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期末现代文阅读精选题-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读短文,完成练习。蜗牛和蚯蚓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只蜗牛在墙脚边慢吞吞地爬行。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哥,你要到哪里去呀?”“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什么。”蜗牛说。蚯蚓哈哈大笑:“天哪!你竟然想到墙顶上去,不要幻想了吧!你应该明白自己爬得多慢哪!”蜗牛不理她,慢慢爬上了墙壁。蚯蚓觉得蜗牛太傻了,不再理会他,就钻进了松软的泥土里。蚯蚓舒服极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蚯蚓一觉醒来,从泥土里钻出来,再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已爬到墙顶上去了。1.“松软”中的“软”第三笔是 。根据语境我猜“软”的读音是 。2.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蜗牛先在 爬行,然后慢慢爬上了 ,最后爬到了 。3.仿写:蚯蚓舒服极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小兔子 , 地跑回了家。4.你觉得蚯蚓的“哈哈大笑”是一种( )的笑。(填序号)( )A.开心 B.嘲讽(fěng) C.友好5.如果你看到蜗牛想要爬上墙顶,你会对他说什么呢?阅读,完成练习。亲子阅览室规则①本室只面向3~10岁的儿童开放,儿童凭(píng)借书证方可进入。②本室图书可以外借,每次限借两本,借期为一个月。③儿童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入阅览室。④本室开放时间:每周六、周日9:00-17:00。6.明明可以在以下哪个时间进入亲子阅览室?( )①周五12:00 ②周六8:00 ③周日10:007.暑假了,6岁的明明想去亲子阅览室,他可以( )①自己去。 ②和爸爸一起去。 ③和弟弟一起去。8.明明6月1日在亲子阅览室借了两本书,他应该在( )前还书。( )①7月1日 ②8月1日 ③9月1日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月亮冰激凌①夏天的晚上,热得人睡不着觉。屋子里,屋子外,到处都好热好热。②( )咦,这是什么声音?往窗外望去,大大的月亮正在融化!勤快的楼长奶奶赶紧端着盆跑出去,把化了的月亮接到盆里。③回到家,楼长奶奶把月亮倒进雪糕模具,放进了冰箱。空调( )吹,冰箱( )响。④突然,停电了,外面好黑好黑,只有楼长奶奶家透出淡淡的黄色亮光。邻居们走出家门,向着光亮走到了楼长奶奶家。⑤楼长奶奶打开门,分给每人一个月亮冰激凌。月亮冰激凌好冰,好凉,好甜,好香。就这样,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大家吃了月亮冰激凌,一下子就不热了。邻居们打开窗户进入梦乡,做着凉爽和甜蜜的梦。⑥( )这又是什么声音呢?打开门,只见两只玉兔站在门口。玉兔们焦急地说:“________________”⑦“哎呀,这是大事,我得想想办法。”这时,楼长奶奶发现了餐桌上的空花盆。她把剩下的月亮倒进花盆里。过了一会儿,又亮又大的月亮花开了。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月亮花向着夜空努力盛开。⑧又过了一会儿,漆黑的夜空中亮起了小小的光。小小的光越来越大,变成了又大又圆的亮堂堂的月亮。⑨玉兔们欢快地跳着舞,住进了他们的新家。楼长奶奶也进入了凉爽而甜美的梦乡。9.选择合适的拟声词填入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A.滴答……滴答…… B.咚——咚——咚——C.嗡嗡 D.呼呼10.读第⑤自然段,邻居们做的梦是 的,因为 。11.月亮融化后,楼长奶奶做了什么事?填一填。12.联系上下文,选择最合适的句子,填在第⑥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序号)A.天气太热了,我们也想吃月亮冰激凌。B.楼长奶奶,我们也想学做月亮冰激凌。C.我们是玉兔,月亮不见了,我们的家也没了,这可怎么办呢?13.如果你看到月亮融化了,你会怎么做?阅读理解。小松树和大松树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14.这篇文章一共 个自然段。15.小松树长在( ),大松树长在( )。A.山上 B.山下16.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 )A.小松树长得高,也很谦虚 B.小松树自高自大,目空一切17.小松树比大松树看得远是因为( )A.小松树比大松树长得高 B.大山把小松树托高了18.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呢?写一写。小松树对大松树说:“ ”。课外阅读。骆驼和马①骆驼和马驮着沉重的货物正在前进。②马看着行走缓(huǎn)慢的骆驼,嘲(cháo)笑道:“瞧你多笨,货物够重了,还背着个大包袱(fu)。”③“那是驼峰,里面储(chǔ)存(cún)着养分。”骆驼说。④马说:“我看用不着,大自然会给我们水和草料的。”⑤骆驼劝说马:“有备无患(huàn)嘛,你也应该多准备一点才好。”⑥马不听。⑦不久,他们踏上茫茫的沙漠。马耐不住饥渴,终于倒下了,骆驼却继续稳(wěn)步前进。19.联系上下文,“有备无患”这个词语的意思是( )(填序号)①接受别人的帮助,就不会生病倒下②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bì)免(miǎn)不好的事情发生20.骆驼背上的“大包袱”是( )(填序号)①货物 ②养分 ③驼峰2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是( )(填序号)①不应该嘲笑那些比自己笨的人②做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多为将来做打算阅读与理解。小鸭子回家小鸭子在森林里迷路了。天渐渐黑了,小鸭子很害怕。可是他闭紧嘴巴,不哭也不叫。他要自己找到家,找到亲爱的爸爸妈妈。走啊,走啊,森林里传来沙拉拉的声音。小鸭子想:是狐狸在树丛里躲着吗?一只蜜(mì)蜂飞来说:“别怕,别怕,让我保护着你回家!”走啊,走啊,森林里越来越暗,路也看不清楚了。一只萤(yíng)火虫飞过来,说:“别怕,别怕,我用小灯笼照着你回家。”走啊,走啊,小鸭子终于走出了大森林。一轮圆圆的月亮对小鸭子说:“走吧,走吧,让我送你回家。”终于,小鸭子看见前面明亮的灯火,看见了自己的家。鸭妈妈正站在门口,扶着大门,焦急地向远处张望。听小鸭子讲述了三位好朋友——蜜蜂、萤火虫和月亮帮忙回家的经过,鸭妈妈连声道谢。三位好朋友说:“不用谢,不用谢!”2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 句话。23.小鸭子在回家的路上得到了 、 和 的帮助。24.用“________”画出第二自然段中小鸭子想的内容。25.用“○”画出下面句子中,表示鸭妈妈动作的词语。鸭妈妈正站在门口,扶着大门,焦急地向远处张望。26.结合短文内容填空。(1)我想对小鸭子说:“ ”(2)我想对萤火虫说:“ ”27.用短文中的词语填空。( )的月亮 ( )的灯火我是阅读小能手。小乌龟谈理想几只小乌龟聚在一块儿,谈起各自的理想。一只乌龟说:“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敏捷(jié)的兔子,永远脱去这无比沉重的甲壳。”一只乌龟说:“我要做一头大象,把这腹甲和披甲统统封闭起来,建立一个只有我说了算的王国。”另一只乌龟说:“我要变成美丽的金鱼,彻底与乌龟家族的丑陋决裂!”这几位滔(tāo)滔不绝地谈论起来,仿佛他们现在就已经成了兔子、大象和金鱼。只有那只最小的乌龟坐在旁边一声不响,大家问他:“小弟,你的理想是什么?准备变成什么呢?”谁知,这只小乌龟语出惊人,他回答说:“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28.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29.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最小的那只乌龟的理想。30.认真阅读短文,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这只小乌龟语出惊人”中“惊”的意思是( )A.害怕 B.惊吓 C.使吃惊(2)文中其他几只小乌龟的理想分别是成为( )A.鸭子、大象、金鱼 B.兔子、孔雀、大象 C.兔子、大象、金鱼(3)朗读最后一只小乌龟说的话时,要用什么样的语气?( )A.悲愤 B.难受 C.坚定31.小乌龟们在谈各自的理想。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课外阅读。我是一滴普通的小雨点,我正和朋友们开开心心地出门,在由上而下的跑道上赛跑。我一边跑,一边想着。我跑得越快,就想得越多。也许,我会落到田野上,去滋润一株小禾苗,让它茁壮成长。也许,我会变成一滴汗珠,从人们滚烫的额头,落到那滚烫的土地上。也许,我会变成一滴香水,喷洒到空气中,让大地处处像花园一样芳香。也许,我会变成一滴墨水,让一个聪明的孩子用大笔蘸着我,写出一行行动人的诗句。我越想越多,也就越跑越快。“吧嗒”一声,我落到一条小河里,变成一朵美丽的小水花。我知道,我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啦!32.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有 句话。33.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量词填一填。一( )小雨点 一( )孩子一( )小禾苗 一( )水花34.按短文内容填空。小雨点在 赛跑,最后落在 ,变成了 。35.你认为小雨点还会落到哪里,变成什么?《期末现代文阅读精选题-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1. 丨 ruǎn 2. 4/四 墙脚边 墙壁 墙顶上 3. 害怕极了 慌慌张张 4.B 5.蜗牛哥哥,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你一定能爬到墙顶上,加油!【导语】这篇短文通过蜗牛与蚯蚓的对比,生动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蜗牛目标坚定、行动执着,最终达成愿望;蚯蚓安于现状、轻视他人,错失见证成长的机会。语言简洁明快,对话和心理描写自然,尤其“慢吞吞”“迷迷糊糊”等叠词的使用,既符合动物特性,又暗含寓意。墙顶的意象象征理想高度,结尾的留白引发读者思考。整体上,这是一篇富有童趣又蕴含哲理的寓言,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学习。1.本题考查笔顺、字音。“软”的笔顺为:,第三笔为竖。从语境“松软的泥土”看,形容泥土质地,结合日常汉语习惯,“软”读“ruǎn”。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提取关键信息。自然段以首行空两格为标志,数得短文共4个自然段。第①段“一只蜗牛在墙脚边慢吞吞地爬行”可知蜗牛先在墙脚边爬行;第②段“蜗牛不理她,慢慢爬上了墙壁”可知蜗牛爬上墙壁;第④段“原来蜗牛已爬到墙顶上去了”可知蜗牛最后到墙顶上。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第三题是仿写句子,考点聚焦句式模仿与语境适配,需参照原文“蚯蚓舒服极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的结构,为“小兔子”创设情境、填充内容。第③段“蚯蚓舒服极了,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结构特点是“主语+状态(……极了)+叠词副词+动作”。“舒服极了”是蚯蚓的状态,“迷迷糊糊”是叠词修饰“睡”的动作,通过“状态+叠词动作”构建连贯表意。仿写时,要给“小兔子”设计合理状态(如“着急极了”等),再搭配契合的叠词副词(如“匆匆忙忙”等),让“状态——动作”逻辑与原文一致,体现小兔子跑回家的情境。示例:小兔子开心极了,蹦蹦跳跳地跑回了家。4.本题考查分析词语的含义。第②段蚯蚓说的话“天哪!你竟然想到墙顶上去,不要幻想了吧!你应该明白自己爬得多慢哪!”,蚯蚓强调蜗牛“爬得多慢”,还说蜗牛想爬墙顶是“幻想”,话语里充满对蜗牛想法的轻视、看不起,并非“开心”分享喜悦,也不是“友好”交流,而是用嘲笑的态度否定蜗牛,所以“哈哈大笑”是嘲讽的笑。故选B。5.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这是一道开放表达题,解题围绕结合蜗牛行为品质进行语言创作展开。从全文看,蜗牛在第①段“在墙脚边慢吞吞地爬行”,第②段不顾蚯蚓嘲讽“慢慢爬上了墙壁”,第④段“爬到墙顶上去了”,核心行为是有目标(去墙顶看风景)、能坚持(无视嘲讽,持续攀爬)。基于蜗牛“有目标、能坚持”的品质,表达应是鼓励、肯定、赞美,传递积极价值观,契合语文教学中对正向品质弘扬的要求,比如可以说“蜗牛,你朝着墙顶努力的样子真酷!别管别人怎么说,坚持下去,一定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我相信你能做到!”。示例:蜗牛,你虽然爬得慢,但一直没停下脚步呀!别人笑你“幻想”,可你用行动证明了只要坚持,再远的墙顶也能爬到。下次我也要像你一样,不被别人的话影响,慢慢朝着自己的目标走!6.③ 7.② 8.①【导语】这篇《亲子阅览室规则》是一则简明实用的公共场所使用说明,采用条款式结构清晰呈现规则要点。文本特点鲜明:1. 使用楷体与宋体交替排版,突出标题与条款层级;2. 通过数字序号分列四项核心规则,逻辑严谨;3. 内容涵盖准入条件、借阅制度、监护要求和开放时间等要素,信息完整。语言风格简洁明确,符合规章文体的规范要求,便于家长儿童快速获取关键信息。拼音标注“凭”字体现对低龄读者的人性化设计。整体而言,这是一份结构合理、表述规范的公共服务场所管理文本。6.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规则④“本室开放时间:每周六、周日9:00-17:00。”可知,①周五12:00:周五不是开放日,不符合规则;选项②周六8:00:周六是开放日,但8:00早于9:00,不在开放时段内; 选项③周日10:00:周日是开放日,10:00在9:00-17:00之间,符合规则。 因此,明明可以在周日10:00进入。故选③。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规则①“本室只面向3~10岁的儿童开放”和③“儿童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入”可知,明明6岁,在年龄范围内,可以去亲子阅览室,但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进入。所以他可以和爸爸一起去。故选②。8.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结合规则②中“借期为一个月。”可知, 明明6月1日借书,借期一个月,即从借书日起算,30天后到期,即7月1日到期。 因此,明明应在7月1日前还书。故选①。9.A D C B 10. 凉爽和甜蜜 大家吃了楼长奶奶做的月亮冰激凌 11.左边:邻居们进入梦乡 右边:种出月亮花 玉兔们住进新家 12.C 13.我会把融化了的月亮装在许多玻璃瓶里,放到街上没有路灯的地方,为夜行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导语】《月亮冰激凌》是篇充满童趣与想象的童话。以月亮融化为奇妙开端,串联楼长奶奶制冰激凌、助玉兔的情节,用拟声词、细腻描写营造奇幻氛围,借楼长奶奶的善良与智慧,传递邻里互助、关爱自然的温暖,故事短小却构思精巧,童趣中饱含治愈力,唤起读者对美好与善意的向往。9.本题考查选词填空。从第②自然段“大大的月亮正在融化”可知,月亮融化时会有液体滴落的声音,“滴答……滴答……”是模拟水滴落下的拟声词,符合月亮融化时的情景。故第一处括号选A。第③自然段写“空调( )吹”,空调运行时吹出风的声音常用“呼呼”来模拟,与“吹”的动作搭配恰当,能体现空调工作的状态。故第二处括号选D。同样在第③自然段,“冰箱( )响”,冰箱运行时压缩机工作会发出持续的低频声响,“嗡嗡”是形容这类机械运转声音的拟声词,符合冰箱工作时的特点。故第三处括号选C。第⑥自然段写“打开门,只见两只玉兔站在门口”,玉兔敲门时会发出有节奏的敲门声,“咚——咚——咚——”是模拟敲门动作的拟声词,能表现出玉兔来访时的声响。故第四处括号选B。1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第⑤自然段“大家吃了月亮冰激凌,一下子就不热了。邻居们打开窗户进入梦乡,做着凉爽和甜蜜的梦”可知,“凉爽和甜蜜”直接点明了梦境的特点,而“不热了”的原因是月亮冰激凌的“冰、凉、甜、香”,这些感受通过吃冰激凌的过程传递给了邻居们,进而让梦境也带上了同样的特质。句子中“做着凉爽和甜蜜的梦”是直接描述,因果关系通过前后文的逻辑自然衔接。故邻居们做的梦是凉爽和甜蜜的,因为他们吃了楼长奶奶给的月亮冰激凌,冰激凌好冰好凉又好甜好香,让他们不再炎热。11.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从第②段“勤快的楼长奶奶赶紧端着盆跑出去,把化了的月亮接到盆里”、第③段“回到家,楼长奶奶把月亮倒进雪糕模具,放进了冰箱”、第⑤段“楼长奶奶打开门,分给每人一个月亮冰激凌……大家吃了月亮冰激凌,一下子就不热了”可知,楼长奶奶把融化的月亮制成月亮冰激凌,目的是帮助邻居们解决炎热问题,让大家能凉爽入睡,所以第一列“帮助”后填:邻居们降温消暑,进入梦乡。从第⑥段“两只玉兔站在门口。玉兔们焦急地说……”、第⑦段“楼长奶奶发现了餐桌上的空花盆。她把剩下的月亮倒进花盆里。过了一会儿,又亮又大的月亮花开了……”、第⑧段“小小的光越来越大,变成了又大又圆的亮堂堂的月亮”、第⑨段“玉兔们欢快地跳着舞,住进了他们的新家”可知,月亮融化后玉兔无家可归,楼长奶奶用剩下的月亮种出月亮花,重新变出月亮,帮助玉兔找回了家,所以第二列上方横线填:种出月亮花,变回月亮,下方“帮助”后填:玉兔重建家园。1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第⑧自然段“漆黑的夜空中亮起了小小的光……变成了又大又圆的亮堂堂的月亮”和第⑨自然段“玉兔们欢快地跳着舞,住进了他们的新家”可知,玉兔的“家”与月亮相关。第②自然段提到“大大的月亮正在融化”,第④自然段写“停电了,外面好黑好黑”,说明月亮融化后消失,导致夜空漆黑。第⑥自然段中玉兔“焦急地说”,结合上下文逻辑,玉兔的焦虑应与“月亮消失导致无家可归”相关。A.文中围绕月亮融化、玉兔因月亮消失失去家展开,“想吃月亮冰激凌”与拯救月亮、恢复玉兔家园的核心情节无关,无法衔接上下文。B.“学做月亮冰激凌”偏离了月亮消失后玉兔无家可归的困境主线,不能体现玉兔当下焦急的诉求,不符合语境。C.前文提到月亮融化,第⑧段又呈现月亮重新出现的结果,说明中间玉兔因月亮消失面临“家没了”的危机,此句能承接“月亮融化”的情节,也为后文楼长奶奶帮忙恢复月亮做铺垫,与上下文逻辑连贯。故选C。13.本题考查拓展性思维。先结合文中楼长奶奶收集融化月亮做冰激凌的情节,思考月亮融化的奇幻设定。可从“收集利用”“还原月亮”等角度展开,既要体现想象力,又要与月亮的特性(如清凉、光亮)相关,比如用融化的月亮做有特殊效果的物品,或想办法让月亮重新出现,注意语言要符合奇幻故事的情境。示例:我会用瓶子接住融化的月亮,做成发光的月亮灯,让它照亮夜晚,再把剩下的月亮种在花盆里,等它开出新的月亮花。14.4/四 15. A B 16.B 17.B 18.对不起,我刚才太骄傲了,原来是因为大山爷爷把我托高了我才能看得远,其实你比我更高更了不起。【导语】这篇短文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以小松树和大松树为角色,通过小松树骄傲自大、炫耀自己,风伯伯点明真相,小松树惭愧低头的情节,生动展现出骄傲自满不可取的道理。语言简洁易懂,符合儿童认知,以自然对话推动故事发展,在轻松氛围中传递做人要谦逊的道理,极具教育意义。14.本题考查数自然段。段前空两格标志着一个自然段的开始,数出短文中有几个段前空两格就可以知道有几个自然段。本文中有四处段前空两格,因此可知短文一共有四个自然段。15.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从文中第①段“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可知,小松树生长在山上,大松树生长在山下。故依次选A和B。16.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从文中第②段“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可以看出,小松树在向大松树炫耀自己长得高、看得远,用“喂”这种比较随意且不太礼貌的称呼,且没有考虑大松树的感受,只顾着自我夸赞,这充分体现出小松树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特点。故选B。1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从文中第③段风伯伯说的话“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可知,风伯伯指出了小松树能看得远并非因为它本身比大松树长得高,而是大山把它托高了。故选B。18.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结合小松树之前骄傲自大,经风伯伯点拨后认识到自身错误,应围绕向大松树道歉、表达谦逊态度来构思话语。 示例: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大松树,之前是我太骄傲自大了,没意识到自己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的功劳,不该在你面前炫耀,以后我会谦虚些的。”19.② 20.③ 21.②【导语】这篇寓言通过骆驼与马的对比,生动阐释了“有备无患”的生存智慧。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以驼峰象征远见储备,马匹代表短视依赖,在沙漠场景中形成强烈反差。文本语言简洁却富有张力,对话设计巧妙展现性格差异,结局的戏剧性转折强化了主题。寓言结构完整,由日常行进到极端环境测试,层层递进揭示“未雨绸缪”的普世价值,对儿童读者具有直观的教育意义。1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第⑤自然段“骆驼劝说马:‘有备无患(huàn)嘛,你也应该多准备一点才好。’”可知,“有备无患”文中指事先准备好水和草料,避免饥渴。因此可知,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事先做好准备,避免不好的事情发生,故选②。20.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第③自然段“ 那是驼峰,里面储(chǔ)存(cún)着养分。”,可知,“大包袱”是“驼峰”。故选③。21.本题考查文章主旨。阅读文章可知,骆驼劝说马准备水和草料,有备无患,避免沙漠中没有水和食物,而马不听劝说,反而嘲笑骆驼驮着货物、还背着驼峰很愚笨。文章第⑦自然段提到“马耐不住饥渴,终于倒下了,骆驼却继续稳步前进”,可见结局是骆驼的做法是正确的。由此揭示出主旨是不能顾眼前利益,要为将来做打算,目光要长远。故选②。22. 5/五 4/四 23. 蜜蜂 萤火虫 月亮 24.是狐狸在树丛里躲着吗? 25.站 扶 张望 26. 别怕,我们一起帮你回家。 谢谢你,用小灯笼照亮了别人回家的路。 27. 圆圆 明亮【导语】这篇《小鸭子回家》是一篇充满童趣和温情的童话故事。文章通过小鸭子迷路后独自面对恐惧,最终在蜜蜂、萤火虫和月亮的帮助下安全回家的情节,展现了勇气、互助和亲情等主题。语言简洁生动,采用反复的“走啊走啊”句式增强节奏感,拟人化的自然元素(蜜蜂、萤火虫、月亮)富有想象力。故事结构清晰,每个自然段呈现一个帮助者,最后以温馨的家庭团聚收尾,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具有教育意义。2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换行空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确定一段文字中有几句话,应该以句末停顿的标点为依据,一般来说,就是看段落中的句号、问号、感叹号有多少,就有几句话。故短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4个句号,即4句话。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五段“听小鸭子讲述了三位好朋友——蜜蜂、萤火虫和月亮帮忙回家的经过,鸭妈妈连声道谢”可知,小鸭子在回家的路上得到了蜜蜂、萤火虫和月亮的帮助。24.本题考查找关键句。结合第二自然段“小鸭子想:是狐狸在树丛里躲着吗?”可知,小鸭子想的内容是“是狐狸在树丛里躲着吗?”25.本题考查找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结合第五段“鸭妈妈正站在门口,扶着大门,焦急地向远处张望。”可知,表示动作的词语有:站、扶、张望。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1)结合第一自然段“天渐渐黑了,小鸭子很害怕。可是他闭紧嘴巴,不哭也不叫。他要自己找到家,找到亲爱的爸爸妈妈”可知,小鸭子虽然害怕但很勇敢(不哭不叫,坚持找家),可以说表扬他勇敢、坚强的话。可对小鸭子说:“你真是一只勇敢的小鸭子。”(2)结合第三自然段“一只萤(yíng)火虫飞过来,说:‘别怕,别怕,我用小灯笼照着你回家。’”可知, 萤火虫在黑暗中用灯笼照亮了小鸭子的路,帮助了他。可对萤火虫说:“你真是一只乐于助人的萤火虫。”27.本题考查选词填空。结合第四自然段“一轮圆圆的月亮对小鸭子说”和第五自然段“小鸭子看见前面明亮的灯火,看见了自己的家”可知,此处填“圆圆的”月亮;“明亮”的灯火。28.6/六 29.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 30. C C C 31.我长大以后想做科学家,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导语】这篇寓言通过小乌龟谈理想的对话,生动展现了自我认同的主题。三只乌龟分别向往成为兔子、大象和金鱼,折射出对自身特质的否定;而最小乌龟“成为真正的乌龟”的回答,则体现了对本真的坚守。作者运用对比手法,以简洁的对话凸显深刻寓意——接纳自我才是成长的基石。楷体字体的运用增强了童话题材的趣味性,结尾的开放式问题巧妙引导读者思考个人理想。28.本题考查数自然段。段前空两格标志着一个自然段的开始,数出短文中有几个段前空两格就可以知道有几个自然段。本文中有六处段前空两格,因此可知短文一共有六个自然段。29.本题考查找关键句。第⑥段“谁知,这只小乌龟语出惊人,他回答说:‘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可知,“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明确表述了最小乌龟的理想。30.本题考查分析词句的含义和朗读句子。(1)从文中第⑥段“谁知,这只小乌龟语出惊人,他回答说:‘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结合前文其他小乌龟的理想是变成兔子、大象、金鱼等,而这只小乌龟却说要成为真正的乌龟,这种想法与其他小乌龟截然不同,所以会让大家感到吃惊,“惊”在这里就是“使吃惊”的意思。故选C。(2)第②段“一只乌龟说:‘我长大后,一定要成为敏捷的兔子,永远脱去这无比沉重的甲壳。’”表明一只小乌龟想成为兔子。第③段“一只乌龟说:‘我要做一头大象,把这腹甲和披甲统统封闭起来,建立一个只有我说了算的王国。’”表明另一只小乌龟想成为大象。第④段“另一只乌龟说:‘我要变成美丽的金鱼,彻底与乌龟家族的丑陋决裂!’”表明还有一只小乌龟想成为金鱼。故选C。(3)从文中第⑥段“谁知,这只小乌龟语出惊人,他回答说:‘我希望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乌龟,不给我们的先辈丢脸。’”结合前文其他小乌龟都想着变成其他动物,而这只小乌龟目标明确,就是要成为真正的乌龟,不随波逐流,其话语表达出一种对自己理想的笃定,所以朗读时要用坚定的语气。故选C。31.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先确定长大后想做的职业,再思考该职业能带来的积极意义,比如帮助他人、实现自我价值等,用简单语句说明原因。示例:我长大以后想成为一名老师。因为老师就像播撒知识种子的园丁,不仅能传授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还能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梦想。32. 6/六 3/三 33. 滴 个 株 朵 34. 由上而下的跑道上 一条小河里 一朵美丽的小水花 35.小雨点还会落到清晨的花朵上,变成一颗明亮的露珠,为花儿们增添一份美丽。【导语】这篇短文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雨点的视角展现了一场充满童趣的想象之旅。文章结构清晰,语言生动,用“也许”的排比句式串联起不同场景,既展现了雨滴的多种可能性,又暗含生命循环的哲理。结尾“回到大地妈妈怀抱”的意象温暖动人,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情感体验结合。文本虽短,却蕴含了教育意义,能激发小读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体现了儿童文学寓教于乐的特点。32.本题考查数自然段和句子。自然段以段落开头空两格为判断标准,文中每段均空两格,共6个自然段。最后一个自然段(第6自然段)中,句号和感叹号是划分句子的标志:“我越想越多,也就越跑越快。”“‘吧嗒’一声,我落到一条小河里,变成一朵美丽的小水花。”“我知道,我回到大地妈妈的怀抱啦!”三句以句号和感叹号结尾,故有3句话。33.本题考查量词。第1自然段中“我是一滴普通的小雨点”,“滴”是形容液体小点的量词。故为“一滴小雨点”。第5自然段中“让一个聪明的孩子”,“个”是通用量词,用于指代人。故为“一个孩子”。第2自然段中“去滋润一株小禾苗”,“株”用于计量植物。故为“一株小禾苗”。第6自然段中“变成一朵美丽的小水花”,“朵”用于形容花或成团的物体。故为“一朵水花”。3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第1自然段明确描述“在由上而下的跑道上赛跑”,因此第一空填“由上而下的跑道上”。第6自然段提到“我落到一条小河里,变成一朵美丽的小水花”,直接对应后两空:“一条小河里”和“一朵美丽的小水花”。35.本题考查思维拓展。通过联想自然场景或生活场景,结合雨点的形态(液体、可融入其他事物)和功能(滋润、点缀、参与活动等)进行合理想象。需注意本体(雨点)与喻体的关联性,如雨点与露珠、湖水、眼泪等液态事物的转化逻辑。示例:我会落到荷叶上,变成一颗晶莹的露珠,在晨光中闪烁,和青蛙玩起捉迷藏的游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