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28分)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镜子中、活动里,我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____________,还能从____________的看法中了解自己。2. 用____________的眼光看待他人,____________他人与自己的不同,我们将会交到更多的朋友。3. 同学之间有很多_______________,可又_______________。4. 与邻居相处,我们应该相互____________、相互____________。但是如果自家受到了伤害,也应该寻找方法去_______________。5. 随着_______________的增长和_______________的提高,我们在家中承担的事务会越来越多。6. 我们在关心和帮助他人时,要用心了解他人的__________________,尊重他人的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的态度帮助他人。二、判一判。(每题2分,共20分)1. 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发扬优点、改进不足,让自己变得更好。( )2. 好朋友就应该处处和自己一样,兴趣爱好、行为习惯都要相同。( )3. 当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主动帮助。( )4. 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吵一架就可以解决问题。( )5. 家乡的发展变化都是正面的,没有不好的地方。( )6. 班级竞选班干部,为了让好朋友当选,我们可以帮他拉票。( )7.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 )8. 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不用搭理,因为和自己没关系。( )9. 帮助他人时,只要有爱心就够了,不用考虑其他。( )10. 我们要珍惜和家人相处的时光,因为亲情很珍贵。( )三、选一选。(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做法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是( )。A. 做错事不承认B. 不断学习新技能C. 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好2. 对于不同的同学,我们应该( )。A. 只和自己合得来的同学玩B. 尊重并接纳他们的不同C. 强迫他们和自己一样3. 当和同学发生矛盾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大吵一架,谁也不理谁B. 冷静下来,沟通解决C. 找别人帮忙教训对方4. 邻居把杂物堆放在楼道里,影响通行,我们应该( )。A. 忍气吞声,不管不顾B. 直接把杂物扔掉C. 友好地提醒邻居5. 下列属于家乡变化带来的问题的是( )。A. 道路变宽了B. 河水被污染了C. 楼房变高了6. 下列行为中,能体现关爱他人的是( )。A. 嘲笑同学考试没考好B. 主动给贫困地区捐款C. 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7. 在社区里,我们不应该( )。A. 爱护公共设施B. 随地乱扔垃圾C. 参加社区志愿活动8. 下列关于帮助他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帮助他人是大人的事,和我们小孩无关B. 帮助他人要讲究方式方法C. 帮助他人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不划算9. 当我们和家人产生矛盾时,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A. 大发脾气,指责家人B. 冷静沟通,理解家人C. 赌气不吃饭,不理家人10. 下列能体现珍惜亲情的行为是( )。A. 经常和家人聊天B. 对家人的关心不理不睬C. 总是和家人吵架四、答一答。(每题6分,共18分)1.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2. 当邻居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合理的解决办法?3. 举例说明我们可以为家乡的建设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五、辨一辨。(14分)周末,小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公园游玩,在公园里看到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摔倒受伤,哭了起来。小美想过去帮忙,可爸爸妈妈说:“别管闲事,说不定会被讹诈。”(1)你觉得小美爸爸妈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7分)(2)如果你是小美,你会怎么做?(7分)参考答案一、填一填1. 特点;他人2. 理解;接纳3. 相同点;各有不同4. 理解;包容;沟通解决5. 年龄;能力6. 需求;隐私;友善二、判一判1.(√)2.(×)解析:朋友间应尊重差异,兴趣习惯不同也能友好相处。3.(√)4.(×)解析:吵架会激化矛盾,应理性沟通解决。5.(×)解析:家乡发展可能伴随环境、文化传承等问题。6.(×)解析:拉票破坏竞选公平性,应凭实力参与。7.(√)8.(×)解析:帮助外地人是关爱他人、践行社会公德的体现。9.(×)解析:帮助他人需注意方式,尊重他人意愿与隐私。10.(√)三、选一选1.(B)解析:A 是逃避问题,C 是自负,B 能促进自我成长。2.(B)解析:A 会限制社交圈,C 违背他人意愿,B 体现尊重差异。3.(B)解析:A 激化矛盾,C 可能引发更多冲突,B 是理性解决方式。4.(C)解析:A 纵容不良行为,B 易引发邻里矛盾,C 是合理沟通方式。5.(B)解析:A、C 是家乡发展的积极变化,B 是发展带来的负面问题。6.(B)解析:A 伤害他人自尊,C 破坏公共秩序,B 是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7.(B)解析:A、C 是爱护社区、参与建设的行为,B 破坏社区环境。8.(B)解析:A 忽视儿童社会责任感,C 未理解帮助他人的价值,B 强调科学助人。9.(B)解析:A、C 会加剧矛盾,B 是理性化解矛盾的方式。10.(A)解析:B、C 是忽视、伤害亲情的行为,A 体现对亲情的重视。四、答一答1. 要客观认识,明白优点是成长助力,缺点是进步空间;发扬优点,用优势服务他人、成长自己;改进不足,通过学习、实践慢慢克服,持续完善自我 。2. 先冷静,双方换位思考,理解彼此需求;主动沟通,友好说明问题,协商解决方案(如杂物堆放影响通行,可约定清理时间);若协商无果,找居委会、物业等第三方调解 。3. 参与公益:如参加社区环保活动,清理小区垃圾;文化宣传:给外地游客介绍家乡景点、美食,传播家乡文化;爱护环境:爱护家乡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扔垃圾,维护家乡整洁 。五、辨一辨(1)答:不对。因为关爱他人是美德,小朋友受伤需要帮助;社会虽有个别不良现象,但不能因噎废食,应相信善意,传递温暖 。(2)答:我会先过去查看小朋友伤势,若轻微可扶他起来、安慰;若严重,喊爸爸妈妈一起帮忙联系公园工作人员或拨打 120,同时守护在旁,确保小朋友安全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