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逐层分类与整理(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逐层分类与整理(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
分类与整理
第3课时 逐层分类与整理

学习目标
1. 能按不同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二次分类,并进行简单的数量统计。
2. 经历逐层分类并统计数量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3. 渗透简单的分类统计意识,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难点】
理解二次分类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
学会按不同的标准对物品进行二次分类和整理。
课堂导入
说一说,下面这些扣子你可以怎样分类?
可以按形状分。
可以按颜色分。
还可以按扣眼来分……
新知探究
丽丽不小心打翻了纽扣盒。
3
这些纽扣怎样分类?
教材第5页例3
小组讨论:怎样分类?用下面的纽扣图片分一分。
这些纽扣有些什么特征呢?
形状不同,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
颜色也不同,有蓝色的,也有红色的。
我按形状分。
上面分类的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
可以再按颜色继续分……
第二次分类的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
可以再按颜色继续分……
可以再按扣眼分,最后分成了8类。
还可以按下面的顺序逐层分类。
①按颜色分
②按形状分
③按扣眼分
①按扣眼分
②按形状分
③按颜色分
回顾分类过程,对比每次分类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我发现按一定标准分类后,还可以再分。
我发现不管按什么顺序分类,最后都分成了8类。
我还发现最终的分类结果都是一样的。
像这样逐层分类后,更方便使用纽扣。
如果做一件新衣服需要2 粒相同的扣子,有几种选择?
所分的8类扣子中只有一类是1个,其他7类都有2粒相同的扣子供选择,所以一共有7种选择。
课堂练习
1
准备好下面的卡片,分一分。
做一做
可以先按形状分一分。
教材第5页“做一做”
形状
个数
4
5
正方形
三角形
(1)先按卡片形状分类,再把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圆形
6
(2)上面的分类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怎样分?
形状 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 个数 5 4 6
种类
个数
苹果


苹果


苹果


2
1
2
1
1
2
2
3
1
教材第8页“练一练”第5题
28 - 4
30 - 7
20 - 5
46 - 30
18 - 3
31 - 8
19 - 4
34 - 11
10 - 3
38 - 21
30 - 22
(1)
将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类别
个数
两位数减一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
7
4
2
28 - 4
30 - 7
20 - 5
46 - 30
18 - 3
31 - 8
19 - 4
34 - 11
10 - 3
38 - 21
30 - 22
(2)
上面的分类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还可以按计算方法分为退位的和不退位的。
还可以按得数大小分为得数是一位数的和得数是两位数的。
2
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你想怎样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分类的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可以按性别分。
性别
人数
13
15


可以按座位号分。
座位号
人数
14
14
单号
双号
3
教材第9页“练一练”第6题
4
(1)
把上面的图形分两类,可以怎样分?把分类的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类别
数量
13
15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7题
(2)
上面的分类结果,还可以继续分吗?分一分并表示出分类的结果。
类别 个数 图形
个数
13
15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体
正方体
圆柱体
5
3
3
4
6
3
4
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7题
(3)
根据第二次分类的结果,与同桌互相提一个数学问题。
①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共有个?
5 + 3 = 8(个)
②长方体比正方体多几个?
6 - 3 = 3(个)
教材第7页“练一练”第7题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用图表表示分类的结果真清楚啊!
有些物品按一定标准分类后,结果还可以再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