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 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课件 (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三衢道中
曾几(jī):(1084——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号茶山居士,赣州(今江西赣州市)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
小溪泛尽却山行
小溪泛尽却山行
看图说诗句
请大家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尽量读出古诗的节奏。
我会读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 子 黄 时 日 日 晴,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绿 阴 不 减 来 时 路,
添 得 黄 鹂 四 五 声。







看图说诗句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 子 黄 时 日 日 晴,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绿 阴 不 减 来 时 路,
添 得 黄 鹂 四 五 声。




我会读
多音字

dé (得到)
děi (我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读一读:儿子如果大学一毕业就能得(dé)到一个满意的工作职位,作为母亲的我得(děi)多高兴呀。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复习导入
背诵《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本课最后一首写春天爱的诗是什么呢
新课输入
你认识 曾几(jī)吗
再走山间小路。却,再,又的意思。
【三衢】
【梅子黄时】
【小溪泛尽】
【却山行】
【绿阴】
【不减】
【黄鹂】
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
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苍绿的树阴。阴,树荫。
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小溪,小河沟。泛,乘船。尽,尽头。
黄莺。
再读诗歌,思考:
1.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曾几(jī),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曾准,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大哥曾弼,三哥曾开宗徽宗崇宁二年(1103)进士。二哥曾懋,哲宗元符三年进士,累官至吏部尚书。
梅 子 黄 时 日 日 晴,
小 溪 泛 尽 却 山 行。
绿 阴 不 减 来 时 路,
添 得 黄 鹂 四 五 声。
课文理解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诗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诗人看到了杨梅黄了、天晴、绿阴不减,听到了黄鹂的叫声。
诗人在去“三衢”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曾几在吕本中“活法说”基础上加以改进,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摆脱了江西诗派“只从典籍中寻找灵感、只注意技巧法度而产生的“脱空”现象,对陆游影响深远。这首诗就是诗人最杰出的代表作,也是身体力行一扫“脱空”之佳作。
这首诗最绝妙之处在于描写诗中“四趣”,将一个诗意盎然的浅夏勾勒出来,迷人美丽,极富情思。
课文理解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看图说诗句
添得黄鹂四五声
课文理解
诗画同源!很多诗歌描述的就是一番自然景象的画面,很多的画看来就是一首诗。我们学习古诗时,在有感情地朗读时眼前就会出现诗歌里描述的画面,如果将眼前出现的画面画下来,再读诗歌就很快理解了,这种方法就叫做古诗配画。
运用: 比如《绝句》这首诗,春天阳光暖洋洋地照着大地,花草的香味随着春风吹过来。燕子在空中飞来飞去,用嘴巴衔着湿润的泥巴在造窩,温暖的沙子上鸳鸯成双成对的睡着晒太阳。如果将这样一幅画面画下来,人们就会随口吟诵出这首诗歌。
古诗配画理解诗意
绿阴不减来时路
看图说诗句
关于夏季的诗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课文理解
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三衢道中》梅子黄透了的时候,本来应该是阴雨连绵,却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诗人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想象一下:
夏日傍晚,下山的路上还可能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