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1张PPT)获奖课件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在相互交流中复习巩固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积累理解句子的经验。(重点)2.通过词串识字,认读“旭、屿”等6个生字和8个词语,说说由词语想象到的画面。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4.能围绕一个意思,抓住特点把一种事物写具体。(重点)5.熟读并背诵一组与“改过”有关的名言警句。教学目标第一部分流平台交学习清单(1)通过本单元学习,我认识了______的钓鱼娃,______的水葫芦,________的采蘑菇童子,________的剃头大师,_______的冰心,__________的宋庆龄。(2)通过本单元学习,我掌握了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信守诺言快乐“害人精”戴斗笠调皮欢快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向别人请教温故知新回顾我们学过的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1.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理解。2.结合生活实际或经验理解。3.可以查查字典、词典,或者上网查查资料,还可以向别人请教。温故知新你们发现理解难懂句子和理解难懂词语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吗?我发现,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比较相近。方法指导结合生活经验,我理解了《剃头大师》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因为我也有这样的经历。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用到了什么办法?理解难懂句子,运用“结合生活经验”的方法。可以联系自己曾经演出的经验,谈谈和“我”相同的感受。方法指导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了“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原来是在写小孩子们的样子。读了这段话,你认为理解难懂的句子用到什么办法?运用联系上文“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是写小孩子采到蘑菇高兴地叫起来,因此,这里的“斗笠”是指“小孩子们”。方法指导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一样,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找资料、向他人请教”等方法。方法指导高兴的时候,他总是“咯咯咯”地笑个不停,同时嘴角出现两个小酒窝。同样,哭起来,他也真够呛!不过,在他脸上,酒窝总是比眼泪出现的时候多。联系上下文,酒窝代表笑,眼泪代表哭,可知他开心的时候多。读下面的片段,用学到的方法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方法应用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不妨多读,第一遍可囫囵吞枣地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先查找资料,结合语境,弄清楚句中几个词语的含义,再对照自己平时读书方式、过程的一些体验,品味句子表达的“三读”意境。方法应用突然,蝴蝶从书桌上缓缓飞起,在我这小小的空间里翩翩起舞,它舞动的姿态很优美,在半空中划出一条又一条美美的弧线。我呆呆地用手托着腮,就这样傻傻地看着它飞舞。结合观看飞行表演的生活实际,飞机在空中左飞行特技表演,机尾拉出的彩烟就是一条条弧线。类似地,以空间为画布,把彩蝶看成是上下翻飞的画笔,飞到哪里,美就跟到哪里,半空中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美美的弧线。”方法应用理解难懂的句子,除了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外,还可以有哪些方法?方法指导理解难懂句子意思的办法还有:类比法:将难懂句子与已知的事物或概念进行类比,通过寻找相似之处来理解句子的含义。例如,如果句子中提到了一个复杂的科学概念,可以尝试将其与日常生活中容易理解的现象相比较,从而帮助理解。分解法:将难懂句子分解成更小的部分,逐一理解每个部分的意思,然后再将这些部分组合起来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这种方法类似于“拆字法”,通过分析句子的构成成分来理解其整体意义。同时,也可以尝试找出句子的主语或中心语,提炼中心意思,这样更利于理解句子。方法指导背景知识法: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来理解句子。如果句子中涉及到特定的历史、文化或专业知识,可以通过回忆或查找相关信息来帮助理解。例如,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写作背景,会有助于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信息。上下文推断:仔细阅读整个段落或文章,寻找上下文中的线索来推断句子的意思。这是理解句子含义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因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往往是在事件或情节的推进中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方法指导同义替换:将难懂的词语或短语替换为更熟悉且易理解的同义词,从而帮助理解整个句子的含义。关键词分析:有的句子虽然比较长且结构复杂,但是提供了一些关键词,只要分析理解这些关键词,就能大致看懂句子的意思。查阅资料:如果遇到特殊术语或专业名词,可使用词典、百科全书等工具查找相关解释和定义。方法指导分析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技巧、表现方法等,通过对写作手法的分析,可以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效果。从文章标题找线索:有的文章写得比较深刻且主题隐晦,导致揭示主题的句子比较难懂,这时往往能在文章的标题中找到一些线索。方法指导联系生活实际:有些句子的理解需要联系生活的实际情况去体会,才能够理解句子的意思。发挥想象和联想:将作者描述的内容结合想象去思考和理解,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或寓意深刻的句子。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句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或者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种难懂句子。方法指导理解难懂的句子可以运用:1、联系上下文;2、结合生活经验;3、查找资料、寻问他人;4、借助画面发挥联想;5、抓住重点词语理解法;6、类比、分解、拆自发7、同义词替换。方法小结方法总结识字加油第二部分站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我的发现:这些词语都充满生活气息,再现了海边军民的生活场景。旭日 岛屿 海滨沙滩 瞭望 巡航缆绳 铁锚xùliàoxúnmáoyǔlǎn识字加油站读一读,说说你看到的画面。旭日 岛屿 海滨 沙滩瞭望 巡航 缆绳 铁锚识字加油站旭日海滨岛屿沙滩识字加油站旭日岛屿海滨沙滩yǔxùbīntān结合字形特点,想想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识字加油站旭日岛屿海滨沙滩都有“日”,表示初升的太阳。都有“氵”,表示沿海地带。都有“山”,是岛的总称。都有“氵”,是水中或水边由沙淤积而成的陆地。识字加油站瞭望巡航缆绳铁锚识字加油站瞭望缆绳巡航铁锚lǎnliàoxúnmáo结合形声字特点,猜猜这些词语都是什么意思?识字加油站瞭望缆绳巡航铁锚瞭有“目”,表示登高远望。巡有“辶”,表示一边走,一边看。都有“纟”,指系船用的停船器具。都有“钅”,指铁制的停船器具。识字加油站示例一:旭日东升,海滨哨所,海防战士们已经早早起床,他们有的站在一艘军舰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岛屿上四处巡逻。沙滩上,美丽的贝壳静静地躺着,和缆绳、铁锚相望,他们一起说着悄悄话。请开动你的小脑筋,用上面的词写一段话。动笔写话示例二:清晨,旭日初升,金色的光芒照耀着岛屿与海滨。一艘轮船缓缓驶近沙滩,缆绳被逐一解开,铁锚缓缓落下,结束了漫长的巡航。我站在船头,瞭望着这片宁静的海域,心中满是感慨。海风轻拂,沙滩在脚下延伸,这一刻,世界仿佛只剩下宁静与美好。动笔写话旭日岛屿海滨沙滩缆绳铁锚情景再现句段运用第三部分读一读,说说两组加点字词的意思的不同。(1)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2)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这两个“熟”意思不同在哪里?词语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第一个“熟”指饭烧得可以吃了。通过找反义词,我知道第一个“熟”就是指饭不生了。第二个“熟”可以组词理解,就是熟练的意思。词语运用根据生活经验,第二个“熟”指的就是平时弹曲子不会弹错,弹得很流畅。联系下文“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以看出平时弹得很准、弹得很好。词语运用(1)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2)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熟练,对某种工作精通而有经验。你能选择其中一种意思,用“熟”说句话吗?词语运用我和小华很熟,经常一起玩耍。1.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又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这里的“熟”是刚刚两种意思吗?6.经过加工炼制的。5.习惯,常见,知道得清楚;4.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3.(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2.程度深;词语运用我和小华很熟,经常一起玩耍。由此可知,这里的“熟”第5种意思。词语运用⒈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饭熟了。⒉ 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又特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熟。瓜熟蒂落。⒊ 程度深:熟睡。熟思(经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熟虑。⒋ 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熟练。娴熟。熟习。熟能生巧。⒌ 习惯,常见,知道清楚:熟人。熟悉。熟记(强记)。轻车熟路。⒍ 经过加工炼制的:熟铁。熟皮子。熟石膏。熟石灰。(2)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1)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默读句子,小组同学交流,体会“味道”的不同意思?合作学习可以找近义词理解,第一个句子的“味道”指“滋味”;第二个句子的“味道”指“趣味、有意思”。我很喜欢苹果的滋味。这本书越看越有意思。把这两个词换进去读一读!合作学习我们结合生活经验,觉得第一个“味道”是指苹果很好吃,第二个“味道”是说这本书很好看。苹果酸酸的、甜甜的,很好吃。看完一遍再看一遍,看不够。苹果的味道是怎样的?当你觉得这本书很好看时,会怎么做?合作学习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熟”和“味道”的意思的?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这些词的意思;也可通过换词、组词、找近义词和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同一个词的多种含义。合作学习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这两句都是围绕一个意思把话写清楚的。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句段运用第一句是用四个“怕”来写小亮天生胆小的;第二句是通过唱一首又一首的歌、围在一起跳舞这两件事来写他们高兴的。我的表弟小亮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这两句围绕一句话写清楚的方法一样吗?句段运用第二个例句用“唱歌、跳舞”的事实把他们高兴的表现写出来了。两个例句都是围绕开头的意思来写的,后面部分把这个意思写得更加清楚明白。第一个例句用三个“怕”字把表弟的胆小写得很具体。句段运用雨下得真大……小丽多才多艺……你想选哪个开头说话?你打算采用什么方法来写清楚意思呢?写话方法动作语言技能艺术……演讲、朗诵魔术、杂技唱歌、表演弹琴、书法写话方法雨的样子天空的样子动植物的状态人的感受等看到的听到的触到的想到的下雨前下雨中大雨后方法指导1.小丽多才多艺,会唱歌、会跳舞、会弹琴、会书法。2.小丽多才多艺,既能写出流畅的书法,又能唱出黄莺一般动听的歌声。小丽多才多艺……范文示例1.雨下得真大,像断了线的珍珠项链,噼里啪啦落在地上,溅起一个又一个水花,不多久,地面就变成了奔腾的小河。2.雨下得真大!雨点砸在屋檐上,噼里啪啦响个不停,如同一场激动人心的交响乐。远处的街道、楼市,如同穿上了一层轻纱,在白茫茫的水雾中,若隐若现。雨下得真大……范文示例日积月累第四部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ɡǎi)。 ——《周易》过而不改,是谓(wèi)过矣(yǐ)。——《论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mò)大焉(yān)。——《左传》改过不吝(lìn),从善如流。 ——苏轼都是关于改过的名言警句这四句话中都有什么字?日积月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关于有错就改的名言!日积月累任何改正,都是进步。——达尔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阳明知错能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周恩来日积月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名言释义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知道过错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啊。名言释义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一个人谁没有错,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名言释义改过不吝,从善如流。——苏轼改正过错不要吝惜,听从正确的意见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迅速自然。名言释义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意指劝导人改过。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谁能不犯错误呢 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名言释义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易论》知识拓展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没有学会理解关键句的方法?有没有理解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有没有积累与改过有关的名句?有没有学会从不同角度围绕一句话写清楚?收获总结巩固提升第五部分铁锚m( )缆l( )绳巡x( )航旭( )日瞭li( )望岛屿 y( )一、给生字补上完整的拼音。áoǎnúnxùàoǔ巩固提升二、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意思。A.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又指庄稼可收割或有收成。1.外婆院子里的葡萄熟了。 ( )2.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 ( )3.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 ( )BCAD.习惯,常见,知道得清楚。C.做某种工作时间长了,精通而有经验。B.(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巩固提升4.爸爸给我的这本书读起来很有味道。 ( )A.一般意义上的味道,指味觉。D.体味到的哲理。C.气味。B.趣味,情趣。5.臭鲑鱼的味道不怎么好。 ( )CD三、将名言补充完整。见善则迁 过而能改 是谓过矣过而不改, 。,善莫大焉。,有过则改。见善则迁过而能改是谓过矣巩固提升《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相互交流中复习巩固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方法,积累理解句子的经验。(重点)2.通过词串识字,认读“旭、屿”等6个生字,说说由词语想象到的画面。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4.能围绕一个意思,抓住特点把一种事物写具体。(重点)5.熟读并背诵一组与“改过”有关的名言警句。【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准备好书写练习纸;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把握事物的特点;搜集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语文园地就像语文教学的百花园,园中有“交流平台”,有“识字加油站”,我们可以继续识字,可以学习如何灵活运用词句,可以加强对古诗、名言警句等的积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语文园地徜徉吧,看看谁的收获最大。二、教学“交流平台”1.引导学生自由交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难懂的句子,你会怎么办?2.理解词句乃至文章意思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掌握了理解难句的方法并运用到我们的阅读实践中,可以很好地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那么,理解句子有哪些好的方法呢?请同学们读读这一次的“交流平台”,看看这些小朋友掌握了哪些方法。(1)分角色朗读“交流平台”。(2)教师归纳板书理解句子的方法:①结合生活经验;②联系上下文;教学设计③查阅资料;④向别人请教。3.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方法,你还有哪些理解句子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得出:(1)抓住关键词理解全句;(2)抓住修辞理解句子;(3)想象画面理解句子。…………4.开展交流:联系本单元课文或者以前学过的课文说说自己运用某种方法理解句子的例子。如:“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抓住关键词“碎”的方法来理解。“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可以运用联系上下文和抓住修辞的方法来理解。“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可以运用抓住关键词和想象画面的方法来理解。5.小结:理解句子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难懂的句子,好好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三、教学“词句段运用”1.教学第1小题。(1)读一读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说说它们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2)交流加点词语的意思。①米饭没熟,还要再蒸一会儿。(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②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熟练)③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指食物的滋味)④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趣味、感觉)(3)口头巩固练习。2.教学第2小题。(1)出示例句,指名朗读,说说第1句话表现了表弟的什么特点;第2句话是通过什么表现孩子们高兴的。(2)引导学生明确:要围绕事物的特点,才能将事物写具体。(3)学习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写。(选择下面任意一个开头写一写)小丽多才多艺……雨下得真大……(4)组织相互交流,师生共同评议,有没有围绕这一事物的一个意思来写,有没有表现这一事物的特点。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懂得了理解难句的方法,还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写语段。要加强巩固,注意在阅读教学和课后练习中不断地运用,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根据语境写出加点词语的意思。(1)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2)她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终于积劳成疾。( )(3)经过两个小时的比赛,双方还是胜负难分。( )(4)今天的少年儿童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二、教学“识字加油站”1.出示两组词语,自由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将词语读正确。2.同桌之间相互朗读词语,看谁读得准确。3.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朗读词语和生字,师生正音。(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3)去掉拼音认读。(4)齐读。4.再读词语,联系课文插图,想一想这些词语都跟什么有关,说说读了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5.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实物和相对应的词语,指导学生再读。三、教学“日积月累”1.自由朗读名言警句,做到正确、流利。2.指名朗读、齐读,师生相互正音。3.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几句话的理解。4.教师出示句子出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指君子见到美善的品行就倾心追随,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迅速改正。(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指有过错却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的过错。(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意思是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只要改正了仍是好人。(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意思是改正错误毫不吝惜,听从善言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自然。5.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这些句子的理解。6.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1)自主熟读,尝试背诵。(2)同桌互相背诵。(3)指名背诵。(4)齐诵。7.引导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改过”的名言警句。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改过”的名言警句,课后背诵给家长听,还要努力做到学以致用,最关键的是要学做知错就改的人。谢谢欣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