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任务三 新闻写作 ◎文化自信:在搜集新闻素材中了解社会的新变化,关注当代生活和祖国成就。 ◎语言运用:组织开展互评修改活动,提高新闻写作质量。(重点) ◎思维能力: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特点及分类,明确新闻写作的要求,学习常见新闻体裁的写作方法。(难点) ◎审美创造:尝试制作报纸版面或新闻网页,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 课时目标?1.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特点,学会写作消息。?2.组织开展互评修改活动,提高写作质量。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师:迎风冒雨,行走在灾难的最前线;深入虎穴,揭开一幕幕惊人的真相;仗义执言,表达人们朴素的心声。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职业吗??生:新闻记者。?师:对!新闻,“新”字,就表明了它的属性,表明了它是易过时的,经不起“拖”的。新闻具有内容的“新”和时间的“近”的特点,所以记者们总在世界上那些最热门、最容易发现新闻的地方采访,获得第一手新闻资料,第一时间写成新闻稿,把新闻信息传递到四面八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写作新闻。设计意图通过新颖别致的提问导入,激发学生对新闻写作的兴趣,快速进入课堂。二、新闻写作第一关——学写标题?1.学习拟写师:“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一篇报道,读者一般会先看标题,然后再决定看不看内容。所以,学会拟写新闻的标题,是学写新闻的首要环节。请同学们想一想,新闻标题有哪些形式?又该如何拟写??(学生相互交流思考) 预设?新闻标题主要有主题(正题)、引题(眉题)、副题(子题)三种。其中,主题概括、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引题揭示意义或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主要是对主题起补充、注释作用。资料助读1:课件出示如何拟写新颖的新闻标题1.对事实精华部分进行概括提炼。新闻标题显示的事实信息必须和新闻内容完全一致,新闻标题的作用之一就是概括新闻事实,所以拟写新闻标题要对核心新闻要素进行提炼,对主要的新闻内容进行准确揭示。?2.善于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是最能表达语言美感的,新闻标题运用修辞手法,能有效地增加读者对文章的阅读欲望。?3.巧妙运用动词。如《天津石化内外联防死守“生命线”》,一个“守”字,给标题增添了动感,整个内容也就鲜活起来。?4.适当增加标题的幽默感。“幽默标题”是指对新闻事实的主题思想进行提炼浓缩后,以悬念、夸张、对比等手法写出的趣味标题,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2.达标训练 光明日报和田11月28日电(记者赵明昊、靳昊、孙金行) 28日上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的沙地栽上树苗,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数据显示,40多年来,新疆依托“三北”工程,在风沙危害区域累计植树7000多万亩。截至2023年底,沙漠周边已形成了长度约2761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在沙漠南缘和东南缘绿洲之间,还有285公里的“缺口”,是风沙危害最深、条件最恶劣区域。?今年以来,新疆把补齐“缺口”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兵地间、相邻县市打破行政区域边界、协同治理,综合采用工程固沙、生物治沙、光伏治沙等科学治沙技术,在固沙阻沙的同时,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沙产业,助力惠民富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锁边“合龙”的顺利完成,极大强化了生态屏障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植物种类更加多样,形成良性的生态群落。同时,农业生产稳定性得到保障,城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促进,绘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选自2024年11月29日《光明日报》) ?师:这是《光明日报》的有关报道,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完成下面的题目。?(1)根据“新闻要素”梳理材料的相关信息。?(2)根据拟写技巧,为新闻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学生相互交流,完成题目) 预设?(1)新闻要素: 人物(物):塔克拉玛干沙漠。 事情: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地点:新疆和田。 时间:2024年11月28日。 (2)新闻的标题: ①新疆和田完成防沙治沙工程 ②新疆推进沙漠治理工作 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全面锁边“合龙”原标题:?塔克拉玛干沙漠实现锁边“合龙” 师:比较一下你拟写的标题与原标题,有何差别?从这种差别中,你认识到拟写标题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预设?标题①平淡,缺乏吸引力;标题②笼统,不能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标题③内容较长,不够简洁。教师小结: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最为精准简练的概括,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新闻标题要写得言之有物、鲜活灵动,尤其要展现出新闻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拟写新闻标题是写作新闻的第一步,与传统的记叙文标题拟写有共通之处。本环节先让学生了解技法,然后通过具体训练,并与优秀作品标题比对,将标题的拟写内化为写作能力。三、新闻写作第二关——学写消息导语?师: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用简明生动的文字,集中呈现消息中最重要、最新鲜或最有特点的新闻事实,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著名记者范长江说:“新闻写作对导语的要求很高,要写得有魅力,令老百姓看了非读不可。”导语是消息的核心,也是消息这一新闻体裁的重要特征,所以有学者认为:“写好导语等于写好了消息。”那么,导语拟写有什么要求呢??(学生借助资料自学)?资料助读2:导语写作要求 具体阐释突出重点,吸引读者 舍弃可有可无的内容,突出关键信息,集中呈现最有新闻价值、最受读者关注的新闻事实言之有物,事实说话 要浓缩、概括新闻事实,但不能流于抽象、空洞,尽量用事实而非概念来说话简明扼要,开启全篇 要简洁明了,避免与主体部分重复,用精练的语言呈现精要的内容,同时为整篇消息定下基调形式多样,体现特色 可以直接陈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在不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表现场面,描写细节,渲染气氛,讲述故事师:根据这些要求,请找出达标训练中消息的导语。?(学生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出示28日上午,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万花园防沙治沙区,随着最后宽50米、长100米的沙地栽上树苗,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 ?师:通过以上学习,哪位同学可以总结一下,导语有什么特点? 预设?具有概括性;重点突出;直接入题;文字精练。师:我们该如何写导语呢??资料助读3: 课件出示拟写导语的思维过程?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1.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2.什么人(物)参与了?——谁干的、谁讲的或关于谁的??3.采用何种形式拟写,是否与标题重复??4.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5.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最能吸引读者??导语的形式主要有:?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具新闻价值、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2.描写式。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有意义的某一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以营造气氛。?3.设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件的意义或目的等。 设计意图新闻界有“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导语是消息这一文体特有的组成部分,拟写消息导语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运用新闻写作的技巧,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怎样拟写导语、如何拟写好导语。四、新闻写作第三关——学写消息主体?1.明确写作消息主体与写作记叙文的区别?师:明确了新闻标题、消息导语的写法,接下来学习消息主体的写作。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0,思考写消息主体和我们写普通的记叙文有什么区别。?(学生阅读并交流) 预设?(1)紧紧围绕导语中确立的主题思想来挑选素材。 (2)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材料,即“倒金字塔结构”。 (3)用事实说话,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绝不能出现“事实不够,想象来凑”的现象。 (4)一个段落只写一个事件要素,不能一段到底。 (5)如果有背景材料,一般放在新闻事实的后面。资料助读4: 课件出示倒金字塔结构 2.明确消息主体写作的两种意识?(1)写作时要注意培养读者意识,即根据读者(受众)选择新闻写作的语言和视角。 课件出示A.全面建成三峡大坝已进入倒计时,大坝混凝土浇筑至185米高程还需最后5天。目前,最后一仓混凝土浇筑的备仓任务基本完成,预计验收后于18日上午开始浇筑,浇筑将历时30至35个小时,至20日完成。?B.经过13年努力,迁移了100多万村民,横跨长江的三峡大坝即将竣工。三峡工程是中国自修建长城以来进行的最宏伟的工程。中国官员说,到2008年工程全部完工后,蓄水能力将超过苏必利尔湖,26个发电机组每年能发电约850亿度。与之相比较,位于美国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边界的胡佛大坝每年只能发电40多亿度。 ?师:三峡大坝坝体封顶,是全世界的大事。新华社和《华盛顿邮报》都对此事件做了展望性报道,请你判断两则消息的编发单位及受众。 预设?A.新华社,主要面向国内读者。 B.《华盛顿邮报》,主要面向美国读者。(2)“用事实说话”是新闻最重要的特征,重依据、负责任地表达是新闻写作者的责任和良心的体现。设计意图消息主体是消息写作的重头戏。本环节意在让学生了解消息主体写作的形式和方法,明确消息主体写作的两种意识,把握好选材特点,以便更好地进行新闻写作。五、新闻写作第四关——写作训练?师:明确了消息的基本结构,了解了写法和写作原则,请大家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的新闻素材,写一则消息。写完后,组内同学互相交流,修改?完善。??(学生写作) 自主评价赋分表项目 目标与要求 项目分值 得分 存在的问题标题 简洁、明确、凝练、醒目 20分导语 参见教材中的“导语写作要求” 30分主体 新闻要素较全,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20分语言 准确、简练、易懂 20分视角 比较新颖,能吸引读者(同学) 10分总得分 修改重点(写完后,小组交流,互评与修改) 〖KH-+4mmD〗设计意图学习新闻写作,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完成一篇格式规范的消息,并能对照标准互相评价,找出自己习作的优点与不足,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一次实战检验,又是写作能力的一次提升。板书设计?第2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常见的新闻体裁,学习撰写新闻作品。?2.尝试编辑制作报纸页面、新闻网页、短视频等。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消息的写作,同学们也以“新闻工作者”的身份撰写了新闻作品。但是,消息一般篇幅较短,不能详尽地报道所搜集的素材,或者不能充分地表达内心的情感。怎么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他新闻体裁的写作。?同学们知道新闻还有哪些体裁吗?它们各自有怎样的特点?课件出示新闻特写 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人物通讯 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事件通讯 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设计意图承接上一节课的内容,从篇幅、表达等方面说明消息和其他新闻体裁的区别,自然导入新课,整体把握几种常见且重要的新闻体裁的写作形式。二、读透教材,把握特点习技法?师:通过学习“任务一”,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新闻体裁的特点。为了更好地把握它们,接下来,我们先梳理一下本单元几篇课文的相关知识。(学生小组交流,完成表格。教师在反馈的基础上,课件展示答案)预设题目 体裁 报道重点 文体特色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消息 首届诺贝尔奖获奖者情况 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 结构:“倒金字塔结构” 语言:客观、准确、简洁“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新闻特写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的瞬间 特点: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 语言:生动、形象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通讯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特点: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语言:细腻、形象,感彩较浓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新闻评论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举行国家公祭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特点:导向正确,就事论理,新闻性强,有的放矢,科学合理,便于传播 语言:通俗生动,用词准确,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梳理,我们发现,各种新闻体裁都具有两个特点,即一个是用事实说话,另一个是要有时代感。在写作新闻时,同学们要时刻牢记以上两点,即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梳理“任务一 新闻阅读”中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各种新闻体裁的特点,把握写作要领,引导学生更好、更准确地写作。三、实战演练,我手写我心?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既然我们已经学习了各种新闻体裁的特征,那么,接下来就请大家根据“任务二”中自己搜集、整理的新闻素材,任选一种新闻体裁,完成写作。写作时要注意用事实说话,体现时代感。?(学生进行写作,教师适当指导)设计意图在明确了新闻的不同体裁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完成自选任务的写作。四、展示自我,秀出个性创意?师:纸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见证了大家的辛苦付出。灵巧的构思创作,镌刻了大家认识的深度。精美的图画、视频设计,展现的是别样的创意。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编辑制作报纸页面、新闻网页、短视频等。 课件出示“任务三”术语表:术语 简要释义编辑制作 运用各种方法,组织、收集、整理、修改、加工各种新闻素材,使之成为成形的新闻产品报纸版面 报纸上各种稿件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通过对稿件所占位置、面积的安排,标题及其字号的大小,栏行的划分和变化,线条和装饰、色彩的运用等,来体现报道的意图要求:?1.把小组采写的新闻编辑制作成一个报纸页面、一个新闻网页、一个短视频。(任选其一)2.价值导向正确,重点突出,语言规范。?3.图文并茂,体现创意。(可以借鉴效仿专业媒体) 资料助读5:课件出示一份报纸的基本结构 设计意图只有通过编辑制作,才能真正发现先前的分工是否合理,采写的消息、通讯等是否足以支撑一个版面、一张报纸、一个网页或一个视频,也才能发现拍摄的图片、视频与所写的文字质量究竟如何。课堂活动不是为了培养真正的记者、编辑,所以评价方式以展评为主,无需严格地分层、分等。五、布置作业?师:新闻是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发生。虽然新闻写作的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但是听新闻、看新闻的活动才刚刚启幕。学了新闻写作的方法,我们再去听新闻、看新闻,就更有针对性,更能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今天的作业比较特殊,是一个长期的作业,即希望同学们能够坚持每天听新闻、看新闻至少十分钟。结束语:同学们,明代思想家顾宪成有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而新闻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广阔世界的窗口。网络时代,获取信息更加便利,我们更要用一双新闻眼,发现生活中的新闻事件,传播充满正能量的新闻事实。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责任。 设计意图写作新闻是提升综合素质的绝佳途径之一,它让我们紧贴时代脉搏,既开阔了视野,又锻炼了思辨能力,还可以学到各种知识。在学生掌握了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后,向他们提出听新闻、看新闻的建议,旨在培养他们关心时事的习惯,为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奠基。板书设计?设计亮点?本教学设计以讲为纬,以写为经,讲练结合,让学生把握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技巧。同时,采用活动展示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落实了本单元作为活动单元的目标。最后提出每天听新闻、看新闻的建议,让观念转化为行动,进而形成习惯,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