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小升初专项训练:诗歌鉴赏-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古诗阅读。新 柳【宋】杨万里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照应了诗中“ ”一词,用了 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柳条的优美。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比阅读【甲】卜算子·咏梅陆 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乙】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注释】乙诗写于1961年,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中国人民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4.两首词的上阕都描写了梅花所处的环境,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 边,情感基调定在“ ”字上;毛主席笔下的梅花则绽放于 上,情感基调定在“ ”字上。5.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所展现的画面。6.同样是写梅花,这两首词流露出的情感却不同:第一首是 ,第二首是 。(多选)A.借梅花的凄苦处境感叹自己人生坎坷B.赞颂梅花默默无闻和不图名利的品格C.对于梅花迎寒傲雪绽放的姿态的欣赏D.借梅花的高洁品格表现自己信念无悔古诗阅读。阳关曲·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①无声转玉盘②。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注释】①银汉:银河。②玉盘:喻指月亮。【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八月十五日。这年二月胞弟苏辙与苏轼相见,中秋之后才离去。这是两兄弟分别七年来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7.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团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D.“此生此夜不长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视和人生无常的感慨。8.读了前两句词,结合注释,我仿佛看到这样一幅画面: 。9.借助写作背景理解感情:本词和《十五夜望月》都是写月抒情。《十五夜望月》寄托了作者 之情,本词表达的是 。阅读《竹石》,完成下面小题。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还坚劲:还有 B.原在:原来C.立根:扎根 D..任尔:任凭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自己所画的《竹石图》上。B.一个“咬”字巧用比拟,形象展示了竹子顽强执着的形态。C.“千”“万”直接点明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D.本诗托物言志,借竹子的坚韧,表达作者正直不屈的品格。从古至今,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和遵义风物有关的诗句,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练习。茅台村陈熙晋茅台村酒合江柑,小阁疏帘兴易酣。独有葫芦溪上笋,一冬风味舌头甘。12.这首诗提到了遵义的三种特产,分别是① 、② 、③ 。13.“酣”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 (A.酒喝得痛快 B.睡得很香 C.兴致高涨),这里写出了诗人 的心情。14.“舌头甘”写出 ,透露出诗人 之情。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塞下曲六首(其一)李白五月天山①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②,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③,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④。【注释】①天山:指祁连山。②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③金鼓:指锣,进军时击鼓,退军时鸣金。④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5.你认为这是一首边塞诗还是一首送别诗呢?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16.这首诗以 (A.豪迈激昂 B.激愤忧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的志向,抒发了 的情感。品读古典诗词,完成下面练习。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唐】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17.阅读孟云卿的《寒食》,我知道了寒食节是为了纪念 。18.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第一句都写了 ,不同之处是韩朝通过 , 这两句诗,引用典故来表达情感;而孟云卿在诗中通过自嘲自己的 ,表达了内心的 。19.你最喜欢这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请你写出喜欢的理由。课内古诗文阅读。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____。20.将这首诗补充完整。21.这首诗使用了 的写法,借石灰自喻,表达了作者 的高尚情操。22.《马诗》与这首诗的写法一样,其中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快走踏清秋”;“等闲”二字会让我们想到《七律·长征》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 ”,“浑不怕”三个字所体现出的石灰形象会让我们想到一个描写英雄人物的四字词语:“ ”,后两句诗也让我们想到文天祥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2.百尺;拟人3.这首诗展示出活泼、新颖、有趣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答案】4.驿外断桥;愁;百丈悬崖;笑5.在那冻结了百丈冰柱的悬崖峭壁上,梅的枝条上绽放着俊俏、艳丽的梅花,傲迎风雪。6.AD;BC【答案】7.A8.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亮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9.对友人的思念;与亲人相聚后不久又得分离的哀伤与感慨【答案】10.A11.C【答案】12.茅台酒;合江柑;葫芦溪上笋13.C ;兴致勃勃14.葫芦溪上笋味道的甜美;对葫芦溪上笋的喜爱【答案】15.这是一首边塞诗。从“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宵眠抱玉鞍”可以体会到。16.A;对不畏艰苦、为国杀敌的成边战士的赞扬【答案】17.介子推18.花;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贫居往往无烟火;悲苦之情19.我喜欢韩翃《寒食》中的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描绘出长安城里一片迷蒙的动人春色,“无处不” 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飞花” 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东风”“御柳” 则点明时令是寒食节,春风拂过皇宫中的柳丝,画面具有动态美,营造出一种空灵、悠扬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繁华的长安春日。【答案】20.要留清自在人间21.托物言志;不怕牺牲,为国尽忠22.何当金络脑;万水千山只等闲;临危不惧;留取丹心照汗青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