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押题卷】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预测卷二 统编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末押题卷】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预测卷二 统编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南山区校级二模)某市人民检察院畅通维权“绿色通道”,支持195名农民工起诉讨薪维权,帮助异地取证固定证据,采用“支持起诉+司法调解”帮助讨回薪酬588余万元。该检察院此举旨在(  )
A.保证严格执法,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B.坚持公正审判,构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
C.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依法履行监察职能,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2.(2025 龙岗区二模)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做好“加减乘除”法,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政府服务做“加法” 执法监督做“减法” 生态协同做“乘法” 打破壁垒做“除法”
2024年,深圳实现了51项高频政策事项“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深圳在全省首个推出的“行政执法监督码”,让企业轻松上阵、安心发展。 深圳已累计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2025年再开放100个应用场景,加速场景供需匹配。 2025年,深圳将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更精准的政策创新,打造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
A.民营经济是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B.深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C.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D.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3.(2025 武威二模)2025年3月以来,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文件要求,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认定的11660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进行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这表明深圳市(  )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②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③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2025 盐田区校级模拟)2024年11月以“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拉开了序幕,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民族大联欢等文化活动。这项盛事(  )
①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②旨在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④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5 龙岗区二模)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在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坚持问计于民,广泛征求意见,汇集民智。关于这部法律的制定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②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③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提出修改建议
④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A.④→③→①→②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6.(2023 福田区开学)观察如图漫画,指出行使漫画中所示职能的专责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委员会 D.人民代表大会
7.(2025 深圳一模)2019年6月,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长达16年的沉冤湖南“操场埋尸案”,终究告破。杜少平及其同伙、保护伞被逮捕、提起公诉,杜少平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其余涉案人员分别获得死缓和有期徒刑。这表明(  )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体现法治公正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它要求违法者受到应有惩罚
③所有公民的违法或者犯罪行为,都要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唯有司法机关的诉讼和审判,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25 深圳一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注重效率,维护公平。这有利于(  )
①促进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
②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成果
④彻底消除城乡差距,贫富差距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9.(2025 南山区一模)“网络红人”仇某明因为贬低、嘲讽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经法定程序审查,当地人民检察院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仇某明批准逮捕。该事件说明了(  )
①英烈荣誉受保护,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②检察院依法行政,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③群众法治意识强,弘扬凝聚核心价值
④仇某明违反刑法,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2024秋 南山区期中)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出一系列举措。这(  )
①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②有利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是坚持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迅速解决“三农”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1.(2024秋 南山区期中)请你概括如表新闻报道反映的共间主题(  )
2021年我国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将计划补助标准。 2022~2024年,我国拟实现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仓100万人。 2024年,司法机关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C.高举扫黑除恶利剑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2.(2024春 罗湖区期末)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自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表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说明(  )
①审判机关运用司法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在案件审理中,法律会支持受伤或弱势一方的诉求
③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与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正义之举,保护正当防卫者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3.(2023 宝安区校级开学)【法治精神】
材料一:如图是武汉市某派出所张贴的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情提示
警情提示 近期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多发态势,其中我辖区发案类型以“网络刷单”“虚假贷款”“冒充客服”等相对突出。在此,特提醒广大居民朋友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防止被骗,网上不点链接不转账,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案例 2月4日,文卉苑居民朱某接到自称是支付宝客服的电话,称朱某开通的借呗利率太高不合法,需关闭借呗。之后朱某登陆一个虚假网址,要求查看自己借呗额度并提现,朱某提现后,到银行将钱转至对方指定账户,期间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朱某不顾劝阻执意转账,最终自己通过手机银行转账,被骗3.3万元。 **派出所特别提醒 刷单本质上是虚假交易、违法行为,有贷款需求一定要选择正规银行办理!
(1)“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有人认为案例中银行工作人员的行为违背了法治精神,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二: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目的就是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全国政协委员黄震作2022年全国“两会”上强调,需要推动“双减”成为广泛共识,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基础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
(2)请从公平的角度,说说我国出台“双减”政策的必要性。
14.(2024秋 龙岗区校级期中)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社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某中学八年级(3)班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以“参与模拟法庭培养法治观念”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立案环节
立案组收到的下列案件:
①李某因停车位与张某发生口角,冲动之下,李某将张某打成重伤,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某微信公众号未经小晋同意,转载小晋的文章,小晋将该公众号的账号主体告上了法庭。
③某化工厂非法向本区一河流排放工业废水,区生态环境局对其处以90万元罚款,该化工厂不服处罚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上述案件分别归属哪个法庭?(将序号写在对应的法庭后面即可)
民事审判庭:    行政审判庭:    刑事审判庭:   
▲审判环节
同学们审理了李某将张某打成重伤一案。案件过程有物证、人证,证据确实充分。在有关李某的判决书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经本庭合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XXX法》,判决如下:判处李某行政拘留14天,罚金2万元,并向受害人赔礼道歉……
(2)这个判决书中对于李某的处罚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请你对你们组本次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50字左右)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模拟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5 南山区校级二模)某市人民检察院畅通维权“绿色通道”,支持195名农民工起诉讨薪维权,帮助异地取证固定证据,采用“支持起诉+司法调解”帮助讨回薪酬588余万元。该检察院此举旨在(  )
A.保证严格执法,守护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B.坚持公正审判,构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
C.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依法履行监察职能,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分析】本题考查国家司法机关。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解答】题干中,检察院的举措旨在通过依法行使检察权维护人民合法权益,体现司法守护正义,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C正确;执法部门保证严格执法,A错误;审判机关坚持公正审判,B错误;监察机关依法履行监察职能,D错误。
故选:C。
【点评】审清题意,把握国家司法机关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
2.(2025 龙岗区二模)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做好“加减乘除”法,不断优化市场环境,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政府服务做“加法” 执法监督做“减法” 生态协同做“乘法” 打破壁垒做“除法”
2024年,深圳实现了51项高频政策事项“免申即享”“直达快享”…… 深圳在全省首个推出的“行政执法监督码”,让企业轻松上阵、安心发展。 深圳已累计发布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2025年再开放100个应用场景,加速场景供需匹配。 2025年,深圳将以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更精准的政策创新,打造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引力场”。
A.民营经济是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B.深圳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C.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D.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分析】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题干中,深圳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民营经济经济是深圳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故A正确;B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C错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D错误,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故选:A。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3.(2025 武威二模)2025年3月以来,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决策部署,根据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文件要求,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其认定的11660家“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进行分型分类,精准帮扶,提升发展质量。这表明深圳市(  )
①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
②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③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④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的根基。
【解答】结合题干材料分析,这表明深圳市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①④正确;②③排除,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B。
【点评】仔细审题,联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等内容作答。
4.(2025 盐田区校级模拟)2024年11月以“中华民族大家庭,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拉开了序幕,运动会期间还举办了民族大联欢等文化活动。这项盛事(  )
①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②旨在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消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④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
【解答】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召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①④说法正确;②错误,该项活动并不能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错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不可能消除。
故选:B。
【点评】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
5.(2025 龙岗区二模)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在立法过程中,全国人大坚持问计于民,广泛征求意见,汇集民智。关于这部法律的制定过程,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②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
③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提出修改建议
④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A.④→③→①→② B.①→④→③→② C.①→③→④→② D.④→①→③→②
【分析】本题考查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包括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制定过程,首先,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故①排第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制定过程,首先,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提出修改建议,最后,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故②排第四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制定过程,首先,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草案)》提出修改建议,故③排第三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制定过程,首先,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起草工作正式启动,故④排第一位。
故选:D。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6.(2023 福田区开学)观察如图漫画,指出行使漫画中所示职能的专责机关是(  )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监察委员会 D.人民代表大会
【分析】本题考查国家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解答】漫画中监督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应该是监察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C说法正确;A是审判机关,应排除;B是法律监督机关,应排除;D是国家权力机关,应排除。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监察机关的职责,在此基础上,完成解答。
7.(2025 深圳一模)2019年6月,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长达16年的沉冤湖南“操场埋尸案”,终究告破。杜少平及其同伙、保护伞被逮捕、提起公诉,杜少平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其余涉案人员分别获得死缓和有期徒刑。这表明(  )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体现法治公正
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它要求违法者受到应有惩罚
③所有公民的违法或者犯罪行为,都要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
④唯有司法机关的诉讼和审判,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解答】题干中我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表明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体现法治公正;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它要求违法者受到应有惩罚;所有公民的违法或者犯罪行为,都要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等,①②③观点正确;④错误,“唯有……才能”观点绝对化。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材料问题,把握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知识点,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8.(2025 深圳一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但是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注重效率,维护公平。这有利于(  )
①促进我国的社会公平正义
②突出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实现共同富裕,共享成果
④彻底消除城乡差距,贫富差距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解答】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注重效率,维护公平。这有利于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因此选项①③正确;②错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④错误,观点太绝对。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9.(2025 南山区一模)“网络红人”仇某明因为贬低、嘲讽在中印边境冲突中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被当地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经法定程序审查,当地人民检察院以涉嫌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仇某明批准逮捕。该事件说明了(  )
①英烈荣誉受保护,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②检察院依法行政,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③群众法治意识强,弘扬凝聚核心价值
④仇某明违反刑法,必须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解答】题文中的案例说明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英雄烈士不容诋毁,网络生活要遵守网络法律和道德,说明了英烈荣誉受保护,人格尊严不容侵犯,仇某明违反刑法,必须承担刑事责任,①④是正确的选项;②错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0.(2024秋 南山区期中)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出一系列举措。这(  )
①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②有利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③是坚持协调发展的需要,可以迅速解决“三农”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并分析题干可知,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一系列部署、推出一系列举措,这有利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故②④说法符合题意;“同步富裕”说法错误,应表述为“共同富裕”,故①说法错误;“迅速解决”说法过分夸大,不能迅速解决“三农”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故③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时,要注意认真读题,明确材料考查的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准确地联系课本所学的内容,规范地去组织答案。
11.(2024秋 南山区期中)请你概括如表新闻报道反映的共间主题(  )
2021年我国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将计划补助标准。 2022~2024年,我国拟实现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仓100万人。 2024年,司法机关健全常态化扫黑除恶,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
A.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B.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C.高举扫黑除恶利剑 D.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发展,据此进行回答即可。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材料我国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扫黑除恶,体现的都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表现,故D正确;ABC排除,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12.(2024春 罗湖区期末)2024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自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表示“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说明(  )
①审判机关运用司法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②在案件审理中,法律会支持受伤或弱势一方的诉求
③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与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正义之举,保护正当防卫者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解答】“法不能向不法让步”体现了审判机关运用司法手段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与违法犯罪做斗争是正义之举,保护正当防卫者,①④符合题意;法律会支持正确的一方,②说法错误;见义勇为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③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考查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3.(2023 宝安区校级开学)【法治精神】
材料一:如图是武汉市某派出所张贴的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情提示
警情提示 近期全区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多发态势,其中我辖区发案类型以“网络刷单”“虚假贷款”“冒充客服”等相对突出。在此,特提醒广大居民朋友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注意防范、防止被骗,网上不点链接不转账,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案例 2月4日,文卉苑居民朱某接到自称是支付宝客服的电话,称朱某开通的借呗利率太高不合法,需关闭借呗。之后朱某登陆一个虚假网址,要求查看自己借呗额度并提现,朱某提现后,到银行将钱转至对方指定账户,期间银行工作人员多次劝阻,朱某不顾劝阻执意转账,最终自己通过手机银行转账,被骗3.3万元。 **派出所特别提醒 刷单本质上是虚假交易、违法行为,有贷款需求一定要选择正规银行办理!
(1)“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有人认为案例中银行工作人员的行为违背了法治精神,请你评析这一观点。
材料二: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主要目的就是要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构建教育良好生态。全国政协委员黄震作2022年全国“两会”上强调,需要推动“双减”成为广泛共识,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基础教育城乡和校际差距。
(2)请从公平的角度,说说我国出台“双减”政策的必要性。
【分析】本题以典型材料为背景,涉及到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公平的重要性等知识,考查学生判断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辨析题形式呈现,依据所学和题意解答。
【解答】(1)本题考查“法无明文禁止即自由”。有人认为案例中银行工作人员的行为违背了法治精神,请你评析这一观点。首先明确观点错误。依据教材知识,可从银行工作人员劝阻受害人转账,是维护公平正义,并没有违背自由平等的法治精神,我们要捍卫正义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从公平的角度,说说我国出台“双减”政策的必要性。依据教材知识,从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实行”双减“政策,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①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银行工作人员劝阻受害人转账,是维护公平正义,并没有违背自由平等的法治精神。②劝阻电信诈骗受害人转账,没有违背自由平等的法治精神,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合法权利的具体表现。是面对电信诈骗这一非正义行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维护公平,守护正义的具体实践。③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不公平和非正义行为,要敢于说“不”,采用合理合法智慧的方式维护正义,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践行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
(2)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②实行”双减“政策,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自由与法治的关系、公平的重要性等,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14.(2024秋 龙岗区校级期中)增强青少年的法治观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安宁、社会和谐和国家长治久安。某中学八年级(3)班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以“参与模拟法庭培养法治观念”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立案环节
立案组收到的下列案件:
①李某因停车位与张某发生口角,冲动之下,李某将张某打成重伤,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②某微信公众号未经小晋同意,转载小晋的文章,小晋将该公众号的账号主体告上了法庭。
③某化工厂非法向本区一河流排放工业废水,区生态环境局对其处以90万元罚款,该化工厂不服处罚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上述案件分别归属哪个法庭?(将序号写在对应的法庭后面即可)
民事审判庭: ②  行政审判庭: ③  刑事审判庭: ① 
▲审判环节
同学们审理了李某将张某打成重伤一案。案件过程有物证、人证,证据确实充分。在有关李某的判决书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经本庭合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XXX法》,判决如下:判处李某行政拘留14天,罚金2万元,并向受害人赔礼道歉……
(2)这个判决书中对于李某的处罚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请你对你们组本次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50字左右)
【分析】本题考查国家司法机关、树立法治观念。依据课本知识分析问题,依据材料实际组织答案。
【解答】(1)本题考查诉讼类型。依据教材知识分析,①李某因停车位与张某发生口角,冲动之下,李某将张某打成重伤,属于犯罪行为,因此属于刑事诉讼。②某微信公众号未经小晋同意,转载小晋的文章,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属于民事诉讼。③化工厂起诉区生态环境局属于“民告官”,即行政诉讼。
(2)本题考查判决书中对于李某的处罚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首先判断不合理,理由从“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任,应受到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处罚方面来回答。
(3)本题考查对你们组本次活动的收获进行总结。解答时,结合材料信息,可从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纪守法、谨慎交友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②;③;①。
(2)不合理。理由:因为判决书中的“行政拘留”属于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的行政处罚,“赔礼道歉”属于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的民事责任;而李某实施的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有期徒刑、罚金等刑罚处罚。
(3)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纪守法,防患于未然。⑤理智选择,谨慎交友,尤其是社会上的不良人员,不可作为朋友等。
【点评】解答时注意认真研究题目,明确题目要求和答题方向是国家司法机关、树立法治观念,综合运用基础知识作答,做到准确无误,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作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