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基础知识课件(4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基础知识课件(4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8张PPT)
●上册●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
第一课时 我们的梦想
一、核心观点提炼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的内涵: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3.“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知识重点
6.“两步走”战略安排: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二、主要问题归纳
1.怎样正确认识中国梦?★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中国梦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3)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5)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有什么重要意义
(1)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全面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4.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将继续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1.目前,我国正努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错误。我国已经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努力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建党一百年时,实现总体小康;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错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易错易混点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伟大飞跃。
(错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4.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错误。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思想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6张PPT)
●上册●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八课 中国人中国梦
第二课时 共圆中国梦
一、核心观点提炼
1.“五大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中国力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6.“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知识重点
二、主要问题归纳
1.怎样实现中国梦 ★
(1)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2)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3.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2)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3)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4)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5)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1.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错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2.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坚持中华文化优先,决不能给外来文化让步。
(错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易错易混点(共9张PPT)
●上册●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二课时 维护祖国统一
一、核心观点提炼
1.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4.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5.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知识重点
二、主要问题归纳
1.为什么要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分裂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各族人民就会遭殃。
(2)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怎样反对分裂?
(1)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3)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3.“一国两制”的内涵。★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4.“一国两制”的地位:
“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5.“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6.正确认识在香港、澳门实施“一国两制”。★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
(2)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中央对特别行政区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特别行政区社会大局稳定,坚决防范和遏制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支持港澳巩固提升竞争优势,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3)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7.为什么祖国完全统一必定会实现 ★
(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
(3)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
8.怎样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3)两岸同胞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4)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5)两岸同胞要多走动、多交流、多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刑罚处罚。
(错误。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2.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正确。)
3.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错误。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易错易混点
4.“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错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5.“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国两制”。
(错误。“九二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7张PPT)
●上册●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
第一课时 促进民族团结
一、核心观点提炼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分布格局: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5.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6.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7.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知识重点
8.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二、主要问题归纳
1.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的表现。
(1)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
(2)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为什么要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2)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压力,直面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3)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3.怎样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促进民族共同繁荣?
(1)经济方面: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社会民生方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文化方面: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4.个人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拓展)
(1)积极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认真学习民族团结的相关课程,关心、帮助少数民族同学。
(3)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等。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错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易错易混点
3.少数民族的人民可以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错误。各民族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4.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与公民无关。
(错误。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