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2《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说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2《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说课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第2课时说课
——义务教育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背景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目 录
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青岛版(六三制)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第2课时。教材在学生掌握“小数乘整数”的基础上,聚焦小数乘小数的核心算法。依托“今天我当家”的真实情境(如计算房间面积、购买食材费用),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两个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的算理。这既是小数乘法法则的关键深化,也是后续学习小数除法、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石,体现了知识螺旋上升的特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熟练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积的小数点定位规则,具备了一定的迁移能力。然而,面对“小数乘小数”,部分学生易产生认知冲突(如:“乘小数结果为何可能比原数小?”)。
1
同时,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易受整数乘法积的位数干扰,对“位数不够需补0”及“末尾有0需化简”的操作易出错。
2
教学目标
2、能准确、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小数的竖式计算,规范处理积的小数点定位、位数不足补零及末尾零化简问题。
1、通过面积模型、单位换算等多元表征,自主探究并清晰阐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原理(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位数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透彻理解算理(为何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积的小数位数);正确处理计算中积的小数位数不足需补“0”及末尾有“0”需化简的情况。
教学方法
教 法
学 法
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学生通过摆学具、画图形,在“做中学”,深化对旋转本质的理解。
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问题驱动法。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借助动态课件突破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含动态面积模型图、生活情境图)、探究任务单、实物投影仪。
学生:课本、练习本、直尺。
2015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巧设练习,巩固提高
课堂总结,学习收获
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5.6元/kg
14.8元/kg
买了0.9千克肉和
1.5千克鱼。
肉每千克25.6元,买了0.9千克。
鱼每千克14.8元,买了1.5千克。
买肉花了多少钱?
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买鱼花了多少钱?
理解题意
已知条件
所求问题
25.6×0.9 =
思考: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
买肉花了多少钱?

解法探究
× 0.9
2 3 0.4
25.6元是256角。
230.4角是23.04元。
2 5 6
25.6×0.9 =
23.04(元)
买肉花了多少钱?

0
× 0.9
4
2 5.6
25.6×0.9 =

23.04
买肉花了多少钱?
.
3
2
2 3 0 4
2 5.6
× 0.9
2304
256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9
缩小到原来的
.
.
想一想,积为什么要缩小到原来的 ?
小数乘小数,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来计算,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想一想,怎样计算小数乘小数?
14.8×1.5=
22.2(元)
7 4 0
1 4.8
× 1.5
1 4 8
2 2 2 0
.
.
.
买鱼花了多少钱?
先确定好小数点的位置,再去掉0。
1.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
8.1
× 0.4
3 2 4
0.6 4
× 2.5
3 2 0
1 2 8
1 6 0 0
2 1.4 3
× 0.2 4
8 5 7 2
4 2 8 6
5 1 4 3 2
.
.
.
4.一盒感冒灵颗粒内装9袋,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2克。
(1)一盒感冒灵含“对乙酰氨基酚”多少克?
(2)儿童每次喝半袋,可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多少克?
0.2×9 = 1.8(克)
(3)感冒较重的人,依次可以喝1.5袋,可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多少克?
答:一盒感冒灵含“对乙酰氨基酚”1.8克。
0.2×0.5 = 0.1(克)
答:可摄入“对乙酰氨基酚”0.1克。
0.2×1.5 = 0.3(克)
答:可摄入“对乙酰氨基酚”0.3克。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关键是什么?步骤是怎样的?” (回顾提炼的四步法则)
“计算时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怎么避免?” (强调看清小数位数、位数不够要补0、末尾有0要化简)
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强化对知识要点和关键步骤的记忆,形成知识网络。
布置作业
必做题 (巩固基础):
课本第5页“自主练习”第3题(竖式计算:如0.27×0.4, 0.42×0.08等)。
课本第5页“自主练习”第5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形花坛面积、买水果费用等)。
选做题 (能力提升):
思考:计算 0.15×0.04, 并解释为什么积比任何一个因数都小?
设计意图: 必做题紧扣教材核心练习,巩固算法。选做题引导学有余力学生深入思考小数乘小数结果的特性(积可能小于因数),拓展思维。明确标注页码题号,方便学生操作。
《 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二)小数乘小数》
板书设计
算法法则 (四步):
1.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2. 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3. 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4. 位数不够:前面补0;末尾有0:要化简。
关键:因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难点:补0 (例:0.48×0.6=0.288),化简 (例:2.5×0.4=1.0→1)。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生活情境“当家”贯穿始终,有效激发兴趣,体现数学应用价值。
小组讨论探究环节设计合理,学生通过单位换算、面积模型、竖式对比,多角度深刻理解了算理,突破了“为什么积的小数位数由因数位数决定”这一难点。
练习设计层次分明,针对性解决补0和化简的易错点,算法掌握较扎实。
待改进:
部分学生在处理“位数不够需补0”(如0.48×0.6)时仍显犹豫,需在后续练习中增加类似题型强化。
在解释“乘小数结果可能变小”的直观感受时,可更早引入估算结果(如3.6×2.4≈8)进行对比铺垫。
设计理念
课设计紧扣新课标核心素养(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应用意识),秉承以下理念:
情境驱动,问题引领: 依托“今天我当家”真实任务链,在解决房间面积、购物花费等实际问题中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内驱力。
多元表征,理解本质: 引导学生通过单位换算(数形结合)、几何模型(直观支撑)、竖式对比(抽象概括)等多种方式自主建构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深刻理解算法背后的“为什么”,避免机械记忆。
自主探究,合作共生: 设计核心探究任务,鼓励独立思考后的有效小组讨论,在思维碰撞中深化理解,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