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优选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小升初模拟优选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小升初模拟优选卷一(试卷)
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积累运用。(42分)
1.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4分)
zhǎ yǎn xí jī fáng yù
一场冰雹间了毫无措施的农田。老农在屋檐下
jīng huāng hán hu niàn dao tíng dùn
地走来走去。一会儿地几句,一会儿又猛然ccuī huǐ
下来,咬牙切齿想要冲入正被的农田,好保护他的苗儿……
2.给加点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3分)
课桌的桌面上是一道道豁(huō huò)开的裂缝(féng fèng),正好可以把穿着竹节的鞋线嵌入里面,在下面拉紧。那竹节人叉(chǎ chà)腿张胳膊,俨然一个浑身长满疙瘩肉的壮士,同学们聚精会神,禁(jīn jìn)不住紧张起来,似(sì shì)乎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等老师来了的时候才一哄(hōng
hòng)作鸟兽散。
3.小明在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遇到“日晷”的“晷”字不理解,这个字最有可能与下列哪个词语有关 (2分) ( )
A.石块 B.影子 C.温暖 D.月亮
4.下列每句话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夏天天气变化多端,转眼大雨倾盆,刹那又晴空万里。
B.下课铃响了,安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校园里欢声一片。
C.中秋佳节,街上店铺挂出来的灯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D.全校运动会上,他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她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
5.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这篇小说的结尾别出心裁,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B.我们在学习上要踏实认真,不能搞花架子。
C.这个雕刻的白菜摆件翠绿鲜嫩,白菜上的蝈蝈儿更是惟妙惟肖,真是巧夺天工啊!
D.张伯伯说:“平时多观察、勤练习,绘画时才能妙笔生花,把事物画得生动逼真。”
6.下列对诗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十五夜望月》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氛围,将离愁别绪表现得委婉动人。
B.《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整首词表现了词人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C.《春夜喜雨》的前四句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雨细而轻柔的特点。
D.《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7.在括号中填入合适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每天早上,我们都能看见交警叔叔们穿梭在( )的街头,( )秩序;环卫工人( )岗位,( )垃圾……他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
A.繁忙 维护 坚守 清洁 B.繁重 维持 坚定 清理
C.繁忙 维护 坚定 清洁 D.繁忙 维持 坚守 清理
8.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书中的主要人物有宋江、鲁智深、林冲、诸葛亮等。
B.《鲁滨逊漂流记》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它的作者是马克·吐温。
C.《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了一个调皮又有正义感的小男孩形象,包含着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赞美。
D.《骑鹅旅行记》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在旅行中逐渐改正缺点,变成了一个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9.著名作家安徒生生活很简朴。一天,他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走在街上,有人嘲笑他说:“你脑袋上的那个玩意儿算什么 能算帽子吗 ”安徒生不露声色地回敬:“你帽子下面那个玩意儿是什么 能算脑袋吗 ”安徒生的言外之意是讽刺对方(2分) ( )
A.长相丑陋 B.语言粗俗 C.思想苍白 D.不讲礼貌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南山风景区在活动过后,组织有关部门通报并检查了公共设施安全隐患情况。
B.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使我一生受益不尽。
C.为了避免交通不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
D.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增强食品安全管理意识。
11.关于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他待在巴掌大的房间里。(比喻)
B.水稻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拟人)
C.这种像棉团似的云是什么 哦,原来是积雨云。(设问)
D.清清的溪水,映照着蓝天,映照着彩霞,映照着山上的松树林。(排比)
12.将下面语段的标点补充完整,准确的一项是(2分)( )
作家尝试着用甲骨文创造故事。一群年轻的网络作家,各领一个甲骨文字,体味那字里的千年悲欢□有人领了“年”□讲述丰收的喜悦□有人领了“春”□感受万物的生机□有人领了“兴”,讲述兴的隐藏含义,是一家人的团圆。
。, ; , ; B. , , ; ,。
C. 。,。,; D. , , 。 , ,
13.将下列语句按一定顺序组成一段话,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说明文有的以时间为序,有的以空间为序;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按工艺流程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能、原理等顺序来说明。
②例如阅读《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就可以想象作者围绕“人类也有尾巴”的话题,依次介绍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从而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③阅读说明文,要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④阅读时抓住了说明顺序,就等于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A.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①③②
1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3分)
(1)长满了红锈的鱼钩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
害怕 生气 明亮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1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7分)
(1)《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其中“人固有一死, , ”这句话告诉我们,虽然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这句话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 说的,他所著的《 》是我国优秀的史学和文学作品。
(2)“ , ”形容孩子想要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 ”告诉我们所学知识只有到需要用上时才恨自己懂得太少,事情只有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艰难。
(3)古诗是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诗中有“景”:“ , ”描绘了春日美景;诗中有“趣”:“ , ”表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诗中有“理”:“ , ”教给我们学习的途径与方法。
16.口语交际。(3分)
某地禁止电动车加装遮阳(雨)篷,这一举措引起人们的激烈讨论。请你选择一个角色,从这个角色出发阐述对这个举措的看法。(如: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交通警察……)
角色:
看法:
二、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7分)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如果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片段的主要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
A.草原风光 B.马上迎客 C.主客联欢 D.依依话别
2.作者把 比作“无边的绿毯”,把 比作“白色的大花”,充满画面感。由作者的描写想开去,我还能想到:草原上的 像 。(2分)
3.读“【 】”中的句子,用“ ”画出直接描写草原景色的句子,用“﹏”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在写景中融入感受的好处是: 。(2分)
4.从画“ ”的句子想开去,骏马会回味草原上的哪些乐趣 发挥想象写一写。(2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我国火警电话号码统一定为“119”。后来,国家将每年的11月9日定为“全国消防日”。
材料二:灭火器是一种轻便的灭火工具,可以用于扑救初起的火灾,控制火势蔓延。不同种类的灭火器,适用于扑灭不同物质引起的火情,使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材料三:发生火情,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报警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事项:
①牢记火警电话“119”;②向接警中心准确报出失火地址、着火物、火势大小及着火的范围;③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告诉对方,以便联系;④报警后,立即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及时扑救;⑤如果火情发生新的变化,要立即告知消防队,以便他们及时调整力量进行部署。(注意:不能随意拨打火警电话,更不能假报火警。)
材料四: 火场逃生自救口诀
熟悉环境,出口易找;发现火情,报警要早;保持镇定,有序外逃;
简易防护,匍匐弯腰;勿入电梯,改走楼道;缓降逃生,不等不靠;
火已及身,切勿惊跑;被困室内,固守为妙;逃离险地,不贪不闹。
1.这四则材料围绕消防安全介绍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 、 、报火警的注意事项、 。(3分)
2.根据上述材料,为下面题目选择正确答案。(3分)
(1)小语一家外出旅游,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他们住进宾馆后首先应该做的是
A.打听附近哪里有美食。
B.打开电视观看节目。
C.观察“紧急出口”“疏散通道”等标志的位置及方向。
(2)图书馆里有一个书架的图书起火了,管理员选择( )灭火最合适。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3)下面哪个标志表示的是安全出口
3.判断下面说法或做法的对(√)错(×)。(3分)
(1)位于商场七楼的电影院着火了,观众们赶紧乘坐电梯下楼逃生。( )
(2)如果山林中刚开始起火,火势很小,材料二中的灭火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 )
(3)小文想了解突发火灾时如何报警,就重点阅读材料三,并实际操作了一次。 ( )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学习,贵在实践
①冷空气袭来,气温陡降至个位数,广州终于入“冬”。到朋友家拜年,闲聊提及养的乌龟,友人沮丧地说:“很奇怪,这家伙不吃不喝。喂猪肉不吃,换了牛肉也不吃。”我也好奇起来,不吃不喝,它要绝食
②8岁的女儿听到了,盯了乌龟一会儿,说:“老爸,你们搞错了,人家在冬眠呢!”对呀,乌龟是冬眠动物。天这么冷,当然要冬眠,怎么把这档子事给忘了。
③我不禁深思起来。乌龟是冬眠动物,我和朋友是知道的,因为生物课上都学过。书本上的知识,到了生活中,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净 不能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算是真正掌握了吗 我想不能算,只是在书本上学习,却不能在生活中实践、运用,这不算真正地掌握知识。
④这种事不是孤例。两年前,我家窗台上搞了个“袖珍菜园”,种了生菜、上海青、葱、蒜,还有黄瓜。青菜种植很成功,全家很快品尝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黄瓜长势不错,可惜只开花不结果。我和妻子百思不得其解,只好上网查询。一查才知道,因为窗台上的黄瓜没有引来蜜蜂、蝴蝶,无法进行自然授粉。后来经过人工授粉,我们果然吃上了自己种植的黄瓜。
⑤花朵只有经过授粉,才能结出果实。这个常识我们在书本上学过,却没有在生活中实践过,就缺乏了辨识。总以为书本上的知识,学过就一定掌握了,这种“有识之士”一直存在。其实不然,乌龟冬眠,花要授粉,这些都是常识。可是,如果它们没能进入我们的生活,我们不会运用,岂不悲哉 想必,是我们的学习出了问题。
⑥《论语》开篇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而习之,古人不仅注重书面学习,更注重实际操作,如此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古人的这种学习理论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学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⑦因此,学习新知识后,要间隔重复记忆。只有经过多次的学习强化,在生活中不断实践、运用,扛过快速遗忘期,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识。
⑧学习,贵在实践。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学而时习之”。
(本文作者王又锋,选入时有删改)
1.新题型阅读短文,完成思维导图。(3分)
2.请根据短文内容理解引号的不同用法,将正确的选项填写在括号里。(3分)
A.表示突出强调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讽刺或否定
(1)心理学有一条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 )
(2)两年前,我家窗台上搞了个“袖珍菜园”。 ( )
(3)总以为书本上的知识,学过就一定掌握了,这种“有识之士”一直存在。 ( )
3.第⑥自然段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联系短文内容谈谈这样表达的好处。(2分)
4.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的结尾有什么特点。(2分)
5.同桌认为,只要把书本上的内容学好了,就等于真正掌握了知识。请你结合短文内容先陈述观点,再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说服同桌。(2分)
三、习作。(30分)
时光飞逝,世间万物也随之千变万化。我们即将告别小学生活,餐桌上多了双公筷,村里建了垃圾转运站 请以“变化”为题,选择一两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写下来。
要求:①叙述有条理,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②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1.眨眼 袭击 防御 惊慌 含糊 念叨 停顿 摧毁
2. huō fèng chǎ jīn sì hòng
3. B 4. B 5. D 6. A 7. D 8. D 9. C 10. D11. A 12. A 13. C
14.(1)鱼钩闪烁着光芒。
(2)示例:害怕 看到眼前这一幕,她害怕极了,一颗心早已提到了嗓子眼儿。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15.(1)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史记
(2)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
(3)示例: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16.示例一:送孩子上学的家长 禁止电动车加装遮阳(雨)篷是不合理的。因为加装遮阳(雨)篷可以遮阳挡雨,方便家长接送孩子。
示例二:交通警察 禁止电动车加装遮阳(雨)篷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加装的遮阳(雨)篷容易遮挡电动车驾驶人的视线,不利于骑行安全。如果遮阳(雨)篷没有固定好,还会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一)1. A
2.草原 羊群 示例:天空 湛蓝的湖水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把情与景高度融合在一起,不仅增强了草原风光的感染力,还能让读者感
同身受
4.示例:孩子们轮流骑到我的背上来,我带着他们在草原上飞奔,我也感
受到作为一匹马的骄傲。
(二)1.火警电话及“全国消防日”
不同种类的灭火器 火场逃生自救口诀
2.(1)C (2)A (3)B
3.(1)× (2)√ (3)×
(三)1.观点:学习,贵在实践。
事例1:友人的乌龟不吃不喝,女儿指出乌龟是在冬眠。
事例2:“我”家种的黄瓜只开花不结果,后来经过人工授粉终于结果。
2.(1)B (2)A (3)C
3.为观点“学习,贵在实践”提供强有力的论据,增强论证的表现力、感
染力,说服读者相信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更要在实践中去运用。
4.再次强调本文的观点,同时极具号召力,号召读者在生活中运用知识。
5.示例:学习,贵在实践。只学好书本上的知识不算是真正掌握了知识,只有在生活中加以实践、运用,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例如,作者在书本上学习了花要授粉才能结果,但在生活中没有实践过,所以一开始家里的黄瓜只开花不结果,后来通过人工授粉才结果。
三、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