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对此说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面对青春期的朦胧情感要慎重理智②爱情不仅需要承担责任还需要具备能力③欣赏和仰慕就是大人们口中的爱情④正确对待异性情感是对我们成长的考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如图漫画《跟着跑》启示我们( )A.追求特立独行,敢于表达不同观点B.直面矛盾心理,依靠他人化解烦恼C.寻找好的榜样,事事都跟着榜样走D.善于独立思考,凡事不能人云亦云3.“我希望你被爱着,我希望你要快乐,我希望我的双手可以为你挡着风……”歌曲《是妈妈是女儿》聚焦母女间未曾言明的爱意,以书信对话的形式呈现出各自的内心独白,深情的演唱让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潸然泪下。这表明( )A.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B.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C.要善于观察周围各种情绪变化 D.学会控制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4.“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们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小明与同学产生矛盾后,到操场跑了几圈,感觉心情好多了。小明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A.合理宣泄 B.放松训练 C.自我暗示 D.改变认知评价5.60年来,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汇聚起最为广泛的共鸣,各行各业不断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活雷锋”。这说明( )A.美好情感能够传递正能量 B.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C.情感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 D.情感随情境的改变而变化6.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通知强调,充分利用校内各种平台,打造校园文化艺术展示空间。完善初、高中艺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将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教育部对未成年人实施社会保护②在美育活动中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③艺术科目考试增加学生学业负担④以美育人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3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下列名言与该要求一致的是( )A.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B.没有规矩,不成方圆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8.2024年2月24日,在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女团决赛中,面对对手高水平的战斗力和顽强斗志,中国乒乓女团并未因此而退缩,反而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和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最终以3:2的比分战胜了对手,实现世乒赛六连冠。这说明( )①只要加强协作就可以战胜遇到的任何困难②团结的集体更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③在集体之中,个人能发挥的作用微不足道④集体荣誉是集体每个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我们是校园大家庭的一员,是班集体的一员,也是所在小群体的一员,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行动时,角色冲突就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要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①面对角色冲突,要分清主次轻重②要增强大局意识,服从整体利益③要从整体利益出发,调整自身节奏④要认识到考虑集体利益必然要放弃个人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信息泄露,骚扰电话不胜其烦,个人信息保护法应运而生;电信网络诈骗让人谈虎色变,防不胜防,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应声出台……这反映了( )A.法律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 B.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C.法律的出台是为了限制人们自由 D.法律能够满足人们任何需求11.2024年1月1日起《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监督管理体制,有力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防沉迷网络以及打赏网络直播等现实问题的关注。该条例的颁布实施旨在( )①杜绝一切危害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行为②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③解决未成年人上网难,保障其网络自由④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不断发生,不少未成年人依仗自己是“未成年人”的身份为所欲为。央媒发声: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从法律角度看,这要求我们青少年( )A.坚持完善各项制度,减少校园霸凌B.知书达理、明礼崇德,与人为善C.要严惩校园霸凌者,维护校园安定D.主动学法、用法,自觉遵纪守法13.“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也易变为狂信,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这启示我们( )A.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法律B.法律被人们认可才会发挥其应有功能C.法治意识已铭刻于每个人的内心D.树立法治意识就是强制遵守服从法律二、分析说明题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航天员底气十足,自信从容,“一起探索浩瀚宇宙,一起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努力”。(1)航天员展示着自信者的风采,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的原因。材料二 神舟十八号飞行员李广苏:他攻克一道道难关,从入队到完成考核,总共两年三个月的时间,要完成基础理论、体质训练、航天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李广苏不断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最终叩开了梦想的大门。(2)李广苏攻克难关,实现梦想的历程体现了自强怎样的重要内容?(3)向神舟十八号飞行员李广苏学习,自强要靠什么?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二○二四年新年贺词时指出,C919大飞机实现商飞,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奋斗者”号极限深潜,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精彩纷呈,体育健儿勇创佳绩……这一年的成果,诠释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现了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1)这段新年贺词带给你怎样的情感体验?(2)体味美好情感对我们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美好情感?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初中生活,在我们的成长中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印记。印记一 小明经常给班级提出合理化建议。他建议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废物垃圾袋,建议用竞选方式产生班委……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为集体建设建言献策。印记二 七年级一班举行学习擂台比赛活动。小宁把小济确定为学习擂台赛的对手,小济豪气十足地说:“放马过来吧,咱俩结伴同行!”作为同学,他们既是“对手”,也是朋友。不管谁取得学习进步,彼此都由衷高兴。(1)印记一体现了美好集体的哪一特征?(2)印记二体现了集体发展的动力是什么?(3)集体生活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必修课”,我们要学会什么?17.阅读诗句名言,回答问题。诗句名言 问题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这句诗要人们打破对性别认识中的哪种印象?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2)集体的力量来源于什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3)什么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18.法律为我们护航,某校七年级学生围绕新修改和实施的部分法律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法的关爱】2024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将第九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1)请从未成年人自身角度分析“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原因。(2)除上述材料外,请再写出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知法明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画线部分体现法律的哪一特征?(4)爱国主义教育法的出台表明实行法治的前提是什么?【用法护航】该法第十七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支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鼓励未成年人参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活动。”(5)把热爱祖国融入家庭教育体现了对未成年人哪一方面的保护?《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1.D2.D3.A4.A5.A6.C7.C8.C9.A10.A11.C12.D13.B14.(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2)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3)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15.(1)自豪感、骄傲感、幸福感、满足感、使命感、责任感等。(2)美好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3)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16.(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2)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3)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17.(1)性别刻板印象。(2)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3)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18.(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3)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4)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5)家庭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