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核心考点 金属与人类文明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春 姑苏区期末)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制钒:将铝粉与难熔的五氧化二钒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高温冶炼得到钒B.制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的氧化物C.制汞: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同时生成氧气D.制钠:将粗盐提纯得到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得到钠和氯气2.(2024春 姑苏区期末)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在指定条件下实现的是( )A.B.C.D.3.(2024春 南开区期末)把a、b、c、d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A.a>c>b>d B.c>b>d>a C.d>a>c>b D.a>c>d>b4.(2024 江苏模拟)传统的“五金”指中国古代冶炼和应用较早的五种金属。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统五金的是( )A.铁 B.铝 C.锡 D.铜5.(2024春 苏州期末)下列方法中能制得相应金属的是( )A.高温煅烧碳酸钙B.加热氧化银C.电解饱和食盐水D.加热氧化铝和焦炭的混合物6.(2024春 邗江区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B.工业上CO高温还原氧化镁可获得金属镁C.“曾青得铁化为铜”,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D.被发现和应用得较早的金属单质,其活动性一般较弱7.(2024 江苏学业考试)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金属冶炼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钠B.铁在氧气中燃烧C.铁矿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D.铝粉与二氧化锰在高温下反应8.(2019秋 东台市期末)以下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MgSO4→Mg(OH)2 B.Cu→Cu(OH)2C.CO2→CaCO3 D.Cl2→NaCl9.(2024 鼓楼区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铜:火法炼铜,即将黄铜矿CuFeS2受热分解以获得铜单质B.制铁: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D.制铝:从铝土矿制得氯化铝固体,再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10.(2024春 新吴区期末)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MgO以获取金属镁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金属钠C.高温下用CO还原Al2O3可得金属铝D.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得粗硅11.(2024 江苏模拟)中国“天宫”空间站运用的“黑科技”很多,下列对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被誉为“百变金刚”的太空机械臂主要成分为铝合金B.“问天”实验舱采用了砷化镓太阳电池片,砷化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核心舱配置的离子推进器以氙和氩气作为推进剂,氙和氩属于稀有气体D.太阳电池翼采用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二者均为无机非金属材料12.(2024 南京二模)《中国制造2024》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石墨烯 B.氮化硅 C.玻璃钢 D.不锈钢13.(2024春 苏州期末)国产远程宽体客机C929将要试飞,全球大飞机高端市场面临重构。下列金属材料中,最适合用于制造飞机机身的是( )A.铝合金 B.铜合金 C.不锈钢 D.铅锡合金14.(2024春 邗江区期末)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耐腐蚀,耐高压B.武德合金熔点低,用于做电器、火灾报警等装置中的保险丝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D.“神舟13号”宇宙飞船返回舱所用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15.(2024 泰州模拟)“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下列有关钢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是纯净物,生铁是合金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生铁的熔点比纯铁高D.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16.(2024春 天津期末)有M、N、P、E、F五种金属,已知:①M+N2+=N+M2+;②M、P用导线连接并放入硫酸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并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其中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2++2e﹣=E;④P、F组成原电池时,F发生氧化反应。则这五种金属的还原性顺序是( )A.E>P>F>M>N B.E>N>M>P>F C.P>F>N>M>E D.F>P>M>N>E17.(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工艺百科全书”,其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已知: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温度控制在419~907℃B.“冷定”后“毁罐”取锌的原因是防止Zn在较高的温度下被氧化成ZnOC.反应区中,ZnCO3分解生成ZnO和CO2D.反应区中,C与nO发生置换反应得到Zn,C被还原18.(2024 湛江二模)金属冶炼的发展史铭刻着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古人可以利用密度差异获取金B.“有胆泉,出观音石,可浸铁为铜”,可以利用置换反应冶炼铜C.生物冶金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来提取有色金属,其温度越高,提取速率越快D.电化学法冶炼金属Na可以在N2的氛围中进行19.(2024 兴庆区一模)Al、Fe、Cu是用途广泛的三种金属,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反应①和反应②可知:过量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B.检验反应③后溶液中是否含Fe2+,可用酸性KMnO4溶液C.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分别与足量Al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之比为1:1D.完成探究实验反应⑥,实验需要标注的图标有:20.(2024秋 梅河口市期末)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成单质B.用炭粉或铝粉还原铁矿石可以获取金属FeC.通过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可以获取金属MgD.冶炼铜的常用方法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期末核心考点 金属与人类文明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4春 姑苏区期末)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制钒:将铝粉与难熔的五氧化二钒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高温冶炼得到钒B.制铁: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的铁的氧化物C.制汞: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同时生成氧气D.制钠:将粗盐提纯得到的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得到钠和氯气【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工业上常用铝热反应(铝作还原剂)冶炼钒;B.一氧化碳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C.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D.将粗盐提纯得到的熔融氯化钠电解得到钠和氯气。【解答】解:A.工业上常用铝热反应(铝作还原剂)冶炼钒,将铝粉与难熔的五氧化二钒以一定比例混合后,高温冶炼得到钒,故A正确;B.一氧化碳与铁的氧化物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可用于冶炼铁,故B正确;C.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可用加热氧化汞制取汞,故C正确;D.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不能得到金属钠,将粗盐提纯得到的熔融氯化钠电解得到钠和氯气,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2.(2024春 姑苏区期末)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在指定条件下实现的是( )A.B.C.D.【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Al不能和水反应,且Al(OH)3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盐,氨水属于弱碱;B.Mg和CO2反应生成MgO和C,浓硫酸具有氧化性;C.Fe在纯氧气中点燃生成Fe3O4,Fe3O4难溶于水;D.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和NO,NO难溶于水,不能和H2O反应。【解答】解:A.Al不能和水反应,且Al(OH)3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盐,氨水属于弱碱,不能与Al(OH)3反应,故A错误;B.Mg和CO2反应生成MgO和C,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和C反应生成SO2和CO2,故B正确;C.Fe在纯氧气中点燃生成Fe3O4,Fe3O4难溶于水,不会与水反应,故C错误;D.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和NO,NO难溶于水,不能和H2O反应,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侧重考查学生物质之间反应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3.(2024春 南开区期末)把a、b、c、d四种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a、c相连时,a质量减少;b、d相连,b为正极。则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 )A.a>c>b>d B.c>b>d>a C.d>a>c>b D.a>c>d>b【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负极金属的活动性大于正极金属的活动性,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解答】解:a、b相连,a为负极;活动性a>b;c、d相连,d上有气泡逸出,d是正极,活动性c>d;a、c相连时,a质量减少,a是负极,活动性a>c;b、d相连,b为正极,活动性d>b;4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c>d>b,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4.(2024 江苏模拟)传统的“五金”指中国古代冶炼和应用较早的五种金属。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统五金的是( )A.铁 B.铝 C.锡 D.铜【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传统的“五金”指中国古代冶炼和应用较早的五种金属,为金、银、铜、铁、锡,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属于传统五金,故A正确;B.铝不是传统五金,故B错误;C.锡属于传统五金,故C正确;D.铜属于传统五金,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的分析判断,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5.(2024春 苏州期末)下列方法中能制得相应金属的是( )A.高温煅烧碳酸钙B.加热氧化银C.电解饱和食盐水D.加热氧化铝和焦炭的混合物【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金属的冶炼方法有电解法、热还原法、热分解法、物理分离法等,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K~Al等活泼金属常用电解法冶炼;Zn~Cu等较不活泼金属常用热还原法冶炼,电解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Cu,常用热还原法;Hg、Ag等不活泼金属常用热分解法冶炼;Pt、Au等极不活泼金属常用物理分离法制得,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不能得到金属钙,故A错误;B.加热氧化银生成银单质和氧气,可得到金属银,故B正确;C.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不能得到金属钠,故C错误;D.铝属于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不通过加热氧化铝和焦炭的混合物冶炼,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冶炼方法,明确金属活泼性强弱与冶炼方法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基础知识检测和辨析能力考查,注意:铝不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的方法冶炼,题目难度不大。6.(2024春 邗江区期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B.工业上CO高温还原氧化镁可获得金属镁C.“曾青得铁化为铜”,指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铜D.被发现和应用得较早的金属单质,其活动性一般较弱【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金属单质,为金属冶炼的本质;B.镁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D.根据金属置换反应发生的原理来回答.【解答】A.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金属单质,为金属冶炼的本质,故A正确;B.镁能够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能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镁制取镁,故B错误;C.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为湿法炼铜,故C正确;D.金属单质被发现和应用得越早,说明金属的活泼性越弱,越容易被发现和使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冶炼,注意应依据金属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题目难度不大。7.(2024 江苏学业考试)下列变化过程不属于金属冶炼的是( )A.电解熔融氯化钠B.铁在氧气中燃烧C.铁矿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D.铝粉与二氧化锰在高温下反应【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A.根据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Na,进行分析;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属于金属的冶炼,进行分析;C.根据铁矿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得到Fe单质,进行分析;D.根据铝粉与二氧化锰在高温下反应得到Mn单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Na,故A正确;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属于金属的冶炼,故B错误;C.铁矿石与焦炭在高温下反应得到Fe单质,故C正确;D.铝粉与二氧化锰在高温下反应得到Mn单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8.(2019秋 东台市期末)以下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MgSO4→Mg(OH)2 B.Cu→Cu(OH)2C.CO2→CaCO3 D.Cl2→NaCl【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硫酸镁与Na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Cu与NaOH不反应;C.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D.氯气与Na反应生成氯化钠。【解答】解:A.MgSO4Mg(OH)2可一步实现转化,故A正确;B.Cu不溶于水,与NaOH不反应,不能一步转化为Cu(OH)2,故B错误;C.CO2CaCO3可一步实现转化,故C正确;D.Cl2NaCl可一步实现转化,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9.(2024 鼓楼区模拟)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A.制铜:火法炼铜,即将黄铜矿CuFeS2受热分解以获得铜单质B.制铁:以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D.制铝:从铝土矿制得氯化铝固体,再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B.工业上常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炼铁;C.活泼金属一般是电解法获得;D.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电离,也不导电。【解答】解:A.工业上用黄铜矿冶炼铜的反应: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A错误;B.工业上常用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炼铁:3CO+Fe2O32Fe+3CO2,故B正确;C.工业上以海水为原料,经过一系列过程获得无水氯化镁,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熔融)Mg+Cl2↑,故C错误;D.因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电离,也不导电,不能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2Al2O3(熔融) 4Al+3O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冶炼的方法和反应,注意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10.(2024春 新吴区期末)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熔融MgO以获取金属镁B.电解饱和食盐水可得金属钠C.高温下用CO还原Al2O3可得金属铝D.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得粗硅【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A.MgO的熔点高;B.电解饱和食盐水得不到金属钠;C.电解熔融Al2O3可得金属铝;D.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得粗硅。【解答】解:A.MgO的熔点高,电解MgO浪费电能,应电解熔融MgCl2以获取金属镁,故A错误;B.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金属钠,故B错误;C.电解熔融Al2O3可得金属铝,不能热还原法制取金属铝,故C错误;D.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得粗硅,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含氯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漂白粉的制备原理,题目难度不大。11.(2024 江苏模拟)中国“天宫”空间站运用的“黑科技”很多,下列对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被誉为“百变金刚”的太空机械臂主要成分为铝合金B.“问天”实验舱采用了砷化镓太阳电池片,砷化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核心舱配置的离子推进器以氙和氩气作为推进剂,氙和氩属于稀有气体D.太阳电池翼采用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二者均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分析】A.合金硬度、强度大于其成分;B.砷化镓是半导体材料;C.位于周期表0族的元素为稀有气体;D.碳纤维材料、玻璃纤维网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解:A.合金的硬度比组分金属硬度大,故铝合金强度大于纯铝,故A正确;B.砷化镓是性能优良的半导体,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故B错误;C.氙和氩都是位于元素周期表0族的稀有气体,故C正确;D.碳纤维框架和玻璃纤维网都是性能优良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关系,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知道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2.(2024 南京二模)《中国制造2024》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下列材料的主要成分属于合金的是( )A.石墨烯 B.氮化硅 C.玻璃钢 D.不锈钢【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金属和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征性质的混合物为合金。【解答】解:A.石墨烯为非金属单质,不是合金,故A错误;B.氮化硅属于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C.玻璃钢为硅酸盐材料,不是合金,故C错误;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和分类的分析判断,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13.(2024春 苏州期末)国产远程宽体客机C929将要试飞,全球大飞机高端市场面临重构。下列金属材料中,最适合用于制造飞机机身的是( )A.铝合金 B.铜合金 C.不锈钢 D.铅锡合金【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用于制造飞机部件材料应满足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等性能,据此判断。【解答】解:A.铝合金密度小,符合制造飞机部件密度小、硬度大、耐腐蚀的特点,故A正确;B.铜合金中通属于重金属,且容易生成铜绿,不符合飞机部件的要求,故B错误;C.不锈钢属于铁合金,容易形成电化学腐蚀,不符合飞机部件的要求,故C错误;D.铅锡合金中铅和锡属于重金属,不符合题意制造飞机部件的要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合金材料的性能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熟悉不同合金材料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2024春 邗江区期末)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钛合金耐腐蚀,耐高压B.武德合金熔点低,用于做电器、火灾报警等装置中的保险丝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O2D.“神舟13号”宇宙飞船返回舱所用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合金具有耐腐蚀、高强度等特征;B.武德合金熔点低,温度升高易熔断;C.硅晶体为半导体材料;D.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答】解:A.“奋斗者”号潜水器外壳材料为钛合金,具有合金的特征性质,钛合金具有耐腐蚀,耐高压等性质,故A正确;B.武德合金熔点低,温度升高易熔断,用于做电器、火灾报警等装置中的保险丝,故B正确;C.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中国自主研发、独立运行,其所用芯片的主要成分为Si,SiO2是光导纤维的成分,故C错误;D.“神舟十三号”宇宙飞船返回舱所用高温结构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15.(2024 泰州模拟)“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下列有关钢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是纯净物,生铁是合金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生铁的熔点比纯铁高D.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分析】A.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C.生铁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D.生锈的钢铁,可以回收利用。【解答】解:A.钢和生铁都是铁的合金,都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接触,故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故B正确;C.生铁是铁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故生铁的熔点比纯铁低,故C错误;D.生锈的钢铁,可以回收利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钢的性质及运用,题目比较简单。16.(2024春 天津期末)有M、N、P、E、F五种金属,已知:①M+N2+=N+M2+;②M、P用导线连接并放入硫酸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③N、E用导线连接并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其中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2++2e﹣=E;④P、F组成原电池时,F发生氧化反应。则这五种金属的还原性顺序是( )A.E>P>F>M>N B.E>N>M>P>F C.P>F>N>M>E D.F>P>M>N>E【专题】金属概论与碱元素;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发生置换反应时,活泼金属能置换出不活泼金属,形成原电池反应时,较为活泼金属作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解答】解:①活泼金属可以置换出不活泼金属,则反应M+N2+=N+M2+中可证明金属性M>N;②M、P用导线连接并放入硫酸溶液中,M表面有大量气泡逸出,M为正极,P为负极,则金属性P>M;③N、E用导线连接并放入E的硫酸盐溶液中,其中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2++2e﹣=E,则N溶解,说明金属性N>E;④P、F组成原电池时,F发生氧化反应,则F为负极,说明金属性F>P;因此这五种金属的还原性顺序是F>P>M>N>E,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金属的活泼性的比较,侧重于原电池知识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难度不大。17.(2024秋 石景山区期末)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工艺百科全书”,其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已知: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温度控制在419~907℃B.“冷定”后“毁罐”取锌的原因是防止Zn在较高的温度下被氧化成ZnOC.反应区中,ZnCO3分解生成ZnO和CO2D.反应区中,C与nO发生置换反应得到Zn,C被还原【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据此分析判断;B.锌为金属,高温下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C.反应区中1100~1300℃,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D.碳和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一氧化碳。【解答】解:A.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温度控制在419~907℃,故A正确;B.题干信息可知,“冷定”后“毁罐”取锌的原因是:防止Zn在较高的温度下被氧化成ZnO,故B正确;C.反应区中1100~1300℃,碳酸锌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ZnCO3ZnO+CO2↑,故C正确;D.反应区中,C与ZnO发生置换反应得到Z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ZnOZn+CO,C被氧化,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过程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8.(2024 湛江二模)金属冶炼的发展史铭刻着化学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古人可以利用密度差异获取金B.“有胆泉,出观音石,可浸铁为铜”,可以利用置换反应冶炼铜C.生物冶金技术可以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来提取有色金属,其温度越高,提取速率越快D.电化学法冶炼金属Na可以在N2的氛围中进行【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金的密度比较大;B.“有胆泉,出观音石,可浸铁为铜”,是湿法炼铜原理;C.温度越高微生物会失去活性;D.Na的化学性质活泼。【解答】解:A.金的密度比较大,“美人首饰王侯印,尽是沙中浪底来”,古人可以利用密度差异获取金,故A正确;B.“有胆泉,出观音石,可浸铁为铜”,是湿法炼铜原理,是置换法,故B正确;C.温度越高微生物会失去活性,反应速率减慢,故C错误;D.Na的化学性质活泼,电化学法冶炼金属Na可以在N2的氛围中进行,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金属冶炼和化学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19.(2024 兴庆区一模)Al、Fe、Cu是用途广泛的三种金属,根据如图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析反应①和反应②可知:过量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2B.检验反应③后溶液中是否含Fe2+,可用酸性KMnO4溶液C.等浓度等体积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分别与足量Al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之比为1:1D.完成探究实验反应⑥,实验需要标注的图标有:【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理解与辨析能力.【分析】A.过量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B.反应③生成的乳酸亚铁中羟基也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分别发生: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D.铜和浓硫酸需要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反应过程中需要防止液体飞溅。【解答】解:A.反应是固体和气体反应,反应是固体Fe和氯化铁溶液的反应,过量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A错误;B.反应③生成的乳酸亚铁中羟基也可以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反应③后溶液中是否含Fe2+,故B错误;C.由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足量Al,酸碱均完全反应,则存在6HCl~3H2,2NaOH~3H2,取6mol氯化氢和6mol氢氧化钠研究,则盐酸与铝反应生成3mol氢气,氢氧化钠与铝反应生成9mol氢气,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9=1:3,故C错误;D.铜和浓硫酸需要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反应过程中需要防止液体飞溅,完成探究实验反应⑥,实验需要标注的图标有:,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化学方程式的定量计算、实验操作注意问题等知识点,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中等。20.(2024秋 梅河口市期末)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被还原成单质B.用炭粉或铝粉还原铁矿石可以获取金属FeC.通过电解MgCl2溶液的方法可以获取金属MgD.冶炼铜的常用方法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专题】盐类的水解专题;分析与推测能力.【分析】金属的冶炼就是指将化合态的金属转变为游离态的金属,也就是将化合物中的金属转变为金属单质,金属的冶炼方法:电解法:冶炼活泼金属K、Ca、Na、Mg、Al,一般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Al是电解熔融的Al2O3)制得;热还原法:冶炼较不活泼的金属Zn、Fe、Sn、Pb、Cu,常用还原剂有(C、CO、H2等);热分解法:冶炼不活泼的金属Hg、Ag用加热分解氧化物的方法制得。【解答】解:A、冶炼金属时,金属元素以化合态存在,冶炼的实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故A正确;B、炭粉或铝粉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能还原铁矿石获取金属Fe,故B正确;C、通过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可以获取金属Mg,故C错误;D、冶炼铜的常用方法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反应中铜元素都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单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金属与合金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合金的成分和金属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工业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