逝,有人伤感无奈,有人锐意进取,有人漠不关心。下面歌词的作者面对时间流逝是怎样的态度 在括号里简单概括。你要怎样对待时间呢 在方框里写一写。(3分)六、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那个星期天(节选)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 我蹲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蹲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选文“我”通过 、 、 、来打发时间。(2分)2、选文中提到“我”等母亲回来时焦急又兴奋,“焦急”是因为,“兴奋”是因为 。(1分)3、选文中加点的“空空落落”表面上是在写 ,实际上是在写 。 (1分)4、表达情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读下列句子,判断作者是用什么方式描述“我”的情感态度的。 (填序号)(3分)A.动作暗示法 B.神态刻画法 C.语言描写法D.环境烘托法 E.内心独白(1)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2)我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 )(3)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5、选文中画“ ”的句子重复使用四个“想象”,能否只保留第一个 请说明理由。(3分)◎第四单元语文要素:1、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2、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七、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7分)十六年前的回忆(节选)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1、画“ ”的句子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从“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可见 ,“平静”说明。(2分)2、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1分)A.表示声音的延长 B.表示意思转折 C.表示解释说明3、在法庭上,父亲的神情为什么是“非常安定,非常沉着”的 (2分)“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这时他心里也许在想:。(2分)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6分)为人民服务(节选)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②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③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1、选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用小标题概括: 。(1分)2、分析选文中句①~句④之间的内在联系,补充下面的思维导图。(3分)3、同学们针对“为人民服务”展开了讨论,请你联系生活中的例子也来说一说。(2分)明天:为人民服务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就像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那样。我:不仅是白衣天使,各行各业的人都在为人民服务,◎第五单元——学精神与探索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九、课内文言文阅读。(9分)两小儿辩日(节选)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1、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思援/弓缴而射之。 B.惟/弈秋之为听。C.为是/其智弗若与 D.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2、两个人跟着弈秋学下棋,学习的表现不同,第一个人 ,第二个人 。两个人的学习效果 。 (用四字词语填空)(3分)3、仿照画“ ”句子的表达方法,换个角度揭示两个人学习效果不同的原因。 曰:然也。(2分)4、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历,再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证明作者的观点。(2分)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更有趣的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国睡眠研究专家。一次,他发现儿子在睡觉的时候,眼珠忽然转动起来。他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会是什么关系呢 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串的疑问,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接着,他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的时候,人的脑电波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阿瑟林斯基的研究成果,成为心理学家研究做梦的重要依据。1、选段第一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 (A.总领全文 B.承上启下)。(1分)2、根据选段,完成下面的表格。(2分)发现现象 提出问题 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睡眠中眼珠快速转动时,脑电波变化大,是人最容易做梦的阶段。3、选段中画“ ”的句子一连用了三个 (疑问 反问)句。这一连串的问题,可以用“( )”(填序号)来形容。(2分)A.百思不得其解 B.打破砂锅问到底C.一问三不知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4、作者选用阿瑟林斯基的事例,要论证的观点是: 。(4分)如果再选择一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下面哪个事例更恰当 说明理由。事例一: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盆中的水随着身体的浸入而溢出,反复实验后,发现浮力定律。事例二: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反复实验后发现铁球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关系。事例 更恰当,理由是:◎第六单元——难忘的小学生活语文要素:运用学过的方法整理资料。十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8分)老师领进门(节选)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老师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生难忘。.1、画线句把 比作 ,形象地说明田老师对“我”的启迪和熏陶。(2分)2、从选文第3自然段田老师的话中,我能体会到田老师是一个 的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前一句是“ ”。(2分)3、下列对“插柳之恩,终生难忘”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插柳之恩”是指田老师通过讲故事培养了“我”的想象力。B.“终生难忘”是指田老师讲的故事生动有趣,“我”难以忘怀。C.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我”对田老师的感激之情。4、在你的小学生活中,哪位老师对你的影响最大 请你谈一谈。(2分)十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7分)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节选)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有些人也许觉得我在数学方面有什么天分,其实从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天分的。我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初中一年级时,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但是说来奇怪,从初中二年级以后,我就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因为我认识到既然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点儿时间来学习。别人学一小时,我就学两小时,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得以不断提高。一直到现在我也贯彻这个原则:别人看一篇东西要三小时,我就花三个半小时。经过长期积累,就多少可以看出成绩来。并且在基本技巧烂熟之后,往往能够一个钟头就看懂一篇人家看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文章。所以,前一段时间的加倍努力,在后一段时间能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是的,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1、“一直到现在我也贯彻这个原则”中的“这个原则”指什么 用“ ”在选段中画出来。(1分)2、作者为了说明“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断的努力”,采用的方法是( )。(2分)A.列举“我”读小学时没有拿到毕业证书,说明“我”不是天才。B.叙述“我”用很多时间来读书,掌握了很多知识。C.叙述“我”经过亲身实践,体会到了道理。D.通过对比,叙述了成为天才的好处。3、“我”读小学时成绩不好,为什么从初中二年级以后成绩就变好了呢 (2分)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的理解。(2分)◎古诗词诵读语文要素: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十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9分)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 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尽”在字典中的解释:①完;②死亡;③达到极端;④全部用出;⑤用力完成;⑥全,都;⑦所有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中“尽”的意思是 ;“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 ;“尽心竭力”中“尽”的意思是 。 (填序号)(3分)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分)(1)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时是春天,送别的地点是渭城,景物中的朝雨、柳色暗含离别之意,为送别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 )(2)诗的后两句借劝酒表达了离别之情。 ( )3、“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送别的诗句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① ②十四、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11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送鲍浩然之浙东(往,去)B.眉眼盈盈处(清澈)C.才始送春归(方才)2、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的 。“卜算子”是这首词的 ,“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 ,题目意思是词人送 (人物)到 (地点)去。(3分)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的意思是:。这两句运用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写出山水的灵秀。(4分)4、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首送别词,上阕写山水之景,下阕写送别之情。B.本词构思别致,下阕用了两个“送”和两个“归”,把季节和人巧妙地联系起来,表面上吐露惜春之情,实际上寄托了对朋友美好前景的祝愿。C.下阕三、四句,作者希望能和友人一起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D.这是一首风格独特的送别词,笔调轻松活泼,语言风趣俏皮,想象新颖且充满情趣。参考答案一、1、元宵 承上启下2、灯的数量多 灯的种类多3、赏花灯 放花炮 吃元宵详略得当,使人深刻感受到元宵节的“火炽而美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4、BCDF二、1、猜粥 看粥 详写2、浑身肿胀 吃来面面的 起锅巴 粉碎 肿胀 脱了红外套3、好奇、急切 惊异 天真可爱三、1、D2、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能使自己理智地面对现实,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之光,从而获得内心的安慰,获得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念。3、"值得宽慰的东西"指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们和丧命的船上其他人员,自己还是幸运的。鲁滨逊是一个聪明坚强、乐观向上的人。4、AB5、坏处:这次的失败令我沮丧;我开始变得不自信,并且怀疑自己的能力。好处:有助于我查漏补缺,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真实水平;激励我继续努力。我的看法: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要以平常心对待成败,从中总结经验,努力提升自己。四、1、乘木筏出发 勇敢的小证人2、神态 动作 语言3、性格2:勇于探险 理由:和小伙伴、们乘木筏去冒险。性格3:勇敢正义理由:在法庭上揭露印江·乔埃的罪行。五、1、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时光流逝匆匆D;2、①拟人B;②排比 洗手 吃饭 默默;3、①“飞、飞、溜、闪”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②可以加一个空镜头的镜头,就是晚上躺在床上睡觉,早上醒来睁开眼,这样更能体现时间的流逝。4、锐意进取,任时间流逝信念不变 伤感于时光飞逝而自身无能为力我们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六、1、跳房子 看云彩走 拨弄蚁穴 翻看电影画报2、母亲还没回来 “我”的愿望马上就可以实现了3、院子很大、很空 “我”在等待妈妈时的焦急不安、无聊、空虚的心情4、(1)A(2)E(3)D5、不能。这句话连用四个“想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我”蹲在草丛里的无聊与孤独。如果只保留一个,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了。七、1、外貌 神态 敌人对父亲施了重刑 父亲在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旧坚强2、C3、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有信心,他用自己的“安定”“沉着”安抚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4、要为我担心,为革命事业献身是光荣的八、1、如何对待批评2、不怕任何人的批评。“我们”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3、环卫工人每天默默地打扫街道,美化城市,他们一直在为人民服务。九、1、A2、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截然不同3、为是其专心弗若与4、我在写作业的时候,专心致志就会很快完成,正确率很高,而三心二意时不仅写作业速度很慢,而且错误率很高。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十、1、B2、人睡觉时眼珠为什么会转动等一系列问题 对儿子进行实验,又对二十名成年人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立3、疑问 B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 阿基米德对司空见惯的现象“洗澡时盆中的水随着身体的浸入而溢出”产生了疑问,反复实验后发现了浮力定律。这与本文中事例的叙述过程一致,论据能够为论点服务。十一、1、田老师的故事;春雨2、谦虚;有意栽花花不发3、B4、王老师对我的影响最大,因为他寓教于乐,课堂上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他的课能让我轻轻松松地学习知识。十二、1、多用点儿时间来学习。2、C3、因为“我”在初二年级时认识到自己的资质差些,应该多用点儿时间学习。4、每个人的智力相差不大,就看谁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多,读的书多。多读书,自然能够懂得很多事情,成为一个聪明的人,甚至成为一个天才。十三、1、①⑥④2、(1)×(2)√3、渭城清晨的细雨湿润了轻轻扬起的尘土,客舍旁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十四、1、B2、宋 王观 词牌名 词题 鲍浩然 浙东3、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比喻 山水 眉眼4、C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