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科学期末解答题专项复习(一)(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下科学期末解答题专项复习(一)(含解析)

资源简介

八下科学期末解答题专项复习(一)
1.现代家庭电器化程度越来越高,用电安全是一个突出问题。如表提供了一组人体电阻数据:
测量项目 完全干燥时 出汗或潮湿时
手与手之间电阻 200千欧 5千欧
手与脚之间电阻 300千欧 8.8千欧
手与塑料鞋底之间电阻 8000千欧 10千欧
已知用电器R为44欧姆,接在电压为220伏的电源上,电路中还有额定电流为10安的熔断丝(俗称保险丝,保险丝电阻忽略不计)。则:
(1)保险丝是用熔点     (选填“高”或“低”)的金属材料制成的。
(2)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熔断丝的电流为多少?
(3)一个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由于不小心,手接触火线,发生触电事故,则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当他拿着测电笔接触火线,没发生触电事故,试计算测电笔内的电阻多大?(人在潮湿环境下的安全电压不超过12伏)
2.随着鱼塘精养技术的发展,大部分鱼塘都配备了增氧机,但常因意外停电,导致鱼塘中的鱼缺氧死亡,造成重大损失。
(1)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鱼塘中的鱼利用氧气获得能量的生理活动:    。
(2)发生意外停电时,对于鱼塘缺氧的急救,可采用以下应急措施:大面积的鱼塘应设计停电提醒装置。如图所示,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并闭合开关,紧急停电时,衔铁会被     (选填“吸合”或“释放”),电铃发声提醒人及时利用自备发电机,启动增氧机增氧。
(3)停电提醒装置连接在220V家用电源上,它的线圈电流过大则温度太高,太小则不能正常工作,当线圈电流0.1A~0.8A之间时它正常工作,假设线圈电阻恒定为50欧,则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是多少时装置能正常工作?
3.小科利用光敏电阻为学校设计了一种自动草坪灯,其工作原理如图甲。工作电路中有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L,额定电压为220V,天暗时灯泡L自动发光,天亮时自动熄灭,控制电路使用电池做电源,电压U为12V,电阻R0的阻值为200Ω。在一定范围内,光敏电阻R的阻值与光照强度E(单位为lx)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电磁铁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
(1)从图中分析发现,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敏电阻R的阻值     (填“增大”或“减小”),电磁铁的磁性     (填“增强”或“减弱”),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值时,衔铁会被     (填“吸下”或“释放”)。
(2)当天色渐暗,通过线圈的电流为0.04A时,工作电路的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此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光照强度为多少?
(3)控制电路中电池使用—段时间后,电压会降低,将导致天暗时草坪灯     (填“提前”“延后”或“准时”)发光。
4.春季是流感高发的季节,奥司他韦作为抗流感药物成为了家中的常备药品。如图是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的相关信息,请计算:
(1)奥司他韦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
(2)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3)对1岁以上的儿童推荐按照下列“体重——剂量表”服用“奥司他韦”。
体重 小于等于15kg 15~23kg 23~40kg 大于40kg
每次用量 30mg 45mg 60mg 75mg
假如患病儿童的体重是20kg,在治疗过程中,需每天服用“奥司他韦”2次,一个疗程5天,那么该患儿一个疗程需服用混悬液     mL。
5.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小观利用该试剂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既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实验数据记录如图:
(1)a=    。
(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
(3)计算滤液中氯化钾溶质的质量分数。
6.如图,小舟制作了一个简易泡沫灭火器,为增加泡沫量,添加少量不参与反应的发泡剂。
(1)使用灭火器时,只需将装置倒置,浓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喷出大量含有CO2的泡沫,当泡沫“粘附”在燃烧物表面后,起到隔绝     作用,即可灭火。选用CO2作为灭火气体是因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2)制作成本也是须考虑的重要指标。将含有10.6克溶质的饱和碳酸钠溶液装入吸滤瓶,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多少克,才能恰好完全反应。(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7.武康石属于融结凝灰岩,因其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和文化象征意义,被广泛用于建筑和园林艺术中。某校科学探究小组同学从防风山带回一些武康石做纯度分析,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准确称取20克武康石放入甲图A装置中,同时加入足量稀盐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测量C装置中吸收到的由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并据此绘成乙图中曲线。③根据实验结果计算该武康石的纯度。求:
(1)武康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盐酸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外,还有什么因素对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有影响?
八下科学期末解答题专项复习(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7小题)
1.【分析】(1)保险丝是用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的铅锑合金制成的,保险丝在电路中起保护电路的作用,防止电路电流过大而发生危险;
(2)由题干可知用电器的电阻和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
(3)测电笔工作时人体与测电笔内的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测电笔内的电阻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建立等式即可求出测电笔内电阻的阻值。
【解答】解:(1)保险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当电阻丝的温度升高到某一温度时,自身熔断,并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电路安全运行的作用,因此保险丝需要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作;
(2)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220V,电阻为44Ω,
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保险丝的电流为:
I5A;
(3)由表中数据知,一个潮湿的人,赤脚站在地上时的电阻大约为R=8.8千欧=8.8×103Ω,
则通过人体的电流:
I人0.025A,
(3)人体与测电笔内电阻串联,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测电笔内电阻的电压:U电阻=U﹣U人=220V﹣12V=208V,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电路中的电流:I0.00136A,
则测电笔内电阻的阻值大约是:R152941Ω≈150kΩ。
答:(1)低;
(2)只有用电器R接入电路时,通过熔断丝的电流为5A;
(3)发生触电事故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0.025A;测电笔内的电阻为150kΩ。
2.【分析】(1)呼吸作用: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或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
(2)根据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停电题型,则说明控制电路断电,电磁铁无磁性,动触点与A接触,工作电路电铃工作;
(3)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电流最大和最小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得出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
【解答】解:(1)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紧急停电时,工作电路电铃发声提醒人,说明电磁继电器的衔铁与静触点A接触,故控制电路的电磁铁没有磁性,衔铁被释放;
(3)线圈电流最大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最小总电阻为:R=
2200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电阻为:R大=R﹣R线=2200Ω﹣50Ω=2150Ω;
线圈电流最大时,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最小总电阻为:R'275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电阻为:R小=R﹣R线=275Ω﹣50Ω=225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2150Ω~225Ω。
答:(1)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2)释放;(3)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2150Ω~225Ω。
3.【分析】(1)根据自动草坪灯的工作原理电路图得出照明系统启动时衔铁的状态,从而得出电磁铁的磁性应变化,然后得出控制电路的电流变化,进一步得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变化和光敏电阻R的阻值变化,据此得出答案;
(2)根据表格数据得出光照强度E和光敏电阻R的阻值的关系,根据题意得出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时控制电路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控制电路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光敏电阻R的阻值,根据R与E的关系求出光照强度E;
(3)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降低,根据电磁铁的吸合电流不变分析光敏电阻阻值的变化。
【解答】解: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光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大到一定值时,衔铁会被吸下,照明系统断开;
(2)由表格数据可知,光照强度E和光敏电阻R的阻值的关系为R,
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时,控制电路的电流I=0.04A,
由I可得,控制电路的总电阻:R总30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光敏电阻R的阻值:R=R总﹣R0=300Ω﹣200Ω=100Ω,
此时光照强度:E1.5lx;
(3)电池使用一段时间后,电压会降低,电磁铁的吸合电流不变,根据R可知,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光照强度变大,所以将导致天暗时路灯提前发光。
故答案为:(1)减小;增强;吸下;
(2)当天色渐暗,通过线圈的电流为0.04A时,工作电路的照明系统恰好启动,此时光敏电阻R的阻值为100Ω,光照强度为1.5lx;
(3)提前。
4.【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3)首先用儿童的体重确定每次用量,在乘以一个疗程内的次数得到总用量,最后除以每粒药品的含量得到药品的体积。
【解答】解:(1)奥司他韦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28):(14×2):(16×4)=48:7:7:16;
答:奥司他韦中C、H、N、O元素的质量比48:7:7:16;
(2)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奥司他韦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数为9%;
(3)患病儿童的体重是20kg,每次用量为45mg,一个疗程内的总用量为45mg×2×5=450mg;一个疗程需服用混悬液的体积为450mg÷6mg/mL=75mL;故答案为:75。
5.【分析】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和生成氯化钾的质量,而二氧化锰在过程中做催化剂,质量不变。
【解答】解:(1)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8.2g+4.8g﹣18.5g=4.5g,故答案为:4.5;
(2)设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149 96
x y 4.8g
x=12.25g
y=7.45g
(3)滤液中氯化钾溶质的质量分数100%=7.45%。
答:
(2)计算受热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12.25g。
(3)计算滤液中氯化钾溶质的质量分数7.45%。
6.【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常见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质量即可。
【解答】解:(1)将装置倒置,浓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喷出大量含有CO2的泡沫,当泡沫“粘附”在燃烧物表面后,起到隔绝氧气的作用;选用CO2作为灭火气体是因为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故答案为:氧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大。
(2)设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10.6g 36.5%x
x=20g
答:理论上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20g。
7.【分析】(1)根据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2)根据A和B容器中可能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来分析。
【解答】解:(1)由图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
设参加反应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x=15g
则武康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答:武康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75%。
(2)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及盐酸挥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外,A和B容器中可能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也会对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有影响。
故答案为:
(1)75%;
(2)A和B容器中可能有剩余的二氧化碳没有完全被氢氧化钠吸收。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