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专题训练:情境探究题1.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安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小薇,周末社区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我们一块去吧!”“这与我无关。小安,我就不去了。”(1)此时,小安应该 。理由: 。情境二小安说:“因为宪法是根本法,所以生活中的所有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2)小安的说法: 。理由: 。情境三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提问小安:“如果本省的立法委员会发现本省拟定的法律条文中有一条与宪法精神发生了冲突,该怎么办 ”小安作出了正确回答,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3)小安的回答应该是: 。如果立法委员会直接将该法律颁布,该法律条文最终将会: 。2.【学法用法与法同行】以下是小浩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前几天,小浩在一家网站上发现了一篇指名道姓辱骂自己的帖子,还公开了他的隐私。(1)小浩的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二 12月4日,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班长让小浩参加宣传活动。(2)小浩应该: 。理由: 。情境三 春节期间,小浩回农村老家过年,发现集市上有人在兜售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3)此时,小浩的正确做法: 。理由: 。3.【情境探究,明理践行】以下是小华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小华对同桌小安说:“小安,周末学校开展宪法宣传活动,我们一块去吧!”“这是国家的事情,与我们青少年无关,我不去”小安说。(1)小华此时应该: 理由:情境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2022年1月1日起实施。(2)这部法律的立法依据是: 理由:“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国家卫计委推行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先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支付给医院。(3)判断: 理由:4.请结合以下情境回答相关问题。情境一 小海在习主席的二○二四年新年贺词中听到“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时,认为这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小海的观点是 (正确或错误)的。理由: 。情境二 晚饭后,小海与爸爸讨论刚刚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双方围绕其立法依据有些争论,结果还是小海所说的依据是正确的。(2)小海所说的依据是: 。小海的理由: 。5.【情景探究明理践行】以下是中学生小方生活中的几个情境,如果是你遇到下列情境,你会怎么办 请说明理由。情境一 小方的父亲认为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1)小方应该:理由:情境二 同桌对小方说:“宪法确认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与咱们的生活没有关系。”(2)小方应该:理由:情境三 国家宪法日这天,同学们准备去社区宣传宪法。班长问小方要不要参加……(3)小方应该:理由:6.情景一 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1)张某的说法是 。理由: 。情景二 在学习宪法知识的过程中,小李发现某市为了引进外资发展当地经济,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其中有这样一条:“凡是在本市投资在50万以上的外地投资商,第一次交通违章可以免除处罚。”(2)该法规中的这条规定是 。理由 。7.情景一 在学习宪法知识的过程中,小明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建议全国人大把当前备受社会关注“校园暴力”问题写入宪法。(1)你 小明的观点。理由: 。情景二 为了引进外资发展当地经济,某市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其中有这样一条:“凡是在本市投资50万以上的外地投资商,第一次交通违章可以免除处罚。”(2)该法规中的这条规定是: 。理由: 。8.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涛和亮亮的生活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因为家庭贫困,小涛为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萌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1)小涛应该理由:情境二 小亮放学回家,听到爸爸和奶奶的对话:爸爸:咱家新开的网店生意火爆,我想主动申报纳税。奶奶:好不容易挣点钱,还主动缴税,你咋那么傻呢!不缴也不要紧!(2)亮亮应该理由:9.【明理践行知行合一】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并简要说明理由。情境一:你的好朋友在一次竞赛中没有取得好成绩,他一直很难过。(1)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二:上学路上遇到了红灯,你的同学见四周既无车辆来往,又无交警执勤,便叫你一起闯红灯。(2)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三:你的父母因为你学习成绩不好而要求你辍学回家帮忙经营超市。(3)正确做法: 理由:情境四:在图书馆读书时,你发现有两个同学在嬉笑打闹。(4)正确做法: 理由:10.【明理践行知行合一】当你遇到下列情境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并简要说明理由。情境一 在学校举行的演讲比赛中你获得了一等奖,班主任老师表扬了你。(1)正确做法:理由:情境二 你的同桌迟到了,在教务处的签名处,他填写了你的名字。(2)正确做法:理由:情境三 在全国防灾减灾日,学校组织开展防震演习。(3)正确做法:理由:情境四 周末,学校团委开展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务活动。(4)正确做法:理由:11.遇到下列情境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并简要说明这样做的理由。一直为体重焦虑的小元了解到:2030年预测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达到70.5%,青少年中的“小胖墩”数量同样也不少,6至17岁未成年人超重肥胖率2030年将增加至31.8%。近日国家卫健委、教育部、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联合出手制定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计划!对此,小元(1)正确做法: 理由:小方喜欢在上课时小声说话,影响到了周围同学听课。他还理直气壮地说:“言论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2)正确做法: 理由:12.【明理导行】以下是小海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景,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情境一 小海和同桌都是校乒乓球队的主力。比赛中,同桌赢了小海,并获得“最佳运动员”,小海心里很不是滋味。(1)你给小海的建议: 。理由: 。情境二 小海是图书馆的一名志愿者,周日要去图书馆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可好朋友邀请他去体育公园打篮球。(2)如果你是小海,你会怎么做 。理由: 。情境三 舅舅告诉小海,老板拖欠他们工资,协商多次无果。他们打算把老板反锁在办公室,不给工资就不让他出来!(3)小海应阻止舅舅,否则会侵犯老板的 权,可建议他通过 、 等方式来维权。13.以下是小芸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情境一 “这位女士,遛狗不牵绳可不行呀。”“想怎样遛狗是我的自由,你无权干涉。”小芸听到小区保安和妈的对话。(1)小芸应该: 。这样做的理由: 。情境二 小芸约了表弟周末一起去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结果表弟临时却爽约了。在小芸教育下,表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2)表弟的行为缺失了 的传统道德。小芸教育表弟的理由: 。14.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安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情境一 安静的自习室。小安和小东高谈阔论。班长上前制止。小安却说:言论自由是我的权利,你管不着!”(1)小安应该: 。理由: 。情境二 小安的爸爸因事没时间参加新一届区人大代表选举,他想让小安去投票。(2)小安应该: 。理由: 。情境三 “老板欠我们好几个月工资,找他协商了好多次没有给,下午我们几个员工打算把老板反锁在办公室里,不给钱就不让他出来!”舅舅告诉小安。(3)小安应该阻止舅舅,因为那样做会侵犯老板的 权。可以建议舅舅通过 等方式来维权。15.【情境探究明理践行】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欢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自习课上,小欢的同桌小明突然大声地唱起了歌。(1)小欢应该:理由:情境二 2021年夏天,河南郑州遭遇了特大洪水,小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向灾区捐款捐物活动。(2)小欢捐款行使的是对自己财产的 权参加这样的活动的意义有:情境三 小欢的舅舅是市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小欢妈妈的朋友来找小欢妈妈,希望小欢舅舅在某一案件的审判上“手下留情”。(3)小欢正确的做法是理由:16.【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以下是冯冯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冯冯爸爸所在单位以某工作人员在防疫工作中有突出贡献为由,向县监察委员会发函,要求停止调查。(1)单位的做法(判断): 。理由: 。情境二 周末,冯冯和同学跑步,看到两名外国人躲进树林里,对附近某军用机场拍照。(2)冯冯的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三 冯冯的妈妈参加某公司网上促销活动,购买了一套护肤品,却一直没有收到货。(3)冯冯妈妈可以采取的维权方式有: 。理由: 。17.【情境探究 学以致用】以下是小刚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爸爸带着小刚去参加人大代表选举。爸爸想要给小刚要一张选票,但是工作人员却不给。(1)参加人大代表选举是公民的一项基本 权利工作人员不给小刚选票的原因是 。情境二 小刚所在学校正在开展向困难同学捐款活动,他把自己35元捐了出去。(2)小刚是在行使对自己财产的 权小刚的做法有利于 。情境三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谈谈怎样看待地摊经济。小刚认为,现在地摊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市容,政府应该坚决取缔。(3)小刚的观点: 。国家对这类经济的政策是 。18.【情境探究 明理践行】以下是小法同学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外商投资法根据什么法制定的,同学们有的说的是立法法,有的说是经济法,有的说是民法总则……只有小法的说法是正确的。(1)小法的答案是小法这样回答的依据是 。情境二 小法听说爸爸所在单位领导以某工作人员在扶贫工作中突出贡献为由,向市监察委员会发函,要求停止调查。(2)小法的正确做法是 。理由是 。情境三 星期天,小法在家上网时意外发现有人利用互联网兜售国家机密。(3)小法应该告诉爸爸 。理由是 。19.【明理践行知行合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果你是小林遇到以下情况会怎么做。情境一小林和同桌都是校乒乓球队的主力。比赛中,同桌赢了小林,并获得“最佳运动员”,小林心里很不是滋味。(1)小林应该:理由:情境二课堂上,同桌没有听清楚老师说什么就悄悄问我,我正告诉同桌,老师就批评我不认真上课,一直讲小话。(2)小林应该:理由:情境三小林和好友在公园游玩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小朋友不慎落入湖水中。(3)小林和好友应该:理由:20.【情境探究明理践行】以下是一些同学生活中遇到的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情境一 小欣和同学去郊外游玩时,发现一名外籍人员偷偷拿着相机拍摄我国军事禁区里的设施。(1)小欣的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二 八年级学生小华总觉得读书没用,想打工挣钱为父母减轻经济负担,萌生了辍学的念头。(2)小华的正确做法: 。理由: 。情境三 小明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名乘客对一位满身汗渍的农民工大声呵斥:“脏兮兮的,也不站远点。”此时……(3)小明的正确做法: 。理由: 。21.【情境探究,学以致用】以下是八年级学生小微生活中的三个情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情境一 在和同学们讨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时,小微认为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微的观点是 。理由: 。情境二 最近,小微学校门口出现了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的现象,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小微打电话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了情况,希望解决这一问题。(2)市场监管部门属于国家 机关。市场监管部门解决这一问题时必须 。情境三 在放学路上,小微看见两个高大的社会青年在小巷中欺负一个小同学。(3)小微应该: 。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4页,共14页第13页,共14页《统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专题训练:情境探究题》参考答案1.(1) 纠正小薇的错误观点。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我们应该积极参加宪法宣传活动。(2) 错误。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3) 将该法律条文修改至与宪法精神一致,或者将该法律条文废止。 因违宪而无效。2.(1) 向网监部门举报(或向公安机关举报)。 我们应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2) 积极参加。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或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等)。(3) 拨打“110”(或向有关部门举报)。 售卖野生动物是违法行为。3.(1) 劝说小安参加。 公民要增强宪法意识,积极地学习宪法,认同宪法,践行宪法。以实际行动维护宪法权威。(2)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或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3) 正确。 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权4.(1) 正确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2) 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5.(1) 婉转地告诉父亲他的想法是错误的。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2) 纠正同桌的错误观点。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3) 积极参加。 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6.(1) 错误。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不得超越、不得滥用。(2) 错误的或不成立的或违宪的。 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7.(1) 不支持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2) 错误的或不成立的或违宪的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根据宪法制定,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8.(1) 打消辍学打工的想法,努力学习,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①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②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小涛应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 支持爸爸主动申报纳税的想法,并劝说奶奶认识到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1) 安慰朋友,倾听他的感受,鼓励他总结经验。 友谊需要相互关怀,挫折是成长的一部分,应给予情感支持。(2) 拒绝并劝阻同学,等待绿灯亮起再通行。 遵守交通规则是公民义务,维护社会秩序需从自身做起。(3) 拒绝辍学,与父母沟通,必要时寻求学校或法律帮助。 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不得侵犯子女的受教育权。(4) 轻声提醒同学保持安静,遵守图书馆秩序。 公共场合应遵守规则,维护他人的阅读权利。10.(1) 感谢老师和同学的支持。 文明有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应尊重他人认可。(2) 向老师说明情况,指出同桌错误。 冒用他人姓名侵犯人格尊严权,应维护自身权益。(3) 认真参与演习,遵守疏散流程。 防震演习是提升自救能力的重要途径,应严肃对待。(4) 积极报名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服务社会体现责任担当,能培养奉献精神。11.(1) 积极锻炼身体,调整饮食结构,科学合理减重,保持良好心态。 守护生命首先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关心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内在感受。正确对待挫折,增强生命的韧性。(2) 正确行使权利,增强义务观念,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不影响其他同学。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②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他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12.(1) 真诚地向同桌表示祝贺,正确对待竞争。 在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2) 去图书馆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我们要对自己的责任负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亲社会行为。(3) 人身自由 协商、调解 仲裁、诉讼13.(1) 劝止妈妈 行使权利有界限;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等。(2) 诚信 表弟做法是失信行为。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14.(1) 遵守班规,保持安静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 拒绝 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没有选举权(3) 人身自由 调解、仲裁或诉讼15.(1) 制止小明 公民在行使自由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自由。(2) 处分权。 关爱他人,奉献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3) 劝妈妈拒绝对方请求 人民法院的工作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厉行法治要求司法机关做到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6.(1) 错误。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2) 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3) 和解、调解、诉讼。 维护权利守程序;公民要依法维权。17.(1) 政治 小刚未满18周岁。(2) 处分 培养奉献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3) 错误 保护其合法权益,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激发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18.(1) 宪法。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或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2) 建议爸爸劝阻单位领导实施的发函行为。 监察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3) 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 我们应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利益;应该增强爱国情感;应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等等。19.(1) 真诚地向同桌表示祝贺。 ①竞争并不一定伤害友谊;②学会正确对待竞争。(2) 承认自己讲话,并向老师说明情况。 ①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把注意力放在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②用理性的心态对待他人的评价。(3) 大声呼救,寻找周围的大人帮忙,拨打110、120。 ①敬畏生命,生命至上;②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见义智为。20.(1) 小欣的正确做法:及时制止并立即向相关部门举报或拍照留证。 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要保护国家秘密不被泄露。(2) 小华的正确做法:坚持继续上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3) 小明的正确做法:劝说这位乘客,要平等待人,尊重劳动者。 平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21.(1) 错误的。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2) 行政; 依法行政(或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3) 及时拨打110报警或求助于他人。 面对非正义行为,既要敢于斗争,又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同不法分子作斗争。答案第2页,共4页答案第3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