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专项训练:诗歌鉴赏-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古诗阅读。题小松(节选)李商隐怜君孤秀①植庭中,细叶轻阴②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③。【注释】①孤秀:孤傲秀拔。②轻阴:指松树覆盖下的树荫。③青葱:形容松树充满了生命活力。1.根据标题“题小松”可知本诗是一首( )A.田园诗 B.咏物诗 C.送别诗 D.写景诗2.读“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两句,我仿佛看到了 。3.本诗将桃李与小松进行 ,突出了小松的哪些特点? (多选)A.孤傲秀拔B.傲雪凌霜C.不甘寂寞D.郁郁葱葱4.找出本诗中提示诗人情感的词语,并说说你体会到了诗人的哪些情感。露我在嫩绿嫩绿的草叶尖上我在张开惺忪睡眼的花心里我没有向人们说:“勿忘我”清晨和黑夜我自生又自灭我不是星星的眼泪也不是璀璨的明珠我就是我一滴纯洁的甘露很少人注意我,我不抱怨那——又有什么要紧?阳光妩媚的清早,我会升华成一朵美丽的洁白的云。5.诗中的“露”具有的特点是( )(多选)A.默默无闻 B.心灵纯洁 C.积极向上 D.无私无畏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以露珠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B.露珠不仰慕星星和明珠,而只是珍视生活,珍视自己的本色。C.画线诗句表现出“露”羡慕星星和明珠的耀眼。D.即使很少有人注意露珠,它也没有丝毫的抱怨。7.读了这首诗,你收获了怎样的人生启示?8.仿照诗中画横线的部分,写几句小诗。品味了中国诗歌之美,让我们一起读读苏联作家叶赛宁的诗,去感受他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去体会他真挚、动人的情感吧!冬天在唱歌——在哀号叶赛宁冬天在唱歌——在哀号,森林披着茸毛似的积雪,像在松枝的催眠曲中睡觉。灰白色的云朵,带着深沉的忧郁,浮游向那天涯海角。暴风雪在院子里,铺上了丝绸般的地毯,但发出彻骨的寒冷。一群贪玩的麻雀,像孤苦伶仃的小孩,紧贴在窗下避风。雏鸟快冻僵了,真是又饿又累,蜷缩着挨得紧紧。暴风雪疯狂地吼叫着,敲打着悬垂的木板窗,越来越凶狠。温顺的雏鸟在打盹,避着带雪粉的旋风,缩在冰冻的窗沿。它们梦见了一个美人儿,在太阳的微笑里,容光焕发的美人儿——春天。9.读完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哪些画面?照样子,写一写。画面一 画面二 画面三 画面四 雪后庭院图 10.读下面的词语,描绘一下你想象到的画面。(任选一个)冬天在唱歌 丝绸般的地毯 在窗下避风的麻雀读 这个词语时,我想到了这样的画面: 。11.下面的诗句要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 )暴风雪疯狂地吼叫着,/敲打着悬垂的木板窗,/越来越凶狠。A.喜悦 B.悲伤 C.焦急 D.赞美12.开放探究读诗中画横线的句子,一起来交流。古诗阅读。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3.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 代的 和 代的 。14.两首诗都描写了 季的景色,从前一首的“ ”和后一首的“ ”两个词语以及描写的景色可以看出来。15.关于这两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句》一诗中,画面景物有动有静,描写的静态景物有迟日、花草和鸳鸯;描写的动态景物有燕子。B.《绝句》的前两句诗以“迟日”总领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后两句诗动静结合,相映成趣。C.《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苏轼专门为好朋友惠崇写的。D.《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题于《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阅读《宿新市徐公店》,完成练习。宿新市徐公店____,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16.将诗句补充完整。17.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18.“阴”的意思是 ,“急走”的意思是 。19.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篱笆和小路表明这里是乡村。B.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C.“急走”“追”形象地刻画出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D.“无处寻”表现出儿童的天真和稚气。20.说说读完这首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享田园生活之恬静。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1.这首词的作者是 代词人 ,词牌名是“ ”,词题是“ ”。22.词中哪句话描写了乡村美好的环境?用横线画出来。读这句话,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23.词的下阕刻画了三个儿子的形象,请照样子填写思维导图。2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C.词中的“相媚好”写出了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D.词中的“卧”字生动传神,形象地写出了小儿的姿态,突出了人物的特点。25.这首词中,白发翁媪会说些什么呢?发挥想象写一写。老翁笑着对老妇说:“ ”老妇 说:“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母亲的爱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烂漫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26.这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我发现是因为每一小节诗中的 、 、 、 等字形成押韵。27.诗歌中的画线句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出 。28.“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是因为( )A.我们和母亲之间有特别的感应,我们的“欢乐或痛苦”母亲都能感觉到。B.我们总会把快乐或痛苦的事情告诉母亲。C.母亲一直牵挂着我们,我们的喜怒哀乐影响着母亲的心情。29.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请你结合最后两句,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早 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①临村路傍②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③,疑是经冬雪未销④。【注释】①迥(jiǒng):远。②傍:靠近。③发(fā):开放。④销:同“消”,这里指冰雪融化。30.本诗侧重写梅花开放之“ ”,找出能体现这一特点的诗句。31.下列对诗歌理解无误的一项是( )A.“白玉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颜色和香气两个方面描写了梅花。B.一个“迥”字,一个“傍”字,写出了“一树寒梅”独开的环境。C.本诗按照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描写了一株近水先发的寒梅。D.本诗的梅花和王冕笔下的墨梅都有凌寒独开、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品质。32.读本诗第四句,诗人疑的是 ,我从中体会到诗人 之情。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一棵小松树独自挺立在庭院之中,投下一片清浅的阴影,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凉3.对比;ABD4.怜。体会到了诗人对小松的喜爱和对小松凌寒不凋、坚贞不屈的君子品格的赞颂。【答案】5.A;B;C6.C7.在生活中,即使我们很普通,很平凡,也要乐观向上,不抱怨,永远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心。8.我不是巍峨的高山/也不是连绵的峻岭/我就是我/一座低矮的山丘【答案】9.松林积雪图;窗下麻雀图;狂风暴雪图10.丝绸般的地毯;庭院里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枯草、树叶全都被埋在雪下。院子看起来那么洁净,仿佛铺了一层又软又平的地毯。11.C12.麻雀、孤苦伶仃的小孩、麻雀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样子【答案】13.唐;杜甫;宋;苏轼14.春;春风;春江15.C【答案】16.篱落疏疏一径深;飞入菜花无处寻17.宋;杨万里;春18.树荫;奔跑19.B20.宁静的乡间小路上,几个天真可爱的儿童正在金黄的油菜花旁四处搜寻蝴蝶。【答案】21.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22.画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低矮的茅屋旁,一条小溪缓缓流淌,溪边青草茂密,映衬得小溪更加清澈23.中儿;手巧;小儿;剥莲蓬;淘气可爱24.B25.咱们的生活可真是惬意啊!;点点头笑着;这儿环境优美,几个儿子都能自得其乐,多么美好啊!【答案】26.样;洋;亮;芒27.对比;比喻;母爱的伟大28.C29.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答案】30.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31.B32.看到的不是梅花,而是未融化的冬雪;看到梅花盛开时的惊喜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