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位置看地图亚洲东南亚印度非洲欧洲西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北极南极美国日本西亚1、某地区地理位置的描述(1)半球位置(2)纬度位置(3)海陆位置(4)相对位置2、地形特征的描述(1)地形类型多样或单一,以什么地形为主;(2)按方位描述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3)地势起伏状况大或小,哪里高哪里低。3、如何归纳一个大洲的气候特征(1)看气候类型(多/少)(2)看气候分布规律(3)找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4)找典型气候类型4、农业、工业发展条件(1)自然(气地水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2)社会经济条件(市政交劳技):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 、交通便利、科技发达5.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材料——就地取材 样式、结构—适应当地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6.城市、聚落的发展条件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资源丰富7.发展旅游业优势条件(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2)交通便利;(3)旅游服务设施齐全。8.根据河流流向推地势,根据地势推河流流向答题技巧1.亚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 (2)跨纬度最广 (3)东西距离最长2.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及河流流向?(1)地形特点: 以高原,山地为主。(2)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地势特点的判断依据: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3)河流流向: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3.亚洲气候的特点?(1)复杂多样(南北、东西距离长;地形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和最大的大洋之间)(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面积大)亚洲4.人口特征?(1)数量最多;(2)增速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分布不均匀,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中低纬度,气候适宜;离海洋较近;平均海拔较低,地形平坦;河流多;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宜农耕,农业开发历史悠久。)5.经济特征?(1)总量第一,人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发展速度快;(合作共赢)(3)地区差异大。亚洲日本1.自然环境(1)地形:山地、丘陵广布、沿海平原狭小。(2)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四面环海,冬季风经过日本海,夏季风从太平洋上来)。(3)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2.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3.防震减灾措施建设避灾场所;加强防震演习与教育;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标准……日本4.人口老龄化(1)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球第一;(2)导致的问题:社会保障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3)应对措施:鼓励生育;推迟领取养老金;完善养老保障体系;鼓励老年人再就业等。(4)状况仍在加剧:医疗技术改善,人均寿命延长;生育意愿不强。(工作不稳定、预期收入下降、育儿负担重)5.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和不利条件?(1)不利条件:国土面积狭小, 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多火山地震。(2)有利条件:①先进的科学技术 ②劳动力素质高③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6.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城市 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沿海平原填海造陆成本低。)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日本7.日本工业特点外向型经济:①进口原料和燃料, ②出口工业制成品, ③对外依赖严重。(日本经济总量庞大,居世界前列)8.工业发展变化依靠资金和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劳动力短缺、消费需求减少等问题加剧)主要投资对象是欧洲、美国、东亚、东南亚。9.对外投资的利弊(1)投资国①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②利用廉价劳动力;③建立海外销售基地(便于销售)。(2)迁入国①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②利于引进先进技术,③解决资金短缺问题;④带来环境污染(不利)。东南亚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中南半岛马来群岛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2)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 棕桐油、椰子和蕉麻纤维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3)粮食作物:水稻①全年高温,降水充沛;②劳动力丰富;③消费市场广大;④生产历史悠久。3.东南亚向我国出口水果的优势(1)我国需求大;(2)全年鲜果不断,种类多产量大,出口多;(3)距离近,成本低(4)贸易关系密切1.地理位置(1)十字路口(2)十字路口上的咽喉:马六甲海峡(欧洲、非洲与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买进国买入需求卖出国卖出需求中间纽带(交通、国际关系)4.中南半岛地形地势特点(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北高南低(河流多自北向南流)(3)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6.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弊(1)利:①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筑用地;②提供丰富的淡水资源;③水运便利;④有利于淡水养殖;⑤河流沿岸风景优美,便于发展旅游业;(2)弊:①易发生洪涝灾害;②城市众多,易产生水污染;③过量用水破坏水循环,破坏流域内的生态平衡。东南亚5.城市分布大河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印度印度洋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阿拉伯海孟加拉湾1.地形地势(1)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2)南北高,中部低。2.河流流经印度的主要河流是恒河,注入孟加拉湾。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3.气候(1)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2)影响:①有利:充足的热量和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不利:西南季风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不利于粮食生产。(发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种)6-9月,西南季风,降水丰沛11-5月,东北季风,降水稀少印度4.粮食生产(1)水稻习温喜湿,需水量大。(降水较多,地势低平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沿海平原种植)(2)小麦喜温凉,耐旱能力强。(降水较少(500-1000毫米),海拔较高的高原和河流中上游平原种植)7.人口众多的优势、劣势(1)优势①劳动力丰富;②消费市场广阔。(2)劣势就业困难、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资源不足等。(给资源、环境、经济发展带来压力)8.服务外包产业(世界办公室)(1)条件:①人力资源丰富;②劳动力成本较低;③英语普及;④信息技术发展较早。(2)贡献:①创造了就业机会;②赚取了外汇;③促进了经济发展。5.印度成为粮食出口大国的原因(1)耕地面积大;(2)粮食消耗用途少;(3)政府鼓励出口,赚取外汇;6.人口(1)数量多,增长快,劳动人口比重大。(2)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不均,恒河平原及部分沿海地区人口稠密。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乌拉尔山脉俄罗斯1.自然特征(1)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纬度较高)(2)地形:俄罗斯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2)(3)河流①伏尔加 (母亲河),欧洲第一长河,航运价值高。自北向南流,注入里海。②西伯利亚地区的大河流向为自南向北流,注入北冰洋。该地区大河众多,但航运价值不高;(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河流结冰期长。)③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2. 小麦出口居世界前列小麦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南部。(地形平坦;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俄罗斯3.世界能源大国(1)自然资源丰富,是资源基本自给的大国之一,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森林、 淡水资源丰富。主要出口到欧洲国家以及中日等亚洲国家。(2)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对比日本)4.经济发展方向增加对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工业和航生航天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5.西密东疏的铁路和管道运输线(1)欧洲部分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亚洲部分稀疏。有世界最长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2)石油和天然气主要靠管道运输(油气管道被称为“俄罗斯的生命线”)。6.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在南部山区的原因?(1)南部纬度低,相对温暖;冻土层浅; (2)南部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3)南部人口城市密集,利于不同地区间联系。(4)邻国多,便于对外联系西亚1.理位置的重要性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 ,战略位置极为重要。2.丰富的石油资源及分布(1)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世界石油宝库”)埋藏浅;易开采;品质好。(2)分布: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3.摆脱“石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波斯湾(1)开发绿色能源(太阳能:这个地区全年少雨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太阳能充足)(2)发展旅游业(3)发展高技术产业(4)加强国际合作等。4.运输航线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B:阿拉伯海-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欧洲西部、北美洲。C: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东亚。5.水资源匮乏的原因:(1)自然因素:热带沙漠气候广布气候干旱;河流少。(2)人文因素:人口、经济增长加剧用水紧张。6.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开源:淡化海水、雨水收集、跨流域调水、深层地下水节流:提高节水意识,节约用水;发展节水技术;农业节水(用滴灌、喷灌;培育抗旱品种)、工业节水;政策、法规支持;西亚欧洲西部1.人口经济世界上发达国家最为集中的地区。这里人口稠密 ,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国家众多。2.自然环境(1)地形:南北多山地,中间平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2)气候: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终年温和湿润。(中部多平原。山地多东西走向有利于海洋暖湿气流深入内陆)②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种植喜光、喜温、耐旱的作物)3. 畜牧业发达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有哪些?(1)自然条件: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地形以平原为主,草场面积大。(2)社会因素:欧洲人口和城市集中,食物结构以乳肉为主,市场需求量大;工业发达,农业生产高度自动化、机械化。4.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原因(1)自然条件多样,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丰富各异(旅游资源多);(2)大多数国家使用统一货币——欧元;(3)申根协定政策支持;(4)欧洲西部居民收入高,休闲时间多;(5)跨国旅游过境方便,交通发达,接待服务水平高,设施完善。5.主要景点荷兰一风车;挪威一峡湾风光;瑞士一阿尔卑斯滑雪;希腊一古希腊神庙;意大利一古罗马古斗兽场;西班牙一地中海沿岸阳光沙滩;法国一巴黎艾菲尔铁塔和卢浮宫博物馆;奥地利— 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欧洲西部非洲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起伏和缓,西北高,东南低。2.气候(1)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易发生旱灾;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2)东部赤道附近非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季风气候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3.河流:尼罗河:是世界第一长河刚果河:世界第二大河(流经地区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4. “特色民居与自然环境”建设材料就地取材;茅草能抵御阳光暴晒;茅草、树枝、藤条、泥土等夯墙便于通风散热;房顶坡度大,便于湿季排水。5.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短缺的原因(1)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2)人口增长过快;(3)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粮食单产低;(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砍伐森林、开垦草原、过度放牧等),致使(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6.如何解决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1)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2)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3)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7.资源丰富但贫穷的原因(矿产资源、生物资源)(1)长期受殖民主义者的占领和掠夺;(2)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8.如何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1)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工业;(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3)发展多样化经济(4)加强国际合作非洲澳大利亚2.澳大利亚特有生物众多的原因(1)特殊的地理位置:四周环海,长期孤立,单一稳定的自然环境减缓了生物进化。(2)自然条件:无大型肉食动物,种群稳定。(3)人文条件:人口少,重视对环境和古老生物的保护。3.人口分布及原因(1)分布特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2)原因:①气候: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②交通便利;③沿海地区开发历史较早;1.自然特征(1)地形:地势较低,起伏和缓。西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2)气候: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炎热干燥。气候类型呈半环状分布。4.养羊业(养绵羊数量、出口羊毛最多)因地制宜形成了不同的牧羊带。由东南和西南沿海向内陆依次为集约农牧带、绵羊小麦混合经营带、粗放牧羊带,其分布与降水量密切相关。5.澳大利亚养羊业发展的条件(1)自然条件:独占一个大陆,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天敌少;地形平坦宽广、起伏不大;河流流量大,水源充足,中部有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2)社会经济条件:养羊产业化、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运输业发达,便于出口。6.混合农业的优势(农忙期交错)资源高效利用;收益多元,降低单一农产品的市场风险7.采矿业(煤炭和铁矿石)(1)特点:资源丰富,品种多,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2)产业特点:经营规模大,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注重环境保护。(回填矿坑、改良土壤、补种植被)(3)分布特点及原因:沿海分布。①靠近矿产资源;②海运便利;③沿海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8.目前的支柱产业服务业(采矿业和养羊业为传统产业部门)澳大利亚美国1.领土组成由本土、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组成。2.地形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平原(中部平原),东部低缓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地形以平原为主。东西高、中部低。3.河湖密西西比河是美国最大的河流。(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4.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5.降水东南、西北沿海多,内陆自西向东递减西部高大山脉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山脉低矮大西洋水汽可以深入内陆。美国6.农业(地区专门化)条件:(1)地形平坦;(2)热量充足(温带)(3)水源充足(河湖);(4)降水丰沛;(5)农业劳动力人口少,素质高(6)工业水平高科技发达(7)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乳畜带:位于五大湖沿岸,气候冷湿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位于制造业带,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大。地区专门化(1)便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2)发挥大规模、机械化的优势;(3)提高生产效率;7.工业强国(1)美国科技发达,以信息、生物、新材料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世界领先。(2)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口高技术产品;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资源消耗大的产品;直接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资源。(资源消耗大国)(3)一方面积极享受生活,另一方面积极实行绿色低碳生活。8.人口美国人口居世界第三位,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移民是主要原因——“移民国家”。长期存在种族歧视。巴西1.地形气候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平原,这里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这里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2.河流亚马孙河 是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流域内降水丰富,支流多,流域面积广)3.人口和文化(1)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混血种人数量众多,约占总人口的2/5。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狂欢节;足球运动;桑巴舞。(2)人口与城市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4.世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国(1)产品:咖啡、甘蔗、大豆、玉米、牛肉(2)发展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湿热、水源充足5.工业(铁矿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工业体系完备,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等占据世界领先水平,航空航天规较大。6.热带雨林的经济及环境效益(1)调节全球气候;(2)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3)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4)保护土壤,防止土壤侵蚀;(5)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6)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7.热带雨林锐减的影响(1)水土流失加剧; (2)生物多样性锐减 ;(3)影响全球气候。8.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开发与保护并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巴西极地地区极地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