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承载这些记忆的既有物质的遗产也有口头非物质的遗产。它们纵向地记忆着城市的史脉与传衍,横向地展示着它宽广而深厚的阅历。并在这纵横之间交织出每个城市独有的个性与身份。——冯骥才《城市记忆》一导入望海潮高中部编版语文 选择性必下册 第一单元二知人论世柳永(约984—约1053),字耆(qí)卿,北宋词人,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原字景庄,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与长兄三复,次兄三接,皆为进士,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为人放荡不羁,自由张狂,但仕途不顺,终身潦倒。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倡导长调(慢词)创作 ,首创词牌100多个。为“慢词之祖,婉约之宗”。#北宋方文山##奉旨填词柳三变##白衣卿相##婉约词宗##慢词词祖##情歌圣手##科举之路坎坷四次落榜##柳永妙笔生花歌妓XX身价飙升##柳永被官场拉黑##宰相晏殊对柳永词作冷嘲热讽##苏轼吐槽门生学柳永词风##苏轼的豪放派公然叫板柳永的婉约派#假如宋朝也有热搜榜热搜天王柳永公众号酸梨老师的语文江湖政治失意客,词坛一浪子鹤冲天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雨霖铃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第一次应试落第,愤慨之下作:第四次落第,愤而离京,与情人虫娘离别,作: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政治失意客,词坛一浪子文学常识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按长短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0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豪放派:语言柔美—闺怨、离愁—柳永、李清照婉约派:气势恢宏—壮志、家国—苏轼、辛弃疾词写作背景这是一首投赠之作(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三诵读诗歌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 /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 /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yǎnqǐqiàncēn cī整体感知思考:结合注解,自主疏通词意,并思考本词主要围绕哪个字进行描述的?夸什么如何夸为何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钱塘(杭州)地处东南,山川壮美,是三吴地区的都市,自古以来就十分繁华。3:1品读全词,体味诗心——夸作用:首句总领全文,对杭州作了总体介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 地理位置重要,风景美好自古 —— 历史悠久繁华 —— 经济富庶点所夸对象——杭州(钱塘)1、词人在夸什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如烟的柳树,雕饰华丽的桥。遮挡门窗的帘子与青绿色的帷幕,阁楼房屋高低不齐,约有十万户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高耸入云的树木环绕着沙堤,汹涌的波涛卷起如霜似雪的白色浪花,天然的壕沟(钱塘江)广阔无边。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场上陈列着各种珠玉珍宝,家家户户都存满了绫罗绸缎,争相比奢华。重湖叠 清嘉西湖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峰非常清秀美丽。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有秋天的桂花,十里的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笛在晴空下吹奏,采菱的歌声在夜空中飘荡,钓鱼的老翁和采莲的姑娘在戏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很多人马簇拥着长官缓缓而来,乘着酒兴听吹箫击鼓,吟咏欣赏山水景色。上阙:总写杭州秀美的自然风光和繁华富庶的都市景象;下阕:聚焦西湖,写西湖美景及百姓安居乐业,官民同乐的和乐景象。总 结3:1品读全词,体味诗心——夸2、词人如何夸?杭州鸟瞰图——总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都市全景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钱塘潮涌图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场繁荣图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湖山全景图重湖叠 清嘉。四时光景图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市民游乐图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官员宴游图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多角度分层次铺叙2、词人如何夸?铺叙:即直陈其事,反复叙述或选取最典型、最具表现力的景物,从不同角度对某种景象进行淋漓尽致的描绘。以达到强化语气、强调情感的目的。柳永为突出杭州城市繁华、景物清嘉,用了“铺叙”的手法发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渲染烘托具体描绘。2、词人如何夸?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现鲜明的情志。本词用的就是点染手法。钱塘自古繁华(总)抽象的评点(总写)点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绪,竞豪奢(分)具体的描述(分写)染点染词人通过“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一句,表达对未来的美好设想,预祝孙何早日高升,同时委婉表达自己渴求奖掖提携的愿望。投赠之意至此明了。据《古今词话》记载,柳永写好这首词后,请名妓楚楚献歌于孙何。中秋夜宴,楚楚宛转歌之,第二天,孙何便请柳永入府。由此可知,《望海潮(东南形胜)》是一首成功的干谒词。3.结合词结尾“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分析词人为何夸?干谒诗干谒【gān yè】 :“干”的意思是求取,谋取,“谒”的意思是拜见。为某种目的而求见地位高的人。指对人有所求而请见。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 。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词歌颂了杭州山水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杭州人民和平安定的欢乐生活,反映了北宋结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经过真宗、仁宗两朝的休养生息,所呈现的繁荣太平景象。这首词是写给当时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的,虽为赠献之作,有一定的奉承成分,却不能说就是粉饰升平的歌功颂德的作品,它反映了当时一定的社会现实。总 结作业:《望海潮》中的哪一句打动了你?,结合这一句写一段去杭州打卡的文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示例:漫步在西湖边,我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烟柳依依,画桥如虹,柳树的繁多茂密如烟如雾,生机盎然。柔密轻盈的柳枝与雕饰华美的河桥相依相偎,如烟如画,让人陶醉其中。走过一条条街巷,风帘翠幕映入眼帘。微风拂过,家家户户的帘幕轻轻摆动,仿佛在低语着江南水乡的雅致与韵味。我穿梭在这些小巷中,感受着居民住宅的宁静与雅致,仿佛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参差十万人家,杭州的繁华与热闹也让人目不暇接。我走过熙熙攘攘的街道,欣赏着各式各样的建筑,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一个诗意的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