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1.古诗三首三年级下册《绝句》【唐】杜甫课前导入1.古往今来,春天一直是众多诗人笔下乐于描写的季节,因为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让我们看一看描写春天的诗句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杜甫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大李杜: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李白、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第一首是五言绝句(五绝),第二首是七言绝句(七绝)。杜甫写的绝句很多,读读下面两首,看看分别是几言绝句?绝句 绝句 江碧鸟逾白, 两个黄鹂鸣翠柳,山青花欲燃。 一行白鹭上青天。今春看又过, 窗含西岭千秋雪, 何日是归年。 门泊东吴万里船。融入融化鸳鸯,水鸟,比鸭小,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民间传说和文学上用来喻夫妻;又用来称成偶的东西。以鸳鸯比作夫妻,最早出自西汉司马相如之笔。燕yànyān燕子燕国自由朗读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根据划线部分,注意读好节奏和韵律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注释:【迟日】春日【江山】河山【丽】美丽江山春风花草软泥燕子鸳鸯沙滩……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意: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这两句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描绘出明丽的春天景色。其中“迟日”统领全篇,突出春天阳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使诗中的景物成为一体,构成一副明丽和谐的春景图;“丽”“香”分别从视觉和嗅觉写春日的美好。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释:【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意: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这两句是特写。第三句写燕子在忙碌地衔泥筑巢,第四句写鸳鸯闲适地睡在温暖的沙滩上。用“飞”和“睡”分别描写燕子和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视觉嗅觉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动感静态植物动物1.这首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学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如何?诗人笔下的春光是那么美丽!辛勤劳作的小燕子忙着筑巢,慵懒的鸳鸯在沙滩上睡觉,置身在这样的美景中,让人忘记心中的烦恼。我喜爱春天,更爱这春天的美景!《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苏轼:号“东坡居士”,故称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恩惠惠顾崇高崇敬芦芽芦蒿芽苗发芽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竹林 桃花 春江 鸭子 蒌蒿 芦芽 河豚这首诗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地方发现的?竹林 桃花 春江 鸭子 蒌蒿 芦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我能猜出“蒌蒿”是一种 ,因为 。植物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注释: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意:青翠欲滴的竹林外,开放着三两枝红艳艳的桃花,鸭子在春天的江水中嬉戏,感受到江水已经变暖。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思考:为何鸭先知,而不是鱼先知?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小知识:桃花三月开花。思考:河豚到江河里来干什么?诗意:初春时节蒌蒿生出满地,芦苇也长出嫩芽,正是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1.这首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2.学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如何?诗人描写了画中的景物,给人以春回大地、草木复苏、充满生机的感觉,又展现出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充满情趣。《三衢道中》【宋】曾几jī南宋时期,有一位酷爱旅游的诗人,他游览浙江衢州三衢山后,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心潮起伏,抒写了他对旅途购物的新鲜的感受,你们想知道是谁写的哪一首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三衢道中浙江衢州境内三衢山。路上三衢山qú梅花梅子小溪溪水广泛空泛减少减法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梅子黄时日日晴,时间:初夏天气晴朗告诉出行时间和天气。词语解释: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日日:天天,每一天。 晴:晴天。古诗大意: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小溪泛尽却山行。古诗大意:我先乘着船来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词语解释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泛:乘船。却:再、又。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出行路线:先乘船再走路)绿阴不减来时路,词语解释:绿阴:苍绿的树阴。阴,树荫。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古诗大意:山路上绿色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诗人在归来途中看到了什么?读一读想象画面。(看到)1.你能知道诗人出游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吗?江南梅雨时节(五月)2.五月本是梅雨时节,而作者却遇上了怎样的天气?大晴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