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绝密★启用前河北省2025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未模拟检测语文班级姓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从实践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他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解决人的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强调,实践是一种革命的批判的活动,“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而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确认自己的本质。他以自己为例,指出“在我个人的活动中,我直接证实和实现了我的真正的本质,即我的人的本质,我的社会的本质”。正如《资本论》中所说,“理论的方案需要通过实际经验的大量积累才臻于完善”,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与发展离不开马克思、恩格斯的亲身实践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参与创建了无产阶级第一个政党组织一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发表《共产党宣言》。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他们积极投身工人运动,并主导创建了“德国工人俱乐部”。马克思、恩格斯还领导创建了第一国际,并对巴黎公社苹命给予热情支持。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秉持实践的品格,始终将理论创新成果扎根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历经170多年的历史洗礼,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与其鲜明的实践品格密不可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出发,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不断实现理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器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