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及速率等物理量的概念.2、掌握测量纸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方法.3、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会画v-t 图像.4、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一、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3.定义式:v=.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填“标量”或“矢量”).(1)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2)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和方向,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 描述物体在某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大小 由=求出 v=,其中Δt→0方向 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物体瞬时运动的方向相同 就是那一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联系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2)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三、速度-时间图像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用图像来直观表示。以时间 t 为横轴,速度 v 为纵轴,坐标系中的图像即为速度-时间图像或者 v-t 图像.v-t 图像非常直观地反映了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题型1、速度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京沪高速铁路上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m/s【答案】A【详解】京沪高速铁路上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选项A正确;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选项B错误;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选项C错误;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0m/s,但是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不一定为10m/s,选项D错误。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薄等边三角形板重叠放置,其底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若两三角板同时沿底边所在的水平直线分别向左和向右匀速运动,速率均为,则在两三角板完全分开之前腰上交点O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答案】C【详解】设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L,从重叠到刚好完全分开所需时间为这段时间内腰上的交点O从顶部动到后部,位移为则其速度大小为故选C。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前往书城,甲步行,乙骑自行车,路线如图,两人同时到达书城,则( )A.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较大C.甲的平均速率较大 D.甲的平均速率较小【答案】AD【详解】AB.由图可知甲乙两同学的初末位置一致,即位移相同,又因为时间相同(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所以甲乙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B错误;CD.由图可知甲同学的路程小于乙同学的路程,且运动时间相等,故甲同学的平均速率较小,故D正确,C错误。故选AD。关于速度的定义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和时间都无关C.,,因为,所以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运动的位移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答案】B【详解】A.匀速直线运动是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A错误;BD.速度的定义式为一个比值定义式,该公式只说明速度可以用位移比上时间来获得,并不是说明v与成正比,与成反比,B正确,D错误;C.速度是矢量,正、负号表示方向,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C错误。故选B。如图所示利用超波遇到物体反射的现象测定物体速度的装置,仪器A、B提供超声波并将B接收到的波信号显示在A屏幕上。现固定B,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它每隔固定的时间T0发射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幅度较大的波形为B发射的信号,幅度较小的波形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接收的反射波带后的时间已在图中(时间轴)标出,且T0和已知,又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则小车的运动方向及速度大小分别为( )A.向左(靠近测速仪) B.向右(远离测速仪)C. D.【答案】BD【详解】AB.由屏幕上显示的波形可以看出,反射波滞后于发射波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小车离信号源的距离越来越远,小车向右运动,A错误B正确;CD.小车相邻两次反射超声波脉冲的时间小车在此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小车的速度为C错误D正确。故选BD。题型2、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在日常的驾车出行中,导航软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辅助工具。如图所示是某导航软件在导航过程中的画面截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导航过程中车辆所处位置时不可以把车看作质点B.图中的“5公里”表示该车在当前路段仍需行驶的位移C.图中的“13:02”表示该车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间隔D.图中的“区间车速84”表示该车经过特定区间的平均速率为84km/h【答案】D【详解】在研究导航过程中车辆所处位置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则可以把车看作质点,A错误;图中的“5公里”表示该车在当前路段仍需行驶的路程,B错误;图中的“13:02”表示该车到达目的地的瞬间即时刻,C错误;图中的“区间车速84”表示该车经过特定区间的平均速率为84km/h,D正确。如图为某校田径运动会比赛时的场景,某同学参加比赛,此项目开始,该同学的比赛成绩为。已知操场跑道一圈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30为时间间隔B.比赛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C.研究该同学跑步的姿势时,不可以将该同学看成质点D.跑步途中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他可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答案】C【详解】A.10:30为时刻,故A错误;B.操场跑道一圈为,某同学参加比赛,位移为零,比赛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0,故B错误;C.研究该同学跑步的姿势时,不可以将该同学看成质点,故C正确;D.跑步途中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他可能是以身旁的同学为参考系,故D错误。故选C。2024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女子200米单人划艇项目决赛中,三明市大田选手林文君以45秒23的成绩获得了第7名。林文君在比赛中( )A.位移大于200米 B.路程小于200米C.平均速度约为 D.某时刻瞬时速度可能达到【答案】D【详解】AB.200米单人划艇项目决赛中,林文君做单向直线运动,则位移大小和路程都等于200m,故AB错误;C.平均速度大小为故C错误;D.若林文君做的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可知最大速度为8.8m/s,故比赛中,林文君某时刻瞬时速度可能达到,故D正确。故选D。2024年通车运营的深中通道如图所示,它使得深圳与中山之间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大大提高了两地的交通便利性。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其中包括长约6.8公里的沉管隧道和多个桥梁及互通立交。主线设计速度为。若某辆汽车耗时通过此通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通过深中通道的位移为24kmB.汽车的平均速度为C.限速是瞬时速度D.汽车可能做匀速运动【答案】C【详解】A.汽车在海中段的路程为22.4km,由于海中段不是直线,所以位移大小小于22.4km,故A错误;B.由于位移大小未知,无法计算平均速度,故B错误;C.100km/h指瞬时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D.汽车做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改变,故D错误。故选C。2024年12月龙岩市皮划艇、赛艇对抗赛在汀江流域上杭城区段举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次活动上午8∶00正式开幕,这里上午8∶00指时间间隔B.研究某运动员划桨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C.获得500米皮划艇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平均速度D.获得1000米赛艇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瞬时速度【答案】C【详解】A.本次活动上午8∶00正式开幕,这里上午8∶00指时刻,选项A错误;B.研究某运动员划桨动作时,运动员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选项B错误;CD.获得500米皮划艇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平均速度,而不是瞬时速度,平均速度越大,则时间越短,选项C正确,D错误。故选C。题型3、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C.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答案】D【详解】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故A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故B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C.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不满足题意要求;D.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速度方向可能发生改变,所以此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满足题意要求。故选D。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汽车在p1、p2两信号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进的距离是51m B.前进的距离是17mC.汽车的速度是17.9m/s D.汽车的速度是17m/s【答案】BC【详解】根据题意,结合图B可知,p1、p2间的刻度值为30个小格,时间间隔为1.0s,发出信号,p1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1间的刻度值为12个小格,则时间为可知,汽车在p1信号发出后0.2s接收到p2信号,则汽车在接收到p1后,经时间发出信号p2到接收到反射信号n2间的刻度值为9个小格,则时间为则汽车在发出信号p2后0.15接收到信号,则汽车在接收到p1、p2两个信号之间行驶的时间为汽车行驶的距离为根据题意有代入数据可得故BC。如图;A、B两人骑自行车在同-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则( )A.A、B两人始终同向行驶 B.A、B两人在第1s末相遇C.前5s内,A的路程比B的路程大 D.前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答案】D【详解】A.由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在时间内A的斜率是负值,B的斜率是正值,即A、B两人的速度方向相反,A错误;B.由题图可知,A、B两人在第1s末的位置坐标不同,即A、B两人在第1s末不能相遇,B错误;C.由题图可知,前5s内,A从30m位置运动到原点,其运动路程为30m,B从原点运动到25m位置,静止2s后向负方向运动12.5m位置,其运动的路程为37.5m,因此前5s内,A的路程比B的路程小,C错误;D.由位移的定义可知,前5s内,A的位移大小为30m,B的位移大小为12.5m,因此前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D正确。故选D。某质点沿x轴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第末回到出发点C.前的总位移为 D.第末物体的速度为零【答案】AB【详解】AD.x-t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所以末速度从正值变为负值,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第末物体的速度不为零,故A正确,D错误;B.第末质点回到了原点,即为出发点,故B正确;C.前的总位移为-2m,故C错误。故选AB。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答案】C【详解】A.如图可知0.2-0.8小时内,甲乙两人均从3km处运动到5km处,两人位移相等,A错误;B.图像斜率表示速度,0.2-0.5小时内,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都为0,B错误;C.图像斜率表示速度,如图可知0.6-0.8小时内,甲的斜率大,所以甲的速度比乙的大,C正确;D.如图可知,0.8小时内,甲从0出发,运动到10km处,又回到5km处,路程为15km,乙从0出发,运动到8km处,又回到5km处,路程为13km,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D错误。故选C。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若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答案】AB【详解】A.为了充分利用纸带,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故A正确;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故B正确;C.若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故C错误;D.实验中若小车速度过小,纸带上打的点比较密集,不利于选点和测量,实验误差较大,故D错误.故选AB。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的成绩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的最佳表现。关于各项比赛项目中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米气步枪比赛中,黄玉婷以254.5环夺得首金。靶心10环的直径只有0.5mm,但不可以看作质点B.欣赏全红婵跳水的空中姿态,可以将全红婵看成质点C.潘展乐以4分40秒的成绩打破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并夺金,100米是位移D.郑钦文击打出的网球,最高速度146.4km/h,指球的平均速度【答案】A【详解】A.靶心虽小,但其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看作质点,故A正确;B.欣赏全红婵跳水的空中姿态,其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全红婵看成质点,故B错误;C.泳池长度是50m,这里的100米是路程,故C错误;D.146.4km/h指球的瞬时速度,故D错误。故选A。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图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入驻中国空间站后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的“会师”照片。中国空间站距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400千米,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速度约为7.68km/s,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68km/s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B.信息中的“9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C.信息中的“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D.以地心为参照系,舱内的宇航员是静止的【答案】B【详解】A.7.68km/s指的是平均速率,故A错误;B.信息中的“9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正确;C.信息中的“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指的是时刻,故C错误;D.以地心为参照系,舱内的宇航员是运动的,故D错误。故选B。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如以滴滴为代表的出行软件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是缓解了城市交通中出租车的压力。上图为小敏从家打车到某超市的软件界面截图及该次的行程单,则( )A.打车软件根据载客行驶的位移大小进行计费B.研究汽车在此次行程的运动轨迹时,不可以把汽车当做质点C.上车时间“16:30”中,“16:30”指的是时刻D.利用行程单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答案】C【详解】AD.打车软件根据载客行驶的实际轨迹,即路程来收费的,故根据行程单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整个行程的平均速率,不知道位移,所以无法计算平均速度,故AD错误;B.研究汽车在此次行程的运动轨迹时,汽车的大小和形状是次要因素,可以忽略,能看做质点,故B错误;C.上车时间“16:30”中,“16:30”指的是上车时刻,故C正确。故选C。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关于速度及该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6 mB.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描述;6 mC.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5 mD.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描述;5 m【答案】C【详解】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即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根据x与t的关系式可知,时,质点位于处,时,质点位于处,因此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为5 m。故选C。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塞纳河举行。本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取得了40金、27银、24铜的优异成绩荣获奖牌榜前列。其中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泳道长5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勇夺该项目冠军,这也是我国游泳队在该项目历史上的第一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和“46秒40”都指的是时刻B.在研究潘展乐的泳姿时,可将他看成质点C.潘展乐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的位移为D.潘展乐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的平均速率为【答案】D【详解】A.“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 指的是时刻,“46秒40”指的是时间间隔,A错误;B.在研究潘展乐的泳姿时,不能忽略潘展乐的动作,不能将其看成质点,B错误;C.由于泳道长50米,100m的赛程刚好是一个来回,位移为零,C错误;D.潘展乐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的平均速率D正确。故选D。F1方程式赛车,赛道如图所示,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赛车全程轨迹时不可以将赛车看作质点B.赛车运动一周位移为零C.赛车手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D.赛车在拐弯过程中速度不变【答案】B【详解】A.研究赛车全程轨迹时,赛车的形状可以忽略,可以将赛车看作质点,故A错误;B.赛车运动一周位移为零,故B正确;C.赛车手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速度较快的车为参考系,以地面为参考系,赛车手是前进的,故C错误;D.赛车在拐弯过程中速度方向改变,故D错误;故选B。中国高铁近年来飞速发展,最高运行时速可达350km/h,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小明乘高铁从郑州去北京游玩,于早上7点25分从郑州东站出发,历经2小时11分于9点36分到达北京西站,则( )A.指的是平均速率B.7点25分和2小时11分都是时间间隔C.小明在高铁上看见铁轨后退,是以站台为参考系D.研究高铁从郑州东站到北京西站所用的时间,高铁可以看作质点【答案】D【详解】A.最高运行时速可达350km/h,则指的是瞬时速率,故A错误;B.早上7点25分从郑州东站出发,则7点25分是时刻,2小时11分是经历的时间间隔,故B错误;C.小明在高铁上看见铁轨后退,是以自身为参考系的,故C错误;D.研究高铁从郑州东站到北京西站所用的时间,高铁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高铁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故选D。“祝融号”火星车沿如图所示路线行驶,在此过程中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该研究成果被列为“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祝融号”从着陆点处出发,经过46天到达处,行驶路程为585米;又经过46天,到达处,行驶路程为304米。已知间和、间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463米和234米,则火星车( )A.从处行驶到处的路程为697米B.从处行驶到处的位移大小为889米C.从处行驶到处的平均速率约为10米/天D.从处行驶到处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米/天【答案】D【详解】A.路程为运动轨迹的长度,从处行驶到处的路程为故A错误;B.位移大小为始末位置的直线距离,由题意可知,从处行驶到处的位移大小一定小于889米,故B错误;C.从处行驶到处的平均速率约为故C错误;D.从处行驶到处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故D正确。故选D。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的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会将光遮住,光电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实上,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过程的平均速度B.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C.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令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只用和可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答案】A【详解】A.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实际上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过程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应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B错误;C.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应让滑块的释放点远离光电门,故C错误;D.用和只能求出遮光条过光电门的速度,若其它条件未知,不能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故D错误。故选A。骑行既可以强身健体、提升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又可以响应国家绿色出行倡议减少碳排放。一市民在某次骑行过程中由A点开始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骑行了2.16公里到达B点,该市民通过手机运动软件记录的运动轨迹与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00:01”指的是时刻B.图中“2.16公里”为该次骑行的位移C.图中“33.26公里/时”指的是平均速率D.研究骑行的路径时人和自行车组成的系统可以看成为质点【答案】D【详解】A.图中“00:01”指的是时间间隔,选项A错误;B.图中“2.16公里”为该次骑行的路程,选项B错误;C.图中“33.26公里、时”指的是瞬时速率,选项C错误;D. 研究骑行的路径时,人和自行车组成的系统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看成为质点,选项D正确。故选D。图甲所示为中国队选手杨家玉以1小时25分54秒的成绩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金牌。假设杨家玉在水平路面上的一段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小时25分54秒指的是时刻B.杨家玉20公里竞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C.从A到B的过程中,位移方向与平均速度方向相同D.研究杨家玉跑步时的摆臂幅度,可将其视为质点【答案】C【详解】A.1小时25分54秒指的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B.20公里指的竞走全程的路程,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由于不知道位移大小,所以无法确定杨家玉20公里竞走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故B错误;C.根据,可知从A到B的过程中,位移方向与平均速度方向相同,故C正确;D.研究杨家玉跑步时的摆臂幅度,杨家玉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故D错误。故选C。在初中,同学们主要学习的是标量,而到了高中,研究的大多数都是矢量。下列情景中涉及的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A.小张同学的质量为50kgB.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示数60km/hC.小刘同学从校门口向东走100m到达了某商店D.小明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约为20min【答案】C【详解】A.质量有大小,没有方向,可知,小张同学的质量为50kg,其中的质量为标量,故A错误;B.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示数60km/h指速率,速率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B错误;C.小刘同学从校门口向东走100m到达了某商店,向东走100m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指位移,位移是矢量,故C正确;D.时间有大小,没有方向,可知,小明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约为20min,其中的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故选C。沧州市第四十一届元旦长跑于2024年12月29日8:30开始。已知该次元旦长跑是一次5km健康跑,长跑的起点和终点是同一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30”是时间间隔B.“5km”是位移大小C.完成该次长跑的参赛者的平均速度为0D.研究参赛者这次比赛的运动轨迹时,不可将参赛者视为质点【答案】C【详解】A.“8:30”是时刻,故A错误;B.“5km”是路程,故B错误;C.由于长跑的起点和终点是同一地点,所以完成该次长跑的参赛者的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故C正确;D.研究参赛者这次比赛的运动轨迹时,参赛者可视为质点,故D错误。故选C。百色市竹洲大桥是一座连接龙景新区和城东区的重要桥梁,于2012年1月15日通车,三个拱形结构看起来像是三道彩虹,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全桥长536米,桥面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桥面限速。一辆汽车在2024年12月4日(星期三)上午10:00从龙景新区出发,经过竹洲大桥前往城东区,已知该车在桥面上的行驶时间为1分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指的是瞬时速度 B.上午10:00指的是时间间隔C.“全桥长536米”指的是位移 D.指的是平均速度【答案】A【详解】AD.桥面限速 ,是指在桥面上任意时刻的速度都不能超过这个值,所以指的是瞬时速度,故A正确,D错误;B.上午 10:00 是一个时间点,指的是时刻,并非时间间隔,故B错误;C.“全桥长 536 米” 是汽车在桥上行驶轨迹的长度,指的是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汽车在桥上行驶路径不是直线,所以不是位移,故C错误。故选A。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顺利入轨后,与空间站核心舱实施径向交会对接,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运行在离地约400km的高空,运行速度约为7.68km/s,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4时27分”为时间间隔B.发射过程,飞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C.为了研究对接过程,飞船和空间站均不可以看成质点D.组合体在高空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7.68km/s【答案】C【详解】A.“4时27分”为时刻,A项错误;B.发射过程,飞船运动的位移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B项错误;C.对接过程要考虑对接的位置等,因此飞船和空间站均不能看成质点,C项正确;D.组合体在高空运行一周的位移为零,则平均速度为零,选项D错误。故选C。潭溪山玻璃漂流为山东省最长峡谷漂流,一游客在潭溪山乘皮筏漂流,途经M点和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用时,M、N间的直线距离为,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D.若以所乘皮筏为参考系,美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答案】C【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故A错误;B.平均速率等于总路程与总时间之比,则平均速率为故B错误;C..平均速度等于总位移与总时间之比,则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若以所乘皮筏为参考系,美女峰的位置坐标发生了变化,则美女峰的平均速度不为0,故D错误。故选C。小球绕半径为R的圆轨道运动半周,所需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小球的( )A.位移大小为,平均速率为 B.位移大小为2R,平均速率为C.位移大小为,平均速率为 D.位移大小为2R,平均速率为【答案】B【详解】小球绕半径为R的圆轨道运动半周,所需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小球的位移大小为小球的路程为则小球的平均速率为故选B。第1页(共1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1、理解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及速率等物理量的概念.2、掌握测量纸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方法.3、理解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会画v-t 图像.4、结合瞬时速度概念的建立,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极限方法.一、速度1.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3.定义式:v=.4.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km/h或km·h-1)、厘米每秒(cm/s或cm·s-1)等.5.矢量性: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选填“标量”或“矢量”).(1)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2)方向:物体的运动方向.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时间间隔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可以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4.匀速直线运动: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相等.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物理意义 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和方向,与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对应 描述物体在某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大小 由=求出 v=,其中Δt→0方向 与位移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物体瞬时运动的方向相同 就是那一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联系 (1)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2)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三、速度-时间图像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可以用图像来直观表示。以时间 t 为横轴,速度 v 为纵轴,坐标系中的图像即为速度-时间图像或者 v-t 图像.v-t 图像非常直观地反映了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但它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题型1、速度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京沪高速铁路上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B.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大小一定为10m/s如图所示,纸面内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薄等边三角形板重叠放置,其底边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若两三角板同时沿底边所在的水平直线分别向左和向右匀速运动,速率均为,则在两三角板完全分开之前腰上交点O的速度大小为( ) A. B. C. D.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前往书城,甲步行,乙骑自行车,路线如图,两人同时到达书城,则( )A.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B.甲的平均速度较大C.甲的平均速率较大 D.甲的平均速率较小关于速度的定义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和时间都无关C.,,因为,所以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运动的位移成正比,与运动时间成反比如图所示利用超波遇到物体反射的现象测定物体速度的装置,仪器A、B提供超声波并将B接收到的波信号显示在A屏幕上。现固定B,将它对准匀速行驶的小车C,使它每隔固定的时间T0发射短促的超声波脉冲。图乙中幅度较大的波形为B发射的信号,幅度较小的波形为对应的反射波信号,接收的反射波带后的时间已在图中(时间轴)标出,且T0和已知,又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0,则小车的运动方向及速度大小分别为( )A.向左(靠近测速仪) B.向右(远离测速仪)C. D.题型2、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在日常的驾车出行中,导航软件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辅助工具。如图所示是某导航软件在导航过程中的画面截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研究导航过程中车辆所处位置时不可以把车看作质点B.图中的“5公里”表示该车在当前路段仍需行驶的位移C.图中的“13:02”表示该车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间隔D.图中的“区间车速84”表示该车经过特定区间的平均速率为84km/h如图为某校田径运动会比赛时的场景,某同学参加比赛,此项目开始,该同学的比赛成绩为。已知操场跑道一圈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0:30为时间间隔B.比赛过程中该同学的平均速度为C.研究该同学跑步的姿势时,不可以将该同学看成质点D.跑步途中该同学感觉自己在后退,他可能是以地面为参考系2024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女子200米单人划艇项目决赛中,三明市大田选手林文君以45秒23的成绩获得了第7名。林文君在比赛中( )A.位移大于200米 B.路程小于200米C.平均速度约为 D.某时刻瞬时速度可能达到2024年通车运营的深中通道如图所示,它使得深圳与中山之间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30分钟,大大提高了两地的交通便利性。深中通道全长约24公里,其中包括长约6.8公里的沉管隧道和多个桥梁及互通立交。主线设计速度为。若某辆汽车耗时通过此通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通过深中通道的位移为24kmB.汽车的平均速度为C.限速是瞬时速度D.汽车可能做匀速运动2024年12月龙岩市皮划艇、赛艇对抗赛在汀江流域上杭城区段举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次活动上午8∶00正式开幕,这里上午8∶00指时间间隔B.研究某运动员划桨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C.获得500米皮划艇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平均速度D.获得1000米赛艇比赛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瞬时速度题型3、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相等时间内的位移相等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等C.任意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如果物体运动的路程跟所需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则此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是在高速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图乙中p1、p2是测速仪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p1、p2由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p2之间的时间间隔Δt=1.0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v=340m/s,若汽车是匀速行驶的,汽车在p1、p2两信号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进的距离是51m B.前进的距离是17mC.汽车的速度是17.9m/s D.汽车的速度是17m/s如图;A、B两人骑自行车在同-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则( )A.A、B两人始终同向行驶 B.A、B两人在第1s末相遇C.前5s内,A的路程比B的路程大 D.前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某质点沿x轴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第末回到出发点C.前的总位移为 D.第末物体的速度为零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出发骑自行车做直线运动,前1小时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0.2-0.8小时内,甲的位移比乙的大B.0.2-0.5小时内,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C.0.6-0.8小时内,甲的速度比乙的大D.0.8小时内,甲、乙骑行的路程相等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若每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以40金、27银、24铜的成绩创造了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以来境外参赛的最佳表现。关于各项比赛项目中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10米气步枪比赛中,黄玉婷以254.5环夺得首金。靶心10环的直径只有0.5mm,但不可以看作质点B.欣赏全红婵跳水的空中姿态,可以将全红婵看成质点C.潘展乐以4分40秒的成绩打破100米自由泳世界纪录并夺金,100米是位移D.郑钦文击打出的网球,最高速度146.4km/h,指球的平均速度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图为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入驻中国空间站后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的“会师”照片。中国空间站距地球表面的高度约为400千米,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速度约为7.68km/s,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68km/s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B.信息中的“90分钟”指的是时间间隔C.信息中的“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指的是时间间隔D.以地心为参照系,舱内的宇航员是静止的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如以滴滴为代表的出行软件不仅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是缓解了城市交通中出租车的压力。上图为小敏从家打车到某超市的软件界面截图及该次的行程单,则( )A.打车软件根据载客行驶的位移大小进行计费B.研究汽车在此次行程的运动轨迹时,不可以把汽车当做质点C.上车时间“16:30”中,“16:30”指的是时刻D.利用行程单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出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一质点沿x轴运动,其位置坐标x与时间t的关系为(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关于速度及该质点在第1 s内的位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6 mB.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描述;6 mC.速度是对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5 mD.速度是对物体位移变化快慢的描述;5 m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法国巴黎塞纳河举行。本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奋勇拼搏,取得了40金、27银、24铜的优异成绩荣获奖牌榜前列。其中在男子100米自由泳(泳道长5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潘展乐以46秒40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奥运会纪录,勇夺该项目冠军,这也是我国游泳队在该项目历史上的第一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2024年7月27日凌晨1时30分”和“46秒40”都指的是时刻B.在研究潘展乐的泳姿时,可将他看成质点C.潘展乐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的位移为D.潘展乐在100米自由泳比赛中的平均速率为F1方程式赛车,赛道如图所示,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赛车全程轨迹时不可以将赛车看作质点B.赛车运动一周位移为零C.赛车手发现自己在后退,他是以地面为参考系D.赛车在拐弯过程中速度不变中国高铁近年来飞速发展,最高运行时速可达350km/h,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小明乘高铁从郑州去北京游玩,于早上7点25分从郑州东站出发,历经2小时11分于9点36分到达北京西站,则( )A.指的是平均速率B.7点25分和2小时11分都是时间间隔C.小明在高铁上看见铁轨后退,是以站台为参考系D.研究高铁从郑州东站到北京西站所用的时间,高铁可以看作质点“祝融号”火星车沿如图所示路线行驶,在此过程中揭秘了火星乌托邦平原浅表分层结构,该研究成果被列为“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之首。“祝融号”从着陆点处出发,经过46天到达处,行驶路程为585米;又经过46天,到达处,行驶路程为304米。已知间和、间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463米和234米,则火星车( )A.从处行驶到处的路程为697米B.从处行驶到处的位移大小为889米C.从处行驶到处的平均速率约为10米/天D.从处行驶到处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10米/天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的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会将光遮住,光电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已知遮光条的宽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事实上,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过程的平均速度B.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C.为使更接近遮光条刚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可令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只用和可计算出滑块的加速度骑行既可以强身健体、提升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又可以响应国家绿色出行倡议减少碳排放。一市民在某次骑行过程中由A点开始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骑行了2.16公里到达B点,该市民通过手机运动软件记录的运动轨迹与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00:01”指的是时刻B.图中“2.16公里”为该次骑行的位移C.图中“33.26公里/时”指的是平均速率D.研究骑行的路径时人和自行车组成的系统可以看成为质点图甲所示为中国队选手杨家玉以1小时25分54秒的成绩夺得巴黎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项目金牌。假设杨家玉在水平路面上的一段运动轨迹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小时25分54秒指的是时刻B.杨家玉20公里竞走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C.从A到B的过程中,位移方向与平均速度方向相同D.研究杨家玉跑步时的摆臂幅度,可将其视为质点在初中,同学们主要学习的是标量,而到了高中,研究的大多数都是矢量。下列情景中涉及的物理量为矢量的是( )A.小张同学的质量为50kgB.汽车速度计上显示的示数60km/hC.小刘同学从校门口向东走100m到达了某商店D.小明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约为20min沧州市第四十一届元旦长跑于2024年12月29日8:30开始。已知该次元旦长跑是一次5km健康跑,长跑的起点和终点是同一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30”是时间间隔B.“5km”是位移大小C.完成该次长跑的参赛者的平均速度为0D.研究参赛者这次比赛的运动轨迹时,不可将参赛者视为质点百色市竹洲大桥是一座连接龙景新区和城东区的重要桥梁,于2012年1月15日通车,三个拱形结构看起来像是三道彩虹,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全桥长536米,桥面设计为双向六车道,桥面限速。一辆汽车在2024年12月4日(星期三)上午10:00从龙景新区出发,经过竹洲大桥前往城东区,已知该车在桥面上的行驶时间为1分钟,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指的是瞬时速度 B.上午10:00指的是时间间隔C.“全桥长536米”指的是位移 D.指的是平均速度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飞船顺利入轨后,与空间站核心舱实施径向交会对接,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运行在离地约400km的高空,运行速度约为7.68km/s,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4时27分”为时间间隔B.发射过程,飞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C.为了研究对接过程,飞船和空间站均不可以看成质点D.组合体在高空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7.68km/s潭溪山玻璃漂流为山东省最长峡谷漂流,一游客在潭溪山乘皮筏漂流,途经M点和N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M点漂流到N点的路程为,用时,M、N间的直线距离为,则从M点漂流到N点的过程中( )A.该游客的位移大小为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D.若以所乘皮筏为参考系,美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小球绕半径为R的圆轨道运动半周,所需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该小球的( )A.位移大小为,平均速率为 B.位移大小为2R,平均速率为C.位移大小为,平均速率为 D.位移大小为2R,平均速率为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原卷版).docx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