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浙江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浙江卷)
期 末 测 试 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卷首语:同学们,展开智慧的翅膀,细心浇灌每一题,笔墨生花,收获成长的喜悦!
一、基础知识综合( 24分 )
1.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zhàn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会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jià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砰砰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6分 )
搓捻( ) zhàn( ) jià( )驶
(2)在“已经疲倦不堪了”一句中,“堪”的意思是__________。( 2分 )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
(4)文中画线句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我”迷茫无所适从的心境。( 2分 )
阅读下面同学的一篇习作,完成下面小题。
我学会了欣赏
⑴欣赏,是一种美德,它鼓励着无数的人们;欣赏,是一种态度,它促使人们恢复生活中的自信;欣赏,是一种动力,它无时不刻都在鼓舞着人们;欣赏,是一种心态,它能使人们发现事物的美。
⑵学会欣赏,懂得欣赏,会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⑶①想起以前的我,仗着各方面的表现,便有些狂妄,目中无人的样子。我从不觉得有谁能超过我,我看到的全是自己的优点,于是,我从不认真地观察身边的亲人朋友和同学,认为他们在我眼中都不值一提。所以长久以来,朋友们对我渐渐疏远,同学们对我也不理不睬。我每天抱着那所谓的优秀成绩,活在孤独、寂寞的世界里。久而久之,我的学习成绩随着一天天的忧郁开始退后,曾经不可一世的我,现在成了没人顾及的孤家寡人了。
⑷②我的现状,爸爸妈妈焦急万分,可却使不上劲儿。幸好我有一位循循善诱(A),关心我的老师,那一次谈话,那和蔼的声音至今徜徉在我的耳边:“你学会欣赏别人,身边的人都会成为天使,生活就会变得无比可爱;(B)如果你挑剔别人,旁边的人就都成了恶魔,成了对手,会影响你的心态,所以你做人的结果必然是让别人不爽,让自己不快……”③因此这番话让我深受教育。
⑸老师还向我推荐了一个故事:(C)屠格涅夫无意中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几经周转,他对作者的姑母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的作者得知名作家屠格涅夫的欣赏后欣喜若狂(D),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伟大的作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这就是欣赏的力量。
⑹从那以后,我学着欣赏别人。④看见老师辛勤地批改作业,我欣赏他的认真、负责;看见同学努力学习,我欣赏他的勤奋;看见农民伯伯在炙热的太阳下劳动,我欣赏他的勤劳……
⑺从这一件事中,我学会了许多许多,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欣赏……
⑻伙伴们,学会欣赏吧!欣赏别人是快乐的,被人欣赏是幸福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应多一点欣赏,少一点挑剔,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更加丰富多彩。
⑼惟有欣赏,才能让心头充满阳光,才能放飞未来。
2.文中A、B、C、D四处方框的词语和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
A.A B.B C.C D.D
3.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
A.第①句,应在“各方面的表现”后面加上“还不错”,这样表意才严密。
B.第②句,在“我的现状”前面应加上“看着”。
C.第③句,应改为“这番话让我深受启迪”。
D.第④句中,前两个分句应相互对调。
4.下列对本文的修改意见,不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
A.开头第⑴段表意不够简洁,应作修改。
B.第⑹段摆放的位置不合事理顺序,应和第⑺段对调。
C.本文只在第⑸段叙写了一个要学会欣赏的事例,内容显得单薄,应补写多一些事例来增强说服力。
D.文章末尾显得多余,应删掉。
二、诗歌鉴赏(8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本诗写了中国哪个传统节日?( 4分 )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
三、名著阅读( 12分 )
名著阅读阅读卡
人物 意外情节
祥子 【材料一】 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
【材料二】 这绝不会是小福子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地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做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尼摩船长 【材料三】 “不错,阿龙纳斯先生,”船长回答我,“不过我想您来见我,一定有紧急重大的事情。” “对,很紧急,很重大的事,许多独木舟把我们困起来了,几分钟内,我们一定就要受到好几百土人的攻击了。”……“好吧,先生,把嵌板关上就够了。”“正是,我就是来告诉您……” “再没有更容易的了。”尼摩船长说。
【材料四】 “我是说,我们不能前进,不能后退,不能向任何一方行动。我想……这就是叫做‘被困住了’,至少对于居住在陆地上的人来说是这样。” “阿龙纳斯先生,您就是这样想,诺第留斯号不可能脱身吗?” “很不容易,船长,因为季候已经相当晚,解冻,我们是不能指望的了。” “啊!教授,”尼摩船长带讥讽的语气回答,“您老是这一套!您只看见困难和障碍!我现在向您肯定说,诺第留斯号不仅可以脱身,而且还要前进。”
你的发现
6.【原因探究】【材料一】中,祥子哭泣的原因是什么?( 2分 )
7.【情节复述】【材料四】“诺第留斯号”遇到怎样的意外?最后怎样解决的?( 4分 )
8.【人物评价】材料中的事件仅仅是祥子和尼摩船长遭遇到的部分意外。请结合名著谈谈作者通过“意外”,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祥子和尼摩船长?(4分 )
四、现代文阅读( 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立秋”
魏益君
①每到立秋时节,是父亲最欢欣的日子,他拾掇农具,又要开开心心地忙碌他醉心的农事了。
②在村子里,父亲可以说是种菜的行家,他拾掇的菜园,菜畦横竖成线,蔬菜错落有致,美观大方,一片翠绿。
③我们家的菜园在水库边一块肥沃的平展地里,那里光照充足,水浇条件便利。每年立秋前夕,父亲就开始忙碌了,他先是深翻菜地,而后平整打畦,盘算着该种哪些冬储蔬菜。
④我喜欢跟父亲去种菜,喜欢看父亲在朝阳里弯腰劳作的身影,喜欢看夕阳西下,霞光映在秋水里的韵味。父亲种菜时不紧不慢,特别是种萝卜的样子煞是好看,撒种时像姑娘绣花,覆土时又像战士冲锋,铁锨一抖,菜畦里就是一层均匀的沙土。
⑤小时候随父亲种菜,只是顽皮,父亲在那认真地种菜,我和弟弟在一旁开心地打闹。那年秋天父亲刚撒种完一畦萝卜,我和弟弟打闹时不慎踩了进去,立时留下了一串深深浅浅的小脚窝。我以为父亲会打我们一顿,父亲没有,只是看看菜地,抱怨地说了一句:“好好的菜畦,糟践喽!”
⑥我们犯了错,站在一旁声音低低地问父亲:“那怎么办啊?”
⑦父亲笑笑说:“留着吧,看看能长出什么样子。”
⑧后来几天,我天天去菜地看被我们踩过的菜畦,我看到,满畦冒出星星点点的新绿时,脚窝里也开始有了点点绿色,我喜出望外。然而,直到满畦的绿色出落成萝卜的样子,脚窝里依然是一根瘦瘦的嫩芽。
⑨后来父亲对我戏谑地说:“知道了吧,劳动的成果是不能糟蹋的哦。”
⑩我记下了父亲的话,后来再到立秋时节,我会跟父亲一块去菜地劳动,从给父亲递农具打下手,到后来卖力地翻地浇水,度过了每一个愉快的节气。
小憩时,父亲会开心地给我讲种菜的农事:“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这是农谚老话,而我们这的气候,只有在立秋时节才最适宜种菜。在三伏天中不仅能种白菜,更适宜种植萝卜和芥菜。这些蔬菜在立秋后才长得最好,因为这些蔬菜在生长期间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害怕高温。当这些蔬菜遇到高温天气时,就很容易出现根腐病、软腐病等病害,不仅会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整株死亡,所以这些蔬菜在种植时不能太早,以免在生长旺盛期因气温太高而导致病害发生。”
我惊讶,父亲一个地道的庄稼汉子,竟然能说出这样的理论。
每回种完菜,父亲就会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小酌。进入秋天的石榴果开始泛出红晕,映着父亲黝黑的陶醉的脸庞。一个冬天的食用蔬菜有了,那是庄稼人心中的底气。喝到兴致时,父亲会情不自禁地哼起小曲。这小曲让人陶醉,柔美着农家的日子。
立秋,一个充满诗意的农历节气,被父亲过得忙忙碌碌,有滋有味。
——选自《亳州晚报》(2021年8月10日)
9.下面对文章内容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文中第②段对菜园的描写,从正面表现了父亲的勤劳能干,细心踏实。
B.我和弟弟踩进田地,父亲没有责骂,而是让我们通过观察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C.文中第 段父亲给我讲种菜的农事,可以看出父亲见多识广,知识丰富。
D.父亲在院子里小酌哼曲,是忙完农活的放松,也是对自己凭劳作丰衣足食的满足。
10.文中写了关于父亲的哪些事情?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
1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
父亲种菜时不紧不慢,特别是种萝卜的样子煞是好看,撒种时像姑娘绣花,覆土时又像战士冲锋,铁锨一抖,菜畦里就是一层均匀的沙土。
12.请分析“立秋”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然后谈谈这篇文章给你的启示。( 4分 )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花样滑冰是冬奥会赛场上最具观赏性的比赛项目之一。现场欣赏花样滑冰比赛,有着怎样的礼仪呢﹖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淑英表示,观看比赛时,观众可随音乐鼓掌,为运动员打节拍,但不能随意变更节奏,干扰比赛。花样滑冰单人滑的主要技术动作为跳跃、旋转、步法,观众应在确定运动员完成整个跳跃动作后再给予掌声,旋转、步法则无要求。双人滑主要技术动作为捻转、托举、同步跳跃、抛跳、螺旋线、同步旋转、双人联合设转和步法,其中,捻转、抛跳和同步跳跃应在运动员整个动作完成后给予掌声,其余则无要求。由于选手在冰面上滑行、跳跃、旋转的速度很快,在花样滑冰比赛过程中,观众一定不要使用闪光灯拍照,以免给运动员造成影响或伤害。花样滑冰比赛拥有一项特殊的观赛礼仪——抛物礼,为了表达对某位或某对选手的支持和喜爱,观众可以在比赛结束后,向冰面抛赠礼物和鲜花。但是,切记比赛时不得向场内抛掷物品,不能分散运动员注意力。抛赠的礼物应是柔软的,不会对冰面造成破坏,毛绒玩具往往是礼物的首选。另外,观众在抛赠礼物和鲜花时,最好走到场边,以免因距离太远、包装散开而出现意外。
(河北日报记者陈华采访整理)
【材料二】冰球和冰壶都是较受欢迎的冰上集体运动项目,它们一动、一静,给人带来的观感不同,对观众文明观赛的要求也不同。作为观众,我们该如何欣赏这两个运动项目的比赛呢?“冰球是对抗性较强的冰上集体运动项目之一。”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淑英表示,在观看冰球比赛之前,观众应提前了解冰球文化。冰球比赛拼抢激烈,在规则允许的条件下,运动员之间可以合理冲撞,观众对此应予以理解,理性支持裁判判罚,不可起哄式地偏袒某一方。当然,身体对抗并不是冰球比赛的全部,在有限的时间内,双方选手在速度、技战术上的较量,才是冰球比赛最精衫的地方。
和冰球不同,冰壶是一项兼具技巧与谋略的“绅士运动”,参赛运动员需要长远的规划和严密的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在场上冰壶排列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反应的能力。因此,冰壶队员投壶前需要相对安静的环境冷静思考。为此,王淑英提醒,现场观看冰壶比赛时,要注意保持安静。观众照相时要关闭闪光灯,因为场上光线的剧烈变化会打扰运动员思考。冰壶投掷完成后,观众可鼓掌助威。
(河北日报记者陈华采访整理)
【材料三】“观看冬奥会冰上项目比赛,观众要提前有序入场,按照票面座位入座,不在观赛区等公共场合吸烟。”专家表示,观众应将手机调至振动状态,不得携带灯牌、荧光棒等发光物体及可能会发出鸣叫声音的物品:一般情况下不要进食,不带婴儿观赛。运动员出场时,观众应鼓掌以示欢迎和鼓励。在宣读运动员姓名后,观众可鼓掌欢呼,表达对运动员的喜爱之情。当裁判员发令、运动员起滑时,观众则应保持安静。运动员起滑后,观众可在不干扰比赛的前提下为运动员加油。观赛时,不得举横幅、标语等分散运动员注意力。运动员出现失误时,观众不能做出喝倒彩或其他不尊重运动员的行为。“观看速度滑冰比赛时,观众尤其要保持安静,因为噪音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节奏,这一点在运动员起滑和转弯时格外突出,哪怕一点细小的动作变化都会对运动员的判断产生影响。”有关人士提示,观赛时如携带照相设备必须关闭闪光灯,因为闪光灯易使速度滑冰运动员的双眼暂时失明,产生严重后果。比赛结束后,运动员会绕场向观众表示感谢,观众应回以热烈掌声。在颁奖仪式的升旗奏歌环节,观众应肃立致敬。比赛结束后,观众要带走身边的垃圾和杂物,有序离场。
(河北日报记者陈华采访整理)
13.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
A.欣赏花样滑冰比赛观众可随音乐随意鼓掌。
B.观赏冰球比赛,观众对运动员之间合理冲撞应予以理解。
C.观看冰壶比赛时,要注意保持安静。冰壶投掷完成后,观众可鼓掌助威。
D.观看速度滑冰比赛时,观众尤其要保持安静,因为噪音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节奏。
14.北京冬奥会举办之日,恰逢中国传统的新春佳节,我们向全世界发出邀请,请你帮助写一句精炼而又有特色的邀请词。( 4分 )
五、文言文阅读(16分 )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
(1)期日中
(2)尊君在不
(3)命驾将适野
(4)魏于是乎始强
16.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B.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C.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D.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焉之?
18.试举例分析友人和魏文侯的性格特点。( 3分 )
19.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请写出两点。( 3分 )
六、作文(40分 )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书塾三味书屋,回荡着老师对鲁迅的启蒙教导,是鲁迅心底最温暖的回忆;四川仪陇县马鞍场,记录着母亲对朱德的言传身教,是朱德心头最温暖的一隅……那些人,那些事,即使历经时间长河的洗礼,依然在他们记忆里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在你的生命里,有哪些人、哪些事曾温暖你的心灵?请以“恒久的温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行文流畅;
②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中语文平行组卷2025-06-14》参考答案
1.(1) niǎn 绽 驾
(2)能承受,能忍受
(3) 砰砰直跳 怦怦直跳
(4)比喻
(1)
搓捻:cuō niǎn,将某种物品揉捏成条状物。
绽开,zhàn kāi,是指植物的皮、壳等裂开,也比喻人们的笑脸。
驾驶,jià shǐ,指操纵车船或飞机等使行驶。
(2)
疲倦不堪,pí juàn bù kān ,倦:疲倦,劳累。堪:能忍受。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3)
怦怦直跳,pēng pēng zhí tiào,是形容心跳得很厉害,比喻忐忑或者激动的心情。
(4)
“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中把“我”比作“航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A 3.D 4.C
2.A.“循循善诱”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由后文“关心我的老师,那一次谈话,那和蔼的声音至今徜徉在我的耳边”可知,A处使用“循循善诱”不合语境,应改为“善解人意”。
故选A。
3.由第④句“看见老师辛勤地批改作业,我欣赏他的认真、负责;看见同学努力学习,我欣赏他的勤奋;看见农民伯伯在炙热的太阳下劳动,我欣赏他的勤劳……”可知,作者分别从老师、同学和农民三个方面阐释自己欣赏他们的原因,三者之间并无前后逻辑联系,属于并列关系,因此前两个分句无需对调;
故选D。
4.由第(5)段“老师还向我推荐了一个故事……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可知,老师向我讲述列夫·托尔斯泰在受到屠格涅夫的鼓励和欣赏后欣喜若狂、坚持创作,最终取得成功的事例,进而点明“这就是欣赏的力量”这一观点,作者引用名人真实事例告诉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内容充实,极具说服力,无需另外补写事例。
因此,C项“内容显得单薄,应补写多一些事例来增强说服力”表述有误;
故选C。
5.(1)重阳节
(2)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寄托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所以从诗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中的“登高”“送酒”“菊”等词即可看写到的是重阳节。
(2)本题考查思想感情。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第二句化用陶渊明的典故。既是“登高”,诗人自然联想到饮酒、赏菊。第三句开头一个“遥”字,是渲染自己和故园长安相隔之远,而更见思乡之切。接着诗人将对亲朋好友思念的感情,浓缩到了“故园菊”上。“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他想到故园今日黄花堆积的情景,只能遥遥寄去一片深沉的乡情。此诗以重阳登高为题,表达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深深关切及对和平的渴望。
6.因为他三年来,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终于买了第一辆车。但这车被大兵抢走了,他因此感到气愤难过。 7.在南极,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但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船长又想办法放出热水减慢冰的结冰速度。在剩下最后1米冰时,用高压力来冲开冰层。 8.初遭意外时,祥子虽有不满和失落,更多的是不屈和抗争。后来意外接踵而至,祥子抵不过命运的捉弄,觉得努力、要强都没用,开始彻底地堕落。作者通过“意外”,写出了祥子的变化过程。
面对一系列意外,船长始终沉着冷静。作者通过“意外”,塑造了一个充满智慧、勇敢坚定的尼摩船长。
6.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概括。
由【材料一】“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可知,这段情节讲的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是祥子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凭着勤劳和坚忍,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他因此感到气愤难过,所以哭泣。
7.本题考查名著内容概括。
由【材料四】中“被困住了”“很不容易,船长,因为季候已经相当晚,解冻,我们是不能指望的了”可知,这是“诺第留斯号”在南极被困冰层下的情节。他们被困在厚厚的冰下,船上极度缺氧。首先船上所有人轮流用工具把底部厚10米的冰盖砸开,尼摩船长又采用排放沸水的方法阻止了海水凝固,最后又用高压力来冲开冰层,从而使潜艇最终冲出冰层,得以脱险。
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祥子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只牵回三匹骆驼。初遭意外,祥子虽有不满和失落,更多的是不屈和抗争。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表现了祥子虽有不满和失落,更多的是不屈和抗争。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是以与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为代价的。好景不长,因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意外接踵而至,祥子抵不过命运的捉弄,觉得努力、要强都没用,开始彻底地堕落。至此,他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再加上他心爱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材料二)。连遭生活的打击,祥子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作者通过种种“意外”,写出了祥子的变化过程。祥子由一个“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底层劳动者沦为一个“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诺第留斯号”一次次遇险,面对搁浅、土著人围攻(材料三)、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以及北冰洋大风暴等一系列意外,尼摩船长沉着冷静,指挥船员一次次化险为夷,作者通过“意外”,塑造了一个冷静睿智、沉着坚定、勇敢无畏的尼摩船长。
9.C 10.父亲在田里种菜;父亲用事实教育我要尊重劳动 ;父亲给我讲种菜的农事 ;种完菜后,父亲 在院子里小酌 11.用了比喻的修辞,通过比喻写出了父亲种菜时的动作和情态,写出了父亲撒种时的认真细致,抖铁锨时候动作有力量,表达了作者对种菜的父亲的钦佩和敬重。 12.立秋,是一个农历节气,也是父亲种菜的日子,这个日子意味着忙碌,也意味着将要收获的欢乐。
启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勤劳的人,能收获满满的幸福。
珍惜时间,抓住时机,农民不误农时,才能有收获,我们也要珍惜读书的黄金时间,才能收获无悔的人生。
对于知识,要活学活用,因地制宜,不要死搬硬套,否则就会失败。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C.“可以看出父亲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表述错误,根据第 段“我惊讶,父亲一个地道的庄稼汉子,竟然能说出这样的理论”可知,父亲只是一个很庄稼汉子,说不上见多识广知识丰富,所以他的话才让我出乎意料;
故选C。
10.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梳理。
根据第 ④段“我喜欢跟父亲去种菜,喜欢看父亲在朝阳里弯腰劳作的身影……”可知,这段主要描写在父亲在土地上种菜的过程和动作。 根据⑤——⑨段的内容可知,我和弟弟踩了父亲种的菜地,父亲并没有打骂我们 ,后来,父亲对着长势不好的小苗教育我“劳动的成果是不能糟蹋的哦”。据此可以概括“父亲用事实教育我要尊重劳动”;根据第 “ 小憩时,父亲会开心地给我讲种菜的农事……”可以概括为:父亲给我讲种菜的农事;根据第 段“每回种完菜,父亲就会在院子里的石榴树下小酌。进入秋天的石榴果开始泛出红晕,映着父亲黝黑的陶醉的脸庞。一个冬天的食用蔬菜有了,那是庄稼人心中的底气。喝到兴致时,父亲会情不自禁地哼起小曲”可以概括为:父亲在院子里小酌唱曲。
11.本题考查对语句的赏析。
根据题干要求,赏析的角度是修辞。根据“撒种时像姑娘绣花,覆土时又像战士冲锋”可知,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父亲撒种比作像姑娘绣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撒种时的认真细致,把父亲覆土比作战士冲锋,写出父亲手抖铁锨时候动作有力量,有气势,挥洒自如。通过这两个比喻写出了父亲种菜时的动作和情态,表达了作者对爱劳动的父亲的钦佩和敬重。
12.本题考查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文章的启示。
根据文章第①段“每到立秋时节,是父亲最欢欣的日子,他拾掇农具,又要开开心心地忙碌他醉心的农事了”可知,立秋,对父亲来说,意味着要去劳动,要去种菜,这也是让他欢心,让他忙碌且陶醉的事。根据 第 段“立秋,一个充满诗意的农历节气,被父亲过得忙忙碌碌,有滋有味”可知,立秋,这个农历节气,对父亲来说意味着忙碌,也意味着日子有滋有味,意味着为即将到来的丰收感到喜悦。
文章的启示可以从全文总结,也可以抓住其中的某个情节来分析。从全文的你来看,父亲种菜,让一个冬天都有蔬菜食用,自己也乐在其中,揭示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勤劳的人,能收获满满的幸福”的道理。
根据第 段“小憩时,父亲会开心地给我讲种菜的农事:“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这是农谚老话,而我们这的气候,只有在立秋时节才最适宜种菜”,我们可以得出启示:农民不误农时,才能有收获,我们也要珍惜读书的黄金时间,才能收获无悔的人生。珍惜时间,抓住机遇。
根据第 段“这是农谚老话,而我们这的气候,只有在立秋时节才最适宜种菜。在三伏天中不仅能种白菜,更适宜种植萝卜和芥菜。这些蔬菜在立秋后才长得最好……”可知,父亲并没有机械照搬农谚,而是根据本地的情况,因地制宜。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启示:对于知识,要活学活用,因地制宜,不要死搬硬套,否则就会失败。
当然还可可以选择其他角度。
13.A 14.亲爱的朋友:诚挚邀请您2022来北京,看冬奥,过大年!
13.考查筛选并辨析信息。
A.根据材料一中的“观看比赛时,观众可随音乐鼓掌,为运动员打节拍,但不能随意变更节奏,干扰比赛”可知,本项“可随音乐随意鼓”表述有误。
故选A。
14.考查拟写邀请词。
开放类试题,表达诚挚的邀请之意,言之成理即可。
如:亲爱的朋友,佳节又逢盛会,我诚挚的邀请您来北京,看冬奥健儿,过中国大年!
15. 约定 同“否” 往 强大 16.A 17.(1)和别人相约同行,(自己却)丢下我走了。
(2)今天喝酒喝得高兴,天又下雨了,您准备到哪里去呢? 18.友人“日中不至”“对子骂父”,是个无信无礼之人。
魏文侯说“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是个守信用的国君。 19.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要知错就改。(其他有理的也可以)
1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期:约定;
(2)你的父亲在吗?不:同“否”;
(3)文侯要出去赴约。适:往;
(4)魏国从此变得强大。强:强大。
1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
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
“而”表顺承,引出天气的情况;“命驾将适野”点明魏文侯的行为;
故断为: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
(1)期行:相约同行;委:舍弃;去:离开;
(2)乐:开心、高兴;焉:哪里。
1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根据【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陈太丘与好友约定同行,友人不仅食言,还指责陈太丘丢下自己;友人是无信无礼之人;再联系“友人惭,下车引之”可知,在元方分条罗列出友人的错误后,友人下车想拉住元方道歉;可见友人是知错就改之人;
根据【乙】文“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可知,魏文侯与人约定打猎,虽然宴饮时很欢乐,又恰逢下雨,但是魏文侯还是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可见魏文侯是守信用的国君。
19.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根据【甲】文“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元方面对父亲友人的“非人哉”,不卑不亢,分条理罗列出父亲友人的过错,指出父亲友人不信守诺言,没礼貌的过失之处;启发我们为人处世要讲礼貌,讲诚信;再联系“友人惭,下车引之”可知,在元方分条罗列出友人的错误后,友人下车想拉住元方道歉;启发我们要知错就改;
【乙】文“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写魏文侯与人约定打猎,虽然宴饮时很欢乐,又恰逢下雨,但是魏文侯还是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有了“魏于是乎始强”的效果。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启发我们要信守承诺。
【甲】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参考译文:
魏文侯同掌管山泽的官约定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随从的侍臣说:“今天饮酒这么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去打猎,虽然在这里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自己前往约定地点,亲自取消了打猎活动。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20.例文:
恒久的温暖
温暖是什么?是冬日里的暖阳,是饥饿时的面包,还是疲惫时的依靠?于我而言,温暖是那位陌生阿姨在雨中为我撑起的伞,那是一份恒久的温暖,在岁月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那是一个乌云密布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我赶忙跑到路边的屋檐下躲雨,心里暗暗祈祷雨能快点停。可是雨越下越大,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天色也越来越暗。看着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我的心里满是焦急和无助。
就在我不知所措时,一位阿姨撑着伞向我走来。她大约三十多岁,穿着一件蓝色的雨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阿姨走到我身边,轻声问道:“小朋友,你是不是没带伞呀?我送你回家吧。”我有些犹豫,心里既渴望能早点回家,又对陌生人存有一丝戒备。阿姨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说:“别担心,我不是坏人,我家就在前面不远。”听了阿姨的话,我点了点头,跟着她走进了雨中。
一路上,阿姨把伞大部分都倾斜在我这边,自己的肩膀却被雨水打湿了。她还不时地问我冷不冷,提醒我小心脚下的积水。我紧紧地挨着阿姨,感受着她身上传来的温暖,心中的不安也渐渐消散。到了我家楼下,我感激地对阿姨说:“谢谢您,阿姨!”阿姨微笑着说:“不用客气,快回家吧,别让家人担心。”说完,她便转身走进了雨中。看着阿姨离去的背影,我的眼眶湿润了,心中充满了感动。
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了,但那位阿姨的笑容和她为我撑起的那把伞,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只要想起那个温暖的雨天,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力量,让我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这份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给予我力量;又似黑夜里的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它让我懂得,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能在不经意间温暖我们的心灵,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的温暖。
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
一、审题立意。“恒久的温暖”这个题目,“恒久”强调时间的长久,意味着所写的温暖不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而是在很长时间里都能给人带来心灵的触动 。“温暖”是核心,它可以是来自他人的关爱、帮助、鼓励等,也可以是自己在某个经历中获得的积极感受。要写成记叙文,就需要围绕具体的人和事展开,展现温暖产生的过程和影响。立意:通过讲述温暖的故事,表达对给予温暖之人的感激之情,突出温暖的力量,如让人在困境中获得勇气、在迷茫中找到方向等,同时也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的温情与善意。
二、选材构思。选材方向:(1)选择亲人相关素材:比如写爷爷在我小时候每天接送我上下学,无论酷暑严寒从不间断。有一次下大雪,路上积雪很厚,爷爷背着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雪地里,他的后背很温暖,那一刻的温暖至今难忘。通过描写爷爷的动作、神态,以及自己当时的感受,展现亲情的温暖。(2)选择朋友相关素材:回忆自己在一次重要考试失利后,心情极度低落,朋友没有一味地安慰,而是拉着我去操场跑步,在奔跑中,朋友和我分享他自己的失败经历以及如何重新振作,跑完后,我的心情豁然开朗,这份来自朋友的理解和陪伴是恒久的温暖。着重刻画朋友的语言和两人跑步时的场景。(3)选择陌生人相关素材:讲述自己在外地旅游时迷路,焦急万分时,一位当地的老奶奶主动帮忙,她耐心地给我指路,还担心我找不到,亲自带我走了一段路。老奶奶的善良和热心让身处异乡的我感受到温暖,多年后回想起来依旧暖人心扉。描写老奶奶的外貌、说话的语气等细节。构思上:开头:采用回忆式开头,如“每当看到街头的那辆老式自行车,我的思绪就会飘回到那个洒满阳光的童年,爷爷骑着它接送我的日子,是我心中恒久的温暖。”直接引出故事,营造温馨的氛围。中间: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详细叙述事件,突出温暖的瞬间,加入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让故事更生动。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这份温暖的恒久意义,如“爷爷的爱,如同那辆老式自行车,虽不华丽,却承载着我童年的温暖,成为我生命中永不褪色的记忆,给予我力量,伴我一路前行。”升华主题,引发读者共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