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竞赛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竞赛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阳新县义务教育(初中)质量抽样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各位阅卷教师:阅卷前请认真阅读试题及答案,不要求学生作答跟答案一模
一样,意思相对即可,能给分就尽量给分,不压分。
1.(2分)渔船桃花(每空1分,“桃花”一词答“流水”也给分)
2.(2分)何处边渺茫难求怅惘
(每空1分)
3.(4分)(1)尽(2)③(3)考察(4)好像
(每空1分)
4.(3分)A.(也)
B.(乎)
C.(矣)(每空1分)
5.(2分)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每断对1处1分)
6.(3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所闻”1分,“叹惋”1分,文通句顺1分)
7.(4分)反驳神话:指出桃源人是“避秦子孙”,非长生不老的秦人(1分);以“杀
鸡作食”否定仙人身份,因神仙不杀生(1分)。长寿原因:类比“菊水”“枸杞水”
等天然饮食,“饮其水,故寿”(1分)。因环境封闭“道极险远”,生活简单“生不
识盐醯”,故健康长寿(1分)。
8.(6分)陶渊明:通过“寻而不得”强化桃源的超现实性,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永恒向
往(3分)。苏轼:以“得之则毁”揭露现实社会的侵蚀性,体现理性批判精神(3分)。
参考译文【丙】
世上所传的桃花源这件事,很多都夸大其词。考察陶渊明所记载的,只说是先祖逃
避秦朝的战乱来到这里,那么渔人所见的都是避乱人的子孙,不是其人,所以说并非那
个秦朝人是不死的。又说杀鸡作为食物,哪里有仙人杀生的?以前说南阳有菊水,水质
芳香而香甜,住了三十几户人家,喝那里的水都长寿,有的活了一百二三十岁。四川青
城山那里有个老人村,据说五世同堂。道路极其危险遥远,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盐和醋,
而且溪水中有很多枸杞,它的根弯弯曲曲像龙和蛇一样,喝了那的水就会长寿。近些年
道路稍微通畅,逐渐能够接触到日常的调味品,故而寿命减短,所以这就和外面的人寿
命差不多。当武陵太守得知到了那里的时候,那里已经早就成为很多人争夺的地方。一
般来说,天下像这样的地方很多,不单单是桃花源而已。
9.(3分)C
10.(6分)体现了小鱼对自由和广阔天地的向往,渴望突破自身限制,追求更高远的境
界。
11.(6分)小鱼借此提醒自己克制贪欲,只需满足基本需求即可。这既呼应了前文母亲
教导的庄周思想,也深化了“节制欲望方能真正自由”的主题,使文本的哲理内涵更加
深刻。
12.(8分)叙事效果:制造悬念,引发读者对小鱼命运的思考,既可能暗示她被捕获的
悲剧,也可能暗示她机智脱险的转机。(4分)
读者感受:保留想象空间,让读者主动参与故事后续的想象,比直接交代结局更具艺
术张力和回味余地。(4分)
13.(9分)这样表达对比强烈,更能突出主题和鱼儿的精神品质(3分)。“北冥”象
征广阔无垠的世界,使得故事富有内涵和深度(3分)。题目关联庄子的作品,新颖独
特,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分)。
14.(1)①(2分)国风②(2分)赋③(2分)兴
(2)①(2分)陶渊明②(4分)他是一位优国忧民的诗人,他关心民生疾苦,推
己及人,愿天下苍生皆有广厦可住,他的诗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
15.(50分)作文起评分为40分,几点说明:
(1)一类文可占比百分之三十左右;鼓励对特别优秀的作文打满分,满分作文可占比
千分之二左右。
(2)字数不足100字的最高不超过10分,不足200字的最高不超过15分,不足300
字的最高不超过20分,不足400字的最高不超过30分,不足500字的最高不超过38
分。
(3)如果有抄试卷阅读题的,完全照抄则为0分;部分照抄根据实际酌情给分。
(4)没有写题日扣2分;有错别字、标点符号标识不规范、卷面不整洁等可在该类文
的基础上酌情扣分,最高不超过2分。2025年春阳新县义务教育(初中)质量抽样检测
知和攻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然后按要求答题。
3所有答案均须做在答题卡相应的区域,做在其他区域无效。
S)卖肠女大像,三
★祝考试顺利★
成的。计是数
一、古诗文阅读(26分)
(学A》1,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8题。
将《骑方左》《行
【甲】
个1修,沙人家
桃花溪
表”须:世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年补燃【乙】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
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
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A)人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表面培裙及武会沙,圆同¥头风奖
(陶渊明《桃花源记》)
:窗联,品【丙】
世传桃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
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B)?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
而芳,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五世孙者。道极
险远,生不识盐醯,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4页
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使武陵太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C)。常
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不独桃源。
(节选自宋·苏轼《和桃源诗序》)
1.(2分)【甲】诗以“清溪”为线索,重点描绘了飞桥、野烟、“”“””
四种景物,构成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
2.(2分)【甲】诗以“”一词反问收束,体现了诗人对清溪“
的情感。
3.(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所
欲穷其林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1)
查阅字典(①长度单位;②寻找:
未果,寻病终
(2)品素
③不久;④沿着。)
考渊明所记
成语推断(久经考验)京,氏
(3)
常意天地间若此者甚众
课内迁移(仿佛若有光)。等
(4)
4.(3分)请将“乎”“矣”“也”分别还原到文中括号处。
,风一
A.()
B.()4
C,()
5.(2分)请为【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断两处)。
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6.(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画横线的句子。班,会羊总一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4分)【丙】文从哪些方面反驳了桃花源“神话色彩”?作者认为桃花源居民长寿
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8.(6分)【乙】文结尾写太守、刘子骥“寻桃源未果”,而【丙】文则说“使武陵太
守得至焉,则已化为争夺之场久矣”。这两种结局的设定,分别反映了陶渊明和苏轼
怎样的思想倾向?
别一六城
中孙,是。为{:千个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
,,分美处-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4题。
一尾来自北冥的鱼
个式清点小我(公)
梁艳飞
她穿越黑暗的地下河,停在一处洞口。哇,好美的河流。母亲果真没有骗她。这条
河流美丽极了,像一颗珍珠,闪闪发光。
她是一尾鱼,出生的地方,应该说是一条地下阴沟。不但空间窄小,那里还只有一
八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