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中国石拱桥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 中国石拱桥 课件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19 中国石拱桥
第2课时
第1课时
“二十四桥明月夜”里有杜牧的感慨与浪漫。
第1课时
“小桥流水人家”有马致远渴望的家的温暖。
“忆昔午桥桥上饮”中有陈与义豪迈的家国情怀。
桥,总是连接着美好,连接着诗意,连接着浪漫。“桥”为何有这么高的美学价值?它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作者简介
茅以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桥梁专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还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著有《钱塘江桥》《武汉长江大桥》《中国古桥与新桥》等。
雄跨( ) 记载( ) 残损( )
古朴( ) 桥墩( ) 推崇( )
侵略( ) 序幕( ) 巧妙绝伦
交头接耳 惟妙惟肖( ) 独一无二
弧形( ) 洨河( ) 陡坡( )
暴涨( ) 匀称( ) 饮涧( )
河堤( ) 铺砌( ) 漳州( )
kuà
zǎi
sǔn

dūn
chónɡ
lüè

xiào

xiáo
dǒu
zhǎnɡ
chèn
jiàn


zhānɡ
作姓氏时读xiāo。
只有一个读音。
意为“年”:一年半载
意为“记”:载入史册
字词清单
读读写写
多音字

( )匀称
( )称呼
chèn
chēnɡ

( )饮涧
( )饮马
yǐn
yìn

( )暴涨
( )涨红
zhǎnɡ
zhànɡ

( )拱圈
( )牛圈
quān
juàn
意为“给牲畜水喝”时读yìn。
形近字
崇( )
chónɡ
祟( )
suì
推崇
鬼鬼祟祟
形容行动诡秘,怕被人发现的样子。
“山”“宗”为“崇”,“出”“示”为“祟”。
弧( )
孤( )

ɡū
弧形
孤独
洨( )
皎( )
绞( )
xiáo
jiǎo
jiǎo
洨河
皎洁
绞杀
【形旁辨字法】跨(kuà)过障碍高抬脚( ),大坝垮(kuǎ)塌土( )冲走,挎(kuà)包防盗用手(扌)拿。
词语集注
巧妙绝伦
匀称
古朴
交头接耳
惟妙惟肖
推崇
独一无二
可形容建筑、服饰、书法等。
常用来形容艺术表现力、人的表演和模仿能力等。
近义词:举世无双
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
十分推重。
形容(方法或技术等)极其精巧,没有能比得上的。
均匀,比例和谐。
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文中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不能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惟妙惟肖:强调形似,形容模仿或描写得
像真的一样。
栩栩如生:强调神似,指描写、刻画得像
活的一样。
①概念: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体。
②分类: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按语言风格可分为生动的文艺性说明文、平实的科学性说明文。
③语言特点:准确性、科学性、条理性。
④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
⑤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画图表等。
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整体感知
题目是《中国石拱桥》,很明显,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默读课文,思考:你了解到的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中国石拱桥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跳读课文,提炼主要信息,说说你还了解到哪些有关石拱桥的知识。
卢沟桥
赵州桥
赵州桥 卢沟桥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形状像弓,拱上加拱,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远望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连,石柱上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有“卢沟晓月”这一胜景
1300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卢沟桥却极少出事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小结:这两座桥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同时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是中国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再读研讨
第1、2段重点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第1段一连几处以虹喻桥,写石拱桥的形式优美,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激发阅读兴趣。第2段写石拱桥的结构坚固,这是石拱桥的又一特点。这两个特点是石拱桥的一般特点,为下面写中国石拱桥作了铺垫,这是由一般到特殊的顺序。
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作者为什么要先介绍赵州桥再介绍卢沟桥?
介绍赵州桥时,第4段写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修整情况。第5段首先介绍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是按照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来介绍赵州桥的。
介绍卢沟桥时,采用的说明顺序与赵州桥大体一致。第6段先介绍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造时间、整体规模等情况,接着介绍其结构、形式上的特点,第7、8段分别着重介绍了卢沟桥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先介绍赵州桥,不仅仅因为赵州桥历史更久远,更能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还因为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而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这样的介绍顺序体现出石拱桥的发展过程。
最后一段写了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石拱桥的新发展。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依次找出所提及的石拱桥及其建成时间,并说说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
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
长虹大桥:建成于1961年。
双曲拱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4月17日,中国第一座“双曲拱桥”——无锡东拱桥建成)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说明的。
请同学们用导游的口吻来完整地介绍“中国石拱桥”。
提示:从整体来看,本文遵循从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说明顺序,从石拱桥的基本特点(概括)说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概括),接下来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解说(具体)。文章的主体部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遵循由先到后的时间顺序;文章重点说明赵州桥和卢沟桥,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大家也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去介绍,可以使解说更到位。
第2课时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对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文的文体特征等相关知识有了一定了解。本节课,我们将深入课文,看一看作者用了怎样的语言和方法将中国石拱桥介绍给我们,并体会其中的妙处。
导入新课
课文解读
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作者采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同学们对比一下下面两组句子,哪一句写得更好呢?
原文: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改文: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形式优美。
原文好。原文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弧形的桥洞比作“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联系后文对“虹”的阐述,更能让人想象到石拱桥形式的优美。改文表述过于直白,不能让读者直观地体会到说明对象的特点。
原文: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改文:赵州桥非常雄伟。桥很长,桥面两端宽,中间窄。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原文好。原文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而具体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整体形态及规模,突出其雄伟的特点,给人以清晰而鲜明的印象。改文表述模糊,不能让读者清楚地认识说明对象。
本文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你能找出来并说说它们的作用吗?
(1)举例子。作者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主要列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代表,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且两座桥都闻名世界,例子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
(2)分类别。如“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分类说明,条理清晰,使读者对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有了完整而清晰的印象。
(3)引用。如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引用唐朝张 的赞语“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说明赵州桥形式优美;等等。这些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作比较。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将卢沟桥与两岸河堤进行比较,充分说明了卢沟桥十分坚固。
(5)摹状貌。如“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石刻狮子的各种情态,说明了卢沟桥在装饰上的特点,突出了卢沟桥形式的优美。
有人说,茅以昇先生毕竟不是作家,有些语言显得很啰唆。比如介绍旅人桥时,说它“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直接说“是最早的石拱桥”不就行了吗?同学们认为呢?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说明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话语的根据更具可靠性,这些词的使用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删去。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需要讲究用语的分寸。同学们在文中找找,还有哪些词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请用“_________一句中的_________一词, _________(分析解释),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这个句式回答。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一句中的“比较早”一词,表示程度较轻,“早”是与其他桥梁出现的时间相比较而言,这样表达比较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一句中的“不但”“而且”能否删去?“形式优美”和“结构坚固”能否调换顺序?
“不但”“而且”不能删去。这是一个递进句式,总写石拱桥的特点。且前文先说明了桥的形式优美,而后文承接此句,再说明其结构坚固,若删去“不但”“而且”,就不符合原文的说明逻辑。另外,形式优美,是石拱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石拱桥的进一步了解,是理性认识。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所以“形式优美”和“结构坚固”不能调换顺序。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一句中的“几乎”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可以。“几乎”强调了我国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若删去,表述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
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02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一句中的“在当时可算是”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说明更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对比下面两个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作者用语严谨。赵州桥的长度精确到0.01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②(卢沟桥)桥宽约8米。
小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从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无法使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字词来限定;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内容,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更准确。因此,我们体会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
拓展延伸
让我们齐读最后两段,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我国古代石拱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桥梁事业有了飞速发展,这得益于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的桥梁事业正在飞速发展,从武汉长江大桥,到杭州湾跨海大桥,再到港珠澳大桥,一代代中国建设者持续奋斗,改写世界桥梁建设格局。对此,你想说些什么呢?
大家课后可以观看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从中了解“中国桥”的故事。我国桥梁建设的巨大成就,向世界展现着中国速度、中国品质和中国力量。让我们带着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共同迈向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
板书设计
总说石拱桥的特点
形式优美:长虹卧波
结构坚固:十年百年千年
分说石拱桥的特点
赵州桥
卢沟桥
历史悠久
雄伟奇特
坚固美观
各拱相连
石刻狮子千态万状
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说明新中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长虹大桥
双曲拱桥
语言准确严密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历史悠久:旅人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