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82张PPT)课时78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高中总复习·地理考点一 中国的地形考点二 中国的天气与气候课时跟踪检测考点三 中国的河湖PART 01考点一 中国的地形 1. 我国的地形、地势(1)特征(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 a 、阴山、昆仑山脉、b 、南岭东北—西南走向 c 、太行山脉、d 、雪峰山、长白山脉、e 、f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g 南北走向 h 、横断山脉弧形山脉 i 天山山脉 秦岭 大兴安岭 巫山 武夷山脉 台湾山脉 祁连山脉 贺兰山 喜马拉雅山脉 2. 我国的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地形区 地理位置 主要特征青藏 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在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主要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西部 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边缘和内部分布着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部山脉相对高度不大内蒙古 高原 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部分,在大兴安岭以西、祁连山以东 海拔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过渡到荒漠地形区 地理位置 主要特征黄土 高原 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以北,太行山以西,祁连山东端以东。包括山西全省和陕西、甘肃、宁夏的一部分 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 高原 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东,雪峰山以西,四川盆地以南。包括云南东部、贵州大部 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从2 000米降至1 000米;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2)四大盆地地形区 地理位置 主要特征塔里木 盆地 位于新疆南部,天山与昆仑山之间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盆地边缘多绿洲准噶尔 盆地 位于新疆北部,天山与阿尔泰山之间 地势东高西低,西侧山间有缺口;多风蚀地貌,沙漠面积较小柴达木 盆地 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 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四川 盆地 位于四川东部,重庆西部,在巫山、大巴山、横断山、大娄山之间 低山丘陵起伏,海拔500米左右;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3)三大平原地形区 地理位置 主要特征东北 平原 大兴安岭以东、小兴安岭以南、长白山以西、渤海以北 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组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黑土肥沃,多沼泽地华北 平原 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以东,临渤海、黄海 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风沙等自然灾害多发长江中下游平原 西起巫山、东抵海滨,沿长江东西延伸 东西狭长;海拔最低;河湖密布 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东西走向。如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1. 南岭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 南北板块挤压,地壳隆起成山B. 东西板块碰撞,地壳褶皱成山C. 地壳岩层断裂,岩块相对上升D. 地壳水平位移,岩浆上涌成山解析: 南岭是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受到南北方向板块碰撞挤压,岩层隆起形成的。故选A。√ 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东西走向。如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2. 南岭被分成五条互不连属的山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冰川侵蚀 B. 风力侵蚀C. 流水侵蚀 D. 地壳沉降解析: 南岭形成后,由于当地降水丰富,在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下被分割成多个互不连属的部分。故选C。√ 南岭由五条山岭组成,故又称“五岭”,经过多次的造山运动,显得支离破碎,总体呈东西走向。如图示意南岭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1~3题。3. 南岭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 )A. 冬季空气稀薄,光照充足B. 夏季为低压中心,呈上升气流C. 阻挡冬夏季风,防寒保暖D. 春秋季节抬升气流,多地形雨√解析: 南岭海拔不高,空气并不稀薄,一般不会造成气压场的改变;可以阻挡冬季风,防寒保暖;南岭春季抬升北上的暖湿空气,秋季抬升南下的冷空气,在迎风坡多地形雨。故选D。 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是研学旅行的鼻祖。他为后人留下的《徐霞客游记》是不可多得的地理学巨著。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现在的21个省份。读图,完成4~5题。4. 徐霞客游历的主要城市都位于我国的( )A.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B. 地势第一级阶梯C.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 D. 内流区√解析: 读图可知,徐霞客游历的主要城市没有位于青藏高原(第一级阶梯),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A正确,B错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以北均有,C错误;主要位于外流区,D错误。 徐霞客是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是研学旅行的鼻祖。他为后人留下的《徐霞客游记》是不可多得的地理学巨著。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现在的21个省份。读图,完成4~5题。5. 徐霞客在考察了广西、贵州、云南后,对云贵高原的地貌做了总结:“峭峰离立,分行竞颖”。这说明当地的地形特点是( )A.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B.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C. 沟壑纵横,黄土广布D. 地表坦荡、起伏和缓√解析: “峭峰离立,分行竞颖”描述的是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区,该地地形崎岖,B正确;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描述的是青藏高原,A错误;沟壑纵横,黄土广布描述的是黄土高原,C错误;地表坦荡、起伏和缓描述的是内蒙古高原,D错误。 读我国四个重要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6. 下列关于以上四个盆地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A. 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 盆地①③位于三山夹两盆省区C. 盆地②④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D. 盆地①的位置比盆地②更偏东√解析: 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①所示盆地地势北高南低,根据该盆地的纬度为42.5°N,且最低处海拔低于0 m,可判断是吐鲁番盆地;②所示盆地海拔较低,根据经度可知,是四川盆地;③所示盆地面积广阔,40°N纬线穿过,是塔里木盆地;④所示盆地38°N穿过,海拔在4 000米以上,是我国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我国的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上,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和四川盆地位于第二级阶梯上,A错误;三山夹两盆的省区为新疆,③塔里木盆地和①吐鲁番盆地位于新疆,B正确;四个盆地中只有四川盆地位于我国的季风区,C错误;①吐鲁番盆地相对于②四川盆地偏西,D错误。7. 下列关于盆地③和盆地④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盆地③的面积较小B. 盆地④水热条件较好C. 矿产资源都很丰富D. 都有广泛的灌溉农田 读我国四个重要盆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解析: 盆地③塔里木盆地面积广阔,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A错误;④柴达木盆地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海拔高,热量条件较差,B错误;③塔里木盆地中蕴藏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其中天然气资源占全国天然气资源蕴藏量的四分之一,④柴达木盆地中盛产各种金属矿物,有着“聚宝盆”的美誉,C正确;③塔里木盆地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河谷和绿洲地区,在整个塔里木盆地范围内,几乎所有的农田都采用灌溉的方式,④柴达木盆地内的河流下游多为灌溉农业区。河流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西部水网极为稀疏,没有发展灌溉农业。柴达木盆地东部和南缘的山间小盆地和扇缘地段灌溉农业发达,D选项描述广泛的灌溉农田不恰当,错误。PART 02考点二 中国的天气与气候1. 气候特征: 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 。2. 气温(1)分布特征季风 复杂多样 (2)温度带——根据 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积温 【小点拨】 我国气温高值和低值的分析思路(1)冬季我国最低气温区在漠河,其成因: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小;②昼长较短,日照时间短;③接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2)夏季我国最高气温区在吐鲁番盆地,其成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3. 降水(1)分布特征(2)干湿地区①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②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③半干旱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 mm年等降水量线。800 400 200 4. 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 ℃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2题。1. 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C. 海陆分布 D. 大气环流√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入春时间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自南向北,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入春时间越迟,因此影响东部地区入春时间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B正确。2.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甲为我国入春最早的地区B. 丁与乙入春时间较晚,且形成原因相同C. 影响丙入春时间的因素有地形和纬度D. 全年皆冬区与全年无冬区都没有春季 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0 ℃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读我国各地平均入春时间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2题。√解析: 读图分析可知,南方的无冬区是春季形成最早的地区,甲为四川盆地,其入春较早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形成的,A错误;丁地入春时间较晚,主要是由于纬度高,气温低,乙地位于青藏高原,入春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因此两地形成原因不相同,B错误;丙地位于帕米尔高原,海拔高,纬度较高,气温低,因此入春时间较晚,C正确;全年皆冬区说明终年温度较低,没有春季,全年无冬区说明该地没有寒冷的冬季,应该存在春季,D错误。 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完成3~4题。3. 图中显示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C. 西北地区 D. 华南地区解析: 由图可知,图例中的实心圆圈代表的是变率增大,我国降水变率最大的地区是西北地区,大约在35°N—45°N,80°E—95°E,C正确。√ 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读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完成3~4题。4. 我国东部降水有变率,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 B. 洋流C. 地形 D. 季风√解析: 降水变率主要受降水多少及其变化的影响,而影响降水的因素有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大气环流等。我国东部地区是因为受季风环流影响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比较大,进而影响降水变率。读图分析,降水变率体现出由东部向西部增大的趋势,此变化趋势没有体现出与纬度、地形、洋流等明显相关性,由东部向西部季风的影响逐渐减弱,因此推断主要因素是季风影响。D正确。PART 03考点三 中国的河湖1. 我国河流水文特征的地区差异(1)外流河不同地区的水文特征和成因地区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丰富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地区 东北 秦岭—淮 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水位变化 特征 较小 大 小成因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 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汛期 特征 汛期 、有春汛和夏汛 汛期较短、季节变化大 汛期长,季节变化小成因 冬季积雪,春季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 节短 降水多,且降水季节 7、8月 较短 长 地区 东北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含沙量 特征 小 大 小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土质疏松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结冰期 特征 长 较短 无成因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 ℃以上(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特征 成因主要分布在 西北内陆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 和山地降水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逐渐消失 塔里木河:7—9月为汛期 高山冰雪融水 2. 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长江 黄河 珠江水利 灌溉;航运“黄金水道”;发电“三峡”;调水“南水北调”;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 引黄灌溉;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 水能的梯级开发;航运水害 中下游洪涝灾害 上游凌汛;下游“地上河”、 凌汛 下游河口附近“咸潮”;中下游洪涝长江 黄河 珠江整治措施 是首要任务。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 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固堤坝 引淡压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洪 如图为我国两大河流的局部流域图(图中虚线为等值线)。据此完成1~3题。1. 判断图中两条河流分别是( )A. 黑龙江 塔里木河 B. 黄河 金沙江C. 黄河 雅鲁藏布江 D. 汾河 金沙江√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左图河流靠近呼和浩特,可能是黄河,右图河流靠近拉萨,可能是雅鲁藏布江,C正确;黑龙江位于东北地区,A错误;金沙江距离拉萨较远,B错误;汾河位于山西省,D错误。2. 图中甲、乙两处的地形( )A. 都为山地B. 甲为山地,乙为河流谷地C. 都为河流谷地D. 甲为河流谷地,乙为山地解析: 由图可知,甲附近有呼和浩特,南部几字形弯曲的是黄河,有400 mm年等降水量线,推测甲地为阴山;乙地位于拉萨附近,河流为雅鲁藏布江,所以乙为雅鲁藏布江谷地,B正确。 如图为我国两大河流的局部流域图(图中虚线为等值线)。据此完成1~3题。√3. 图中甲、乙两地的等值线都向西凸出,有关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地将东南季风抬升,降水较多B. 西南季风深入乙地,带来高温C. 甲地利于东南季风向西深入D. 乙地受冷空气影响小,温度较高 如图为我国两大河流的局部流域图(图中虚线为等值线)。据此完成1~3题。√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甲为阴山,属于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偏多,A正确。西南季风由于受到喜马拉雅山的阻挡,难以深入乙地内部,B错误。甲地是东南季风迎风坡,但属于季风区的边界,西侧是高原山地,不利于东南季风深入,C错误。乙地位于河谷,地势较低,温度较高,D错误。 读图,完成4~5题。4. 河流N是我国( )A. 南北方分界线B. 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 耕作业与畜牧业分界线√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河流N为淮河,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A正确;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分两段, 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B错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C错误;耕作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D错误。5. N河以北的河流一般( )A. 只有一个汛期B. 具有凌汛C. 具有冰期D. 流量季节变化较小√解析: 秦岭—淮河一线是1月月平均气温0 ℃等温线经过地区,以北地区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无结冰期,C正确;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夏汛(降水补给),A错误;凌汛发生要满足河流存在结冰现象和河流流向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B错误; N 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大,D错误。 渭干河是新疆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它是由发源于南天山的木扎尔特等多条河流汇流而成,流域内的新和、沙雅是重要的农业区。为促进渭干河的梯级开发,先后修建了多座水电站,其中2016年开工建设的骆驼脖子水电站是第五级水电站。据悉,目前渭干河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读渭干河流域图,完成6~8题。6. 关于渭干河水文特征的推断,与现实不符的是( )A. 上游地势落差大,水能蕴藏量丰富B.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春汛为主汛期C. 流域内植被稀疏,含沙量大D. 流域冬季气温低,干支流可能有结冰期√解析: 渭干河发源于南天山,上游地势落差大,水量较大,水能蕴藏量丰富,A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于河流主要依靠上游的高山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融水量最大,夏汛为主汛期,B错误,符合题意;渭干河流域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河流含沙量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流域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气温低,干支流可能有结冰期,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渭干河是新疆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它是由发源于南天山的木扎尔特等多条河流汇流而成,流域内的新和、沙雅是重要的农业区。为促进渭干河的梯级开发,先后修建了多座水电站,其中2016年开工建设的骆驼脖子水电站是第五级水电站。据悉,目前渭干河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读渭干河流域图,完成6~8题。7. 骆驼脖子水电站的主要功能是( )A. 防洪与发电 B. 防洪与航运C. 发电与灌溉 D. 灌溉与航运√解析: 骆驼脖子水电站能够调节渭干河中下游地区的用水量,改善灌溉条件;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发电,C正确;渭干河地处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洪涝灾害并不严重,故防洪不是主要功能,当地河流水量较小且不稳定,水运条件差,故航运不是主要功能,A、B、D错误。8. 一年中,当骆驼脖子水电站蓄水水位最高时( )A. 出入库水量大致相当B. 流域内短时间降水强度最大C. 当地日平均气温最高D. 库区周边生活生产用水最多 渭干河是新疆塔里木河的重要支流之一,它是由发源于南天山的木扎尔特等多条河流汇流而成,流域内的新和、沙雅是重要的农业区。为促进渭干河的梯级开发,先后修建了多座水电站,其中2016年开工建设的骆驼脖子水电站是第五级水电站。据悉,目前渭干河已无水注入塔里木河。读渭干河流域图,完成6~8题。√解析: 当入库水量大于出库水量时,水库水位升高,当入库水量小于出库水量时,水库水位下降,所以当骆驼脖子水电站蓄水水位最高时,出入库水量正好相当, A正确;渭干河以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同时入库河水存在滞后性,B错误;渭干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流入水库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该地白昼时间最长,平均气温最高,冰川消融最多,河流补给量最大,但入库河水存在滞后性,所以当地日平均气温最高,并不是水库水位最高时,C错误;库区周边生活生产用水最多时水位会下降,不会最高,D错误。PART 04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 图1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2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1~3题。1. 图中代码表示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A. ①云贵高原 B. ②四川盆地C. ③大兴安岭 D. ④华北平原12345678910111213√解析: 读图可知,①地形区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处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应为青藏高原,而云贵高原处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在1 000—2 000米,A错误;②地形区中间低、两侧高,处于100°E与110°E之间,32°N附近,应为四川盆地,B正确;③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交界处,且处于(110°E、32°N)附近,应为巫山,不是大兴安岭,C错误;④地形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且被32°N纬线穿过,应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而华北平原大致位于33°N以北,D错误。123456789101112132. 我国地形地势特点是( )A. 地势南高北低 B. 地形以平原为主C. 地势西高东低 D. 地形的类型单一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地势整体上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地(33%)、高原(26%)比重大,平原(12%)比重较小,由此判断,C正确。 图1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2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1~3题。√12345678910111213 图1为中国沿32°N地形剖面图,图2为中国地形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1~3题。3. 我国的地形地势产生的影响有( )A. 山区面积广大,为粮食种植提供有利条件B. 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C. 地势特点不利于海洋水汽进入,气候干旱D. 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利于航运√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使得耕地比重较小,不利粮食种植,A错误;地形复杂多样,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从而有利于开展农业多种经营,B正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面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洋水汽进入,东部地区气候相对湿润,C错误;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在地势阶梯分界线处河流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于航运,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当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所在的区域常出现降水。在我国某区域这种冷暖空气交锋造成的降水常出现在端午节前后,给当地带来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民间将这个时段的降水称为“龙舟水”。如图为“龙舟水”成因及分布示意图,下表为1961—2012年“龙舟水”降水量统计数据。据此完成4~6题。平均值 317.6毫米最小值 133.7毫米最大值 612.6 毫米4. “龙舟水”分布于我国的( )A. 东南沿海B. 东北平原C. 青藏高原D. 塔里木盆地√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在端午节前后,出现的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当地人将这个时段的降水称为“龙舟水”。由图可知,“龙舟水”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该地区离热带海域近,暖湿气流强劲,A正确。12345678910111213 当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所在的区域常出现降水。在我国某区域这种冷暖空气交锋造成的降水常出现在端午节前后,给当地带来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民间将这个时段的降水称为“龙舟水”。如图为“龙舟水”成因及分布示意图,下表为1961—2012年“龙舟水”降水量统计数据。据此完成4~6题。平均值 317.6毫米最小值 133.7毫米最大值 612.6 毫米5. “龙舟水”期间常见的天气有( )√12345678910111213解析: “龙舟水”是在春夏之交时,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时形成的大暴雨。四个天气符号选项中,A表示的是晴转沙尘天气,B表示的是暴雨转冰雹,C表示的是雨夹雪转多云,D表示的是大雪转阴。故选B。12345678910111213 当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和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时,所在的区域常出现降水。在我国某区域这种冷暖空气交锋造成的降水常出现在端午节前后,给当地带来暴雨、雷电、冰雹等恶劣天气,民间将这个时段的降水称为“龙舟水”。如图为“龙舟水”成因及分布示意图,下表为1961—2012年“龙舟水”降水量统计数据。据此完成4~6题。平均值 317.6毫米最小值 133.7毫米最大值 612.6 毫米6. 据表推断该区域的降水特点是( )A. 年降水量较小B.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 降水年际变化大D. 夏季降水少√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地区的降水年际变化大,这是由于该区域属于季风气候,受夏季风不稳定的影响导致的,C正确;A、B、D不属于季风气候的特征。12345678910111213 如图四幅图示意我国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完成7~8题。7. 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中④图可能为( )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D. 冬季√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锋面雨带在我国东部季风区的移动规律为:4—5月在南部沿海登陆,对应②图;6月北移到江淮地区,对应③图;7—8月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对应①图;9月退回长江以南,对应④图,故四幅图中④图可能为秋季,C正确。123456789101112138. 我国普遍高温时雨带位于四幅图所示位置的( )A. ① B. ②C. ③ D. ④解析: 我国普遍高温时是在夏季的7—8月,此时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季节。据上题分析可知,7—8月锋面雨带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对应①图,A正确。 如图四幅图示意我国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分表示雨带)。读图,完成7~8题。√12345678910111213 “净海”是一片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如图),湖水清澈见底,但没有原生鱼,后来人们从国外引进多种冷水鱼,“净海”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近60年来“净海”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湖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据此完成9~10题。9. “净海”的水汽最有可能主要来源于( )A. 太平洋 B. 大西洋C. 印度洋 D. 北冰洋√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结合图中经纬网信息可知,“净海”位于我国西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的西风挟带水汽遇到天山山脉的阻挡后形成地形雨,成为“净海”最主要的补给水源,B正确。12345678910111213 “净海”是一片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如图),湖水清澈见底,但没有原生鱼,后来人们从国外引进多种冷水鱼,“净海”逐步成为我国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近60年来“净海”地理环境发生变化,湖岸多处坍塌,东岸尤为严重。据此完成9~10题。10. “净海”没有原生鱼的主导因素是( )A. 溶氧量低 B. 水域较小C. 水温较低 D. 物种入侵√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高海拔地区,湖水温度较低,这对鱼类的生存和繁殖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一些鱼类可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或繁殖成功,C正确;水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溶氧量,A错误;由该地的经纬度看,该水域的面积较大,B错误;未有体现物种入侵,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乌蒙山,汇入长江。赤水河每年5—6月后,流卷泥沙,水色浑赤。重阳节后,河水清澈,当地酒厂开始自赤水河中取水酿酒。如图为赤水河流域简图。据此完成11~12题。11. 有关赤水河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 冰雪融水补给量大C.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D. 有较长的凌汛期√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河流发源于云南乌蒙山,注入长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径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A、B错误,C正确;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气温在0 ℃以上,无凌汛现象,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乌蒙山,汇入长江。赤水河每年5—6月后,流卷泥沙,水色浑赤。重阳节后,河水清澈,当地酒厂开始自赤水河中取水酿酒。如图为赤水河流域简图。据此完成11~12题。12. 当地酒厂开始取水酿酒时( )A. 流量大增 B. 流速减慢C. 流域面积扩大 D. 地下水位上升√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受夏季风影响,赤水河每年5—6月后为雨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含沙量大,所以“流卷泥沙,水色浑赤”,“重阳节后,河水清澈”是由于重阳节即阳历十月或十一月间,雨季已过,流量大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所以适合当地酒厂取水酿酒,B正确,A错误;流域面积一般是固定的,C错误;当地酒厂开始取水酿酒时,雨季已过,流量大减,地下水位补给河流,地下水位下降,D错误。12345678910111213二、非选择题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武夷山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重要山脉,平均海拔1 200米,其中黄岗山海拔高达2 158米。山内生物物种多样,文化基因深厚,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地。如图为武夷山周边省区自然特征示意图。12345678910111213(1)简述武夷山脉的地理意义。答案:是福建省与江西省的界线,是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解析:武夷山脉地处我国东南部,是福建省与江西省的分界线,是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闽江等诸河流域的分水岭。12345678910111213(2)分析图中1月12 ℃等温线在福建的分布纬度高于广东的原因。答案:受台湾暖流增温增湿影响,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解析:读图可知,图中1月12 ℃等温线在福建的分布纬度高于广东,主要是受到台湾暖流的影响,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使图中的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在福建的分布纬度高于广东。12345678910111213(3)简述赣江的流量特征。答案:赣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流量大,为汛期,冬季流量小;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赣江流量不稳定。解析:赣江是长江的支流,流域内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夏季赣江流量大,冬季流量小;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赣江流量不稳定。12345678910111213THANKS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共75张PPT)课时79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高中总复习·地理考点一 中国的农业考点二 中国的工业课时跟踪检测考点三 地图PART 01考点一 中国的农业1. 我国重要的农作物(1)粮食作物:① 、② 。(2)经济作物:③ 、④ 。(3)糖料作物:⑤ 、⑥ 。小麦 水稻 花生 油菜 甘蔗 甜菜 2. 农业分布(1)地区分布主要部门 主要分布区东部 地区 种植业 半湿润、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 、西南天然林区,东南部的 林区渔业 东部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西部 地区 畜牧业 青海牧区、新疆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种植业 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东北 人工 (2)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及其影响条件①粮食作物主要农作物 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影响条件小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西北灌溉农业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松嫩平原、 平原 利: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机械化程度高、交通便利。弊:热量不足,复种指数低玉米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谷物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三江 主要农作物 分布区及商品粮基地 影响条件水稻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 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利:农业基础好、地形平坦、 充足。弊:人均耕地不足水热 ②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区 影响条件棉花 五大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中下游滨海沿江平原,黄淮地区, 光照时间长、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油料 作物 花生 山东丘陵 沙质土壤、排水好油菜 流域,并有北迁南移趋势 水热丰富的亚热带气候,地形平坦大豆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其他 西北内陆的胡麻,河南的芝麻 光照好,作物耐旱新疆南部 长江 主要分布区 影响条件糖料 作物 甜菜 东北平原、河套平原、新疆北部 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甘蔗 台、闽、粤、桂、滇、川 喜高温、需水量大、生长期长水果 苹果 北方地区的丘陵区 暖温带气候柑橘 南方地区的丘陵区 亚热带气候花卉 西南 的气候四季如春 3. 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2)解决措施:建立商品粮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科技兴农。 读我国四大农作物优势产区图,完成1~3题。1. 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是( )A. 大豆、甘蔗、油菜、棉花 B. 棉花、大豆、油菜、甘蔗C. 油菜、甘蔗、棉花、大豆 D. 大豆、油菜、棉花、甘蔗√解析: 我国大豆主要产区是东北平原,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产区;甘蔗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及四川盆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油菜的最大产区在长江流域。据图分析可以得出①是大豆、②是油菜、③是棉花、④是甘蔗。故选D。 读我国四大农作物优势产区图,完成1~3题。2. 上述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确定的主要依据是( )A. 自然条件 B. 交通条件C. 劳动力因素 D. 产业化√解析: 根据四种农作物的分布区分析,甘蔗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油菜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豆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棉花分布在长江流域、黄淮平原、新疆等地,四种农作物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因素的影响,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关系密切,A正确;四种农作物优势产区的确定与交通条件、劳动力和产业化基本无关,B、C、D错误。 读我国四大农作物优势产区图,完成1~3题。3. 山东某集团有限公司花生油年生产能力80万吨,为中国花生油第一品牌。该公司生产花生油的主要原料来自(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南部沿海C. 东北平原 D. 华北地区√解析: 花生在我国分布较为普遍,华北地区的山东、河南两省相对集中,该公司位于山东省,故其生产花生油的主要原料就近来自华北地区,D正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耕时间不同。如图为我国春耕时间分布示意图及某区春耕景象图。据此完成4~5题。4. 图示春耕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解析: 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甲为西北地区,乙为青藏地区,丙为北方地区,丁为南方地区。春耕景观中有梯田出现,且图中耕地为水田景观,应为丁(我国南方地区),D正确。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春耕时间不同。如图为我国春耕时间分布示意图及某区春耕景象图。据此完成4~5题。5.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春耕的时空分布有所不同,其中( )A. 甲地区春耕多在盆地中央B. 乙地区春耕多在河谷地带C. 丙地区春耕2月下旬开始D. 丁地区春耕开始时间最晚√解析: 甲地区(西北地区)的春耕多在河谷和盆地边缘地区,A错误;乙地区(青藏地区),海拔高,热量条件不足,春耕在热量条件相对较好的河谷地区进行,B正确;丙地区(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4月中下旬以后才开始春耕,C错误;丁地区(南方地区)春耕开始时间最早,D错误。PART 02考点二 中国的工业1. 四大工业基地:a 工业基地,b 工业基地,c 工业基地,d 工业基地。2. 密集分布区(1)沿铁路线: 、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多个具有全面意义的工业基地。(2)沿河:黄河流域是 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 、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3)沿海:集中了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四大工业基地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珠江三角洲 京广 能源开发 上海 3. 高新技术产业区(1)分布:多依附于 ,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2)开发差异大城市 4. 三大工业带名称 性质与地位 主要工业中心 优势 缺陷沿海工 业地带 我国最发达的工业地带 包括沿海的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和经济开发区 便利的 ,便于吸引外资、引进技术 缺乏 沿长江 工业地 带 工农业发达、 强的工业地带 上海、 、武汉、 、宜昌、攀枝花等 能源充足, 便利,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交通尚难满足需要海运 能源综合性 南京 重庆 水运 名称 性质 与地位 主要工 业中心 优势 缺陷陇海兰 新工业 地带 前景广阔、潜力最大 连云港、徐州、郑州、洛阳、西安、兰州、乌鲁木齐 资源丰富, 便利 干旱缺水,尚待开发陆运 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1~3题。1. 位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利用侨乡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是图中( )A. ① B. ②C. ③ D. ④√解析: 读图可知,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由北到南依次为: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其中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故D正确。2. 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 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B. 工业基础薄弱C. 交通条件落后 D. 劳动力不足解析: ③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雄厚、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足、水陆交通便利等,不利条件是矿产和能源资源缺乏,故A符合题意。 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1~3题。√3. 与③④工业基地相比,①工业基地发展的不足是( )A. 工业基础薄弱 B. 劳动力不足C. 创新能力不足 D. 矿产资源缺乏解析: 与③④工业基地相比,①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传统以重工业为主的基地,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劳动力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丰富,创新能力不足,C正确。 读我国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1~3题。√PART 03考点三 中国的交通1. 分布2. 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运输。铁路 (1)南北铁路干线铁 路 宝中—宝成—成昆线 太焦—焦柳—黎湛—粤海线 京广线 京九线 京哈—京沪线意 义 加强西南和西北地区联系,促进西部大开发;有利于民族团结 改善铁路网布局,提高晋煤南运的能力,分流京广线的运量 沟通了华北、华中与华南,是我国铁路网的中轴线,运量最大的南北大动脉 缓解京广线、京沪线的运输压力,维持港澳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沟通了东北、华北和华东的联系,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南北大动脉 (2)东西铁路干线铁路 意义京包—包兰线 促进华北与西北的联系,分担陇海线的运量,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巩固国防陇海—兰新—北疆、青藏线 沟通东部和西部,促进西北、青藏地区的发展,巩固边防,为第二亚欧大陆桥重要组成部分,加速沿线工业的发展沪杭—浙赣— 湘黔—贵昆线 横贯江南的东西干线,加强华东、中南、西南之间的联系,与长江航线相辅相成3. 内河航线航运水系 沿岸港口 特点长江 航道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 ①是我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②通航里程长,从宜宾→入海口(500 t)海轮;③江海联运,促进沿江外向型经济发展京杭 运河 航道 济宁、扬州、苏州、无锡 ①沟通五大水系;②从济宁到江南的航运,因向南运煤,向北运工业品而日益发展;③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内河运输第二位航运 水系 沿岸港口 特点珠江 航道 广州、梧州 ①通航里程仅次于长江;②主干是西江,它对沟通广西、广东各地与沿海地区的物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松花江 航道 哈尔滨 是东北地区的主要水运干线 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1),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如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1. 下列关于交通运输耗能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耗能大B. 经济水平高,交通运输耗能大C. 铁路运输耗能高于公路D. 综合运输网密度大,交通运输耗能大√解析: 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耗能大;经济水平高,交通运输耗能低;公路运输耗能高于铁路,铁路运输耗能高于水路;综合运输网密度大,交通运输耗能小。2. 与新疆比较,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水平 B. 地形地势C. 运输方式 D. 综合运输网密度解析: 与新疆比较,四川省经济水平高,运输方式多样,综合运输网密度大,四川省西部为川西高原,东部为四川盆地,地形多样,地势起伏大。根据上面的结论可知,地形地势是四川交通运输耗能大的主要因素。 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1),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如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1),交通运输耗能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如图为我国部分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3.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交通运输耗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解析: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区,依次为广东省、江西省、甘肃省和西藏自治区,结合四省区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综合运输网密度及图中其他省区的交通运输耗能分布特点可知,四个省区交通运输耗能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④③②①。 2020年“十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通过八条高铁(铁路)线路,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如图是其中的四条线路。据此完成4~5题。4. 有关图示高铁(铁路)表达正确的是( )A. 乘坐高铁①从北京一路向南,地势由第二级阶梯过渡到第三级阶梯B. 乘坐高铁②从长春一路向北,国庆节期间欣赏风吹稻浪秋意浓C. 乘坐高铁③从杭州出发,到黄山,典型植被由森林过渡到草原D. 乘坐铁路④从成都出发,穿山而行,横跨云贵高原、南岭山脉√解析: ①是京广高铁,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A错误。②是哈大高铁,国庆节期间正值黑龙江水稻成熟期,B正确。③是合福、杭黄高铁,处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典型植被为森林,C错误。④是成昆铁路,没有穿过南岭,D错误。 2020年“十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通过八条高铁(铁路)线路,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规划成就和中国之美。如图是其中的四条线路。据此完成4~5题。5. “从水墨画境之徽州到禅茶一味的闽越,一路好风如水,一路好景如歌。《坐着高铁看中国》,邀您寻访心中的诗意与远方。”这个宣传语中的高铁(铁路)指的是上图中( )A. ① B. ②C. ③ D. ④√解析: 根据宣传语中“徽州”(安徽)、“闽越”(福建)可知,这个高铁为合福、杭黄高铁即③,故选C。PART 04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 读我国农业区域分布图,完成1~2题。1. 我国不同“颜色”的土地作物熟制不同,主导因素是( )A. 土壤 B. 热量C. 水分 D. 地形√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图中信息可知,我国自南向北由红土地变为黄土地再变为黑土地,其中熟制逐渐向北减少,主要是受到热量因素的影响,导致作物熟制发生变化,B正确;土壤中黑土属于世界三大肥沃土壤之一,但是熟制却是一年一熟,A错误;黄土高原作为黄土地,比较缺水,却比黑土地的熟制次数多,C错误;黑土地位于东北平原熟制为一年一熟,而红土地位于东南丘陵却是一年两熟到三熟,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读我国农业区域分布图,完成1~2题。2. 我国各种农业及其生产主导因素搭配有误的是( )A. 绿洲农业—水源 B. 立体农业—地形C. 热带农业—水热 D. 河谷农业—光照√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其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A正确,不符合题意;立体农业主要位于山地地形区域,地形为主导因素,B正确,不符合题意;我国热带农业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成为主导因素,C正确,不符合题意;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但是气温低,因此其河谷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气温,D错误,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第一年 第二年 月份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作物 小麦 玉米 第二年 第三年 月份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作物 玉米 冬季休耕 棉花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农事时间安排表。据此完成3~4题。3. 该地最可能位于( )A. 准噶尔盆地 B. 华北平原C. 松嫩平原 D. 四川盆地√12345678910111213解析: 从表中看,该地小麦秋种,第二年初夏收,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最可能位于华北平原,B正确;准噶尔盆地和松嫩平原一年一熟,农作物为春小麦,四川盆地主要农作物为水稻,A、C、D错误。123456789101112134. 对于该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土层深厚,黑土广布,土壤肥力较高B. 位于我国湿润区,年均降雨量超过800 mmC. 春旱夏涝严重,影响农业的稳产高产D. 热量充足,耕作制度可达一年三熟解析: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我国华北平原,春旱夏涝严重,影响农业的稳产和高产,C正确;我国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种植春小麦,A错误;我国年均雨量超过800 mm的湿润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B错误,该地位于华北平原,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据中国信通院数研中心测算,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1 454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安徽、湖北等省市,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以537家和296家居前两位。如图示意2018—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情况(单位:亿元)。据此完成5~6题。5. 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在空间分布上( )A. 北方多,南方少B. 集中分布于西北地区C. 东部多,西部少D. 分散分布于北方地区√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材料“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1 454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安徽、湖北等省市,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以537家和296家居前两位”可知,主要分布区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C正确,B错误;南北方向只有北京和安徽部分地区位于北方,其余省区和城市均在南方,所以是南多北少,A、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据中国信通院数研中心测算,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1 454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四川、安徽、湖北等省市,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以537家和296家居前两位。如图示意2018—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情况(单位:亿元)。据此完成5~6题。6. 2021年,北京和上海人工智能企业居我国前两位的主导因素是( )A. 科技人才聚集B.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C. 政府政策支持D. 区域生态环境优良√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工智能产业主导区位因素为人才和技术,而且北京和上海科技和经济水平高,所以科技人才集聚,A正确;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生态环境优良对该产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其布局的主导因素,B、C、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如图为2006—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7.2006—2015年,我国( )A. 工业化水平一直较高B. 工业比重不断上升C. 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D. 第三产业比重降低√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图中显示,我国工业增加值不断提高,但工业增长率却出现波动,2010年之后工业增长率还有所下降。在2006—2007年,工业增加值较低,但工业增长率却高,2014年后,工业增加值高,工业增长率却比2006年低,说明工业总产值增加比例更大,说明我国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早期水平相对较低,A错误;图中没有信息表明我国工业比重不断上升,B错误;读图可知,工业增加值柱状图一直呈增高趋势,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C正确;图中没有显示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如图为2006—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与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7~8题。8. 影响我国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矿产资源储量增加B. 政策调整与技术创新C. 劳动力数量的增加D.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我国工业内部产业结构主要向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产业发展,矿产资源储量增加、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对发展这些产业的影响较小,不是我国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A、C、D错误;科学技术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政策调整与技术创新,我国产业逐渐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工业内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B正确。12345678910111213 2023年1月17日上午,厦门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主桥建成通车。翔安大桥全长12.371千米,起于厦门本岛埭辽水库东侧,以桥梁形式跨越本岛东部海域,在翔安半岛西南登陆,是福建省一次性投资额最大、跨海段采用钢箱梁最长、下沉式隧道最长的桥隧综合跨海通道工程。如图示意翔安大桥位置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9~10题。9. 翔安大桥跨海段采用钢箱梁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式施工,主要是为了( )A. 避免干扰环境 B. 节省建设成本C. 缩短施工时间 D. 降低建设难度√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式施工,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时间,也可减少对附近航道船只通航和机场飞机起飞降落的影响,但不能避免干扰环境,A错误,C正确;与现场施工相比,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式施工,会增加大型装配模块的运输成本,现场装配需要大量起降设备,因此根据材料信息,很难比较现场施工与工厂化预制的建设成本和建设难度差异,B、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2023年1月17日上午,厦门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主桥建成通车。翔安大桥全长12.371千米,起于厦门本岛埭辽水库东侧,以桥梁形式跨越本岛东部海域,在翔安半岛西南登陆,是福建省一次性投资额最大、跨海段采用钢箱梁最长、下沉式隧道最长的桥隧综合跨海通道工程。如图示意翔安大桥位置及周边地区。据此完成9~10题。10. 翔安大桥主桥建成通车后的直接影响是( )A. 丰富了厦门的交通运输类型B. 加强本岛与翔安半岛的联系C. 促进厦门的对外交流与联系D. 减少了本岛居民的出行频率√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翔安大桥属于公路运输,没有丰富厦门的交通运输类型,A错误;翔安大桥通车后,加强了本岛与翔安半岛的联系,本岛居民的出行频率增加,B正确,D错误;翔安大桥连接的是厦门半岛和厦门市的翔安半岛,属于市内交通,对于促进厦门的对外交流与联系关系不大,C错误。12345678910111213 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我国主要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1. 我国铁路主要布局在( )A. 东部沿海地区B. 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C. 中西部地区D. 东西方向运输量大的地区√12345678910111213解析:读图可知,我国中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我国已建成铁路主要布局在中东部地区,不仅是东部沿海地区,我国中东部地区主要处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上,A错误,B正确;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因此西部地区的铁路相对稀少,C错误;图中显示,我国铁路网拥有多条东西干线和南北干线,不仅布局在东西方向运输量大的地区,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2. 形成我国铁路布局特点的原因有( )①东部地势较平坦,建设成本较低 ②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大 ③南方地区河运发达,铁路运输需求量小 ④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我国主要铁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我国铁路大致东密西疏,这与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建设成本较低密切有关,①正确;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铁路运输的需求量大,使得我国东部地区铁路线较密,②正确;我国西部地区铁路较稀疏,这与西部地区地形等自然条件恶劣、建设成本高有密切关系,④正确;南方地区虽然河运发达,但由于运输需求大且多样,对铁路运输需求量仍很大,因此铁路也较密集,③错误。故选D。12345678910111213二、非选择题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畜业是我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升级的基础与保障。近年来居民对谷粮的直接消费不断减少,对牛羊肉、乳制品等高蛋白、营养健康食物的需求不断增加。强大的市场需求刺激草畜业不断扩大,但存在饲草严重不足、畜产品结构性过剩、天然草场超载过牧、养殖废弃物污染环境等突出矛盾。2022年农业农村部提出要坚持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原则,不断提高饲草供应与草食家畜养殖规模、利用模式的匹配度,促进草畜良性循环。草畜生产匹配度用来表示饲草种植和牲畜养殖的协调程度。如图表示2019年我国草畜生产匹配度空间布局。12345678910111213(1)说出2019年我国草畜生产匹配度空间布局的特点。答案:草畜生产匹配度地区差异大;匹配度大致自西北向东南降低。解析:据图可知,草畜生产匹配度地区差异大;西北和青藏地区匹配度高,东南地区不匹配,匹配度大致自西北向东南降低。12345678910111213(2)四川省是我国草畜业大省。试从饲草种植和牲畜养殖角度,为其提高草畜生产匹配度提出建议。答案: 饲草种植:根据牲畜养殖规模调整饲草的种植面积;种植优良牧草,提高饲草单产;鼓励饲草加工企业发展,提高饲草商品率。牲畜养殖:促进牲畜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牲畜养殖规模和结构;选育和引进优良牲畜品种,优化牲畜养殖结构。12345678910111213解析:四川省是我国草畜业大省,在发展草畜业过程中可以根据牲畜养殖规模适时调整饲草的种植面积,保证饲草供应;种植优质牧草,提高饲草单产;鼓励饲草加工企业发展,大力发展饲草加工,提高饲草商品率。在牲畜养殖方面,扩大牲畜的养殖规模,进行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关注居民消费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牲畜养殖规模和结构;选育和引进优良牲畜品种,优化牲畜养殖结构,提高牲畜的产量和质量。12345678910111213(3)说出提高草畜生产匹配度的有利影响。答案: 可以对玉米、豆粕等精饲料进行减量替代,缓解饲料粮供给压力;减轻天然草场退化压力,保护天然草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畜产品品质;动物的粪肥还田还可以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实现草畜良性循环发展。解析:草畜生产匹配度提高,可以用优质饲草部分替代玉米、豆粕等精饲料,缓解饲料粮的供给压力;饲草养殖,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减缓天然草场退化,保护天然草场,改善生态环境;优质饲草的供应,可以提高牲畜食物种类的丰富度,提高畜产品品质;动物的粪肥还田还可以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率,实现草畜良性循环发展。12345678910111213THANKS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共59张PPT)课时80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高中总复习·地理考点一 北方地区考点二 南方地区课时跟踪检测PART 01考点一 北方地区1. 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形、地势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面积广阔主要地形区 A辽河平原、B 平原、C三江平原、D 平原和E黄土高原平原 松嫩 华北 (2)气候类型 以 气候为主特征 冬季 ,夏季 温度带 东北三省大部分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及黄土高原属于 带干湿区 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 地区,其余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气象灾害 春季 ,多风沙;夏季 ;冬季寒潮灾害温带季风 寒冷干燥 高温多雨 暖温 湿润 干旱 洪涝 (3)河流:F 、汾河、渭河、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4)资源林业 主要分布在 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 水资源不足矿产 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主要的油田:I 油田,J 油田,K 油田,L 油田松花江 大、小兴安岭 大庆 辽河 胜利 中原 2. 人文地理特征农业 耕作类型 旱地农业耕作制度 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作物类型 、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 业 工业分布 环渤海工业带( 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山西能源基地工业类型 以重工业、能源、纺织业为主小麦 辽中南 京津唐 3. 突出环境问题(1)东北平原: 流失。(2)华北平原: 、风沙、盐碱。(3)黄土高原: 流失。黑土 旱涝 水土 关于我国某区域的日记:“今天天气真冷,强劲的西北风直灌脖子,不化的积雪把大片挤得出油的千里沃野深深地埋住,看来还得1—2个月这些积雪才能融化,流入江河。温度计的读数降到-20 ℃以下,比每年的平均气温(-20 ℃)还低”。据此回答1~2题。1. 千里沃野指的是黑土,推测其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流水侵蚀带来肥沃的土壤冲积而成B.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风化形成的C. 草木的枯荣,积累了丰富的有机质D. 农民年年施用粪肥培育而成√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区为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尤其沃野千里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侵蚀作用相对较弱,A错误;该区域火山较少,B错误;黑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气温低,有机质分解速度慢,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肥沃的黑土,C正确;东北地区开发历史较短,人工干预形成肥沃土壤的条件不足,D错误。 关于我国某区域的日记:“今天天气真冷,强劲的西北风直灌脖子,不化的积雪把大片挤得出油的千里沃野深深地埋住,看来还得1—2个月这些积雪才能融化,流入江河。温度计的读数降到-20 ℃以下,比每年的平均气温(-20 ℃)还低”。据此回答1~2题。2. 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优势和不足分别是( )A. 平原辽阔,土地肥沃,但热量不足B. 位于中温带,耕地面积广大,但水资源不足C. 位于暖温带,夏季高温多雨,但春旱严重D. 土地肥沃,光热充足,但水资源匮乏√解析: 东北平原位于中温带,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但纬度高,全年热量不足,成为该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条件,A正确;东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B、D错误;该地属于中温带,春季积雪融水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因此春旱不严重,C错误。 冬季烟台市降雪量较大。如图为烟台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 烟台市( )A. 位于低纬度 B. 位于辽东半岛北部C. 北临渤海 D. 北临黄海解析: 读图可知,烟台市位于37°N—38°N之间,属于中纬度,A错误;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B错误;烟台市西临渤海,北临黄海,C错误,D正确。√ 冬季烟台市降雪量较大。如图为烟台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4. 烟台市冬季降雪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A. 水汽含量丰富 B. 地形抬升冬季风C. 空气中凝结核多 D. 空气对流旺盛解析: 烟台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北部,北临黄海,冬季盛行西北风,冬季风经过海面受地形抬升,在迎风坡形成降雪,B正确;水汽含量丰富、空气中凝结核多是降水的条件,不是冬季降水多的主要原因,A、C错误;冬季气温低,空气对流运动弱,D错误。√5. 冬季降雪对烟台市小麦的影响是( )A. 增加冻害风险 B. 缓解春季旱情C. 延迟返青时间 D. 增加地面蒸发解析: 冬季降雪覆盖地面,减少地面蒸发,减少小麦冻害,A错误;春季积雪融化,可以缓解旱情,B正确;积雪具有保温作用,可保持地温,提前返青时间,C错误;冬季气温低,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蒸发弱,D错误。 冬季烟台市降雪量较大。如图为烟台市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PART 02考点二 南方地区1. 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地形、 地势 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以 、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而分散主要地 形区 平原,A 丘陵、B浙闽丘陵、D 、四川盆地、E 高原山地 长江中下游 江南 东南丘陵 云贵 (2)气候类型 以 、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特征 冬季 ,夏季 气象灾害 夏季 ,夏秋季节多 ,冬季寒潮、冻害(3)河流:淮河、长江、钱塘江、珠江、C 。亚热带 温和少雨 高温多雨 洪涝 台风 澜沧江 (4)资源林业 林业主要分布在 、东南山区,茶树、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水资源 水资源丰富能源及矿产资源 常规能源 ,水能丰富, 金属矿丰富西南 缺乏 有色 2. 人文地理特征农业 耕作类型 农业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作物类型 、油菜、甘蔗、茶叶、天然橡胶、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工业 工业分布 长江中下游工业带、 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类型 南部沿海 工业地带;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水田 水稻 沪宁杭 外向型 3. 环境问题: 灾害、水体污染、酸雨、水土流失、红壤肥力下降。洪涝 读图,完成1~2题。1. 图示地区为我国的四川盆地,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分别是( )A. 季风水田农业;土壤贫瘠B. 商品谷物农业;光照不足C. 商品谷物农业;水源不足D. 季风水田农业;光照不足√解析: 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水稻生长,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盆地地形,地势低,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光照较少,D正确,B错误;四川盆地的土壤为在紫红色岩石风化产物上发育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矿物养分,是中国长江以南的肥沃土壤之一,A错误;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源充足,C错误。2. 当地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是( )A. 水土流失、酸雨B. 土壤盐碱化、荒漠化C. 热带雨林被砍伐、水土流失加剧D. 风沙危害、寒潮√解析: 四川盆地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且集中,四周多高山,地势起伏大,加上人类对植被的破坏等,水土流失较严重;重工业发达,化石燃料使用较多,易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盆地地形,污染物不易扩散,且多雨雾天气,酸雨问题较严重,A正确。四川盆地位于湿润区,土壤盐碱化、荒漠化、风沙危害对其影响不大,不是当地面临的主要问题,B、D错误。四川盆地纬度较高,没有热带雨林分布,C错误。 在不产生冻害的前提下,咖啡种植海拔越高,土壤透水性越强,所产咖啡越优质,烘焙后越能产生较好的风味。云南所产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如图示意云南八大咖啡产区。据此完成3~5题。3. 云南咖啡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 )A. 东南部 B. 西南部 C. 东北部 D. 西北部解析: 由图可知,云南咖啡集中产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故B正确。√ 在不产生冻害的前提下,咖啡种植海拔越高,土壤透水性越强,所产咖啡越优质,烘焙后越能产生较好的风味。云南所产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如图示意云南八大咖啡产区。据此完成3~5题。4. 推测云南咖啡集中产区的区域特征有( )①地形平坦 ②年降水量大③日照充足 ④土质疏松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②③④ D. ①③④√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南部主要以山地为主,①错误;气候为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②正确;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日照充足,③正确;该区为山地,森林茂密,腐殖质厚,所以土质疏松,④正确。故选C。5. 促进云南咖啡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合理措施有( )①大量开垦荒地,增加种植面积②借助现代网络,拓展销售新渠道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咖啡品质④打造自主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不产生冻害的前提下,咖啡种植海拔越高,土壤透水性越强,所产咖啡越优质,烘焙后越能产生较好的风味。云南所产咖啡浓而不苦,香而不烈,略带果味。如图示意云南八大咖啡产区。据此完成3~5题。A. ②③④ B. ①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②③√解析: 该区以山地为主,大量开垦荒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不利于咖啡产业发展,①错误;借助现代网络,可以发展直播带货、网店销售等,拓展新的销售渠道,②正确;加大科技投入,改善咖啡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和烘焙工艺等,可以提高咖啡品质,③正确;打造自主品牌,提高其知名度,从而提升竞争力,④正确。故选A。PART 03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据此完成1~3题。1. 江南丘陵范围是指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地区,下列全部位于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A. 庐山、九宫山、峨眉山B. 泰山、华山、五指山C. 衡山、黄山、井冈山D. 九华山、武夷山、阿里山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湖南的衡山,江西的井冈山、庐山,安徽的黄山、九华山在此范围内,C正确;四川的峨眉山在四川盆地,九宫山在湖北省,A错误;泰山在山东省,华山在陕西省,五指山在海南省,B错误;阿里山在台湾省,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据此完成1~3题。2. 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①大力改良红壤 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A. ①② B. ③④C. ②③ D. ①④√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江南丘陵广泛分布着红壤,肥力低,降水丰富且集中,地形起伏大,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带来的危害大,该区域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是改良土壤和水土保持,①④正确;秋季降水较多,棉花不适宜在江南丘陵种植,②错误;江南丘陵地形崎岖,不适合应用大型农业机械,③错误。故选D。123456789101112133. 下列果树,适宜在江南丘陵地区种植的是( )A. 芒果 B. 苹果C. 香梨 D. 柑橘解析: 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适宜柑橘种植,D正确;芒果是热带水果,A错误;苹果、香梨是暖温带水果,B、C错误。 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富”,而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据此完成1~3题。√12345678910111213 读A、B两个省级区域轮廓图,完成4~5题。4. 对A、B两省区地理位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省位于黄河下游地区B. B省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C. A省临渤海、黄海、东海D. B省临渤海、黄海√解析: 根据省级区域轮廓图可知,A省是山东省,B省是辽宁省。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处黄河下游,A正确;辽宁省丹东市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B正确;山东省濒临渤海和黄海,不濒临东海,C错误;辽宁省濒临渤海和黄海,D正确。根据题意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123456789101112135. 关于两图所示省区自然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两省地形中丘陵面积所占比重都较大B. 两省均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C. A省河流结冰期比B省短D. 两省水资源都比较丰富√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省级区域轮廓图可知,A省是山东省,B省是辽宁省。山东省位于华北平原的东部,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侧,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山东省分布有山东丘陵,辽宁省分布有辽东丘陵,两省地形中丘陵面积所占比重都较大,A正确。山东省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正确。两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河流冬季都有结冰期短,且山东省比辽宁省的纬度低,河流结冰期比辽宁省短,C正确。由于气候差异,全国水资源分布总体呈南多北少的格局,山东省和辽宁省都属于北方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D错误。根据题意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12345678910111213 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回答6~8题。6. 湖南省位于( )A. 华南茶区 B. 西南茶区C. 江南茶区 D. 江北茶区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湖南省位于江南茶区。√123456789101112137. 普洱茶的主产区位于云南南部,该地区传统民居是( )A. 四合院 B. 竹楼C. 白墙黑檐的楼房 D. 窑洞解析: 四合院为北京的传统民居,竹楼为云南的传统民居,白墙黑檐的楼房为江南水乡的传统民居,窑洞为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 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回答6~8题。√123456789101112138. 四大茶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高原山地气候解析:四大茶区主要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读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回答6~8题。√12345678910111213 如图为我国某石灰岩山地槽谷区横剖面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读图,完成9~10题。9. 该地最可能位于( )A. 黑龙江 B. 内蒙古C. 山西 D. 贵州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地分布大片石灰岩,并且根据图中信息,当地种植水稻,分布有常绿阔叶林,所以位于我国南方,最可能位于贵州。故选D。√1234567891011121310. 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A. 与石漠化程度正相关B. 与土地利用多样性负相关C. 高海拔区大于低海拔区D. 低山区的缓坡、阳坡较大 如图为我国某石灰岩山地槽谷区横剖面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读图,完成9~10题。√12345678910111213解析: 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石漠化程度负相关,A错误。土地利用多样性越高,其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为正相关,B错误。低海拔地区土地利用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高海拔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低,资源环境承载力小,C错误。在低海拔的缓坡和南坡(阳坡)地带,分布有居民用地、城镇用地、水稻田、山地旱地,土地利用程度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大,D正确。12345678910111213 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读图,完成11~12题。11. 这种变化将会导致( )A. 农村经济走向衰落 B. 农村人力资本流失C. 农村空巢老年化减轻 D. 农村生态环境恶化√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的现象,作为人口迁出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导致空巢老人现象加重,B正确,C错误;农村人口减少,人地矛盾减轻,D错误;人口流失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A错误。12345678910111213 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读图,完成11~12题。12. 下列诗句中描写其家乡的是( )A. 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B.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C.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D.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图片中柿子(北方水果)、麦田、窑洞(黄土高原)反映出该地为黄土高原。红松、黑土描述的为东北地区,A错误;卢橘、杨梅描述的是南方亚热带地区,B错误;人家山腰住、车马屋上过描述的是黄土高原地区,C正确;“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描述的是四川地区,D错误。12345678910111213二、非选择题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我国流传甚远、脍炙人口的“东北八大怪”“陕西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素描,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东北 八大怪 草坯房子篱笆寨/窗户糊纸纸在外/姑娘叼个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狗皮帽子头上戴/翻穿皮袄毛朝外/大缸小缸腌酸菜/冬包豆包讲鬼怪12345678910111213陕西 八大怪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是道菜/姑娘不对外/帕帕头上戴/房子半边盖/板凳不坐蹲起来/秦腔吼起来云南 十八怪 鸡蛋用草串着卖/摘下斗笠当锅盖/竹筒当烟袋/这边下雨那边晒/三个蚊子炒盘菜/四个竹鼠一麻袋/山洞能与仙境赛/火车没有汽车快/粑粑饼子叫饵块/蚂蚱能做下酒菜/花生蚕豆数着卖/四季衣服同穿戴/脚趾常年都在外/新鞋后面多一块/姑娘叫老太/和尚谈恋爱/老太爬山比猴快/娃娃全由男人带12345678910111213(1)从下面的甲、乙、丙三图中任意选择一个现象用地理知识加以解释。12345678910111213答案:甲:东北冬季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室内暖而湿的空气在窗户上遇冷易发生水汽凝结。或乙:陕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多风沙,可用水少,戴帕可防寒、防风沙,减少洗浴;夏季炎热多雨,戴帕可遮雨拭汗。或丙:云南纬度较低,而地势高(云贵高原),四季气候如春,年温差变化不大。12345678910111213解析: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精准素描,而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主要受当地的自然条件影响形成,故可从自然条件进行分析。据图可知,甲地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室外气温低,室内外温差大,室内气温高,暖而湿的空气在窗户上遇冷易发生水汽凝结,使窗户纸受潮极易破损;糊在外边可以保护木制窗棣不受风吹日晒或积累灰尘。乙地地处我国陕西黄土高原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多风沙,可用水少,戴帕可防寒、防风沙,减少洗头;夏季炎热多雨,戴帕可遮雨拭汗。丙地地处我国云南,即云贵高原地区,由于云贵高原纬度低、地势高,夏季凉爽,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而温暖,因此四季气候如春,年温差变化不大;但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大,降水前后温差大,因此四季衣服同穿戴。12345678910111213(2)在我国以云南之“怪”为最多,简析其原因。答案: 云南纬度低,地势起伏大,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多民族聚居,民族风情绚丽多彩。解析:根据材料,云南之“怪”最多,主要从云南自然环境特征差异较大和民族风情差异大两个方面分析。云南位于云贵高原,纬度低、地势起伏大,区域差异、垂直分异显著,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同时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多民族聚居,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民俗风俗多样,所以我国以云南之“怪”为最多。12345678910111213(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民俗现象目前已经消失。以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的消失为例,简析这些现象消失的原因。答案:①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蔬菜不能越冬生长,需大量腌制蔬菜以备冬荒;②近年来由于温室栽培技术、冷藏保鲜技术的普及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时鲜蔬菜可得到大量供应;③人们食品卫生意识的提高,大量腌制蔬菜的现象已很少见。12345678910111213解析:部分传统民俗消失的原因主要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严寒而漫长,蔬菜不能越冬生长,需大量腌制蔬菜以备冬荒;随着科技的发展,温室栽培技术、冷藏保鲜技术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冬季也有新鲜蔬菜的供应;同时腌制品对人体健康不利,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使大量腌制蔬菜现象大幅度减少。12345678910111213THANKS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共57张PPT)课时81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高中总复习·地理考点一 西北地区考点二 地图课时跟踪检测PART 01考点一 西北地区1. 自然地理特征(1)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夏季 、冬季 ,全年降水 (2)地形区:a 高原、b准噶尔盆地、c 盆地、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贺兰山、阴山。(3)河流和湖泊:稀少,且多 河流。(4)资源: 、石油、天然气和 等资源丰富。温带大陆性 炎热 寒冷 少 内蒙古 塔里木 天山 季节性 煤 稀土 2. 人文地理特征农业 区位因素 充足,太阳辐射强,但是 不足,水源有限农业类型及分布 畜牧业基地: 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灌溉农业: 平原、 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工业 分布 工业带西段部门 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业部门光照 降水 贺兰山 河套 宁夏 陇海—兰新 3. 环境问题: 化、水土流失、沙尘暴。【小点拨】 用整体性原理分析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荒漠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位于该流域的可可托海是全球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读可可托海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1. 立春前后,可可托海的牧羊人工作时可能不时( )A. 俯瞰针叶丛林 B. 远眺邻邦俄罗斯C. 仰望巍峨雪山 D. 凝视采蜜野蜂√解析: 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的半山腰处,可可托海海拔较低,应仰望针叶丛林,A错误;受阿尔泰山的阻挡,无法远眺邻邦俄罗斯,B错误;立春前后,在2月3—5日,此时阿尔泰山仍被积雪覆盖,可仰望巍峨雪山,C正确;2月3—5日,气温较低,鲜花尚未绽放,野蜂尚未采蜜,D错误。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位于该流域的可可托海是全球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读可可托海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2. 可可托海是全球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这表明该地( )A. 地质结构很稳定 B. 地学科普价值大C. 人类活动干扰少 D. 保护与开发并重√解析: “天然地质博物馆”表明地质作用活跃,有众多的地质构造,地质结构不稳定,A错误;地质构造众多,地学科普价值大,B正确;人类活动与天然的地质构造没有关系,C错误;作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应减少开发和人类活动强度,以保护为主,D错误。 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北冰洋水系的河流,位于该流域的可可托海是全球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读可可托海位置示意图,完成1~3题。3. 图中额尔齐斯河两岸的支流数量差异较大,主要因为该流域( )A. 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B. 干流左岸沟谷稀少C. 降水水汽源自东部 D. 河流影响聚落分布√解析: 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大抬升水汽,降水较多,支流数量多,南部受湿润气流影响小,降水少,A正确;干流左岸支流数量少、沟谷稀少均是因为降水少导致的,B错误;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东部夏季风无法到达该地,C错误;聚落分布与支流数量没有关系,D错误。 读图,完成4~5题。4. 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 全年高温、干湿季节分明 B. 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C.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 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解析: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山脉、河流分布判断,甲位于祁连山脉北侧的河西走廊,主要是利用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发展灌溉农业,为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B正确;甲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A错误;甲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但处在干旱地区,水源条件是最主要的有利条件,C与题意不符;甲地区气候较干旱,光照强,夏季日照时间长,D错误。 读图,完成4~5题。5. 甲、乙、丙三个地区共同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棉花 B. 水稻C. 小麦 D. 青稞√解析: 读图,根据经纬度和省区轮廓,山脉走向判断,甲是河西走廊,气候干旱,可以种植耐旱作物小麦;乙是宁夏平原,属于干旱、半干旱区,但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可以种植小麦;丙地位于青藏高原区的湟水谷地,可以种植小麦和青稞。综上所述,三地共同种植的农作物是小麦,C正确。PART 02考点二 青藏地区1. 自然地理特征(1)气候:属于 气候。气候 ,降水稀少。(2)地形:a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b 、c 、冈底斯山、喜马拉雅山。(3)河流和湖泊:河流d 、河流e怒江、河流f 。湖泊多为内流湖。(4)资源: 、地热能、 等清洁能源丰富。高原山地 寒冷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唐古拉山 金沙江 澜沧江 太阳能 水能 2. 人文地理特征农业 区位因素 日照时间 ,但 不足农业类型及分布 高寒牧业: 、藏绵羊、藏山羊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工业 分布 西宁、拉萨、林芝部门 毛纺织、皮革、毛毯长 热量 牦牛 河谷 3. 环境问题: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林、放牧、耕作,造成 退化。湿地 宗堡是西藏的传统建筑,往往修筑在耸立的孤山之上,被人们称为“安全岛”。江孜宗堡位于年楚河上游,其顶平、窗小,土墙墙体高和厚,图1和图2示意江孜宗堡周边地形及其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1. 推测江孜宗堡建设之初最可能是为了( )A. 仓储粮食 B. 观赏风景C. 军事防御 D. 防避洪水√解析: 江孜宗堡居高扼险,占据地形险要的独立山头,有一侧坡较陡,形成易守难攻的优势,且视线开阔,结合“安全岛”可知,江孜宗堡建设之初最可能是为了军事防御,C正确;江孜宗堡居高扼险,交通不便,不利于仓储粮食,A错误;观赏风景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位于楚河上游,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小,D错误。 宗堡是西藏的传统建筑,往往修筑在耸立的孤山之上,被人们称为“安全岛”。江孜宗堡位于年楚河上游,其顶平、窗小,土墙墙体高和厚,图1和图2示意江孜宗堡周边地形及其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2. 江孜宗堡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太阳辐射强烈 B. 昼夜温差较小C. 气候温暖湿润 D. 土壤较肥沃√解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太阳辐射强烈,A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B错误;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是高寒,而不是温暖湿润,C错误;据材料可知,江孜宗堡顶平、窗小,说明当地降水较少,且多大风天气,植被稀疏,加之气温低,微生物分解作用弱,土壤养分少,土壤贫瘠,土层浅薄,D错误。 卓乃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每年6月至7月集中产羔的主要地区。2011年9月,卓乃湖曾发生溃决。如图为卓乃湖藏羚羊产羔地及溃决前湖岸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3. 据图推测,卓乃湖最陡的方位位于湖泊的( )A. 东侧 B. 南侧C. 北侧 D. 西侧解析: 由卓乃湖溃决前后的湖岸线对比可知,东侧、西侧和南侧缩小的面积都比较多,说明沉积较多,坡较缓,而北侧湖泊面积缩小最少,说明沉积较少,坡较陡,C正确。√ 卓乃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每年6月至7月集中产羔的主要地区。2011年9月,卓乃湖曾发生溃决。如图为卓乃湖藏羚羊产羔地及溃决前湖岸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4. 导致卓乃湖在9月发生溃决的主要条件是( )A. 植被稀少 B. 气候暖湿C. 岩性松软 D. 冻土层厚解析: 卓乃湖湖岸溃决发生在9月,此时植被量较多,A错误;9月气温较高,冰川融水和冻土中的水分释放增多,卓乃湖水位上升,导致溃决,B正确;岩性松软度不随季节变化,C错误;此时冻土层较薄,D错误。√ 卓乃湖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每年6月至7月集中产羔的主要地区。2011年9月,卓乃湖曾发生溃决。如图为卓乃湖藏羚羊产羔地及溃决前湖岸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5. 卓乃湖溃决后,该湖区( )A. 藏羚羊数目减少 B. 湖水富营养化C. 昼夜温差减小 D. 植被覆盖率下降解析: 卓乃湖溃决后,湖区面积缩小,但不一定会直接威胁到藏羚羊的生存,但会导致植被覆盖率下降和昼夜温差增大,A、C错误,D正确;湖水富营养化主要是人类活动增加造成的,而该湖区并未出现人类活动增加的情况,湖水不会富营养化,B错误。√PART 03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 2024年3月19日,地处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尔希迭村,雪山下村民们一起在河道边破冰引水、犁地播种、分享美食,在帕米尔高原上与各地游客一起载歌载舞,庆祝传统农事节日——“引水节和播种节”,共同祝愿风调雨顺、民和年丰(如图)。据此完成1~2题。1. 该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 光照不足 B. 降水量大C. 无霜期长 D. 昼夜温差大12345678910111213√解析: 帕米尔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较弱,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综上所述,D正确。12345678910111213 2024年3月19日,地处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瓦尔希迭村,雪山下村民们一起在河道边破冰引水、犁地播种、分享美食,在帕米尔高原上与各地游客一起载歌载舞,庆祝传统农事节日——“引水节和播种节”,共同祝愿风调雨顺、民和年丰(如图)。据此完成1~2题。2. 村民们在“引水节和播种节”之前往往在河流、沟渠的冰面上撒一层薄薄的黑土,主要目的是( )A. 增加河流水量 B. 加速冰层融化C. 增加土壤肥力 D. 增加河流有机质含量√12345678910111213解析: 黑土颜色深,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加速冰层融化,B正确;黑土不能增加河流水量,也不是为了增加河流有机质含量,A、D错误;黑土也来自其本地土壤,并不是肥力更高的土壤,C错误。12345678910111213 巴丹吉林沙漠(如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3~4题。3. 黑河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 )A. 冰雪融水 B. 大气降水C. 湖泊水 D. 地下水√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区域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黑河的补给水源应该不是大气降水,B错误;该地区沙漠中的湖泊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而且还分布在河流的下游,不可能是湖泊水补给,C错误;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黑河发源于祁连山区,又地处西北内陆,主要补给方式应该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A正确,D错误。123456789101112134. 巴丹吉林沙漠中的湖泊( )A. 与周边地表水性质相似B. 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C. 地下水补给水量不稳定D. 水位冬夏季节变化较小 巴丹吉林沙漠(如图)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但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读图,完成3~4题。√12345678910111213解析: 由材料“沙漠中的湖泊竟多达100多个,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可知,A错误;该区域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而巴丹吉林沙漠附近有两条明显的深层大断裂,且湖泊水与河西走廊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所以湖泊水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不是大气降水,B错误;地下水补给的特点是常年比较稳定,C错误;该区域湖泊水补给水源为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水量常年稳定,冬夏季节水位变化较小,D正确。12345678910111213 藏西南高原是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的交会地带,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区内气候寒冷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高原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春季的植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夏季。据此完成5~6 题。5. 导致藏西南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根本因素是( )A. 地形 B. 气温C. 降水 D. 土壤解析: 藏西南高原海拔高、地形崎岖,导致其气候高寒、冻土广布、降水少。因此藏西南高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根本因素是地形,A正确。√12345678910111213 藏西南高原是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的交会地带,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区内气候寒冷干燥,干湿季节分明,年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高原上生态环境极其脆弱,春季的植物生长状况明显优于夏季。据此完成5~6 题。6. 藏西南高原植物夏季生长状况明显差于春季,主要原因是( )A. 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量大B. 夏季降水多,光热相对不足C. 春季冻土融化,土壤温度高D. 夏季气温较高,蒸散作用强√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植被的生长需要充足的热量和水分。夏季是植物的生长旺季,但藏西南高原降水总量较少,夏季气温升高导致蒸散作用增加,不利于植物的生长,D正确;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更多,A错误;夏季降水不多,对光热造成的削弱有限,B错误;夏季土壤温度更高,C错误。12345678910111213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7~8题。7. 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推测,修建青藏铁路时面临的三大难题是( )A. 高寒缺氧、干旱缺水、生态脆弱B.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干旱缺水C. 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D. 多年冻土、干旱缺水、生态脆弱√12345678910111213解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多年冻土发育;海拔高,空气稀薄,缺乏氧气;气候寒冷,生态环境脆弱。所以青藏高原上修建铁路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海拔高,气温低,多年冻土,气候寒冷,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故C正确;干旱缺水是西北地区特征,青藏高原有较多冰雪融水,故A、B、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完成7~8题。8. 图示地区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 青海湖沿岸 B.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C. 柴达木盆地 D. 青藏铁路沿线地区解析: 该地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好,故B正确;青海湖为咸水湖,青藏铁路沿线地区及柴达木盆地土壤贫瘠,气候寒冷,不适合农业发展,故A、C、D错误。√12345678910111213 如图为我国吐鲁番盆地某坎儿井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9. 下列关于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区B. 竖井主要是防止水分蒸发C. 暗渠输水,减少蒸发D. 水源来自雨水经竖井汇入解析: 坎儿井主要分布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地区,A错误;竖井主要是便于坎儿井的维护,B错误;暗渠输水主要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C正确;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0. 坎儿井暗渠水量季节变化明显,水量最大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C. 秋季 D. 冬季解析: 吐鲁番盆地坎儿井的水源来自高山冰川融水,受气温的季节变化影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冰川融化量大,水量较丰富,B正确。 如图为我国吐鲁番盆地某坎儿井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12345678910111213 拉萨河谷宽广平坦,平均海拔为3 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长春3 ℃—4 ℃。读图,回答11~12题。11.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 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C. 该区域气温年较差较小,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D. 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地热能丰富,A正确,不符合题意;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落差大,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B正确,不符合题意;该区域是高原和高山气候,夏季河流有冰川融水补给,同时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多,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误,符合题意;该区域位于板块交界处,雅鲁藏布江谷地成因与地壳运动关系密切,D正确,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 拉萨河谷宽广平坦,平均海拔为3 600米,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却高于长春3 ℃—4 ℃。读图,回答11~12题。12. 拉萨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长春高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A. 谷地河流对气温有明显调节作用B. 北部受高大山脉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C. 谷地地形封闭,不利于散热D. 因拉萨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大,且昼较长,太阳辐射量大√12345678910111213解析: 拉萨最冷月平均气温较长春高的原因应该是:因拉萨纬度低,冬季太阳高度大,且昼长较长,太阳辐射量大,D正确,不符合题意;北部受高大山脉(昆仑山-祁连山)的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B正确,不符合题意;谷地地形封闭,不利于散热,气温较高,C正确,不符合题意;冬季河流对气温的调节作用不明显,A错误,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二、非选择题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麻扎村地处吐鲁番盆地边缘,库木塔格沙漠以北。于2012年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中保存了大量生土建造的传统民居,被称为“中国第一土庄”。在这里,生土(黄黏土)作为主要建材被使用于村落的各个构成要素中。当地民居一般为两层,居民随季节呈现出“半转移式生活方式”。麻扎村以农业生产为第一大产业,主要种植葡萄。夏半年去过麻扎村的游客形容当地只有两种色彩,黄色和绿色,这两种颜色对应着当地两种典型的人文景观。如图为麻扎村村貌景观图。12345678910111213(1)分析麻扎村以土作为建筑原料的原因。答案:当地黄土较多;黄黏土土质黏重,适合做建筑材料;当地降水少,水蚀作用弱,土房不易垮塌;当地缺少其他建筑材料且不易运入;土房冬暖夏凉(隔热保温)。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多黄土,有足够的黄土资源用于房屋建造,且该地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其他建筑材料难以运入,只能就地取材修建房屋;黄土又称黄黏土,说明其质地黏重,适合作为建筑材料;由于该村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黄土修筑的房屋很少会受到流水侵蚀,较为坚固,保存时间长。12345678910111213(2)判断黄色和绿色分别是麻扎村的什么景观,并说明两种景观呈现黄色和绿色的原因。答案:黄色景观:黄黏土民居。绿色景观:葡萄园。黄色景观原因:当地土壤为黄黏土,建筑用黄黏土砌成,所以呈现黄色景观。绿色景观原因:当地主要从事葡萄种植业,夏季葡萄生长旺盛,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景观。解析:结合上题和图文材料可知,该地民居多用黄黏土建造,故黄色景观为当地民居;由材料“麻扎村以农业生产为第一大产业,主要种植葡萄”可知,夏季正是葡萄生长的季节,枝繁叶茂,呈现出绿色景观。12345678910111213(3)判断当地居民分别居住在一层和二层的季节,并分析出现“半转移式生活方式”的原因。答案:冬(春)季居住二层,夏(秋)季居住一层。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夏季天气较热,一层房间更加阴凉(阳光照射少,二层房间可以为一层遮挡阳光);冬季气温较低,二层阳光充足,比较温暖;冬季较冷空气易在低处集聚,一层温度低。12345678910111213解析:结合图文信息,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夏季炎热,光照强烈,为了更好地避暑和防晒,人们会选择遮阴性更好的一层居住;而到了冬季,该地气温较低,气候干冷,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人们则会在较高的二楼居住,以保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环境。12345678910111213(4)利用当地的优势资源,列举一种适合其发展的产业,并简述其发展条件。答案:举例一:旅游产业,发展条件:有特色的传统民居;有种植葡萄园;当地传统的民族风情。或举例二:葡萄产业,发展条件:有悠久的葡萄种植历史;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葡萄品质好;有阴房等设施,发展葡萄加工。12345678910111213解析:当地有特色的民居和葡萄园,以及独特和传统的异域民族风情,可以借此发展特色旅游业,吸引游客来此参观。由材料可知,该地以种植葡萄为主,则可以延长葡萄的产业链,借助当地充足的阳光晾晒葡萄干,发展葡萄加工业;此外,由于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葡萄品质好,还可以直接售卖,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12345678910111213THANKS演示完毕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时78 中国自然地理特征.pptx 课时79 中国人文地理特征.pptx 课时80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pptx 课时81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