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厘米和米整理和复习四1.认识立体图形学习目标1. 通过梳理,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掌握线段的测量方法和画法。2. 通过整理与复习,会用“知识树”等方式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3. 掌握基本的梳理方法,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点】进一步认识厘米、米和线段,巩固所学内容。【难点】测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知识梳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我认识了厘米和米,它们都是长度单位。我知道量笔的长度就是去数它有几个1厘米长。1 厘米1 米 = 100 厘米我知道上图是1厘米的线段……教材第65页你还有哪些收获?画一画、写一写吧。下面是小丽整理的“知识图”。向大家展示你的“知识图”,一起交流吧!教材第65页要点回顾知识要点1:认识厘米测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cm用字母表示食指宽大约1厘米某种便利贴宽大约1厘米把尺子的刻度0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05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左端,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知识要点2:认识米测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用字母表示m1米=100厘米知识要点3:认识线段拉直一根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线段可以这样表示:线段具有如下特征:(1)直的。(2)可以量出长度。(3)两端各有一个点。测量线段长度的方法:线段的左端对准刻度0线段的右端对着刻度几,这条线段就是几厘米3厘米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线段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它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画线段的方法: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3厘米画线段时,通常从尺的刻度0开始画起,几厘米长的线段,就画到刻度几处。1填一填。课堂练习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1题长( )厘米38-2=6(厘米)长( )厘米62估计下图中的物体各有多长。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2题约( )厘米31厘米1厘米约( )厘米73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2题(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33222222长方形相对的边长度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圈出合适的答案。要测量的量 你的鞋长 教室门宽 你两臂平伸的长度估计 比10厘米 长 短 比1米 宽 窄 比1米长 短测量 比10厘米 长 短 比1米 宽 窄 比1米长 短教材第66页“练一练”第4题5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由几条线段组成?( )条( )条( )条565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5题6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数学书长约26( )。灯管长约50( )。房间高约3( )。字典厚约6( )。大树高约8( )。教室长约10( )。想:数学书比直尺长一些。厘米想:灯管和课桌差不多长。厘米想:3厘米时3个手指宽。米想:字典不可能是6米厚。厘米想:8厘米没尺子一半长。米想:10厘米还没我鞋子长。米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6题7量一量,填一填。(1)大约( )支铅笔连起来长1米。(2)大约( )根筷子连起来长1米。想:一支铅笔长约20厘米,20+20+20+20+20=100(厘米)。5想:一根筷子长约25厘米,25+25+25+25=100(厘米)。4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7题8一根铁丝,先用去它的一半,再用去剩下的一半,最后剩下3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用去它的一半用去剩下的一半剩下3米?米就是把这根铁丝平均分成两份,第一次用去的和剩下的一样长。第一次用去它的一半是什么意思?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8题8一根铁丝,先用去它的一半,再用去剩下的一半,最后剩下3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用去它的一半用去剩下的一半剩下3米?米就是把剩下平均分成两份,第二次用去的和最后剩下的都是3米。第二次用去剩下的一半是什么意思?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8题8一根铁丝,先用去它的一半,再用去剩下的一半,最后剩下3米。这根铁丝原来长多少米?用去它的一半用去剩下的一半剩下3米?米①第一次剩下多少米?3 × 2 = 6(米)②原来长多少米?6 × 2 = 12(米)答:这根铁丝原来长12米。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8题9下面是一把哥隆尺,它与你的尺子有什么不同?它能直接测出哪些长度?物品左端可以与不同的刻度对齐,测出不同的长度。左端与刻度0对齐,可以直接测出1cm、4cm和6cm;左端与刻度1对齐,可以直接测出(4-1=)3cm和(6-1=)5cm ;左端与刻度4对齐,可以直接测出(6-4=)2cm。答:它与我的尺子不同,只有4个刻度。它也能直接测出1、2、3、4、5、6厘米的长度。教材第67页“练一练”第9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我知道1厘米和1米各有多长了。我知道为什么需要统一长度单位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